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857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docx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水势:

土壤水分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势能的变化。

2.土壤导热率:

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1℃时,每分钟通过1cm2土壤断面的焦耳数。

3.养分归还学说:

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4.作物营养临界期: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阶段对某种养分需要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求却很迫切,此时如果不能满足作物对该种养分的需求,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后期大量补给含有这种养分的肥料,也难以弥补,这个时期称之为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5.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

6.田间持水量: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7.非必需营养元素:

一些特定的元素,对多数植物是不需要的,但对特定的植物是必需的,这些元素为非必需营养元素。

8.报酬递减律:

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

9.厩肥:

是指以家畜粪尿为主,加入作物秸秆、草炭或泥土等垫圈材料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10.高温堆肥:

是以高纤维的秸秆、杂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人畜粪尿,堆腐温度较高,时间短,适合集中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肥。

11.土壤容重:

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内土体容积的烘干质量。

12.总孔度:

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总孔隙度。

13.土壤结构:

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各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

14.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植物的残体以及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5.人粪尿药物处理:

给粪便中加入农药、氨水、尿素、石灰氮、漂白粉等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

1.土壤中的铁、锰、铜、锌、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而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增大。

2.植物缺氮在苗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淡绿、乃至黄色。

植物缺磷的症状是:

细胞分裂受阻,生长停滞;根系发育不良;叶片狭窄,叶色暗绿,严重缺磷呈紫红色。

3.作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是作物营养临界期和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4.油菜缺硼的生理性病害是“花而不实”;小麦缺硼的生理性病害是“穗而不孕”;玉米缺锌的生理性病害是“白苗花叶病”。

5.草木灰中的钾以碳酸钾为主,其次是硫酸钾和氯化钾,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不能和化学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6.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是:

磷酸一钙和硫酸钙,含P2O514~20%,含硫酸钙50%,磷酸和硫酸3.5~5.0%,硫酸铁和硫酸铝2.0~4.0%。

7.土壤吸收类型包括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生物吸收、离子交换吸收五个类型。

8.土壤潜性酸是由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9.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是:

必要性、专一性、直接性。

10.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是:

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

11.尿素宜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特别适宜于作根外追肥。

12.过磷酸钙施用方法是:

集中施用、分层施用、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根外追肥、做成颗粒施用、NP混合施用。

13.对钾的需要较多的作物是:

薯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

14.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高效化、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

15.小麦,水稻磷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在三叶期;棉花在二三叶期;油菜,玉米在五叶期;此时对磷的需要量虽不多,但很迫切,施磷效果显著。

16.油菜缺硼的生理性病害是“花而不实”;小麦缺硼的生理性病害是“穗而不孕”;甜菜缺硼的生理性病害是“腐心病”。

苹果缺锌的生理性病害是“小叶病”;玉米缺锌的生理性病害是“白苗花叶病”;水稻缺锌的生理性病害是僵苗病。

豌豆缺锰的生理性病害是“杂斑病”;豆类缺锰的生理性病害是“褐斑病”;甜菜缺锰的生理性病害是“黄斑病”;。

17.粪尿肥分为人粪尿、畜粪尿、禽粪、厩肥;堆沤肥分为秸秆还田、堆肥、沤肥和沼气池肥;绿肥分为野生绿肥和栽培绿肥。

18.杂肥分为城市垃圾、泥炭、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肥料、污水污泥。

三、判断题

1.土壤培肥实质上就是给土壤追施肥料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过程。

 ( ×)

2.土壤肥沃与养分含量有很大关系,养分含量愈高,作物吸收的量就愈多,土壤就愈肥沃。

   ( ×)

3.土壤沙化是指良好的土壤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 √)

4.土层在土体中最好的排列是上砂下粘。

   ( √)

5.潮土是涨潮以后发育而成的土壤,若退潮缓慢则土壤颗粒( ×)

6.土壤温度的变化决定于土壤热量收支和土壤热性质。

( √)

7.土壤热容量大小决定于土壤的机械组成。

   ( √)

8.土壤三相物质中,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含水量的多少。

 ( √)

9.土壤导热率大小主要受土壤松紧程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   √)

