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02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docx

心理学第一二章的试题解析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以及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模式的分析,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概括为三个方面:

  1.总论

  2.学生与学习心理

  3.教学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往往交织在一起。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

但是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内容日趋集中,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

这一时期的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一、选择题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3.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 )、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 )、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敬业精神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 )和( 社会环境)。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

三、简答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①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

②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③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④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

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即: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2.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关键期:

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某种行为习得的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

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思维的主要特征: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具有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可逆性等。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标志。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去自我中心主义。

  守恒:

儿童认识到客体的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去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1.命题之间关系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他们不仅能考虑命题与经验之间的真实性关系,而且能看到命题与现实的关系,并能推理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运用经验-归纳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抽象逻辑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对事物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4.可逆与补偿

本阶段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5.思维的灵活性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人格的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2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在结构上,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密切联系,相互制约。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容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沉思型与冲动型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3.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合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二)智力差异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西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比率智商)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l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把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离差智商)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卢姆提出著名的掌握学习理论。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

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性格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一、选择题

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A.思考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来源:

D.认知过程

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型和顺从型

B.外倾型和内倾型

C.冲动型和沉思型

D.辐合型和发散型

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9.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

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13.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14.智力发展上的差异包括()。

A.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

B.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

C.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D.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5.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16.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17.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

18.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方式

19.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20.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划分心理阶段的依据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点 )和(主导活动 )。

2.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生理自我 )到(社会自我 )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3.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认知过程)。

4.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 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 )、(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

6.个体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的(类型差异 )、水平差异、( 表现早晚)的差异。

7.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 )两个方面。

8.智力的群体差异主要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种族差异)等。

9.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 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

1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 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

三、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

不同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各种心理机能所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2.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答: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性格有不同类型。

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答: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