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043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ocx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与信息

(一)数据

(二)信息

1.信息的概念

(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

(2)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信息是表征事物状态的普遍形式。

2.信息的要素

(1)信源

(2)信宿

(3)信道

(4)媒介

3.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

(2)共享性。

(3)时效性。

(4)可存储性。

(5)可传递性。

(6)可处理性。

(7)再生性(增值性)。

(8)可转换性。

(三)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及联系

二、系统、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

1.系统的概念

(1)有两个以上的组成成分。

(2)两个以上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整体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分类

(1)自然系统

(2)人工系统

(3)复合系统

3.系统要素

(1)输入

(2)处理

(3)输出

(4)控制

(5)反馈

4.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层次性

(4)环境适应性

(二)管理信息

(三)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2)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和全面的管理。

(3)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相结合的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融入其中。

(5)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学科。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类型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一)概念结构

(1)信息源。

(2)信息处理器。

(3)信息使用者。

(4)信息管理者。

(二)层次结构

1.操作层子系统

2.管理控制子系统

3.战略信息管理子系统

(三)职能结构

1.制造和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

2.销售和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3.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4.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5.信息处理子系统

6.高层管理子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一)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事务性管理信息系统

(四)行政机关管理信息系统

(五)特定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

一、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

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三)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计算机系统基础

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代计算机(1945~1955年):

真空管和插件板

(二)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5年):

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三)第三代计算机(1965~1980年):

集成电路芯片和多道程序

(四)第四代计算机(1980年至今):

个人计算机

(五)计算机系统的普及和发展

二、计算机系统的信息编码

(一)计算机系统中数值的表示形式

1.十进制数

2.二进制数

3.八进制数

4.十六进制数

(二)计算机系统中字符编码

1.字符编码

2.汉字编码

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1.CPU

(1)运算器

(2)控制器

2.存储器

1)主存储器

(1)RAM

(2)ROM

2)辅助存储器

(1)硬盘

(2)光盘

(3)U盘

3.基本输入输出设备

(1)键盘

(2)鼠标器

(3)显示器

4.其他外围设备

(1)扫描仪

(2)磁卡读入机和条形码阅读器

(3)数字化仪

(4)打印机

(5)绘图仪

(6)Modem

(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第一,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

第二,程序设计语言。

第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四,工具软件。

2.应用软件

(1)通用软件

(2)专用软件

第二节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传输方式,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

(2)按照通信覆盖地域的广度,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类。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和功能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2)资源共享:

主要有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3)分布处理:

(4)提高兼容性和安全性:

第三节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一、数据处理

(1)数据收集指根据需求收集相关的数据。

(2)数据转换指将各种实际数据用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代码表述。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4)数据的组织指将数据按照逻辑关系组织起来,并按一定的存储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目的是使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快、占用存储器的容量少、成本低。

(5)数据的运算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数据昌管理活动的最基本内容,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由于要求处理的数据量很大,进行数据处理时就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2)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和采用的数据结构。

(3)从已组织好的数据中检索数据的方法。

二、数据组织

(一)数据结构

(二)文件组织

1.数据文件的概念

2.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

(1)顺序文件

(2)索引文件

(3)链表文件

(4)倒排文件

三、数据库技术

(一)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库开发

(2)数据库查询

(3)数据库维护

(二)数据库设计

(1)现实世界

(2)观念世界

(3)数据世界

(三)实体联系模型

(1)实体

(2)属性

(3)联系

(四)数据模型

(五)数据库设计规范化

(1)第一范式。

(2)第二范式。

(3)第三范式。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管理和战略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一、组织的共同特征

(一)标准作业流程

(二)组织政治

(三)组织文化

二、组织的差别

(一)组织的不同类型

(1)创业型结构

(2)机械官僚结构

(3)部门官僚结构

(4)专门型官僚结构

(5)特别任务型结构

三、组织中常用的信息系统

(1)事务处理系统

(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知识工作系统(KWS)

(3)管理信息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工智能信息系统(AI)

(5)经理信息系统(EIS)

