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报告精编精品.docx
《中考物理实验报告精编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报告精编精品.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实验报告精编精品
实验报告测量长度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
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
实验目的
1.练习运用刻度尺测量铅笔、书本的长度。
2.学会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3.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并与实际值进行对照比较,提高估测能力。
实验器材铅笔、书本(课本和作业本)、刻度尺(直尺或三角板或皮尺或卷尺等)
实验过程
1.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铅笔或书本的一端,尺的位置要放正。
2.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实验数据记录
参照下表记录你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实验次数
刻度尺的
分度值
记录
单位
长度
平均值
铅笔
1
2
3
测量对象
实验
次数
刻度尺的
分度值
记录
单位
长度
平均值
宽度
平均值
书本
1
2
3
作业本
1
2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和记录以下情况:
1.起始刻度、终了刻度。
2.取平均值时要“四舍五入”且保留与原测量值有效数字的位数一样。
实验结论
1.最小刻度一定的同一刻度尺测得某铅笔的长度准确值有何特点?
估计值有何特点?
对于课本的长度与宽度又有何特点?
2.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的结果其准确值都相同吗?
评估与交流
1.为什么要测长度时要测三次或以上?
在表中设计平均值一栏是为什么?
将不同的量数值,例如课本的长度与宽度合并求平均值有意义吗?
实验报告时间的测量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
2.练习停表或手表的使用,并用“累积法”测脉搏的时间,并用它来估测时间。
实验器材
停表、机械手表、电子表、皮尺、小红旗。
实验过程
1.学习计时器使用说明书
(1)停表的正确使用
停表,将上方的按钮按一下便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则停止计时,将侧面的按钮按按一下完成复位。
长针指示大圆周的刻度,是秒针,转一周是30s。
由大圈黑色刻度指出,短针指示小圆周刻度,相邻的数字间分两分,当短针没有达到中线处,表示超过整分钟不足30s,直接从大圆周
的黑色数字读数;当短针超过中线,表示超过整分钟30s,由大圆圈超过三十几的数字计数。
(2)电子表的使用
找到停表按钮,它可代替停表的使用。
按一下开始计时,按一下表示停止计时,按三下表示复位。
其中记下的时、分、秒由冒号隔开。
2.用停表或手表测一段时间(如50m跑的时间)
(1)用皮尺测出50m长的距离;
(2)乙同学手持小红旗站在起点,丙同学手持停表或电子表站在终点;
(3)甲同学在起点准备,乙同学挥动小红旗,甲开始跑,丙同时开始记时。
等到甲到达终点时,停止记时,读出时间;
3.测出人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算出每次脉搏跳动的时间。
(1)甲乙两同学合作,乙手持停表或电子表;
(2)乙同学按住甲同学的脉搏,同时按下停表,数脉搏跳动的次数,当停表(或电子表)到达1分钟时停止,记下脉搏跳动的次数;
(3)算出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
(4)甲乙互换,重复上述过程。
4.用脉搏测另一同学50m跑的时间,并与停表或电子表测的时间进行对比。
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甲进行50m跑,乙用停表记时,丙用脉搏记时。
重复第2步实验,并将乙、丙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停表或电子表测量的时间是 s。
采用脉搏测量的时间是 s。
评估与交流
1.能用脉搏测出自己跑步或登楼的时间吗?
实验报告用弹簧测计测力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测力计,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硬纸板、铁丝、回形针、小瓶盖、直尺、钩码一组、细线。
实验过程
1.认识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它主要由 、、组成的。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2.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不要测量超过它的力;
(2)明确:
了解测力计的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
在测量力前要使指针对准“”,若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齐为止;
(4)实验测力时,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上;
(5)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板。
3.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①测2只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②用手试一试1牛顿至5牛顿的拉力有多大;
③用细线捆住课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测出它们对测力计的拉力;
④用测力计测拉断一根头发需多大力。
实验结论
两个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为N;1N~5N的拉力相当于手托起 钩码至 个钩码的力;课本重约为N。
拉断头发丝的力大约N。
评估与交流
1.实验室里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呢?
