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816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docx

历史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示例三

历史--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示例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四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示例三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突厥的兴衰、唐和突厥的关系以及唐对突厥故地的管辖。

回纥的发展,唐和回纥的友好关系。

的兴起以及粟末和唐的密切关系。

南诏的发展,唐和南诏的密切交往。

吐蕃的统一,唐蕃“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突厥、回纥、、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朝空前强盛,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密切,成为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

  唐朝和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友好往来、互相帮助、互相融合是其主流。

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更是我国古代中央王朝和边疆民族和睦相处的典范。

  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祖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

  3.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指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图示法归纳、概括和综合教材主要内容的能力。

  通过比较突厥和回纥等民族在生活习俗和文化诸方面的异同,指导学生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和表述相似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

回纥、吐蕃及其与唐的关系。

  2.本课难点:

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

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设备

  1.自制突厥、回纥、、南诏、吐蕃板书提纲投影片各一。

  2.自制《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和《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投影片。

  板书设计

  突厥

  1.习俗和特点:

游牧、冶铁、创字

  2.突厥汗国的兴衰:

  吐蕃——藏族祖先

  1.习俗和特点:

游牧、农耕、冶作、尚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讲过了唐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号称盛世。

唐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同时,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

这节课,我们就讲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民族以及唐朝和它们的关系。

  2.讲授新课

  “和同为一家”怎样解释?

课文大方框里的揭示都讲了些什么?

“和同为一家”这句话概括了唐朝和边疆各族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

唐朝时期,北部和西北地区主要有突厥、回纥,东北有,西南地区有南诏和青藏高原的吐蕃,他们和唐关系密切。

  突厥

  1.习俗和特点:

游牧、冶铁、创字。

  突厥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有哪些特点?

他们和以前讲过的哪个古代民族习俗相似?

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5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他们放牧马、牛、羊、驼,饮奶吃肉,强健剽悍,擅长骑射,风俗习惯和匈奴大体相同。

突厥人学会了冶铁,善于制作刀矛和甲剑。

在我国古代北方各族中,突厥人第一个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强调指出突厥文字自5世纪开始创制和使用,到8世纪时,突厥文字结构已相当完整,词汇也相当丰富。

  2.突厥汗国的兴衰

  突厥汗国何时建立?

何进分裂?

6世纪中期,空厥强大起来。

552年突厥首领土门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最盛时曾控制了东起辽河上游,西到中亚里海的广阔地区。

但由于突厥汗国是建立在强力征服的基础上,汗国内部各种矛盾尖锐复杂,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不断反抗,贵族之间争斗加剧。

6世纪末,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以阿尔泰山为界,山以东直到兴安岭,是东突厥辖地;山以西直到里海的广大地区由西突厥控制。

  唐朝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趁机多次南下骚扰,对唐威胁很大。

630年唐军在阴山一战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

唐太宗对颉利等芝突厥统治者优以相待,让他们住在长安,赐给田宅,授予官爵,颉利等十分感激。

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

  东突厥亡后,唐太宗在其故地任用原东突厥首领进行管理。

对西突厥:

640年,唐太宗为打击西突厥,派兵攻占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天山南路包括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西突厥亡后,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两个都护府是唐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

都护府的官员由唐政府任命,其中一些官员由西域各族首领担任,并统辖着几万边防军。

唐朝通过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保障了中西商路的畅通,西域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的。

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回纥

  同突厥相比,回纥人的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

回纥也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曾受突厥控制,因此他们的习俗与突厥相近。

六、七世纪时,回纥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居无定所,“随水草转徙”。

回纥人健朴豪爽,君臣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

受突厥影响,他们使用突厥语言文字。

随着和内地的接触增多,8世纪中期,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

  2.回纥汗国的兴衰

   

  回纥汗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

又是在何时瓦解的?

东突厥亡后,回纥逐渐向南发展,和唐关系密切起来。

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各部,建立起回纥汗国。

其辖地西起阿尔泰山,东到黑龙江上游,大漠南北尽为所有,可汗王廷设在色楞格河上游。

骨力裴罗和唐友好,唐玄宗封他为“怀仁可汗”。

8世纪晚期,回纥上书唐朝,请示改称“回鹘”,意思是像“鹰鹘”那样轻捷勇猛,这反映了回纥民族尚武的精神。

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纷争激烈,国力削弱,汗国瓦解。

此后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其中迁到今天新疆的一支,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3.唐与回纥关系

  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回纥和唐的关系是亲密友好的?

回纥和唐长期友好。

在政治上,受唐册封,接受唐的领导。

安史之乱时,唐政府曾两次求助回纥骑兵帮助平叛。

唐还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课本上提到的太和公主就是第三次出嫁的公主。

在经济上,回纥用马匹、皮毛换取唐的丝绸、茶叶和粮食,双方贸易往来密切。

在文化上,回纥受中原文化影响,有了农业、商业,建筑了城市和宫室,从游牧生活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

回纥采用唐朝历法,回纥贵族喜

  穿华丽的丝绸服装,回纥的某些风俗也被唐朝内地人民所接受。

长安、洛阳等都市的汉人爱穿回纥服装。

当时一位诗人说:

“回鹘衣装回鹘马”,正是汉族和回纥两族人民往来密切和汉族人民喜爱回纥文化的生动写照。

回纥人到唐朝内地经商的很多,许多人在长安等地居住,长留不归,与汉族通婚。

    1.生活及习俗:

狩猎、农耕、穴居

  人生活在哪里?