四、信息系统和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信息系统影响组织

(1)微观经济理论。

(2)转换成本理论。

(3)决策控制理论。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①经济的全球化。

②现代技术的更新加快。

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④“虚拟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支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的支持。

(3)信息系统对领导职能的支持。

(4)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二、信息资源的管理

(一)组织中的信息

(1)绝大多数信息,包括人们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不在计算机里。

(2)经理们通常会向人们询问信息,而不是直接从计算机里取得信息,但人们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可能出现失真现象。

(3)信息管理手段的复杂化使众行为的改变困难化。

(4)信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和灵活性。

(5)员工参与某种信息模型越深入,其使用这种模型的效率就越高。

(6)员工们对于公司所关注的核心业务往往没有一致的认同。

(7)要普遍采用电子通信,员工必须学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8)因为人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传递者,所以任何信息模型都应该把人包括在内。

(9)任何信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不加限制地、尽可能地接受。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1.信息管理人文化

2.着重信息系统中的管理因素

3.合理有效地接受信息以避免信息过分数字化和结构化

第三节信息系统与决策

一、什么是决策

(1)情报

(2)设计

(3)选择

通常每个决策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1)情报采集阶段

(2)方案设计阶段

(3)方案选择阶段

(4)方案执行阶段

二、决策的类型

(1)战略决策

(2)管理决策

(3)业务决策

决策的类型又可以按照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分为:

(1)结构化决策问题。

(2)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3)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三、决策的发展和信息系统的支持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竞争战略

一、企业信息化

二、信息技术促使管理变革

(1)管理模式的变革

(2)组织结构的变革

(3)营销策略的变革

(4)服务方式的改变

(5)企业文化的变革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因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程度的深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很多问题。

(1)如何将手工处理信息过程和方法合理有效地“翻译”成软件程序。

(2)如何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开发大型的应用系统。

(3)如何对一个大型系统作系统化的划分。

(4)如何才能合理地处理数据和利用信息资源,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处理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等。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和策略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

(1)创新原则

(2)系统原则

(3)发展原则

(4)经济原则

(5)规范原则

(6)人文原则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结构体系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类

(2)开发方法学类

(3)技术类

(4)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研究类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

一、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一)基本思想

(1)管理策略注重系统开发的规划、进程安排、评估、监控和反馈。

(2)开发策略:

①任务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WBS)②WBS优先级结构③开发经验④开发标准

(二)开发过程

(1)系统规划阶段,着眼整个系统,确定系统的目标。

(2)系统分析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阶段

(4)系统实施阶段

(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三)开发原则

(四)特点

(五)适用范围

二、原型法

(一)基本思想

(二)开发过程

(1)研究系统可行性

(2)确定系统的目的

(3)建造系统原型

(4)评审系统原型

(5)修改系统原型

(6)再次评审系统

(7)开发完成

(三)特点

(四)工具和环境

(五)适用范围

三、面向对象方法

(一)基本思想

(二)开发过程

(1)调查和分析系统需求

(2)分析问题和求解问题、

(3)整理问题和设计方案

(4)实现程序和开发软件

(5)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就是首先识别客观世界中的对象及行为,分别独立设计出各个对象的实体;然后是分析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所传递的信息,由此构成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型;接下来是由信息系统模型转换成软件系统模型;最终由软件系统模型转换成目标系统。

(三)特点

(1)面向对象方法直接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式。

(2)在设计中容易与用户沟通。

(3)抽象性。

(4)封装性。

(5)继承性。

(四)适用范围

四、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方法的特点:

(1)使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得以解决,可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2)使软件质量和软件重用性得到提高。

(3)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

(4)使系统开发过程的管理和维护更加简单。

(5)能够自动生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文档资料。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趋势

1.统一建模语言

2.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3.ROSE工具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意义及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工作的前提。

(2)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

(3)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的标准。

(4)系统规划指明了系统开发的方向。

(5)系统规划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任务、特点

(一)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1.制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2.进行可行性分析

3.制订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4.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二)系统规划的特点

(1)全局性。

(2)高层次。

(3)指导性。

(4)系统性。

(5)独立性。

(6)经济性。

第二节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初装。

第二阶段——蔓延。

第三阶段——控制。

第四阶段——集成。

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第六阶段——成熟。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的基本问题。

