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859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docx

以微博为例论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精

新技术条件下传媒的发展——以“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媒介为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

2009级编辑出版学

学号:

00902055

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12日

中文摘要:

“微博”作为现代社会的后起之秀,其发展劲头十足,前景广阔,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微博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在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在新技术时代下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微博以其简便性、即时性、分享性和互动性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

而在对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微博也充分利用其先天优势和后天经营对新闻事件产生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技术上它利用多媒体融合作为保障,在发布上它利用简短碎片化作为先天优势,在经营上它利用名人效应作为切口、利用围观作为后盾,在传播上它利用转发作为突破实现裂变式传播……总之,这些特点为微博提供了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优势,使微博能够推动新闻事件的进展,能够促进很多热点事件的解决,甚至有能力成就很多新闻话题。

但微博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使微博发展还不完善的表现,是可以解决的。

关键词:

微博;传媒;新闻传播;弊病

摘要(1

目录(2

引言(3

一、微博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4

二、微博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传播优势(5

(一简便性:

微博传播的首要优势(5

(二即时性:

微博传播的明显优势(5

(三分享性;微博传播的基本优势(6

(四互动性:

微博信息传播的关键优势(6

四、微博对新闻热点事件的有利影响因素(6

(一名人的“舆论领袖”作用(7

(二围观就是力量........................(7

(三多媒体融合,挑战新闻的时效性(8

(四碎片化写作,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拥有发言权(9

(五裂变式传播,使公共领域得以构建(9

五、微博在热点事件传播中存在的问题(10

(一琐碎信息弱化思考能力.............(10

(二失真信息导致认知障碍.............(11

(三庸俗信息产生道德污染.............(12

参考文献(14

引言

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媒介日益多元化,有人曾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全媒体社会,各种媒体并存的前提下,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

但毕竟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只有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有时间和闲情逸致坐下来细细的阅读报纸,广播也基本只存在于人们上下班途中,电视更是人们在休息时才有可能接触到的媒介,电脑却是越来越普及,但由于体积稍微有点大而普通人又不可能人手一本ipad,所以移动终端就越来越受欢迎,而微博的产生也正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尽量避免了上述几种媒介的弊病。

微博的确产生没多久,但却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微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信息传播优势——其简便性、即时性、分享性和互动性为它现在的地位奠定了先天的基石。

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也为微博用户量的增长提供了硬件保障。

另外,由于微博是少于140字的简短信息,也使它降低了微博使用者文化程度的门槛,使得以“精英化”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步转变为“去中心化”的多维信息传播模式。

从2009年微博正式在中国启动以来,很多新闻热点事件都是发源于微博的报道,可以说是微博成就了许多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微博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进一步报道也加速了这一事件的进展,甚至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该事件的解决。

但毕竟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还不到两年,自然也有许多问题存在,诸如碎片化信息弱化思考能力、信息失真导致认知障碍等。

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微博在发展历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其解决也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无药可医,它们会在微博的发展完善中逐步得到解决。

Microlog一词起源于博客,是博客的一个微型版本。

微博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被认为是一种“自媒体”。

我所理解的微博就是一种网络信息平台,它允许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或手机更新简短文字(通常少于140字并公开发布,同时允许自己或他人进行评论转发或收藏以进行互动。

一、微博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世界上最早的微博起始于美国,它的鼻祖是美国技术先驱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

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创建了Obvious公司,推出了微博服务。

公司名字起初被定为“勺切itter”,因为Twitter是一种鸟叫声,创始人认为鸟叫是短、频、快的,符合网站的内涵,因此选择了Twitter为网站名称。

2007年,微博刚一亮相,就备受网民追捧。

尤其是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奥巴马竞选团队利用Twitter及时更新总统候选人行程,并利用对支持者加关注拉近了选民与奥巴马的距离,塑造出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总统形象,使奥巴马获得了超过260万的“跟随者”。

2008年12月,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中,Twitter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第一次袭击后5秒钟,Twitter上出现了80多条消息有些微博还上传了大量袭击现场照片,普通民众利用Twitter直播事件的最新进展,是公民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突显出来。

这一现象被《福布斯》杂志称为“Twitter时刻”。

在中国,也掀起了一场微博热潮。

最初的热潮是由饭否、叽歪、嘀咕这些网站上开始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网站在2009年上半年全部关闭。

