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716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扣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折扣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折扣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折扣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折扣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折扣教案.docx

《折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扣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折扣教案.docx

折扣教案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刘萍

备课时间

2月26日

课题

折扣

教学内容

教材P8例1

教学

目标

1.感悟“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打折”的含义。

2.明确有关“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一类应用题。

3.体验。

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相同,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授课者的修正、补充或即时感悟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每到节日期间,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一些促销手段,你知道那些促销手段。

2.(降价、打折、买几送几、送货上门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打折问题。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1.理解“折扣”的意义。

出示情境图。

(教材第8页)

指名说说百货商城推出了什么促销手段。

(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介绍“折扣“的意义。

提问:

什么叫做“八五折”?

教师介绍:

商店有时降价销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

九折就是原价的90%,八五折就是原价的85%。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

(1)题。

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大八五折出售,买了这辆自行车用了多少钱?

思考交流。

提问:

“商店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呢?

组织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

“商店打八五折出售”的意思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在售价是原价的85%,也就是“现价=原价×85%。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进行板书。

180×85%=180×0.85=153(元)

2.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

(2)题。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价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提问:

“只花了九折的钱”什么意思?

表示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90%。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

160×(1-90%)解法二:

160-160×90%

3.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并进行比较。

解法一是先求比原价便宜了百分之几,再求便宜多少钱;解法二是先求了现价是多少钱,再求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4.小组交流,怎样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

学生交流得出:

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时,可以先弄清折扣表示的意思,再根据分数乘法乘法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六五折”、“七折”、“八八折”表示的意思。

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交流。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1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

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说成“半折”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3.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讲评。

4.教材第13页练习二的第3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它与八折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折扣的知识,大家通过学习在购物时一定变得更精明了吧!

在解决折扣问题时,我们要先理解折扣的含义,弄清楚“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再根据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

设计

1.折扣

八五折=85%九折=90%

解法一:

160×(1-90%)解法二:

160-160×90%

=160×10%=160-144

=16(元)=16(元)

教学反思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刘萍

备课时间

2月26日

课题

成数

教学内容

教材P9例2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3.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成数,理解成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解决日常生活中和成数有关的问题。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授课者的修正、补充或即时感悟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复习。

把下面的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三折、四六折、九折、七五折五五折

说说下面句子中折扣表示的意思。

(1)新华书店图书搞促销,所有图书一律九折出售。

“九折”表示———是———的90%。

(2)国庆节期间,某服装店进行夏季服装促销,所有夏装一律六五折出售。

“六五折”表示———是———的65%。

2.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解决了商场商品打折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和百分数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认识成数。

投影出示教材农业生产图。

教师结合教材介绍成数。

1.百分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经常用到,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

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2.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35%。

3.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例如:

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产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教学例2

1.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1)学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探讨“节电二五成”的意思。

“二五成”表示什么意思?

“节电二五成”又表示什么意思?

“二五成”就是25%,“节电二五成”就是表示今年的用电量比去年减少了25%。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现在,大家明白了“节电二成五”的含义,算一算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1)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计算思路与方法。

解法一:

先求今年的用电量比去年减少了多少万千瓦时,再求今年的用电量。

350-350×2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解法二:

先求今年的用电量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今年的用电量。

350×(1-25%)

=350×75%

=262.5(万千瓦时)

3.提问:

说一说,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成数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解答成数问题时,现根据题意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再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1)认真读题,说说从题中了解到那些信息?

提问:

“比上一年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道题的单位“1”是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假设单位“1”为x,列方程解答。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讲评,组织订正。

解:

设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x人次。

X×(1+20%)=15000

X=15000÷120%

X=12500

答:

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2500人次。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这道题的单位“1”是已知的,先将“增产三成”转化成“多30%”然后按照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2.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

这道题的单位“1”是未知的,先将“增产三成”转化成“多30%”然后按照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成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前面学习的百分数问题一样,所不同的是题中的百分数用成数表示,解题时要先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

板书

设计

2.成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一成:

10%二成:

20%三成五35%

350-350×25%350×(1-25%)

=35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答:

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刘萍

备课时间

2月26日

课题

税率

教学内容

教材P10例3

教学

目标

1.初步认识税收的意义,了解主要的税收的种类。

2.理解应纳税额的意义,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应纳税和税率的含义,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应纳税和税率的含义,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引导发现

教学过程

授课者的修正、补充或即时感悟

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教师投影出示美丽的城市景点图。

师生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城市美不美?

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卫生城市,花园式城市……市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投入需要很多钱,可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2.小结:

这些钱主要靠财政部门的拨款,财政部门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纳税的知识。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1.税收的意义。

提问:

什么是税收?

国家为什么要征税?

投影出示教材第10页第一段话。

学生阅读并讨论:

如果没有税收,国家能发展吗?

教师小结:

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2.税收的种类,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1)学生交流课前分组深入社区,家庭了解到的有关税收情况。

(2)小结。

税收主要分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1.教学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

10月份营业额30万,营业税税率是5%。

所求问题:

10月份因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分析:

营业税税率5%是什么意思?

怎么求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占营业额的5%。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4.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30×5%=1.5(万元)

答:

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5.说一说:

求应纳税额要知道哪些条件?