2.使用测力计时除说明书上规定的要求外,还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实验报告学习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熟悉天平的使用方
法,练习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硬币、乒乓球、铅笔、橡皮、量筒、烧杯、水、酒精。
实验过程
1测固体的质量
实验过程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⑵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⑶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
⑷根据估计用镊子夹砝码放在右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
⑸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求和记入表格;
⑹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天平复位。
被测物体
一枚硬币
一只乒乓球
一支铅笔
一块橡皮
质量/g
2测液体的质量
实验过程
1.调节好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0。
2.用量筒量50mL水,倒入烧杯中,称出总质量m1。
3.用量筒量50mL酒精,倒入烧杯中,称出总质量m2。
4.将所测的体积、质量记入表格进行比较。
测量对象
空杯质量
/g
烧杯与液体总质量/g
液体的质量
/g
液体的体积
/mL
水
酒精
评估与交流
1.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分度盘的左侧偏,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呢?
2.为什么要在右盘加砝码?
3.在测液体的质量时,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找出缺点,指出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
A.先测烧杯和水的质量,再测烧杯的质量。
B.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质量。
实验报告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学习和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
普通温度计(量程0-100℃),烧杯(三个),热水,温水,冷水;体温表。
实验过程
1.取出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看是否适合测水温,再看它的示数,即空气的温度,判断温度计是否异常。
2.用空烧杯装三分之一左右的冷水,用手摸,记下估测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它的温度,记下实测温度。
3.用空烧杯装三分之一左右的热水,用手摸,记下估测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它的温度,记下实测温度。
4.将冷水倒入热水杯中形成温水,用手摸,记下估测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它的温度,记下实测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
被测物体
估测温度t/℃
实测温度t/℃
冷水
温水
热水
评估与交流
1.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热水时,为什么示数先略有下降后才上升?
实验报告测量电流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感知电流的强弱;
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学会用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实验器材
小灯泡一只、开关一个、干电池二节、电流表一只、导线若干条。
实验过程
按照图2-2连接电路,再用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1)选用0~3A量程,将电流表“校零”,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
(2)选用0~0.6A量程,将电流表“校零”,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
表示数。
实验结论3
当电流小于或等于0.6A时,使用小量程测量比使用大量程测量要,所以使用小量程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的程度。
评估与交流
1.当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的左侧是什么原因呢?
2.在测电流时,指针偏过了最大刻度,是什么原因?
3.在测电流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迅速超过最大刻度,这是什么原因?
4.在测电流时,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也不转,这是为什么?
5.在测电流时,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而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角度很小,这是为什么?
6.在实验中,发现灯泡发光,电流表不偏转,这是为什么?
7.在读取电流时,读数正确,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2A,这正常吗?
实验报告测量电压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将它与电流表的使用进行对比;
2.学会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压。
探究方案
1.观察电压表实物并对照说明书,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画出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电路,研究干电池串联时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电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开关一个、干电池三节、电压表一只、导线若干条。
实验过程
1.按如图4-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压表的“0~3V”量程分别测出一节干电池、两节干电池串联时的电压,记入表格。
图 4-2
3.用电压表的0~15V量程测三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记入表格。
表1: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干电池Ⅰ的
电压(V)
干电池Ⅱ的
电压(V)
干电池Ⅲ的
电压(V)
串联电池组的
电压(V)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在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故障,你能说出是什么原因吗?
1.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2.电压表指针急速偏转且超过满刻度。
3.电压表指针不偏转。
4.某同学用电压表测三节干电池电压,计数也正确,读出电压为0.9V,这是什么原因?