而在2009年8月14日,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新浪微博借鉴其博客的扩张方式,以内测的方式邀请名人加入,以名人微博为切入口,网罗了大量娱乐明星、企业高层和媒体精英等名人的加入,在利用名人的名气集聚粉丝,从而形成微博吸引名人、名人吸引粉丝的良性循环。

至此,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开始如火如荼。

目前国内著名的微博网站还有随心微博、同学网、嘀咕、做啥等十余家微博网站,XXi吧也类似于Twitter。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在北京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8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更是翻了一番,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虽然中国国内的微博市场总体来说尚不成熟,但其蓬勃发展的态势说明微博已成为Web2.0时代的宠儿,足以对信息传播模式产生新的变革。

二、微博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传播优势

跟博客相似,微博也是把自己的即时经历、所思所想与他人分享,相当于一个微型博客。

但与博客不同的是,微博是有字数限制的,一般不得超过140字(但现在这种限制也被打破,用户可以使用长微博转换器把字数多于140字的微博转换成图片发布,也可以使用链接切换到博文所在,微博可以用记事的方式用三言两语写写见闻、发发感慨、晒晒心情,而不必长篇大论,不必谋篇布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专家人士可以发微博,下里巴人也可以发微博,这样,就在文化程度上降低了对使用者的要求,有人说,微博把普通人和莎士比亚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再一个就是微博不必拘泥于电脑,它利用Web2.0可以用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发布微博,方便快捷,不必受技术、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这样,就使普通百姓也能成为微博的博主。

跟其他的信息传播方式诸如报刊、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相比,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也有其独一无二的传播优势:

(一简便性:

微博传播的首要优势

虽然现在长微博可以通过长微博转换器转换成图片进行发布,但是微博最主要发布方式仍然是不多于140字,这种以碎片式的语言即时更新自己心情、发布新近发生的事情的信息发布方式,不同于博客的长篇大论,不同于报纸的深度报道,不同于电视的逻辑严谨。

它更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可以在等公交、乘电梯、蹲厕所等琐碎的片段时间发布新近状况,了解社会动态,既是当做一种了解信息、接受信息的途径,又可以当做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还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知识的简便渠道。

而且微博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更新信息,简便易操作,它不像报纸要依附于报社和采编新闻的团队,它不像电视要依附于电视机和电台,不像门户网站要依附于互联网,从这个角度来讲,微博以较低的技术门槛证明了它的简便性。

(二即时性:

微博传播的明显优势

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发布简短信息,能够让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直播。

如今任

何事件发生,只要有微博博主在现场,就有可能被即时传播。

就拿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来说,就有一位网名叫Smm_苗的微博博主在不经意间做了实时的现场直播。

7月23日19时55分,Smm_苗发了一条微博:

“今天这样的狂风暴雨闪电真是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了”。

20时27分,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

?

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什么事啊。

”20时54分,Smm_苗再次更新微博:

“救火车好多好多,动车真的出事故了,一朋友亲眼看到一辆动车开得很慢,后面一辆速度超快的撞了上去,还看到动车冒烟了,那些救火车估计是冲那边去的。

”就这样,在事件发生的时刻,微博就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即便这种报道不是很专业,也不是有意识的,但却比其他媒体快了千倍万倍,这种即时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因为目击事故的每一个博主都有可能成为这一事件报道的记者。

(三分享性;微博传播的基本优势

微博的[转发]功能,使得微博能够从原始发布这条微博的博主那里传播到他的粉丝那里,然后再从这些粉丝那里传播到关注这些粉丝的下一级粉丝那里,这样,微博信息就以一种爆炸的形式进行传播传递。

以“微博打拐”为例。

2009年,一直关注彭高峰寻子行动的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第一次在微博上发了彭文乐的照片。

逢年过节,他都会转发这张照片,希望回家过年的网友能帮助寻找孩子。

近日,随着“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越来越受人关注,寻找彭文乐的微博在几大微波网站上也被频繁转发。

终于在2010年的大年初五彭文乐在深圳被找到。

(四互动性:

微博信息传播的关键优势。

目前,微博招聘越来越受80后的欢迎,他们可以足不出户的找到一些企业的招聘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微博和该公司进行问答互动。

例如2011年北京泰盛达和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廉志远在6月3号左右在微博上发了招聘项目执行经理的帖子,很快就有求职者评论此微博并提出疑问,廉志远都一一作了回复。

