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841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学案语文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发展历程及外传意义。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着重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成就、代表人物及时代特点。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主要文学成就及其特点(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突出考查秦汉至明代中国古代地方戏曲的演变、清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归纳总结】

一、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1、造纸术:

(1)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2)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4)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3)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3、火药

(1)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

(2)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4、指南针

(1)战国时发明司南;

(2)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3)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天文学:

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2、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3、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三)数学

1、春秋战国——出现筹算算法;

2、东汉——数学菱《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定理的特例;

4、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

(四)农学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

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元代的《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3、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4、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医药学

1、中医学

(1)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

(2)战国时期的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

(3)《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东流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5)东汉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先河。

2、中药学

(1)《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2)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3)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1)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突破性作用,说明其作用不大。

错误。

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未能发挥突破性作用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任何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2)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本质的不同。

正确。

中国传统科技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主要源自整理传统典籍和经验总结;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注重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3)明辨造纸术的发明与重大改进

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

因为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成植物纤维纸,它对于纸的使用与推广具有关键性意义。

(4)科学认识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夸大其作用。

欧洲社会的进步,其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部因素,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5)注意区分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用来印刷书籍。

而活字印刷术到11世纪中叶,由北宋平民毕升发明的。

(二)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外传及对世界文明贡献

四大

发明

对中国的影响

外传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造纸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世纪传到朝鲜,后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逐步传到非洲和欧洲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13世纪中期,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欧洲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

(三)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四)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的主要区别:

主要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科技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主要源自整理传统典籍和经验总结;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我国古代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农学、医学高度发达,但生物学理论薄弱。

(五)古代中国农耕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比较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3)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4)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

(5)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西方近代科技则集中于近代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

(六)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因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

(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高度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政治条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

【典题探究】

01.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_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答案】A

【解析】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被统治者控制,成为其维护统治的手段,导致我国的天文学研究缺少科学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中“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说明我国的天文学研究是为统治的需要,不是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对自然的态度,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也为农业生产服务,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02.《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

”据此可知(  )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答案】B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

1、起源: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

3、统一:

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

4、理论:

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1、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还是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1)条件:

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2)代表:

“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达到新高峰:

(1)背景:

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2)成就:

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4、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

(1)背景:

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2)特点:

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5、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三)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

1、起源:

新石器时代

(1)材质:

地面、岩壁、陶器上(彩陶画是杰出代表)

(2)题材:

原始集体生活

2、战国时期发展:

(1)工具:

毛笔:

题材:

人物肖像;材质:

绢帛;

(2)代表作:

《人物龙凤图》;地位:

从萌芽走向成熟

3、秦汉:

题材:

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代表作: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

4、魏晋南北朝:

(1)时代背景:

崇尚气节的文人兴起

(2)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

(3)代表: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5、隋唐:

(1)时代背景: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2)代表作: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故事画)、盛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6、从宋代到明清:

(一)文人画的发展

1、宋代:

(1)时代背景:

“重文轻武”政策、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的修养;

(2)题材:

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③特色:

更加注重意境。

2、明清:

特点:

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二)民俗画的发展

1、宋代:

(1)时代背景: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兴起、文化普及;

(2)题材:

市井生活;

(3)特点:

写实;

(4)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2、明清:

(1)时代背景:

小说、戏剧迅速发展;

(2)题材:

故事插图、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

3、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1)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也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

体;

(2)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方法技巧】

(一)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1)追求抒情写意是其主要特色。

(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3)反映了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的变化。

(二)中国古代书法的特点:

①从功能上看,由实用性到艺术性,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②从历程上看,由自发阶级到自觉阶段;

③从趋势上看,向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

④篆刻、书法、绘画并称姊妹艺术(明中叶篆刻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三)易混易错

(1)中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甲骨文只是已知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能认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在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汉字发展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2)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书法艺术、文人画等水平高超,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抒情写意。

(四)五种主要字体及演变的总趋势

字体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

总趋势

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润,富于图案美

创始于秦代

——

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隶书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

楷书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形成于汉末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始于东汉,西晋盛行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

、文征明

(五)中国古代的汉字和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基本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两个阶段:

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

(2)书法:

阶段特点:

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发展脉络:

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完全成熟。

(六)汉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

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

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

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

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八)中国绘画基本特征

(1)从演变背景看:

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

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

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4)从绘画功能看:

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典题探究】

01.据古文字学家研究,殷墟甲骨文中商王用于称呼死去的父王的“帝”,与金文的帝(啻)考的“帝”和见于典籍的嫡庶的“嫡”,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词。

这说明(  )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色           B.父系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皇权来源于宗法祭祀           D.古文字是文明重要载体

【答案】D

02.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

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考查众位考生。

材料反映了(  )

A.宋朝绘画繁荣得益于科举制度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B.宋朝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阶段

C.宋徽宗喜欢绘画胜过于治国

D.宋徽宗的喜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宫廷画院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翰林图画院招考不属于科举考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仅体现了图画院初创的情形,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宋徽宗在治国理财方面的态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由于宋徽宗的个人爱好,创办了宫廷画院,并面向社会广募绘画人才,有利于宫廷画院的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宋朝

三、文学成就

(一)诗词

1、先秦:

(1)《诗经》——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反映贵族、平民的状况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

2、汉赋

(1)背景:

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

(2)特点:

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是一种带韵散文

3、唐诗

(1)原因:

①统一、强盛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制的确立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

①盛唐——诗歌豪迈奔放、刚健清新,成就最大,代表人物有“诗仙”李白

②中唐——诗歌沉郁凝重,代表人物有杜甫(诗圣)、白居易

4、宋词(长短句)

(1)原因:

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2)代表: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5、元曲

(1)社会背景:

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

②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2)代表人物:

关汉卿《窦娥冤》

(二)世俗文学

1、背景:

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适合市民阶层口味的娱乐活动活跃。

2、表现:

(1)宋代话本:

话本是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塑造小市民角色,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明清小说:

①社会背景:

A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B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C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D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E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②成就:

A明朝的“三言”、“二拍”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对象写入文学作品;

B揭露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力作有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1)元曲就是元杂剧。

错误。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2)世俗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正确。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的重心不断下移,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二)明清小说的繁荣原因

(1)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度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文学素材;一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以及各种历史人物的轶闻琐事也是素材的来源;

(2)社会基础:

繁荣的封建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求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印刷术的完善,为明清小说的刊印传播提供了便利;

(3)阶级基础: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传统严谨的文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述以及故事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来满足市民阶层的这些愿望。

(三)诗、词、曲的关系

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四)宋词兴盛的原因

(1)经济:

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

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政治:

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4)其他:

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迁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

(五)中国古代文化的时代特色

(1)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的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操。

(2)秦汉:

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汉赋华丽的辞藻描绘了气势恢宏的时代。

(3)隋唐: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社会的需要。

中唐以后,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4)元:

随着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如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年画、话本和词的兴起。

(5)明清: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很多描写日常生活、人情世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

(六)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时期

时代特征

文艺成就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编订《诗经》教化德行,屈原创作《离骚》抒发情怀

秦汉

大一统局面形成

汉赋以华丽词藻描绘恢弘时代

隋唐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最终形成

唐诗繁荣

宋元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发展

明清

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典题探究】

01.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