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要点标准指导下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分.docx
《教学能力要点标准指导下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能力要点标准指导下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能力要点标准指导下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分
教学能力要点标准指导下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分
围绕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讨论美术学科教学设计,对于促进美术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是个很好的话题。
实践中教学设计与教案是有区别的。
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教师发挥自己教学的智慧,调动已有的教学经验,并且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要经历一个教学研究、提炼和升华的过程。
学会编写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必做的基本功。
做好教学设计是从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同时我们要说教学设计也不是简单的教学过程的描述,我们说这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实践,那么从更大范围上讲,也是教学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是最宝贵、最鲜活和最实用的教学资源。
一、在能力要点标准下,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理论上说: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
对新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
对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是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做的功课。
1教学设计的分类:
总体设计——对学科的课程所进行的系列安排与策划。
(宏观 整体)
模块设计——对学科下各门类的系统教学内容所制定的实施方案。
(阶段)美术教学设计与小学教学课堂实践
单元设计——对整合教学内容自成独立体系的教学内容所制定的实施方案。
(画种风格流派等等)
课时设计(或一节课的设计)——针对课程的标题内容所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教案只体现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如何通过一些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教与学的目标的,将教学整个过程反映出来。
而教学设计是提供了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教学研究者或教师评论、参考的教学构想,是一种具有理论性的教学指导方案。
教学设计是融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媒体理论、学科教学法等相关理论于一体,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相互交融,为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发挥综合效益。
同时应该说教学设计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方案。
预案的教学方案设计,设计研究得越到位,越接近于真实的学习过程,越具有指导性。
同时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2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和内容
按照常规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3设计准备阶段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知识准备(知识背景、拓展教材)
——学生准备
——自身经验、能力准备
——教学资源准备
在撰写教学设计前,教师应分析研究课业内容,对照课标、教参、课本,针对学生的学龄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弄清、弄懂、弄通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版面编排及图片和文字内容的设计意图,理解课本上展示的学习过程和教法,便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有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环节。
二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作好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1对小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认识
(1)在感知觉方面
初入小学,学生们的感知觉就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味觉、嗅觉和触觉都已经比较发达。
这些都为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准确性、系统性都在不断地提高。
感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与其生理发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发展水平还是有限的。
现在我们孩子入学之前大都要上学前班,幼儿园的大班就要与小学接轨,初步的文化知识,养成习惯等等,都有了一定的准备,这种感知觉上的发展,都还带有幼稚的儿童性。
无意识性的、泛化的特点。
(2)记忆能力提高
小学生在记忆活动方面表现出从学龄前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优势的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往往无意记忆占主要的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有意记忆就明显得到发展,三年级之后,记忆往往都有了预定的目的,并且是在有意识的条件下进行的。
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也逐步向理解性记忆过渡。
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小学生的抽象记忆逐步发展起来了,大约在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记忆活动开始从形象记忆为主导,向基于词语的抽象记忆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尽管这样,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形象记忆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
孩子最初的记忆,可以说就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
呀呀学语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于一个固定的形象,不断地重复而储存在大脑的记忆中。
这从小孩子学钢琴练曲子、学外语记单词等的活动中,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到高年级理解性的主动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养成。
孩子们学习绘画也是这样,不论多么喜欢画画,太小的孩子不太适宜学习素描。
因为素描更多需要的是理解和分析。
而逐渐到了小学高年级,才可以在比较喜欢美术的孩子们中开展有关素描的练习。
(3)想象力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但一般需要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具有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想象就会从形象片面、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将逐步减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对于这一点从孩子们绘画作品内容的选择上,就反应出想象力的发展。
这在科普创作画的内容上就反应出来。
低年级可以想象得更加夸张变形大胆,更多的是直观性的;而高年级同学的作品,就更有依据的创造性的作品,内容上就会具有科学性的东西,而并非是现实的事物。
(4)思维思辨方面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发展。
低年级时,他们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逐渐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
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感到困难,需要借助于观察来比较事物特征。
譬如“大与小”“胖与瘦”等的概念,往往是通过对真实物体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到了高年级,则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语词来进行。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会不断增多。
绘画中的透视、比例、结构等一些基本感念,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思辨能力支持。
理解需要分析、联想和研究,才能将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和表现出来。
(5)注意力的特点
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不明确,一般只能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
但是,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也不断地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是有限的,无意注意占有优势,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分心,并且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也较弱。
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还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反映积极,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表露出很不耐烦的情绪。
实际上注意力需要人意识的控制。
之所以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往往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够依靠意志力百分之百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到了高年级,随着纪律的约束,习惯的养成,逐渐的会有些转变。
不要说是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不也一样对感兴趣的事情会更关注,对有兴趣的新鲜的事物更想了解吗。
常言道: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们的教师知道学生的这些感知特点,就要利用这些特点,利用美术的直观性、形象性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将它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美术的学习上来,就会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2小学生的思维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这里说的是最一般、本质的东西。
现实中,一年级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与幼儿园幼儿晚期差不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尽管还带有具体形象性,但基本上是初步逻辑抽象思维的。
在整个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总的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因此,儿童心理特征是指某一阶段的一般特征、典形特征、本质特征说的,而在这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未,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3小学生感觉和知觉的特点
(1)小学生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2)学生以整体性感知为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首先是对事物笼统的整体的感知,然后再进一步对各部分进行比较精细的分析,最后才可能理解事物的关系。
(3)小学生有意性感知逐渐增强
小学生感知事物具有无意性,尤其低年级学生,其情绪色彩亦较浓。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不稳定,教师要指导儿童应该看什么,怎样去看,等等。
同时,让儿童观察的事物必须是构图简单、色彩鲜明、轮廓清晰、特点突出的对象。
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感知事物的选择性和持续性水平逐步提高,感知的有意性亦会随之逐步发展。
(4)小学生以经验性感知为主
小学生感知水平主要取决于已有的经验,对经历过的事物,其感知水平就高;反之则低。
儿童经验的多少,主要受教育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和自然界,使其增广见识,丰富感知材料,这样有助于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
4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第一,儿童是从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
第二,儿童的兴趣是从泛化逐步过渡到分化的。
第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稳定,容易变化,而且带有浓烈的情绪色彩。
第四,儿童是从对具体事物的兴趣,发展到对事物抽象因果关系的兴趣。
第五,教师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所以我们关注学生生理、思维、感知觉和兴趣特点和一般规律,是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必要条件,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做好学情的分析,这会使我们更加明白怎么教,如何教,目的性会更强;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和做教师的基本功。
只有明白自己教学工作的对象,才能做到教学有实效。
才能使教学获得成功。
三 结合学生感知觉特点做好学情分析
什么是学情分析?