这种招聘者和求职者之间的互动被视为微博招聘的一大显著优势。

四、微博对热点事件的有利影响因素

基于微博信息传播的上述优势,微博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扩散和发展具有得天

独厚的有利因素。

(一名人的“舆论领袖”作用

在微博上总会有一些人,他们的粉丝数量上万上亿,他们刚发布一条微博,5秒钟后就会被转发百余次,而名人,总会在这些人之列,他们在微博这个大的舆论场中起着舆论领袖的作用。

例如前段时间,韩寒刚刚开通微博后发布的第一条微博仅仅一个“喂”字,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就被转发5500多次,评论11000多条,足可见名人的作用之大。

又如2011年10月份内蒙古土豆滞销事件来说,当第一条微博发出来之后,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当王珞丹这些名人转发了这条微博之后,很快就有很多粉丝转发了微博,并积极地帮助内蒙古销售土豆,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被解决了,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收成好却愁坏菜农的现象。

再举一个例子,2011年10月份,深圳公务员打骂亲生父母事件,微博被发出后,自然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愤慨,而与此同时,很多名人也转发了此微博,声讨该公务员,一时间,转发频次更多,绝大多数人也都对该公务员极为不满,认为是人格分裂、道德败坏。

就这样,普通人也都在舆论领袖的领导下形成了关于该公务员的一致舆论,认为该公务员的做法有违人伦,当然,在这样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当事人也再承受不住,只能跪地求饶,向父母道歉认错。

这里我们先不批判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因为这名公务员是北大毕业生,可谓高学历,但却是低道德,也暂时不研究他的下跪中有几分出于自己的诚心悔改,就从这件事的发展态势来看,名人微博所起的舆论引导作用还是非常强大的,他们的微博能让全社会基本形成一股强大的逼人的气势,促使事情的解决、迫使当事人向舆论所引导的方向纠正自己。

(二围观就是力量

围观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当一件事发生,很多时候中国人并不是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说是“静观其变”也好说是“袖手旁观”也好,总之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倾向于围观。

但此时的围观不再是彼时的围观:

首先从动机来看,以前人们围观只是纯粹的出于好奇,而现在微博中的人在围观中总带着一种责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微弱声音为事情的解决助力;其次,从围观者的行动力来看,以前只是纯粹围观,并没有其他行动,而现在微博中的围观是夹杂着声音的,围观者会为自己所信任的一方增加筹码;再次,从对事件的影响来看,以前的围观对

事件本身基本没什么影响,而现在微博围观则能够形成一个舆论场,能加速时间进展、促进事情解决,围观者的态度会成为影响事件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广东佛山小悦悦车祸事件为例,正是由于4万多的博主对这件事的围观与关注,才使得更多的爱心人士为小悦悦捐助10万多元救助金,才使得人们了解了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女士,才会引发一场关于陈阿婆救悦悦动机的猜测与讨论,才引来了各路记者媒体的关注,才出现了为求出名而谎称自己是肇事司机。

另一方面,人们对小悦悦事件的围观也引发了全国性舆论大反思,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对爱的讨论,本来只是被一辆车碾过,但是路人只是单纯围观而过,并没有人主动救起这个可怜的小生命,才导致几分钟后又被第二辆车碾过,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救起。

这种人性的冷漠不禁令人寒心,这岂能是文明古国的公民该有的行为?

自己不救便罢,当一个拾荒阿姨救人之后还要被他们质疑是否是为出名。

中国人,或许我们已经冷漠许久了,只是自己还浑然不觉,当遇到小悦悦事件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行为,反思自己身上还有多少正义。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微博围观不再是简单的“袖手旁观”,围观就是力量,它能促进事情的解决,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促使人们对人性有更深的理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多媒体融合,挑战新闻的时效性

在诸多的网络媒体中,即时性是微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即时性不同于及时性,它是指两个事件之间时间差距很小,基本视为同步。

而及时性在时效性上要慢一拍。

而在现在这个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时间真的就是一切,一个媒体的骄傲就在于它能得到、能发布最新的新闻,传播速度一直以来都是信息传播追求的目标。

而微博实现了手机等移动终端与PC终端的融合,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限制,博主可以用手机更新简短微博,实现了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的要求,不但使微博具有了速度上的优势,传播载体的移动性和便捷性也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微博信息的短小精悍,无需专业的采编团队即可实现,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与新闻机构媲美,但就时效性上,新闻机构绝对不是微博的对手。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往往成为“第一发言人”,这时,手机成为“脖

