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781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docx

福建省教师招聘依据考纲整理的知识点

(四)心理学模块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1)视觉;

(2)听觉;(3)嗅觉;(4)味觉;(5)肤觉:

触觉;温度觉;痛觉

2、内部感觉:

(1)运动觉;

(2)平衡觉;(3)肌体觉:

又叫内脏感觉,包括胀、渴、恶心和疼痛等感觉。

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地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得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和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

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过程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2、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1)正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

如看到白光以后眼睛里仍留着白光的感觉(视觉后象);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听觉的后象)。

(2)负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

如看到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如红色的负后象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

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3、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包括两种: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1)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如在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出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对比;绿叶陪衬下的红花更红了,这是彩色对比,彩色对比的效果是产生它的补色。

(2)继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的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4、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是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些现象都叫做联觉。

知觉: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4、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整体性:

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2、知觉选择性:

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侧记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知觉理解性:

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4、知觉恒常性:

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观察:

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基本特性:

1、观察的目的性:

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

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

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的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

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

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后归纳、总结。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

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根据保持时间划分:

(1)瞬时记忆:

图像记忆保留时间为0.23-1秒,声音记忆保持识记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超过4秒。

(2)短时记忆:

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不超过1分钟,记忆容量有限月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

超过1分钟,甚至终身不忘。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

1、识记:

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

2、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3、回忆与再认。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

(1)采用直观教具呈现引起注意;

(2)利用猜测式呈现,诱发注意;(3)巧用体态语呈现,激发注意;(4)质疑呈现,集中注意。

2、灵活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1)简单复述,助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滚雪球式的复习;游戏活动式巩固。

(2)整合复述,助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比较法;分类归纳法;儿歌巩固法;语境中巩固。

3、善用遗忘规律,强化长时记忆。

(1)课后落实,巩固长时记忆;

(2)课前“复现”,强化长时记忆;(3)阶段复习。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

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大类。

1、无意想象:

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如走神、白日梦。

平时我们睡眠中的梦,则被视为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2、有意想象:

又称随意想象。

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例如举行活动前,想象可能发生什么情况,准备好应急方案。

(1)再造想象:

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标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一是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表样式的意义,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指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有:

创造性动机,原型启发和联想,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和艰苦的劳动。

(3)幻想:

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积极的幻想,如理想,对人能起到鼓舞的作用,没有显示根据,不能实现的幻想是消极的,是空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队客观事物惊醒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深刻性:

指思维的深度。

它集中地表现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

2、思维的敏捷性:

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

思维的敏捷是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迅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3、思维的灵活性:

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

思维灵活的具体表现是,在当问题的情况与条件发生变化是,思维能够打破旧框框,提出新办法。

4、思维的独创性:

表现在是否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思维的批判性:

是指善于批评的评价他人的思想与成果,也善于批评地对待自己的饿思想与成功。

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1、发现问题:

发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2、理解问题:

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3、提出假设:

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提出假定和设想。

4、检验假设。

创造性思维激起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和方法;

3、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克服某些定势的消极作用;

4、调控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状态;

5、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

6、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A.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

B.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的特点和条件

C.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D.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A.迁移的作用

B.原型启发

C.定势的作用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与监督功能。

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2>尽量消除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引起的无意注意,避免干扰。

2、要加强学生有意注意,提高教学效果

1>明确学习目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组织活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出生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

随后的发展变声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对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同时有调适作用的表现。

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

他们的思维有如下特这:

任务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单向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个体思维具有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以及整体性等特征。

儿童是否具有守恒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标志。

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去中心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特点如下:

1>认知命题之间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快乐是指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

愤怒是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产生的情绪体验;

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境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悲哀是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喝愿望破灭是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

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常伴随明显的胜利变化。

情感:

是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由道德、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是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

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的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在借助言语进行交流是,还通过情感的流露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2、行为调控功能:

是指情感开可以促进或抑制人的行为。

3、榜样感染功能: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

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1、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目标。

(1)让学生处于愉悦(兴奋、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为认知活动也为情感的陶冶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

(2)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事获得各种积极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3)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绪特征和理智感。

教师应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病史他们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1、结合道德感的不同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道德感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知觉的情感体验;

(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2、充分利用表情的作用,做到“无言之教”。

善于用表情向学生传达积极的信息;主动和他们交流、沟通,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3、根据需要与情感的关系,进行品德教育。

首先,在品德教育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需求,满足其基本需要。

其次,在品德教育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培养起高尚的情感。

(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意志:

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也是内部决策阶段。

(1)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3)选择行动方法(4)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关键阶段)。

意志品质

1、自觉性:

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与自觉性相反的表现是易受暗示和独断。

2、果断性:

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的采取决定,并实现做出的决定。

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武断。

3、坚韧性:

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能矢志不渝,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顽强乐观地面对和克服。

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或执拗。

4、自制力:

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

与自制力相反的表现是任性和怯弱。

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2、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3、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4、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3.个性发展与教育

个性:

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作为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动力结构)和个性心理特征(特征结构)。

1、个性倾向性:

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自我意识等心理成分。

在个性倾向性中,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信念、世界观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思想倾向;自我意识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

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是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

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

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认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层次依次递增:

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最高更是自我实现需要。

兴趣及其种类

兴趣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使人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巩固的兴趣能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

概念: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

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如有的小学生喜欢航模,所以,一有空闲时间久拿起航模摆弄,从中获得乐趣。

人们历来很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空子就曾经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忍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兴趣的种类

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于有意义事物本省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

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号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一次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

间接兴趣具有稳定的特点。

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及其类型

能力:

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按能力的构造,可将其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

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能力的综合。

如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等。

2、特殊能力:

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能力。

如演唱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等。

能力的差异:

1、类型差异2、水平差异3、年龄差异(大器晚成,早慧)

智力的构成要素(能力的测量):

智力是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五大要素。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量是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先天素质的影响

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

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也不可能发展。

2、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早起环境的作用;(3)教育条件的影响。

3、实践活动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

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的各种能力,脱离了具体的时间活动是无从提高和发展的。

4、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了必须积极地投入到时间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能力的培养

1、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2、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3、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

气质:

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类型

1、体液说

希波克拉特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胆汁质(黄胆汁):

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多血质(血液):

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粘液质(粘液):

粘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他是,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黑胆汁):

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2、体型说

3、血型说

4、激素说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浦洛夫。

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特性。

气质的特性

1、感受性2、耐受性3、灵敏性4、可塑性5、情绪兴奋性6、向性(外向和内向)

气质与实践

1、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和社会价值

2、气质是择业和选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

3、气质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点

4、气质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

(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3-6、7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6、7-12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体验爱情。

7、成年中期(25-50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死亡):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4.学习心理与教育

(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是指个体在活动中通过后天经验引起行为或心理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学习。

如下三大特点:

1、人类学习需要掌握世代流传的历史经验与文化知识;

2、人类学习过程寓于生活实践中,语言是其重要工具;

3、人类学习是有目的,自觉,主动的过程

学校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室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的,在较短时间内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加涅的学习分类

1、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接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1)知识学习;

(2)技能学习;(3)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2)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定义: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包括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隔热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既为学习的内驱力。

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