要知道各种收入的总额和税率。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这道题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个人所得税的理解。

教师加以补充。

(2)指名说说“扣除3500元个人稅免征额”是什么意思?

“扣除3500元个人稅免征额”是指工资中超出3500元的部分才需要纳税,也就是李阿姨的月工资中需要纳税的金额是(5000-3500)=1500(元)。

(3)学生列式解答后组织交流。

(4)学生烈士解答后组织交流。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7、8.

这三道题涉及到的是三种同的知识,第6题是个人所得税,第7题是消费税,

第8题是会费。

这三题的解题丝素都是相同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联系是,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那谁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税收主要分为,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应缴纳税额÷各种收入×100%,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偷税漏税就会触犯法律,最终受到惩罚。

板书

设计

3.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

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30×5%=1.5(万元)

答:

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教学反思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刘萍

备课时间

2月26

课题

利率

教学内容

教材P11例4

教学

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3.培养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授课者的修正、补充或即时感悟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老师有生活结余5万元,放在家里不安全,那位同学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的处理这笔钱?

全班学生交流,自由发表意见。

(部分同学建议存入银行)

提问:

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由表达)

师生共同总结:

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刻印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交流反馈调查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预习及调查情况。

3.探索和利率的相关知识。

阅读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两段话和利率表。

了解存款的方式有哪些?

理解什么是本金?

什么是利率?

什么是理利息?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教师巡视,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4.反馈交流。

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1.交流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投影出示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

活期

整存整取

存款

时间

3个月

半年

一年

两年

三年

五年

年利率(%)

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学生观察表格,说说从表格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3.小丽2013年1月1日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14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1000元钱,还可以安但是的一年存期的利率3.00%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0元,实际共得1030元。

1000元是()。

3%是()。

1030元是()。

存款方式是()。

30元是()。

存期是()。

6.指导教师。

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1.教学例4.

(投影出示)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多少钱?

2.学生读题,说说从题目中获得那些信息?

本金:

5000元利率:

3.75%存期:

两年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解法:

小明的解法;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小丽的解法:

5000×(1+3.75%×2)

=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答:

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3.在利用公式计算利息时,利率和时间要相对应,用年利率时,时间要以年为单位,用月利率时,时间就以月为单位。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学生集体读题,自主分析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利息以及利息的计算公式。

(2)找解题关键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先求出利息:

8000×4.75%×5=1900(元);

在求一共取回的钱:

8000=1900=9900(元)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九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获取本金、利率、时间的信息,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讲评。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我们还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板书

设计

4、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小明的解法:

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小丽的解法:

5000×(1+3.75%×2)

=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

答:

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教学反思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刘萍

备课时间

2月26日

课题

购物

教学内容

教材P12-例5

教学

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涨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授课者的修正、补充或即时感悟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复习.

(1)一本书,原价15元,现在打八折出售,现在买多少钱?

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2)万佳商场某款牙刷满10元减2元,妈妈买了6支牙刷,一共是11.5元,买着6支牙刷妈妈实际上只付出多少钱?

学生完成练习,并进行交流。

2.导入新课。

刚才我问复习的这两个问题都是和购物有关的,今天这节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1.出示教材第12页例5.

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出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得这种品牌的裙子。

(1)在A、B两个商场买,每个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便宜?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了解各个商场的优惠方式。

3.交流对各个商场的优惠方式的理解。

提问:

每个商场的优惠方式各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并得出:

A商场的优惠方式,打五折出售。

B商场的优惠方式,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1.分析:

到每个商场应应该怎样购买?

到A商场购买,只要按原价的50%付款就可以了。

到B商场购买,要计算出230元里面有几个100元,就可以在原价里面减去几个50元。

注意:

没满100元的部分不能减。

2.解答。

(1)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商场购买各需多少元?

教师巡视,对解答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2)组织全班交流。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2=130(元)115<130

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这道题提供了两个商场旅游鞋的促销方式,让学生计算在那个商场购买更省钱,解决方法和例5类似,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

2.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这道题是关于“折上折”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交流什么是“折上折”,“折上折”应该怎样打折,待学生明白意思在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4题。

这道题和例5相似,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

在组织集体讲评订正。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5.购物

例5: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2=130(元)

115<130

答:

在A商场应付115元钱,在B商场应付130元.选择A商场更省钱。

教学

反思

备课组

六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刘萍

备课时间

2月26日

课题

生活与百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P16

教学

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利率、千分数、万分数,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理解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利率问题。

2.在调查活动中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利率问题的方法。

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

学生

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授课者的修正、补充或即时感悟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复习。

什么叫做利率、本金、利息。

指名汇报。

2、利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指名汇报: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二、巧用迁移探索交流

同学们,老师让大家到附近的银行调查了最新的利率。

谁汇报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

与11页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三、渗透思想点拔升华

1.投影出示活动二。

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银行给李阿姨提供了三种理财方式:

普通储蓄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和购买国债。

2.仔细观察表格,理解三种储蓄方式。

3.学生调查,交流那种储蓄会更好。

4.以小组为单位,帮李阿姨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方案。

5、交流汇报。

四、分层训练方法内化

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说一说你知道些什么?

生汇报: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

五、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6.生活与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