(2)收集信息。

(3)现状评价、识别计划约束。

(4)明确战略目标。

(5)准备规划矩阵。

(6)识别各种活动。

(7)确定优先权。

(8)提出实施进度计划。

(9)写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0)审核。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一)基本思想

(二)步骤

(1)了解企业组织的目标

(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子因素

(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定义数据字典。

(三)工具

(四)特点

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1)识别企业组织的战略集。

(2)将企业组织的战略集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集。

三、企业系统规划法

(一)准备阶段

1确定项目

2初步调查

3理论宣贯

(二)系统分析阶段

1.定义业务过程

(1)识别计划与控制的企业过程。

(2)识别产品服务的业务过程。

(3)识别支持资源的业务过程。

2.定义数据类

(1)企业实体法。

(2)企业过程法。

3.分析现行系统

4.确定管理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

(三)系统设计阶段

1.建立U/C矩阵

2.填上U或C

3.正确性检验

(1)完备性(completeness)检验。

(2)一致性(uniformity)检验。

(3)无冗余性(non-vergbosity)检验。

4.U/C矩阵的求解

5.划分逻辑功能模块

6.数据资源分布

(四)文档整理阶段

四、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组织和管理

一、第一把手原则

(1)高层管理者最了解各项战略决策中的信息需求,单靠一个规划组来规划这种来自高层的信息资源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很难理解高层管理者及各层管理人员的看法和信息需求,所以高层管理者必须亲自参与规划,了解规划的内容,把握规划方向。

(2)规划中出现了争议和问题时,只有高层管理者出面才能得以解决。

(3)规划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弊病导致管理机构的调整,其调整的最终决策权在高层管理者。

(4)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5)总体规划需要对下一步各项子系统的开发提出优先顺序,并作出开发预算,这些内容也必须由高层管理者作出最后的决策。

(6)总体规划往往要进行关于系统内数据项定义找标准化工作,在数据项定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必须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协调解决。

二、成立规划领导小组

三、人员培训

四、进度计划

五、制订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1确定总体规划的性质,明确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年限及具体的方法;②收集相关信息;③进行总体战略分析;④定义约束条件;⑤明确规划目标;⑥提出未来的战略规划略图,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框架;⑦选择开发方案,提出实施进度;⑧通过评审。

六、文档管理

第六节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的目的与任务

二、系统初步调查

(1)系统的基本情况

(2)系统中信息处理的概况

(3)系统的资源情况

(4)系统各类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态度

三、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一)可行性分析包括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

2.技术上的可行性

3.管理上的可行性

(二)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1)对现实系统进行初步调查。

(2)编写用户需求书面材料。

(3)对所开发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

(4)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5)评审和审批可行性分析报告。

(6)若项目可行,则制订初步项目开发计划,并签署合同。

(三)可行性分析结论

1条件具备,可立即开发;②时机不成熟,需要增加资源才能进行开发;③需要推迟,直到某些条件具备之后,才能进行开发;④目标太低或太高,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开发;⑤不能或没有必要进行开发。

四、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第七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系统分析概述

一、系统分析的目的

二、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

(一)确定系统目标

(二)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三)用户需求分析

(四)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五)数据流程分析、

(六)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七)撰写系统分析报告

三、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思想与工具

(一)强调用户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

(二)注重整体分析、层层落实

(三)强调系统的适应性

(1)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

(2)系统内部处理模式的变化

(3)用户要求的变化

(四)重视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

第二节用户需求分析与详细调查

一、用户需求分析

(一)问题定义

(二)问题分解

(三)制定需求规格说明

(四)需求评审

二、系统详细调查的原则

(一)真实性

(二)系统性

(三)规范化

(四)全面与重点

(五)沟通性

三、详细调查的内容

(1)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2)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3)业务流程。

