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92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危重症第123章.docx

急危重症第123章

第一章绪论

定义: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一节概述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发展史

始于19世纪xx时代

20世纪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的集中使用,促进ICU的建立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xx

1..院外急救:

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呼救,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2.急诊科抢救

3.危重病救护:

ICU

4.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一.xx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1.街道卫生院,红十字卫生站等组织的主要任务。

2.急救中心站得主要任务

3.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1.急救医疗服务的组织体系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第一目击者,急救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三.建立急救医疗服务通讯网络

四.改善城市救护站的条件,改变救护车只作运送工具的状况

五.加强医疗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

第二章院外急救

院外急救:

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诊,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第一节概述

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医疗角度、社会救灾角度

院前急救的特点:

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

1.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

2.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急救

3.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xx

三.院外急救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保证救护者和伤病员的安全

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

先施救后运送

急救、呼救并重——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

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

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防止重复、遗漏、差错

四.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广州模式-指挥型重庆模式-依托型上海模式-单纯型

北京模式-独立型深圳模式-香港模式-消防附属型

五.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㈠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1)数量:

一个拥有3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应该设置一个院前急救中心站。

(2)地点:

急救中心地点应符合以下条件:

在区域中心地带;车辆进出交通方便;设在医院外时应靠近大医院,便于管理。

(3)基础建筑设置:

基本建筑面积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基本建设:

设备的数量和质量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配置,但基本的设施如急救车辆、车修设备、医疗药品器材、通讯设备、电脑设备等不可缺少。

(5)区域人口与急救车辆比例:

原则上是每5-10万人配一辆急救车。

(6)随车医护人员、驾驶员配置原则:

每辆急救车与医生、护士的配编比例是1:

5,驾驶员的配编比例也应该是5名为妥。

(7)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的要求:

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代表了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急救半径应小于等于5千米。

反应时间则是急救中心接到电话至到达现场的时间,市区要求在15分钟以内,甚至10分钟以内,郊区在30分钟以内。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反映院前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是反映院前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㈡管理

(1)具备良好的系统通讯网络:

1.急救电话收接畅通

2自动显示呼救方位与救护车的动态变化

3.自动记录呼救时间,自动同步录音。

4急救资料储存

(2)装备齐全完好的运输工具:

运转良好的急救网络其相应的指标有:

急救半径小于等于5千米,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小于等于15分钟,监护型救护车大于3辆,危重病人的治愈率到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通讯设备完好率100%。

第二节院外急救护理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一)现场评估

1.快速评估原因,消除险境

2.快速评估危重病情

包括对意识、气道、呼吸、循环等几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要迅速找出主要矛盾,也就是能短时间内危急伤病员生命的问题意识:

婴儿足跟或掐捏其上臂会出现哭泣

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呼吸的必要条件

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

循环:

也可通过体温以及观察皮肤有无发绀了解末梢循环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

(二)紧急呼救:

1.救护启动早期呼救,启动救援系统

2.电话呼救120

二、现场救护

1.摆好体位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仰卧位,心肺复苏

神志不清有呼吸循环者——侧卧位——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

意识、呼吸与心跳存在者——根据受伤部位摆好体位

2检伤与分类

在检伤分类过程中必须采取边检伤边分类边抢救同时并举的原则过程中

分类

轻度-绿色:

受伤较轻,可以行走如软组织,轻度烧、烫伤,扭伤,关节脱位

xx-黄色:

严重,不危及生命如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

重度--红色:

严重,危及生命如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体重要器官。

死亡--黑色:

死亡者

3现场救护要点:

维持呼吸功能

维持循环功能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对症救护措施

灾害、意外事故的现场救护

各种创伤的现场救护

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病人

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4.分流

在现场检伤分类与救护的基础上,同时要按不同病情进行伤病员的快速分流,以及时得到后续救治与处理

三、转运和途中监护

担架在行进途中,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空运,将伤员横放,休克者头部朝向机尾。

生存链:

早期通路(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环环相扣。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一、急诊科的主要任务

1.接受紧急就诊的各种病人

2.接收员外救护转送的伤病员

3.负责对急诊和院外转送到急诊科的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4.承担灾害、事故的急救工作

5.开展急救护理的科研和培训

二、急诊科设置

1.基础设施与布局

2.辅助设施与布局

3.急救绿色通道

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

(1).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

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

(2)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

(3)人员要求

(4)相应制度

第二节急诊科的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医德高尚,业务娴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团队精神。

第三节急诊护理工作

一.护理工作特点

1.急——发病急、心情急——争分夺秒

2.忙——工作繁忙,可控性小——分工合作

3.杂——病种复杂,涉暴事件——妥善协调

二.护理工作流程

接诊------分诊-------处理

分诊是指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档),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内完成

SOAP公式:

Subjective(主诉):

收集病人或陪护人告诉的资料。

Objective(观察):

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

Assess(估计):

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Plan(计划):

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

病情分类:

一级(危急症)二级(急重症)三级(急症)四级(非紧急)

处理:

传染病病人隔离、确诊后转科、同时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与消毒隔离措施

成批伤员尽快使病人得到分流处理

特殊病人处理交通事故、吸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者,给予相应处理的同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三.护理程序

五个环节:

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快速评估-有重点的快速收集资料。

2-5分钟内

动态评估-动态观察。

四.护患沟通。

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

恐惧感,优先感,陌生感,无助感。

第四节仪器设备维护

维护与管理

1有仪器总账

2有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妥善使用的原则

3新添仪器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三定“定使用寿命,定收费标准,定使用效率“4所有贵重仪器设备均应制定出仪器操作规则

5操作前检查仪器运作是否正常

6操作人员应xx

7定期检修

8各类仪器定位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