10.湿土温度上升慢,下降也慢,同时上下土层温度梯度也比较小。

   ( √)

11.土层在土体中最好的排列是上砂下粘。

   ( √)

12.潮土是涨潮以后发育而成的土壤,若退潮缓慢则土壤颗粒( ×)

13.土壤温度的变化决定于土壤热量收支和土壤热性质。

( √)

14.土壤三相物质中,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含水量的多少。

 ( √)

15.土壤养分含量愈高,作物吸收的量就愈多,土壤就愈肥沃。

   ( ×)

16.施用氮肥对作物器官的生长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

( ×)

17.尿素肥料施入土壤后,在被脲酶水解前植物也可以全部吸收。

( ×)

18.过磷酸钙中含有游离酸,适宜在碱性土壤施用。

( √)

19.家畜粪尿中的猪粪和牛粪都属热性肥料。

( ×)

20.对一般的土壤而言,其最小养分是保持不变的。

(ⅹ)

21.作物缺少某微量元素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该元素的总量不足,而是因其有效性太低。

(Ⅴ)

22.通气作用不良会引起水田作物缺磷。

(Ⅴ)

23.最佳施肥量总是低于高产施肥量。

(ⅹ)

24.只要条件适宜,旱地土壤也可发生反硝化作用。

(Ⅴ)

25.混成复合肥一般不存在养分比例固定的问题。

(Ⅴ)

四、简答题

1.简述离子交换吸收作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使土壤具有保肥、供肥性能;

(2)使土壤具有缓冲性和稳肥性能;

(3)影响土壤的物理性和耕性

(4)利用离子交换作用可以定向改良土壤。

2.简述过磷酸钙的施用方法?

(1)集中施用(穴施,条施)。

(2)分层施用(耕作层,心土层)。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机肥料中的酸促进磷的溶解)。

(4)作根外追肥(浓度1-2%)。

(5)做成颗粒施用(减少与土壤的面积)。

(6)NP混合施用(相互促进)。

3.简述绿肥在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

(1)解决有机肥源。

(2)培肥和改良土壤。

(3)改善生态环境。

(4)促进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

4.简述土壤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

(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

(2)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

(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5.磷肥一般分为哪些种类?

(1)水溶性磷肥分为:

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

(2)弱酸溶性磷肥分为:

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沉淀磷酸钙、偏磷酸钙。

(3)难溶性磷肥分为:

磷矿粉、鸟粪磷矿粉、骨粉。

6.简述下列学说的代表人物?

(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李比希。

(2)矿质淋溶学说-----------法鲁。

(3)五大成土因素学说------------道库恰耶夫。

(4)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说------------柯斯特切夫。

(5)团粒结构学说------------威廉斯。

7.土壤空气与大气比较其组成有何特点?

(1)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高于大气5~20倍(土0.15~0.65%,大气0.03%);

(2)土壤空气中O2含量稍低于大气(土18~20.3%,大气20.94%);

(3)土壤空气水汽的含量高于大气(土99~100%,大气50~90%);

(4)土壤空气中有时有少量还原性气体(H2S,CH4,NH3,H2);

(5)土壤空气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CO2夏天﹥冬天,深层﹥表层)。

8.简述堆肥腐熟的物理评价指标?

(1)堆肥后期温度自然降低。

(2)不再吸引蚊蝇。

(3)不再有令人讨厌的臭味。

(4)由于真菌的生长,堆肥出现白色或灰白色菌丝。

(5)堆肥产品呈现疏松的团粒结构。

9.简述下列实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1)土壤容重测定:

------环刀法

(2)总孔隙度测定:

------计算法。

(3)土壤酸碱度测定:

-------电位法。

(4)土壤速效磷测定:

---------0.5mol/L碳酸氢钠浸提硫酸钼锑抗比色法。

(5)土壤速效钾测定:

------火焰光度计法。

10.简述混合肥料的剂型有哪几种?

(1)粉状混合肥料。

(2)粒状混合肥料。

(3)粉肥混合造粒。

(4)料浆混合造粒。

(5)液体或悬液混合肥料。

11.简述施用微肥注意的事项?