(4)基础数据与数据流程。

(5)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

(6)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

(7)资源和约束条件。

(8)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四、详细调查的方法

(一)座谈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现场观察法

第三节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一、组织结构分析

二、业务功能分析

三、组织结构与业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

四、业务流程分析

(一)业务流程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二)业务流程图的概念及图例

(三)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四)表格分配图

第四节数据流程分析

一、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与任务

二、数据流程图

(一)数据流程图的特性

1.抽象性

2.概括性

(二)数据流程图的图例

(1)外部项(外部实体)

(2)数据处理(数据加工)

(3)数据存储

(4)数据流

三、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一)绘制步骤

(1)了解和确定公司的主要商业业务问题所涉及的商业过程和业务过程,这里主要是业务功能分析和业务流程分析。

(2)画出数据流程图的概图,也称场景图(contextdiagram),主要描述系统的外部实体及输入和输出系统的数据流,一般不显示具体的数据存储与处理.

(3)接下来画出数据流程图的第一层图,第一层图是将概图进一步的分解,加入流入数据的处理过程,也可以显示必要的数据存储。

(4)画出在第一层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处理的子处理流程图,将第一层图进一步分解成更详细的子处理图。

(5)检查各层次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连贯性,尤其要注意父子处理图的平衡,即各层次处理图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否正确。

(6)从上面得到的逻辑流程图中,加入处理的物理内容产生物理数据流程图,如区别哪些处理应由信息系统自动进行,哪些由人工操作完成,描述存储于信息系统中的文件和报告的名称与内容,并且加入一些必要的控制条件,使信息系统在出错时自动产生出错信息。

(7)将物理数据流程图按功能或数据关联程度等进行分块或分组划分,以便于后面阶段的系统设计及实施工作。

(二)业务数据流程图示例

1.绘制顶层数据流程图

2.绘制第一层数据流程图

(三)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几点注意事项

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2.数据流必须通过送去数据处理或从数据处理环节发出

3.数据存储环节一般作为两个数据处理环节的界面来安排

4.命名

(1)名称要反映被命名的成分的真实和全部的意义,不能反映部分内容。

(2)名称要意义明确,易理解,无歧义,不会造成错觉。

(3)数据处理的名称一般以动词加宾语或名词性定语加动名词为宜,以明确反映信息处理的逻辑功能,其他成分的名词以名词或者名词性定语加名词为宜。

(4)避免使用不反映实际内容的空洞词汇。

(5)进出数据存储环节的数据流如果和存储环节的数据流相同,可采用同一名称。

5.编号

6.只绘制所描述的系统稳定工作情况下的数据流程

四、数据字典

(一)数据字典的概念

(二)数据字典的作用

(三)数据字典的编制

(1)对数据流程图上的各种成分的定义必须明确、易理解、唯一。

(2)命名、编号与数据流程图一致,必要时(如计算机辅助编写数据字典时)可增加编码,方便查询检索、维护和统计报表。

(3)符合一致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成分定义与说明无遗漏项。

数据字典中无内容重复或相互矛盾的条目。

数据流程图中同类成分的数据字典条目中,无同名异义或异名同义者。

(4)格式规范、风格统一、文字精炼,数字与符号正确。

(四)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

(1)等号(=)

(2)加号(+)

(3)方括号([])

(4)花括号({})

(5)圆括号(())

1.数据项

2.数据结构

3.数据流

4.数据存储

5.处理过程

五、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一)结构化语言

1.结构化语言的特点

2.关键词

3.应用

(二)决策树

(三)决策表

1条件分析及取值;②条件组合、考察策略并绘制决策表;③合并决策表。

(四)三种工具的比较

(1)从工具的难易程度讲,决策树最容易,结构化语言居中,而决策表难度较高。

(2)决策表的优点:

能把所有的条件组合一个不漏地充分地表达出来,适用于知识表达。

决策表的缺点:

建立过程较为繁杂,表达方式不如前两者简便,但可以避免下列情况:

在某条件和取值下没有相应动作;在某条件和取值下有动作,该动作却不依赖于此条件和取值而存在。

(3)对于机器可读性方面,也就是利于计算机自动编制程序,结构化语言最好,决策树最差。

(4)对于可修改性,结构化语言最好,决策树居中,而决策表的可修改性最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对于一个不太复杂、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