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515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docx

湛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

湛江市2010-201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调研试题

内容预览:

 

湛江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三)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嘹亮(liáo)卖弄(lòng)梦寐(mèi)轻飞曼舞(màn)

 

B.烘托(hōng)归泊(bó)澄清(chéng)抖擞精神(sǒu)

 

C.酝酿(yùn)枯涸(hé)匍匐(fú)山岛竦峙(shì)

 

D.栖息(qī)贮蓄(chù)宛转(wǎn)闲情逸致(y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萧瑟朗润磅薄花枝招展

 

B.水藻宽敞响晴春华秋实

 

C.清洌镶接黛色芊芊细草

 

D.澹澹芦篷苦涩呼朋引伴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010年的防汛抗洪斗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这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她。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天才是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

 

D.不管是谁说的,我们必须查处个山穷水尽才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C.在学习中,我们要即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5.综合性学习(6分)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班中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活动一】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3分)

 

材料一: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活动二】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3分)

 

6.古诗文默写(6分)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在《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的两句诗是:

,。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春》选段,回答问题(9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她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7.请给这两段文字分别拟一个小标题。

(2分)

 

8.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A句:

 

B句:

 

9.第②段开头引用的诗句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

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

(3分)

 

阅读《塞外的春天》,回答问题(11分)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

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

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

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

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

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

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

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

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佳人。

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

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

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

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

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

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

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

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

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

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

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

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

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

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阅天空,有去有还。

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10.本文②--⑤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百□兽□嬉□春□图。

这四幅图画是按照顺序来描写的。

(2分)

 

11.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12.第⑥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

”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

(3分)

 

13.仔细精读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4.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的心情。

(2分)

 

15.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

(至少答出两种说法)(2分)

 

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4分)

 

A.不亦说乎()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D.诲女知之乎()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传而不习乎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三人行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D.知之为知之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分)

 

19.儒家学说对中国各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

选文中都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观点,请选一则谈谈你的看法。

 

杯弓蛇影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

“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

“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曰:

“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注释】①久阔:

久别。

②河南:

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③听事:

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

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chénkē):

久治不愈的病。

 

20.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尝有亲客(曾经)B.久阔不复来(宽阔)C.漆画作蛇(像蛇一样)D.广乃告其所以(原因,缘由)

 

2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3分)

 

22.“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3分)

 

四.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作文。

 

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2010·江苏苏州)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