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174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

1.3报告编制单位

1.4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规范;

2、《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3、《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规程》;

4、《国土资源厅、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

5、《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Y/T1569-2007);

6、《集约化养鸡场建设标准》(NYJ/T05-2006);

7、《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3-2001);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5报告研究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是重点对肉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包括项目建设的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市场分析、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条件及方案、建设实施进度安排、环境保护、节能措施、资源节约和利用、人力资源配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等,并提出了综合性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1.6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村,总占地面积11亩。

项目区地势平坦,离公路和河流不远,交通便利,是理想的肉鸡养殖生产基地。

1.7建设内容及规模

1.7.1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标准化生态鸡养殖示范基地以及附属配套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温室8栋,总建筑面积4800㎡;饲料加工及库房150㎡;鸡粪处理池1个;给水管网4800m;电力线路190m;道路硬化760㎡;购置配套相关养殖设备等。

1.7.2建设规模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留有余地、逐步建设完善的原则,本项目建成后,养殖场将形成年出栏40万只肉鸡的养殖规模,分5批养殖出售,每批饲养期45-50天,每批养殖肉鸡8万只。

1.8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3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7.7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2.23万元。

资金来源为:

1、企业自筹170万元,占总投资的74%;

2、申请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补助60万元,占总投资的26%。

1.9经济效益分析

经计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年平均营业收入706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618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86万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07%,高于设定的基准值。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pt)为6.65年(含建设期1年)。

生存能力分析显示本项目不会过分依赖短期融资来维持运营,财务生存能力尚可。

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都显示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经济分析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可行。

1.10研究结论

本项目属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依据充分;项目周边供水、供电等条件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需要;建设方案经济合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可行;项目经济评价显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经济评价角度分析经济可行;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项目还将带动当地养殖产业发展,繁荣当地的农村经济,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环境分析

1、落实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

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是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和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丹麦、荷兰、新西兰等一些国家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我国畜牧业生产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但在农业中的比重仍然偏低(约占30%)。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必行之路。

2006年9月,农业部编制并发布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该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等方面内容,为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规划》首先提出“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

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加速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形成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雏形。

到2010年,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8600万吨、3000万吨和4200万吨,年均分别递增约2%、1%和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饲料产量13100万吨,产值3400亿元。

为确保畜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二是进一步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水平;三是加强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四是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五是提高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六是构筑饲料和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七是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实现畜牧业的技术集约型增长和产业转型;八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九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

从2004年起,连续7年发出的7个中央1号文件,以及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均对发展畜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国务院专门以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陕西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做出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进入“十一五”省政府又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均将规模化养鸡发展做为重点,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省上成立了畜牧产业化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畜牧产业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实施意见》以及县政府编制的《县畜牧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都配套出台了扶持规模养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另外,县属于全省畜牧产业开发重点县,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重点支持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潜力大、资源优势明显的养殖业项目。

以上产业规划及政策导向必将带动畜牧业强势发展,促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为本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目录鼓励类第一行业——农林业中第18条“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第33条“农牧渔产品的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第34条“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其内涵明确了生态鸡养殖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

以上产业政策必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本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策背景。

2.1.2项目的提出

陕西省肉鸡养殖历史悠久。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大大加快了陕西肉鸡养殖产业发展。

商洛是陕西省的畜产品养殖基地。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分发展,从2009年起,将畜牧产业作为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抓手,大力发展以生猪、蛋鸡为主的畜牧业,使全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积极开拓畜牧产业化经营,由生产型向加工型转变,从政策、资金、税收和用地等方面给予畜牧业倾斜,支持鸡产业的发展。

县具有悠久的养鸡历史,当地群众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水平较高。

本项目建设是项目公司为适应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项目。

该项目将采用“场部+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同农户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共同创建绿色畜产品养殖基地。

项目的实施符合陕西省畜牧业产业规划,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将对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水平,对丰富城乡居民的“菜蓝子”、维护生态平衡,振兴农村区域经济,对加快实现我省畜牧产业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肉鸡产业化养殖的需要

