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28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表格教案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课题

《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设计者

教授者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九(1、4)

授课时数

三课时

课型

新课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

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

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

方法

诵读讲授讨论交流

教学

资源

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导入:

1、题解:

本文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被贬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据传他并未亲眼见过岳阳楼,滕子京写信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尽显一代文豪的天才本色。

“记”是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

范仲忆淹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借此勉励、规劝老朋友。

2、作家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进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三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

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

有不少爱国居民,反映社会现实的

 

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

 

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好作品。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3、背景资料介绍。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因他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他心里有些愤慨。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规劝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因为当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也是自勉的千古名篇。

4、岳阳楼简介。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从此岳阳楼名声更大。

除了本文我们以后还要学习写岳阳楼的很多诗文。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朗读指导。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教师配乐范读

3、播放录音

4、齐读课文

 

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

 

学生批注准备朗读

自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

 

听读:

准备朗读

学生分段朗读,

其他同学评议

学生齐读

1、1、背诵第一、二段。

2、预习第三段至第六段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

范仲淹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文正公集》

滕子京——《洞庭晚秋图》——规劝知己、自勉——《岳阳楼记》

岳阳楼——湖南——吴国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造楼阁

骈散——读骈句,节奏整齐;读散句,按意义划分。

十四中教学支持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设计者

王喆

教授者

王喆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九(1、4)

授课时数

三课时

课型

新课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

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

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

方法

诵读讲授讨论交流

教学

资源

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背诵抽查

二、细品课文,疏通词义,体味内涵:

(一)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2、教师讲解:

“谪”:

贬谪,降官。

“守”:

掌管,这里指作州郡的长官。

“通”:

畅通,顺当。

“和”:

和顺,谐和。

“兴”,兴起。

“乃”:

于是。

“旧制”:

原有的规模;“制”,式样。

“于”:

在。

“属”:

通假“嘱”,托付。

“以”:

来。

“之”:

它,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一段

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

5、导读

提问一:

第一段记述什么事?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交流归纳如下:

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及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提问二:

这段为什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的卓有政绩?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

 

学生朗读第一段。

 

学生批注准备翻译

 

学生试译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卓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

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

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徒然无由。

6、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教师讲解:

“夫”:

指示代词,那。

“胜状”:

佳景;“胜”,事物优越美好的叫胜;“状”,景色。

“一”:

全。

“衔”:

含,包含。

“浩浩”:

水势盛大。

“汤汤”:

大水急流的样子。

“横”:

充溢,意为广阔。

“涯”:

边际。

“晖”:

日光,这里意为阳光照耀。

“阴”:

暗,指天色昏暗。

“气象”:

自然景色。

“则”:

乃是。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通”:

到达。

“迁客”:

降职外调的官吏。

“骚人”:

诗人,这里指失意的诗人。

“于”:

在。

“物”:

自然景物。

“得无”:

能不。

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二段

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

5、导读提问

第二段写什么?

包含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大观也。

”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洞庭湖中的壮丽景色。

②“前人之述备矣……得无异乎?

”即景出意,提出看法,领起后文。

“唐贤今人”登临岳阳楼,观赏湖景,吟诗作赋,已是篇什丰盛,描绘详尽;然而,负屈被贬的官员,坎坷失意的诗人,登楼观览这“气象万千”的湖景,能不自有感触,别出新章吗?

这就引出文章后面的内容。

6、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指读第三段

2、教师讲解:

“若夫”:

连词,用在一段的开头,引起论述,可译为“像那”。

“霏霏”:

雨雪纷飞的样子。

“开”:

舒展,这里指天放晴。

“阴风”:

阴惨惨的风。

“号”:

放声长鸣。

“浊浪”:

浑浊的浪涛。

“排空”:

凌空,冲向天空;“排”,推,冲击。

“耀”:

光辉。

“潜”:

隐藏。

“樯”:

船桅。

“楫”:

船桨。

“摧”:

摧折。

“斯”:

这。

“也”: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则”:

就。

“去”:

离开。

“国”:

国都。

“忧”:

担心。

“谗”:

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谗言诬陷。

“讥”:

非议,诋毁。

“萧然”:

萧瑟凄凉的样子。

“感极”:

伤感到极点。

“者”:

……的情况,它的定语是“去国怀乡……感极而悲。

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三段

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

5、导读

提问:

第三段写什么?