(1)适时、适量、均匀(从缺乏到毒害的范围很窄);

(2)要因作物施用(施在需要量较多的作物上);

(3)要因土壤施用(土测值为临界浓度);

(4)与其它营养元素配合施用(NPK)。

12.简述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解决有机肥源。

(2)培肥和改良土壤。

(3)改善生态环境。

(4)促进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

13.从满足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考虑土壤的供肥性一般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1)表现在土壤供应速效养分的数量;

(2)表现在缓效养分转变为速效养分的速率;

(3)表现在速效养分持续供应供应的时间。

14简述土壤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

(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

(2)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

(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五、试论题

1.土壤碱解氮测定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

(1)称风干土样(1mm筛)2.00g均匀放在扩散皿外室。

(2)在内室中加入2%H3BO32ml,并滴加1滴指示剂。

(3)在扩散皿外室边缘均匀涂上一层阿拉伯胶水,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扩散皿边与毛玻璃完全粘合。

(4)慢慢转开毛玻璃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2mol/LNaOH溶液10ml于皿的外室中,立即盖严,水平旋转扩散皿,使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匀,用橡皮筋固定,放入40℃恒温箱中。

(5)培养24h后取出,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内室硼酸吸收液,边滴定边用小玻棒搅动,勿动扩散皿。

终点由蓝绿突变为紫红色,记录标准酸用量。

同时做空白,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6)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碱解氮(mg/kg)=【(V-V0)×N×0.014×106】/风干土重×水分系数(或烘干土重)

2.试论土壤中速效磷测定步骤和计算公式?

(1)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2-5.00g,置于250ml三角瓶中。

(2)用50ml移液管(容量瓶)加入0.5mol/L碳酸氢钠溶液50ml。

(3)加一小勺无磷活性炭,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在振荡机上振荡30min。

(4)用干燥无磷滤纸过滤,滤液承接于100ml干燥的三角瓶中。

(5)吸取滤液2ml于50容量瓶中(含磷量高时吸取2.5—5ml,同时补加0.5碳酸氢钠溶液至10ml)。

(6)然后沿容量瓶壁慢慢加入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5ml,充分摇匀,加蒸馏水至刻度,再充分摇匀,放置30min。

(7)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用波长660nm比色。

(8)同时作空白测定(即用0.5mol/L碳酸氢钠代替待测液,其他步骤同上)。

(9)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查出待测液中磷的含量,计算出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

(10)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中速效磷(mg/kg)=【(显色液磷浓度×显色液体积×分取倍数)/烘干土重】

3.试论土壤有机氮的转化过程(写出化学反应式)?

(1)蛋白质水解作用:

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消化蛋白质→多胺酸→氨基酸(RCHNH2COOH)

(2)氨化作用:

(1)CH2NH2COOH+O2→ HCOOH+CO2+NH3↑

(2)CH2NH2COOH+H2→ CH3COOH+NH3↑

(3)CH2NH2COOH+H2O→CH2OHCOOH+NH3↑

(3)硝化作用:

A.氨被亚硝酸细菌氧化成亚硝酸;其反应如下:

2NH3+3O2→2HNO2+2H2O+172(大卡)热量

B.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

其反应如下:

 2HNO2+O2→2HNO3+20(大卡)热量

(4)反硝化作用:

5C6H12O6++24KNO3→24KHCO3+6CO2+12N2↑+18H2O

4.为了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怎样因土、因作物、因肥施用磷肥?

因土施用

(1)土壤P2O5含量:

供磷能力施磷效果

<5(mg/Kg)极低显效

5-10(mg/Kg)低有效

10-20(mg/Kg)中部分有效

>20(mg/Kg)高多数无效

(2)有机质含量:

在旱地土壤上有机质含量<25.00g/kg施磷效果显著,有机质含量>25.00g/kg施磷效果不显效。

(3)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低,磷扩散授阻,作物易缺磷,施磷效果显著。

(4)土壤pH:

土壤pH6.50~7.50时,施磷效果显著,土壤pH<6.50或pH>7.50时,磷在土壤中易固定,施磷效果不显著。

因作物施用

(1)需磷较多的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甜菜、棉花、油菜、甘薯、马铃薯、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施磷肥效果较好。