实验报告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会应用速度规律来实测50米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2.体验探究实验有关过程;学会使用停表计时间。
实验过程
1.进入50米跑场地:
甲队5人在起跑线后列出一路纵队,准备跑步;乙队5人领到停表后(学会用法),依次站到终点各自计时位置准备记时。
2.组长发令甲队第一人跑出同时,5名计时员同时按表开始记时,当第一人依次跑过每个计时员面前时,各计时员立即停表,并把时间记在表中相应时间栏中,如此继续直至甲队5人完全跑完。
担任计时的同学最后在计时员栏中签名以示负责。
3.甲队跑完后与乙队互换,由甲队记时,乙队跑步,重复第(3)步骤,乙队跑完后,将停表交给老师。
4.甲、乙两队都跑完后,仍成两行相对站立,相互交换手中记录表格,这时各队学生都可以在手中的表格中看到自己的姓名和其中一次时间记录,再和本队交流就可以抄齐自己其余4次的时间。
实验记录表
路程s/m
0-10m
10-20m
20-30m
30-40m
40-50m
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实验结论
在50m跑的过程中,速度是 的。
先变快,中间变 慢,后变 。
评估与交流
1.在100m赛跑的过程中速度变化与50m跑的速度变化是一致的吗?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方案与记录的数据:
实验序号
开始后20m
时间(s)
中间20m
时间(s)
终点前20m
时间(s)
1
2.4
2.1
1.7
2
2.6
2.2
1.6
3
2.5
2.3
1.8
平均值
2.5
2.2
1.7
(1)设计实验方案:
用停表分别测出开始后20m、中间20m、终点前20m赛跑所用时间:
(2)让某同学跑100m的路程,同时记录这三个20m所用时间.(为了时间测得准确可用三名同学持三只停表同时测量,然后再取平均时间)。
试根据以上记录,谈谈你的看法。
实验报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否有关。
2.学习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来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木块、光滑的长木板、粗糙的长木板(或毛巾)、弹簧测力计、砝码。
实验过程
实验1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取一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板上平放一木块,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拉力F1,记入表格。
(2)在木块上加一砝码,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拉力F2,记入表格。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
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G(较小)
2
木块与木板
G+G砝(较大)
实验结论1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实验2保持压力大小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取一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板上平放一木块,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拉力F1,将测得值记入表格。
(2)在长木板上铺一毛巾,将木块放在毛巾上,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拉力F2,将测得值记入表格。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
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G
2
木块与毛巾
G
实验结论2
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实验总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有无没有解决的问题呢?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在测摩擦力时,为什么要水平且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呢?
实验报告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练习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固体的体积,从而用密度公式测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量筒、被测金属块、玻璃杯、水、细线。
实验过程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将砝码的总质量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即金属块的质量m。
记入表格。
2.在量筒内盛V1体积的水,用细线将金属块系好,轻轻地浸没在量筒的水下,记下水面的位置V2,则金属块的体积V=V2-V1,记入表格。
3.代入公式: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注意量筒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
①量筒上标的单位-mL是毫升,1毫升=1。
②量筒上的刻度:
一大格表示多少?
一小格(最小分度)是多少?
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相平(如水)或与凸形液面顶部相平(如水银)。
实验记录表格
金属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2(cm3)
金属块的体积V(cm3)
金属块的密度
ρ(g/cm3)
实验结论
测得铁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
评估与交流
1.如何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在测固体的质量和
体积时,为了使测量值准确,应先测质量还是体积?
2.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时,为什么要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再放入水中呢?
3.如何测漂在水面上的物体密度?
实验报告测量盐水的密度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1.练习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从而用密度公式测密度。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含砝码)1架50mL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或100mL)量筒1个
实验过程
1.调节天平,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实验记录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ρ(g/cm3)
实验结论
测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
评估与交流
1.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
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
【评估与交流】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
方案二:
;
(2)你准备选择方案 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
实验报告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三、实验步骤:
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入量筒的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格1中。
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2中;
(4)沿竖直方向用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格2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填入表格2中。
(三)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V排(10-3m3)
G(N)
F(N)
F浮(N)
表格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ρ液(103kg.m-3)
G(N)
F(N)
F浮(N)
分析论证
1.根据表3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
浮力与有关。
2.根据表4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
浮力与有关。
评估交流
怎样验证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一、探究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一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然后在另一侧挂上不同数
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直至杠杆水平平衡。
读出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
力臂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直至杠杆重新水平平衡,读出动力、动力臂和阻力、
阻力臂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在杠杆一侧的某一整刻度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在同一侧的另一位置上用弹簧
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的大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实验器材。
四、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
(cm)
动力×动力(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2
3
……
五、分析论证: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公式表示:
评估交流
1.某同学测得一组数据,得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结论为什么是错的?
实验报告研究水的沸腾现象
______月_____日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_______合作者:
实验目的
研究水沸腾前后气泡和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沸腾时状态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实验器材
烧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和铁环)、酒精灯、硬纸板、火柴、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