包含几层意思?

这段的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

”描写久雨阴晦,洞庭湖上风疾浪翻,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

②“登斯楼也……而悲者矣。

”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生伤感之情。

这段所写是上段所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一种情况。

6、齐读第三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第二段。

 

学生批注准备翻译

 

学生试译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齐读第二段

学生朗读第三段。

 

学生批注准备翻译

 

学生试译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齐读第三段

1.背诵第1—3段。

2.预习第4—6段把自己对段意的理解写在笔记本上,有不懂之处划上记号。

写记的缘由——————————————叙事阔远

描写洞庭湖——————————————写景大大

迁客骚人阴己悲的的

岳阳楼记(正衬)对比抒情胸抱

览物之情晴物喜襟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谈古仁人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四中教学支持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

设计者

王喆

教授者

王喆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九(1、4)

授课时数

三课时

课型

新课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

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

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

方法

诵读讲授讨论交流

教学

资源

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背诵抽查

二、细品课文,疏通词义,体味内涵:

(一)学习第四段

1、指读第四段

2、教师讲解:

“至若”: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可译为“至于”,“又如”。

“和”:

温和,和煦。

“景”:

日光。

“惊”:

震惊,这里指波浪翻腾。

“上下天光”:

上面的天色,下面的湖光;“光”,景色。

“一”:

全。

“锦鳞”:

美丽的鱼儿;“鳞”,借代鱼。

“郁郁”:

浓郁,形容芳香。

“青青”:

形容茂盛。

“而”:

连词,顺接。

“或”:

有时。

“长烟”:

指空中的云雾。

“一空”:

完全消散。

“浮光”:

浮动在水面的月光。

“跃金”:

闪着金光。

“静影”:

倒映在湖水中的静静的月影。

“沉璧”:

形容水中的月影像沉在湖中的一块白玉;“璧”:

平圆形的玉。

“何极”:

哪有穷尽。

“心旷神怡”:

心情畅快;“旷”,开朗,“怡”:

和悦,愉快。

“偕”:

一起。

“把”:

持,端。

“临”;面对。

“洋洋”:

得意喜乐的样子。

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四段

 

学生朗读第四段。

 

学生批注准备翻译

 

学生试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

5、导读

提问:

第四段写什么?

包含几层意思?

本段的内容与前文有何联系?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

①“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描写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洞庭湖中一派明丽动人的景象。

②“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

”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心旷神怡,陶然而乐之情。

这段所写是前文所言“……得无异乎”的另一种情况。

6、齐读第四段

(二)学习第五、六段

1、指读第五六段

2、教师讲解:

“求”:

探求。

“为”:

作,这里指心理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悲伤喜悦,不因为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喜悦悲伤;这两句话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方法;“以”,因为。

“居”:

处于,位于。

“庙堂之高”:

朝廷中的高位;“庙堂”,宗庙明堂,指朝廷。

“处江湖之远”:

指被贬谪到边远的地方作地方官。

“进”:

指在朝中作官。

“亦”:

也。

“退”:

指失位退处江湖。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必”:

一定。

“先”:

先于,前于。

“天下”:

指天下的人。

“后”:

后于。

“噫”:

表示感叹。

“斯人”:

这样的人。

“斯”:

此。

“时”:

时候,时间。

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五、六段

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

5、导读

提问:

第五段写什么?

包含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

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

①“‘嗟夫……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展示“古仁人”的高尚坚毅的思想品格。

②“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明示志向,砥砺友人。

6、齐读第五、六段

7、齐读全文

三、写作特色归纳:

提问:

本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1、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

2、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四、文章主旨归纳:

1、教师引导

2、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齐读第四段

学生朗读第五六段。

 

学生批注准备翻译

 

学生试译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齐读第五、六段

学生齐读全文

 

学生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以“本文通过…表达了作者……”的格式归纳文章主旨

 

1.背诵全文。

2.领会第二、三、四段中描写景物的语言之精彩,写景与抒情之契合。

3.认识“古仁人之心”的思想光彩。

写记的缘由——————————————叙事阔远

描写洞庭湖——————————————写景大大

迁客骚人阴己悲的的

岳阳楼记(正衬)对比抒情胸抱

览物之情晴物喜襟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谈古仁人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