友”快速发布信息的第一选择。

就拿青海玉树地震来说,虽然在那段时间内,新闻也天天播报灾区的受灾状况及救助进展,但其限制性比较强,其一就是新闻基本都是从政府的角度进行大致事件的概况,一些细节基本不会报道,报道风格基本也没什么变化,而微博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由于关于青海地震的微博是由不同的人发出的,又经不同的人转发,所以风格会有变化,也不会太程式化,还会报道一些细节,可读性更强;其二是新闻机构虽然也有跟踪报道,但这个事件在每一个时刻的不同进展它们是不会时时刻刻在报道的,因为它们还有其他的新闻,而微博就不一样,随时都会有关于灾区进展状况的微博被发布,所以微博是把“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

(四碎片化写作,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拥有发言权

微博区别于博客就在于其“微”,由于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那些写不了长篇大论的脖友就可以像写随笔一样,想起什么就写什么,不用担心自己的言论没有逻辑,不用担心自己的论断没有依据。

这样的话,那些在讨论中沉默的大多数就有了发言的机会,那些被损害被忽视的每一个个体的价值与个性都在这一阶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凸显,他们不必仔细组织语言、不必罗列条款。

在吕丽萍反同风波中,就有很多草根的声音,甚至有很多同性恋者的声音,而在平时,他们基本就处于“沉默的螺旋”中的下半部,越来越沉默,但在微博中不同,他们同样有言论自由,有为保护自己而反驳对方的权利。

在微博这个言语空间,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和见解,打破了传统传媒集中式的“精英化”的传播方式,构建起一种“去中心化”的多维立体的新式网状传播模式,每一个“脖友”都是一个传播中心,“处处有中心,而处处去中心”,在微博上,以往被忽视的声音得到了重视,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媒体接近权”。

在这场反同风波中,许许多多在平时会因害怕人们的眼光而退缩不敢发声甚至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在微博中为自己大声疾呼,呼吁社会的理解,他们的声音在微博中得到了重视并形成辩论的必不可少的一方。

或许他们没有系统的言论,更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但正是这种碎片式的写作模式让他们的声音不再微弱,让更多的人们能够里听到他们的心声。

(五裂变式传播,使公共领域得以构建

与传统的用户关系比较,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Follow的交往体验,一个用户可以不必经过另一个用户的许可便可对其进行关注(Following,随时了解其更新的微博状态。

当某“脖友”的微博被另一个或几个博友关注转发后,信息便从一个“分众”群传递到另一个、继而另几个“分众”群。

信息的运动就像原子的裂变反应一样,由一种信息扩充出许许多多联系,又从许许多多联系中折射出不同形式的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这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影响、规定他们对某一信息的解读,甚至界定对现实的理解,微博在顺利完成对这一信息进行裂变传播的过程中,也使得公共领域得以构建。

这里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加以解说。

2011年6月20日,一个名为“郭美美baby”的微博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

这个年仅20岁的年轻女孩用爱马仕包,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此微博一发,就被很多人转发并发表评论,一时间,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裂变式传播几乎让每个人都知道了郭美美。

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但这并未能平息网民质疑。

五、微博在热点事件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微博成就了很多网络热点事件,也促进了许多热点事件的合理解决,但仍不能否认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琐碎信息弱化思考能力

由于微博内容基本控制在140字以内,许旭东事情的原委不能通过微博详细讲述,所以脖友接受的很多信息都只是全部信息中的一个片段,是碎片式的,这样的断章取义就会弱化博友的思考能力。

以药家鑫案件为例,如果按照规范的法律规定,在司法独立的前提下,药家鑫是不应该被判处极刑的,而更倾向于判处死缓,但由于微博的存在,由于微博舆论已经进行了提前审判,而我国司法又没有完全独立,所以才有了这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不公正判决。

一个大学生,在撞伤人后不予施救反而用刀刺死伤者,使交通肇事演变为杀人案,其行为的不可思议和残暴引发了公众的义愤,一时间,“药家鑫杀人案”成为公众和媒体热议的话题,而微博上不时传播的各种信息更是吸引着众多眼球

的关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舆论风暴。

庭审辩护中,药家鑫的律师路钢试图把药家鑫杀人的行为归入法官可酌情从轻惩罚的杀人类型,称药是一念之差,属于“激情杀人”,鉴于他学习成绩优秀且有自首情节,希望法庭从宽量刑。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分析犯罪原因时指出,药家鑫作案时的行为与平时训练最多的动作有关,把刀刺向受害者的行为“实际上类似于砸琴的行为”。

