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音乐人音版十册教案.docx
《小学教育音乐人音版十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音乐人音版十册教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音乐人音版十册教案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材的要求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标准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绪,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
♪保持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能够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音乐情绪与情感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能够结合所听的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与形式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
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聆听世界各地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演唱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3--5首。
演奏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每学年能够演奏2--3首。
综合性艺术表演
♪在有情节的音乐活动表演担当一个角色。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识读乐谱
♪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
♪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即兴创造
♪能够即兴编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和舞蹈。
♪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创作实践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
♪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主动参与社会和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为儿歌、童话故事或朗诵配乐。
♪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音乐第十册教材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一)以审美为核心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
(四)注重个性发展
(五)重视音乐实践
(六)鼓励音乐创造
(七)提倡学科综合
(八)弘扬民族音乐
(九)理解多元文化
(十)完善评价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这个中心,音乐教育是无根之水。
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教材中,还要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以文化为主线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的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在本教材中,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实质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以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到动作组合,等等。
4、加强实践与创造
无论是音乐创造,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是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5、加强综合渗透
(1)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中的相互联系。
(2)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
6、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
三、思想教育
音乐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其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标准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绪,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课题,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好音乐的热情。
♪培养学生严谨的认知态度与熟练掌握简单乐器的学习毅力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美好的情操。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第十册教材编排特点
本教材编写的意图:
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特点:
新教材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世界上使用的部分主要谱种。
五、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标准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绪,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
♪保持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六、教材的重点
(一)、唱歌
学习用强拍,弱拍,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的情感。
(二)、欣赏
聆听音乐,说出曲名并记住主要旋律,每学年3——5首。
(三)、器乐
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有机结合。
(四)、识谱教学。
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等常用记号。
七、教材的难点
(一)、唱歌
学习简易的轮唱,二、三部合唱,注意声部的和谐、均衡。
(二)、欣赏
初步了解音色,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器乐
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四)、识谱教学。
1、感受节拍及强弱规律。
2、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编写练习。
八、教法
通常运用引导、示范、情景教学和愉快教学。
1、歌曲部分。
使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2、读谱知识部分。
这部分是进行双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欣赏部分。
在这里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
4、综合训练部分。
包括:
视唱、练耳、动手、动脚等。
达到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根据本册的重点要求,做好每一节课的训练要求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
九、学法
1、歌曲部分。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式,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渐掌握和运用。
2、读谱知识部分。
这部分是进行双基教学的重要环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欣赏部分。
在这里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准确、生动、表现音乐。
4、综合训练部分。
包括:
视唱、练耳、动手、动脚等。
达到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根据本册的重点要求,做好每一节课的训练要求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
通过音乐一系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2)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4)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十、教具
钢琴(手风琴)竖笛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十一、学生准备
课本竖笛
十二、课时安排
内容
歌唱
聆听
器乐
创编与
活动
课时
11
9
6
6
五年级音乐第十册教学计划
周次
单元
课题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2
第一
课
春意
3︱4
1.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表演《小鸟小鸟》
表演《小鸟小鸟》
3︱4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
3︱4
1.本课介绍了几个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
2.聆听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表达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切分节奏的理解与应用
节奏听辨练习
5︱6
第三
课
幻想
3︱4
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2.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二声部合唱《小白船》
二声部和谐优美
7︱8
第四课
四季
3︱4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
2.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
3.在学唱过程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表演《童心是小鸟》
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9︱10
第五课
您好!