据了解,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但科技投入仅有7.2%。

发展养鸡业必须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改良品种,提高鸡肉的出肉率和鸡肉品质,增强其抗病力。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具有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营销等优势,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骨干力量,对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等具有关键的作用。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工商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县畜牧业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引进、选育、改良相结合,改进生产工艺,实施半自动和自动化养殖技术,强化鸡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稳固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推进规模养殖,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发展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从而推动当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促进全面提升县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2.2.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肉类产量保持着年均近10%的发展速度,蛋、奶产量也保持着约12%的发展速度。

目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已接近30%,畜牧业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以及安全食品生产等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

畜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业和农村中的支柱产业。

我国现有的畜牧养殖模式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面广量小、分散生产。

广大农村仍处在“后院养殖”的状态,以规模小、低成本占据了市场的一角。

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消费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品质、安全、无公害”正成为人们对食品消费追求的基本要求。

而单家独户的散养,生产效率低,饲养管理粗放,污染环境,品质不一,饲料报酬率和经济效益低,对部分质量指标的控制不能达到要求,这些产品在市场中,尤其国外市场中受到很大制约。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日渐提高,规模化、工厂化养鸡示范基地在各地骤然兴起,并且呈逐年攀升之势,对调节市场、稳定物价、变脆弱性畜牧业为稳定性畜牧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产前联种植,产后联加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形成区域性的规模经济。

不但能提高生产水平,而且能提高当地农民的生产标准和养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2.2.3发展无公害食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开拓市场的需要

无公害畜产品是无公害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市场缺口很大。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入世后,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出口创汇潜力大。

因此,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巨大的肉食品市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是由于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使我国出口畜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畜产品国际竞争力。

多年来,我国对畜产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药物残留状况重视不够,缺乏监督、监测及管理力度,导致畜产品外销不畅。

从1994年以来,我国牛肉几乎不能出口美国,欧盟也完全禁止中国的牛肉及冻鸡肉的进入。

据统计,1999年我国出口肉类40.2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的0.8%,99%的畜产品只能内销,其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残留超标。

加强我国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采取措施突破“壁垒”,无疑将是我国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项目按无公害食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建设肉鸡养殖基地。

公司向基地乡镇提供良种鸡,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畜牧防疫,帮助建立无公害肉鸡养殖示范区,包括科学的养鸡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饲养与全价配合饲料,环境控制与最佳环境要求,专业化的饲养机械设备,严格的疫病防疫制度和环境要求等内容,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2.2.4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本项目以基地建设和规模经营为基础,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养鸡生产整体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

规模化、集约型养鸡,将成为示范的窗口、现代畜牧科技的载体。

本项目通过饲料营养,疾病防治,环境处理与秸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科学化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市场分析

3.1.1市场供求现状

我国投入市场的肉鸡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去头去内脏的“西装鸡”。

第二类是分割鸡,即鸡腿、鸡翅、鸡脯、鸡爪等,分别包装计价,供应超市、炸鸡店等,因此要求大小、重量基本相同;第三类是深加工鸡,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加工产品(如烧鸡等)和西式快餐,但总的数量不多。

然而,就整个肉鸡加工行业来讲,仍然存在诸如产品卫生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程度低,农业生产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工艺和设备相对滞后等问题;鸡肉制品也普遍存在整装产品多、分割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多、高科技含量产品少,餐桌食品多、旅游休闲制品少,加工企业中杂牌军多、正规企业少等问题,绝大部分鸡肉产品仅以初级加工品或以原料的形式进入市场。

而且我国出口的产品目前也主要以分割鸡为主,分割鸡有150多个品种,占整个肉鸡产品的60%左右,冻鸡出口的品种、规格也有好几百种;尽管如此,我国的深加工鸡肉产品却只占到总量的15%左右,与发达国家70%以上及世界50%的平均水平相比,加工程度还很低,而且加工的品种也非常单调,熟食品种更是少之又少。

1、国内外肉鸡市场生产现状

在近几十年,世界肉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1992~1996年,世界肉类产量增长了18%,其中鸡肉增长最快,达32.8%;其次是猪肉,增长了20%;牛肉增长最少,只有3.6%。