其习俗有什么特点?

是生活在我国长白山、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

他们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生活,主要从事狩猎,也从事农耕,种植粟、麦等作物。

为了抵御严冬,人掘地为穴,上在架上覆土,相聚而居。

  2.渤海政权的建立

  说一说粟末的发展和建立政权的情况。

有许多部。

唐初,居于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部和生活在粟末水的粟末部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粟末部文化程度较高。

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与唐通好。

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

从此,大祚荣就专以渤海为国号。

渤海受唐朝文化影响较深,经济文化发达,史称“海东盛国”。

  3.渤海与唐的关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渤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渤海都城上京龙泉府仿唐长安城建筑,布局对称严整,是当时东北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

渤海政权自建立起,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

有的人在唐朝考中进士,有的学成回国在政府中任要职,这些留唐学生大力传播了中原文化。

  南诏

  1.南诏的统一:

  南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

唐朝时,在云南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在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诏,即六个较大的部落。

六诏当中包括有今天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

其最南的一诏称南诏。

8世纪前期,南诏势力强大起来,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

738年,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

  2.南诏与唐的关系

  南诏和唐关系密切。

南诏立国165年,历代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

为了发展南诏的经济文化,南诏王不断派贵族子弟到长安、成都学习。

汉族工匠也大批进入南诏,他们带去了精湛的手工技术,促进了南诏丝织、冶铁和建筑业的发展。

著名的大理千寻塔就是汉族工匠帮助建立的。

它是汉族人民和西南各族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

  吐蕃——藏族祖先

  1.习俗和特点:

游牧、农耕、冶作、尚武

  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他们生活在哪里?

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他们有的从事游牧,有的从事农耕。

饲养牦牛、猪、马和独峰缤纷,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

他们用牦牛毛织布,住在毡帐里。

他们能制作精美的金属器皿,制作的铠甲坚实耐用,就连劲弓刺刃也很难剌破。

其习俗崇尚勇敢,以战死为荣,几代战死之家,被称赞为“荣誉甲门”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

  青藏高原何时得到统一?

完成统一大业的英雄是谁?

他把都城定在哪里?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赞普。

他平定的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的叛乱,又打败了邻近一些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

这是青藏地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完成统一后,松赞干布定都逻些。

从此,吐蕃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统一政权时期。

  3.文成公主入吐蕃

  谁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文成公主入吐蕃是怎么回事〉有何重大意义?

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松赞干布几次遣使向唐求婚。

640年,他又派大相禄东赞为求婚使臣,携重礼再闪求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次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到柏海迎接。

松赞干布还特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华丽的王宫。

为了尊重文成公主的宗教信仰,又为她修建大昭寺。

如今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保存许多唐朝的珍贵文物。

  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又与唐通婚结好,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他不愧是吐蕃杰出的政治家。

而文成公主入吐蕃意主也深为远大:

和亲后,吐蕃贵族放弃了传统的毡裘笨重服装,改穿华丽轻软的丝绸衣服。

吐蕃人民学会了养蚕;改变了的始粗放的农耕操作方法,学会了平整土地和种植蔬菜的技术。

松赞干布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和吐蕃历法,还派贵族子弟赴长安学习。

在中的文化的影响下,吐蕃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

文成公主为发展唐蕃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吐蕃的土特产,如马匹、金银器皿、玛瑙杯等也输入内地,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尺带珠丹联姻金城公主

  唐太宗以后,唐蕃关系继续发展。

710年,唐中宗又应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请求,把宗室女金成公主嫁给他。

金城公主入吐蕃,进一步传播了中原文化,发展了唐蕃友谊。

730年,尺带珠丹怀着感激的心情上书唐玄宗说:

“外甥是行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唐蕃友谊已情同手足,义为一家。

  3.巩固小结

  本课通过叙述突厥、加纥、、南诏、吐蕃等族的历史,以及他们和唐朝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在祖国各民族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唐王朝尤为重要,唐朝时候中央政权和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了显著各强,友好交往是唐与边疆各族关系的主流。

唐王朝的这种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4.布置作业

  1.画出唐朝时期边疆主要民族的分布示意图。

  2.简答突厥、回纥、、南诏、吐蕃同唐朝的友好关系。

  教学建议

  1为提高教学效果,宜尽量采用电教手段。

  2.为讲清楚各民族的发展线索,教学宜采用图示法,结合讲述议论法。

  3.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图画,以期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本课讲述的内容都是发生在我国现在的边疆地区,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历史地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概念。

   

  第四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示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