大自然
3︱4
1.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唱一首《铃儿响叮当》
表演《铃儿响叮当》
二声部的欣赏与演唱
11︱12
第六课
京韵
3︱4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通过聆听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表演《蝈蝈和蛐蛐》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
13︱14
第七课
友谊
3︱4
1.师生性、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
2.唱好二声部合唱,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
二声部合唱《可爱的苹果》
二声部和谐
15︱16
第八课
百花园
3︱4
1、表演民歌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2、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
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学生情况分析
1、五年级学生总体情况分析
五
(1)班:
该班级的学生爱发言,爱动脑筋,爱表现自己,课堂上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大部分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积极的配合,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论是课堂还是家庭,都完成的比较好,没有不做作业的情况,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所以,开展活动的时候这个班级计较不容易控制课堂纪律,有个别的学生反应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慢,今后需要老师多多关注,多给与指导,帮助。
这样的学生有:
靳立业,孙耀功,杨东林,郑友英,张俊兵等等。
五
(2)班:
该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本年级是最不好的,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比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反应慢,接受的慢的同学比较多,但也有部分同学学习优异:
许国祥,冯硕,黄志茹,窦天宇,周伟,罗文硕等等。
有一部分同学反应慢,学习比较吃力,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这样的同学有:
郭林,赵丽丽,吴好,徐长林,应佳慧等。
五(3)班:
这个班级整体的素质比较好,班级的差异不那么大,学生的素质都比较好,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同学最多,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快,可是遗忘知识也快,需要反复的记忆,反复的操练,学习习惯较好,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发言的同学有:
黄玉杰,刘晓玉,程新怡,马靖,崔佳萌,葛佳瑞,陈国迎,张欢,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坐不住,学习习惯不好,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的有:
康乃云,田杨家辉,邝陆伟,杨荣辉。
五(4)班:
该班级的学生整体情况比较好,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高,课堂纪律最好,不需要老师去组织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做小动作的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英语学习的较好的同学有:
艾祥雪,梁嘉琪,左寅辰,余文浩,马依然,刘雨蒙,卿德浩,肖志兵等。
但是也有几个别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慢,需要多帮助,多指导,如:
裴玉丽,刘晓雨,张红梅,韩继权等等。
3、优生辅导措施:
在课堂中,以优生回答做出较深含义的题目,以促进优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音乐学习的信心;课外音乐活动中,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特长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培养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
使优生发挥其作用,一展风采。
4、潜能生辅导措施:
在课堂中,易懂题目叫其回答,以促进其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中,可在条件允许下,由教师指导,鼓励其参加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注意课内外有机结合,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第一课春意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1.钢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
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
《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
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啊!
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
由主三和弦构成,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的两小节前奏,向人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在这高音区清亮的和弦伴奏下,左手奏出了A段柔美、质朴、富有北欧风格的旋律,平静而深情。
中段(B)出现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动力性的音调。
它在低音声部的低八度音的配合下,由中音区不断向上推进,有如春天来临的脚步声,一刻也不停息。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期盼春天降临的殷切心情。
此时,高音声部以八度奏出强而有力的长音,中、低音声部则以四分音符的和弦为之伴奏。
随着旋律不断上移,情绪益显激动,仿佛人们在向春天发出呼唤。
在小节之间的短暂间奏后,A段柔美的旋律再次出现。
但音区移高,并且八度演奏,加上流丽、晶莹的分解和弦音型伴奏,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人们的情绪也更为欢畅热烈。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好似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2.童声合唱《春水》
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愉,孩子们又使春天显得更有生气。
歌曲《春水》的歌词,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
而正是借助“春水”的比喻,表现了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
歌曲的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张弛相间。
刻画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
歌曲展现了真挚的童心,散发出浓浓的童趣。
歌曲为多声部合唱曲,采用多乐句式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开始时,旋律比较从容、平稳,由主调手法(在多声部中只有一个主要旋律)构成的三声部唱出了“春水弯弯地流成了小溪,你看它流呀流呀,多么愉快!
”随即运用模仿式的复调手法,各个声部此起彼落,相互呼应,节奏也越来越紧凑,使气氛更为活跃,描写了溪水在田野上畅流的喧闹情景。
随后,主、复调手法交替使用,音调时而平静,时而跳荡,表现了虚拟的人与自然的对话。
最后,旋律载着孩子们关心农活的殷切心情不断上行,虽然“
”的出现使上升的旋律受到阻断,但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在此之后,旋律向上大跳,喷涌出孩子们对乡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3.歌曲《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
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
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
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
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4.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
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
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纯朴而富有诗意。
歌曲为2/4拍,宫、徵交替调式,一段体结构。
曲调由弱起开始,中间不断出现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使音乐充满生气和活力。
象声词“刷刷刷刷”处的二声部手法及其间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动。
尾声时“刷刷刷刷”再现,三次重复及力度的渐弱,最后结束在徵音上,给人以曲终意未尽之感,令人寻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
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课时3----4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1、表演《小鸟小鸟》
2、聆听《致春天》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法听唱模仿实践
教具钢琴竖笛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本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
说出该拍号的含义?
(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
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
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
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
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
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
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
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1、表演《春雨蒙蒙地下》
2、聆听《春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
学法听唱模仿实践
教具钢琴竖笛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本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表演《春雨蒙蒙地下》
1.气象知识导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
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音乐知识:
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