(2)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

绿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麦、小麦>水稻。

因肥施用

(1)水溶性磷肥:

普钙、重钙、适合各种作物与土壤,作基肥或追肥。

(2)弱酸溶性磷肥:

作基肥施用,在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上优于碱性土壤。

(3)难溶性的骨粉和磷矿粉施在酸性土上作基肥。

5.钾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1)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

(2)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

(3)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

(4)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5)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

(6)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

(7)钾通常被称为“品质元素”。

六、计算题

1.甘州区明永乡2014年计划制种玉米产量为9000kg/hm2,河西学院测得耕层(0-20cm)碱解N含量为60mg/kg,速效P2O5为8mg/kg,速效K2O为140mg/kg(土壤N、P2O5、K2O利用系数分别为0.50、0.20、0.50),播种前农户施用有机肥料30000kg/hm2(有机肥料含N0.30%,P2O50.11%,K2O0.18%),计算还应施用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各多少kg/hm2。

(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料利用率分别为50%、20%、50%、15%)。

1.总需N、P2O5、K2O量

总需N=9000×2.57%=231.30(kg/hm2)

总需P2O5=9000×0.86%=77.40(kg/hm2)

总需K2O=9000×2.14%=192.60(kg/hm2)

2.土壤供N、P2O5量

土壤供N=60×0.50×2.25=67.50(kg/hm2)

土壤供P2O5=8×0.20×2.25=3.60(kg/hm2)

土壤供K2O=140×0.50×2.25=157.50(kg/hm2)

3.有机肥料提供N、P2O5、K2O量

有机肥料提供N=30000×0.30%×15%=13.50(kg/hm2)

有机肥料提供P2O5=30000×0.11%×15%=4.95(kg/hm2)

有机肥料提供K2O=30000×0.18%×15%=8.10(kg/hm2)

4.补充的N、P2O5、K2O量

补充的N=231.30-67.50-13.50=150.30(kg/hm2)

补充的P2O5=77.40-3.60-4.95=68.85(kg/hm2)

补充的K2O=192.60-157.50-8.10=27.00(kg/hm2)

5.化肥施用量

磷酸二铵施用量=68.85÷46%÷20%=748.37(kg/hm2)

磷酸二铵提供的N=748.37×18%=134.71(kg/hm2)

尿素施用量=(150.30-134.71)÷46%÷50%=67.78(kg/hm2)

硫酸钾施用量=27÷50%÷50%=108(kg/hm2)

2.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玉米制种田固体活性有机肥施用量与制种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

y=4.34+0.0243x-0.0000193x2,固体活性有机肥价格(Px)为90元/t,制种玉米价格(Py)为4500元/t。

1.采用经济效益分析理论,计算固体活性有机肥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和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时的制种玉米理论产量。

(10分)

2.)采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将结果填入下表。

(10分)

1.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x0)(5分)

x0=[(Px/Py)-b]/2c

x0=[(90/4500)-0.0243]/2×0.0000193

x0=111.40(t/hm2)

2.制种玉米理论产量(y)(5分)

y=4.34+0.0243×111.40-0.0000193×111.402

y=7.28(t/hm2)

3.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

固体活性有机肥对制种玉米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肥料用量

(t/hm2)

产量

(kg/m2)

增产量

(kg/hm2)

边际产量

(kg/hm2)

边际产值

(元/hm2)

边际成本

(元/hm2)

边际利润

(元/hm2)

0.00

4.34

/

/

/

/

/

28.00

5.27

0.93

0.93

4185.00

2520.00

1665.00

56.00

6.07

1.73

0.80

3600.00

2520.00

1080.00

84.00

6.75

2.41

0.68

3060.00

2520.00

540.00

112.00

7.31

2.97

0.56

2520.00

2520.00

0.00

140.00

7.67

3.33

0.36

1620.00

2520.00

-900.00

3.测得土壤耕作层(0-20cm)容重为1.20g/cm3(t/m3),自然含水量(w%)为20%,田间持水量(w田%)为28%,计算下列各题(写出计算公式和步骤)?