但这对于缺乏犯罪心理学知识、不了解弗洛伊德学说的普通观众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因此,节目播出后,网上舆论有对央视的报道是在为药家鑫开脱罪责的质疑,也有对李教授的舆论挞伐。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对药家鑫案的评论,却令不少网民大呼痛快。

孔庆东激愤地称药家鑫“长得典型杀人犯的面孔”,“一看就是罪该万死的人”,自首不能减轻对他的刑罚,“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你‘满门抄斩’,“这样一个嚣张的人一定是有后台的”。

孔庆东充斥着暴戾之气的言语赢得了部分网民狂欢式的热捧。

也就是在这种舆论狂潮的推动下,微博上出现了先于司法审判的“媒介审判”。

参与投票的人数为62942,大多数网民选择了“药家鑫故意杀人证据确凿,必须斩立决”。

2011年4月22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药家鑫不服,认为量刑过重,4月28日提出上诉,要求依法从轻处罚。

但在审判期间,受害人张妙丈夫的亲戚张显披露药家鑫是有后台的,其父母之所以没有露面是因为他们都是高官,一时间,更是激起了网民的仇富、仇官心理,网民们强烈要求对药家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而西安法院的最终判处也是死刑,这显然把药家鑫的自首排除在外,也把药家鑫独子情况对药的父母可能造成的伤害排除在外了,是不符合司法独立情况下的量刑状况的。

而在药家鑫被处以极刑之后,对药家鑫案的理性思考才浮出水面,这时才有记者小侯发表微博连接的地址揭示药家鑫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并非什么“官二代”“富二代”“军界蛀虫”,这其间有太多的误传和误读。

药家鑫案是微博碎片化导致的悲剧,是人们不理性的结果,是人们思考能力减弱的表现。

(二失真信息导致认知障碍

在日本核泄漏之后,有微博称“碘盐”可以防止辐射,引发了很多公民开始购买食用盐,后来,又有微博称,目前我国的食用盐供不应求,马上就要断盐了,

还爆出了某某城市市民都在排队抢盐,这样,更加重了公民的恐慌,人们纷纷去超市排队抢购食盐,尽管政府机构向人们保证我国的食用盐储备充足,绝对不会有断盐的危机,但人们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相信政府辟谣而坚决力挺谣言。

这就是失真微博导致人们认知不全,带给人们恐慌,造成的社会不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药家鑫被处以极刑也有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是张显故意在网上散播药家鑫是“官二代”“富二代”,让公众对其产生仇视心理,最终导致了“媒介审判”中公众的义愤,使“媒介审判”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最终造成死缓落空。

由于微博是自媒体,是由博主自发地传播信息,导致微博成为许多假新闻假消息滋生和传播的温床,“金庸去世”“鲁迅作品从教科书中隐退”“张国荣复活”等2010年的假信息的传播都与微博有关。

所以,作为脖友,坚决不能捏造假信息在微博上传播;其次,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能够甄别信息的真假,避免由于情绪性因素而传播了假消息;再次,在发现自己曾经转发的微博中有不实信息后要及时删除该微博,以免被其他人看到信以为真。

(三庸俗信息产生道德污染

由于微博传播的门槛低,脖友的文化程度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所发的微博品位也是千差万别,这样,微博广场上的信息就是鱼龙混杂,许多庸俗信息也会见缝插针,夹杂着进行传播,污染视听,败坏道德。

2011年8月,在新浪微博中,以事故家属“杨峰陈碧”的名字注册的用户超过十人,而这些用户在发布煽情微博的同时,还不忘把链接指向交友网站和购物网站。

这些利用慈善制造庸俗信息、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假帖子,实际上就破坏了推进慈善的这种公信力。

在微博上,很多人为了无理取闹或是增加关注度和粉丝书抑或受利益驱使而发布庸俗信息或假信息,但无论他们的动机是什么,都会危害微薄的公信度,甚至污染道德环境。

结论:

微博在对热点事件的传播中虽然还存在许多弊病与问题,但这都不会成为微博止步不前的障碍,微博在营销的过程中会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更好地利用先天优势和硬件优势进行信息传播,将会披露更多的事件为大众所知晓,将会成

就更多的热点事件,也将会更好的促进事件更加合理合法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

改变一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陈虹;朱啸天﹒解构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能量[J]﹒新媒体·新课题,2011,(5

3.罗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