到1996年,世界鸡肉总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已经超过了牛肉,跃居第二位。

在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为7789万吨,鸡肉为4999万吨,牛肉为4734万吨。

现在世界上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已达到29%,大体上每年以1%的速度提高。

肉鸡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1个产业。

自1993年以来,我国鸡肉产量超过巴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肉类产量为6547.0万吨,禽肉产量为1273.1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9.4%(世界为29%)。

2001年我国禽肉鸡饲养量达到24亿只,生产鸡肉1200万吨。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量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共引进祖代种鸡64.5万套,父母代种鸡200万套,其中引进AA祖代内种鸡达36万套,从而为肉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种质资源。

我国城乡居民食用鸡肉主要由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淘汰种鸡三部分组成,其中黄羽肉鸡(土鸡)在南方各地和北方一些城市中的销售价格最高,白羽优质肉鸡次之,淘汰母鸡只是在部分省、市的城镇及多数省、市的农村被食用。

白羽肉鸡主要是指快大型肉鸡,从国外引进,是我国肉鸡生产主导品种,数量最多,主要品种有AA+、罗斯308、科宝和海波罗等,年商品鸡出栏约在32亿只,占整个肉鸡商品生产总量的64%左右;黄羽肉鸡主要是指我国地方优势品种,叫土鸡,广大消费者多数称之为“三黄鸡”,也有称草鸡、柴鸡、童子鸡,黄羽肉鸡除土种鸡外,还有大量导入外血的“仿土鸡”,年商品鸡出栏约为18亿只,占整个肉鸡商品生产总量的36%左右。

淘汰种鸡主要是指淘汰肉种鸡和蛋种鸡,大概每年有近10亿只饲养周期在500天左右的老龄淘汰肉用和蛋用种鸡,经过屠宰作为腌制品或进行深加工。

我国肉鸡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时期,饲养规模和生产总量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肉鸡产品的供应告别了短缺时代,进入了供需基本平衡的时期。

肉鸡业的生产效益也由过去的高利润时期进入目前的微利时代;生产模式也经历从大中型企业到小规模专业户再到中型养殖场的变化过程。

2、我国肉鸡市场消费情况

近十几年来,我国鸡肉生产与消费量都有显著提高,1999-2008年人均鸡肉消费量由6.89公斤增加到11.86公斤(见表4-1),以目前世界主要地区来说,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43.67千克,加拿大人均鸡肉消费量32.14千克,欧盟人均消费量15.6千克;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人均消费量也达到33.3千克;台湾地区人均消费量也有28千克,这些都远远高于我国人均10千克的水平。

尽管我国的人均鸡肉消费量正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要达到世界平均消费水平,每年还需要增长300万吨以上的鸡肉产量。

预计2010年我国的人均鸡肉消费量将达到11.90公斤,鸡肉总需求量将预计可达到1301.5万吨。

预计2015年我国的鸡肉消费量将进一步提高可达到1551万吨(见表3-2)。

表3-11999-2008年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单位:

千克

年份

生产量

出口量

进口量

消费量

人口

人均消费

1999

8,218,721

315,069

760,112

8,663,764

125,786

6.89

2000

9,075,861

372,681

799,741

9,502,921

126,743

7.50

2001

9,118,974

359,966

646,363

9,405,371

127,627

7.37

2002

9,324,373

286,996

498,703

9,536,080

128,453

7.42

2003

9,707,909

234,907

565,083

10,038,085

129,227

7.77

2004

9,944,620

98,534

180,737

10,026,823

129,988

7.71

2005

10,196,510

127,634

370,418

10,439,294

130,756

7.98

2006

10,368,620

136,832

470,918

12,652,122

131,239

9.64

2007

11,232,820

160,265

480,922

13,962,324

132,129

10.56

2008

13,369,240

178,800

492,954

15,728,215

132,609

11.86

表3-22010、2015年我国白羽肉鸡产量预测

年份

人口

数量

人均消费

(千克)

鸡肉总产

量(万吨)

白羽肉鸡产量(万吨)

商品鸡数量(亿只)

父母代

(万套)

