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441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

“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

“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

“吉姆。

”但反过来问:

“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

“没有。

”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B )。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B )。

A.25%

B.50%

C.75%

D.100%

5.( A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C )。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A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 C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B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C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

3.认知—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C )。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C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B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 )。

A.学校

B.心理咨询室

C.医院

D.课堂

10.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B )。

A.心理测验

B.会谈

C.观察法

D.自述法

11.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B )。

A.讲解法

B.练习

C.演示法

D.课堂问答

12.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B )。

A.外部行为

B.心理变化

C.目标活动

D.操作技能

1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D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1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B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A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B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桑代克

D.华生

10.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 D )。

A.缺少学习技能

B.过度焦虑

C.注意力缺陷

D.对学习不感兴趣

1.智商(IQ)等于(A)。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2.(D)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A )。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D)。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0.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B)。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2.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A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B )。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6.课堂的三大要素是( BCD )。

A.教师

B.学生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7.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ACD )。

A.班级

B.帮派

C.小组

D.少先队

8.课堂气氛有哪几种类型?

( ABD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放任的

D.对抗的

9.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BCDE  )

A.确实评估目标

B.搜集有关的资料

C.描述并分析资料

D.形成价值判断

E.作出决定

10.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AD  )。

A.常模参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 ABCDE )。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

E.合理进行复习

6.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ABCD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7.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ABCD )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 BCD )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ABC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ABCDE)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ABCD)。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2.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BCD)。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9.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ABCD  )。

A.说服

B.群体约定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BCE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学校的规章

E.对教师的期望

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ACE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E.可比性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BCDE )。

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B.教材的呈现

C.课堂练习

D.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E.教学策略的运用

4.问题解决的两类型是( BD )。

A.认知性问题解决

B.常规性问题解决

C.发展性问题解决

D.创造性问题解决

E.理论性问题解决

5.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ABCE )。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强迫性甩头发

D.强迫性焦虑

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6.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 ABCD )

A.接受

B.反馈

C.输入

D.输出

7.课堂纪律的类型有( ABCD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8.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

( BD )。

A.观察

B.测验

C.谈话

D.问卷

9.教学评价包括哪三个方面?

( ABC )

A.认知

B.情感

C.技能

D.道德

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DE )。

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BDE)。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8.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CDEAB )

A.智力水平较高

B.富于幻想

C.性格内向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9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小学儿童发展__和__教育__领域里的__各种心理现象及其__发展变化_的规律。

5.“身教重于言教”是__替代性强化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8.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有研究表明,坐在教室_前面几排_以及_中间几列__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9.一般来说,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第二种是__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___。

10.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___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

8.教学目标是___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9.教学结果的__测量__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接受学习_和__发现学习_。

2.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教师__和__同伴__。

3.童年期又称_学龄初期__,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学习需要和__学习期待_。

10.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_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

4.儿童在__3__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知识的理解   、知识保持和__知识的应用__三个阶段。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3.发散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3.合作学习:

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

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如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

(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3.简述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基本策略?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

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

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

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

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

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

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六、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答案要点】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的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有效的思维方法或心智技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多种形式的练习,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和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