(1)总孔隙度%

=(土壤比重-土壤容重)÷土壤比重×100%

=(2.65-1.20)÷2.65×100%

=54.72

(2)毛管孔隙度%

=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

=1.20×20%

=24

(3)水层厚度(mm)

=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土层厚度

=1.20×20%×200

=48

(4)土壤蓄水量(m3/hm2)

=自然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层厚度×土壤面积

=20%×1.20×0.20×10000

=480

(5)土壤灌水定额(m3/hm2)

=(w田-w%)×土壤容重×土层厚度×土壤面积

=(28%-20%)×1.20×0.20×10000

=192

4.2013年4月18日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为89.6mm,然后灌水量45mm,2013年4月26日灌水后的土壤含水量100mm。

计算作物耗水量为多少mm。

耕层土壤含水量为50mm,其中无效水为30mm,降水量为0.60mm,作物耗水量为1.60mm?

计算灌溉时间?

1.作物耗水量(mm/d)

=(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灌水量-灌水后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前与灌水后间的天数)

=(89.6mm+45mm-100mm)÷(26d-18d)

=4.30mm/d

2.灌溉时间(d)

=(耕层土壤含水量-无效水的量)÷(作物耗水量-降水量)

=(50mm-30mm)÷(1.60mm-0.60mm)

=20(d)

5.奥瑞金种业配制含氮磷钾锌分别为8%-10%-4%-0.5%混合肥料1t,

需(NH4)2SO4(N20%),CaH2PO4(P2O520%),K2SO4(K2O50%),ZnSO4(Zn23%)各多少kg/t.

1.(NH4)2SO4需要量=1000×8÷20

=400(kg/t)

2.CaH2PO4需要量=1000×10÷20

=500(kg/t)

3.K2SO4需要量=1000×4÷50

=80(kg/t)

4.ZnSO4需要量=1000×0.40÷23

=18(kg/t)

5.粘土需要量=2(kg/t)

七、单选选择题

1.当土壤中有机残体的C/N(A)时,会发生微生物与作物夺氮现象。

A.>25:

1   B.20:

1C.15:

1   D.10:

1

2.影响土壤耕性的主要因素的内因是土壤(C )。

 A.有机质含量B.吸附的阳离子  C.土壤水分 D.土壤空气

3.土壤固、液、气三相物质热容量最大的是( A)。

A.土壤水分 B.土粒 C.土壤空气D.土壤有机质

4.土壤导热率最大的是(B)。

A.土壤水分   B.土壤矿物质C.土壤空气   D.土壤有机质

5.从生产角度采看,对土壤肥力最有意义的是 (D  )。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机械吸收D.交换吸收

6.当土壤中有机残体的C/N(A)时,会发生微生物与作物夺氮现象。

A.>25:

1   B.20:

1C.15:

1   D.10:

1

7.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必须控制使有机质的(A)。

A.年生成量大于年矿化量B.年生成量小于年矿化量C年生成量等于年矿化量D.都不对

8.一般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风化的造岩矿物的土粒   ( D)。

A.细,土壤养分贫乏B.粗,土壤养分丰富C.细,土壤养分丰富D.粗,土壤养分贫乏

9.影响土壤耕性的主要因素的内因是土壤(A )。

A.土壤水分   B.有机质含量C.吸附的阳离子   D.土壤空气

10.钠离子使土壤胶体分散其结果使  (A )。

A.粘结性、粘着性均增大 B.粘结性增大,粘着性减小

C.粘结性减小,粘着性增大D.粘结性、粘着性均减小。

11.土壤固、液、气三相物质热容量最大的是( A)。

A.土壤水分 B.土粒 C.土壤空气D.土壤有机质

7.土壤导热率最大的是(B)。

A.土壤水分   B.土壤矿物质C.土壤空气   D.土壤有机质

12.土壤空气中C02气体含量(B)%。

A.0.10-0.14B.0.15-0.65 C.0.66-0.80D.0.80-1.00

9.从生产角度采看,对土壤肥力最有意义的是 (D  )。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机械吸收D.交换吸收

10.(D)只能保存分子态养分。

A.化学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