祖代

(万套)

2010

13.7

11.90

2560.5

650.75

40

3674

82

2015

14.1

2800

775.5

48

4379

97

3、肉鸡进出口市场情况

从国际贸易情况看,我国仍属于鸡肉进口大国。

2008年,我国鸡肉的出口量为17万吨,而进口量为19万吨,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鸡肉进口大国。

但是,进出口额却基本相似,因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分割鸡和西装鸡,而进口的主要是价值较低的鸡翅、鸡脚等。

从鸡肉进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来看,美国、巴西、泰国等是鸡肉出口的主要国家,很少进口。

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鸡肉的主要进口国。

虽然中国是鸡肉生产大国,而出口却还不到6%,其问题关键在于疫病控制、药残以及环保问题。

加入WTO以后,各国的关税壁垒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因此给我国肉鸡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与阻力。

3.1.2市场前景分析

1、肉类比重逐步增加

2008年中国肉鸡生产占总肉类产量的14%,比1984年的6.2%提高了7.5%;与此同时,猪肉生产由占总肉类产量的84%降低到65.9%。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鸡肉、猪肉产量分别占总肉类产量的25%和39%,中国比世界鸡肉占有率还低11%,而猪肉比世界高27%。

2、人均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每年以近10%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1984年我国人均消耗鸡肉仅1.04公斤,到2008年我国人均可以消耗鸡肉11.86公斤。

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

但是和美国、欧洲、日本人均消耗的量相比,还有3至6倍的差距。

这既与消费习惯有关,也与国民的收入有关。

具FAO权威认为,在人均GDP在2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人均GDP与鸡肉消耗呈强正相关。

而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的线上。

此外,由于鸡肉有着杰出的营养价格比,因为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与鱼同称为“白肉”,成为普遍受到欢迎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再加上国人“无鸡不成宴”的饮食习惯,所以,我国人均鸡肉消耗量,从大的趋势上讲,还将会呈现强劲的增长。

3、鸡肉出口前景看好

1990年以来,中国的肉鸡出口量由9.55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18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重从3.21%增至6.34%,尽管出口鸡肉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不高,仅占中国鸡肉生产总量的5.85%,但是由于出口鸡肉主要是高价值的鸡腿肉和鸡胸肉为主,平均来说出口鸡肉占整只鸡重量的25%左右,事实上,全国有21.8%的肉鸡生产量是直接为出口提供产品的。

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近几年来肉鸡出口未见增长,只要我们加强基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争取出口份额来推动肉鸡业的快速发展。

3.1.3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采用无公害养鸡,其肉、蛋产品均属于无公害食品,具体优势包括:

(1)从鸡的品种选择上,选择适应当地条件,抗病力强,肉质好,耐粗饲料的青脚麻鸡、三黄鸡、三白乌鸡等体型小,营养成份丰富的鸡种。

(2)饲料来源。

雏鸡开始采用谷物粉碎加工,煮熟,直接喂饲,不含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

雏鸡经过二周龄人工喂饲,从第三周龄期起,进入仔鸡阶段,便可开始全价饲料,同时,锻炼短期的林下放牧,逐渐减少人工饲料,直至出栏。

(3)喂饲方式。

仔鸡以上阶段一日三餐,早、晚餐在舍内喂饲谷物粗饲料,中餐野外觅食。

(4)防疫病措施。

这一措施的关键在于“防”上,制定有严格的防疫免疫程序和防疫方案。

特别是对马立克氏、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球虫痢、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等主要传染病,做到重防,防患于未然,决不放松。

同时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及时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等。

3.2营销策略方案

1、实施无公害品牌战略。

品牌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纽带。

成功的品牌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通过创无公害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的档次,从而使该项目的无公害畜产品真正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使企业推销出的产品成为信誉高的著名品牌,并对公司的产品注册商标,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2、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按照生产经营—研究开发—更新储备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技术依托单位密切配合,加强良种繁育、养殖育肥的新技术科研开发,使本项目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实现高起点、高科技与高效益的目标。

3、应用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危害性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HACCP标准),可从良种繁育、养殖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制定科学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终端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