对学生分析什么?
讲完书本上的知识不就完成教学任务了吗,干吗还有进行学情分析?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是人情交流感化的过程。
不明白与你授课相互配合的对象,你采用哪种方式交流,没有交流互动的课程是失败的课。
我们对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什么?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阅读案例 1
教材与学情分析——《台灯的设计》
首先对教材有所认识和了解: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台灯的设计》教材分析
《美术新课标》中指出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由此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台灯的设计》一课重视台灯设计内涵的渗透,学生通过设计台灯的实践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创意构思及设计的方法,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设计意识,提高学生设计、构思的能力。
《台灯的设计》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
纵观全套教材“设计·应用”领域的主要课程,本课位于第三学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以产品设计效果图为主要表现形式,重视对台灯设计中衍生出来的文化内涵的感悟,力求“功能性、实用性、审美性”的和谐统一。
本册教材中“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共有四节。
《做彩灯》和《台灯的设计》它们有着色彩内涵、文化内涵、装饰性强等方面的共性,只是台灯更具实用性,彩灯更具观赏性。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垃圾筒设计》的教学都涉及学习平面设计图的绘制。
从学生设计要求方面力求达到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统一。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台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它的功能与结构比较容易理解。
经过美术第7册《我设计的鞋》、8册《小小的旅行壶》、9册《造型别致的椅子》这三课“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学习,学生初步学习了“尺寸、材料、功能”的简单标注方法。
首先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灯座、灯杆、灯罩各部分比例的把握上,需要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老师在学生课堂实践中给予指导。
其次是作业模仿多,创新少。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既要从满足生活实际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又要积极采取反向思维,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框实现创新。
这一课里,教师要积极鼓励赞扬学生任何创造性的构思想法。
案例点评:
教师在进行《台灯的设计》一课的教学分析时,能够认真研读课标,对照标准要求结合自己所教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分析,有目的的针对该课程在全套教材及单元教材中的横纵关联进行有效分析,分析透彻,为下面有效撰写该课教学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时更有针对性、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欠缺和完善就在几个关键点上:
1结合课标要求,明确该课程所处的学习领域的标准,2本节课的知识点或者教学重点,3以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要有所了解,4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准确,5本节课是这一教学内容的第几课时的具体要求要详细。
案例阅读2《画画古树》
教材分析
新课程倡导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
北京是六朝古都,是文化之都。
新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课程是特别具有北京特色的,画画古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树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用线表现古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在造型中体验乐趣,从而实现这一理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十七课《画画古树》是“造型表现”课,本课与《北京的古塔》《走进颐和园》形成一个单元,都突出了一个“古”字,旨在让学生了解古树、古塔和古园林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爱护古树、古塔、古建筑的意识和情感。
《画画古树》和《北京的古塔》这两课都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为“欣赏评述”课《走进颐和园》做铺垫的。
两册教材中的《好看的线条》,三册教材中的《有趣的刮画》《小水壶》,都是以线条为主的内容。
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本课的学习是通过对古树的写生或临摹来达到练习线条表现事物的目的,而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先学会观察,所以本课用有着不同特点的古树来引导学生进行精细的观察、分析,了解古树的种类、树干和树枝的特点。
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评价小朋友的作品及观察老师范画来学习如何用线表现古树树干和树枝的遮挡关系和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古树。
本课为7册中《厨房一角》《画画我喜欢的玩具》《北京的牌楼二》,9册的《精细的描写》《奇异的组合》《白描蔬果》,用线表现的《动态之美二》,10册中的《动物装饰》,11册中的《画皮影》等线造型表现课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
①三年级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线造型能力,绝大部分学生在线条绘画中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完成一幅比较好的线描作业。
②学生观察力比低年级时日趋成熟.
存在问题: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是很仔细,在写生方面比较欠缺。
个别同学的线条表现力弱,需要加强辅导。
教师在进行《画画古树》一课教学分析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揣摩教材编写意图,从课题入手,深入研究教材,有效结合单元知识框架合理的分析教材内容,在分析中注重关注教材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深入挖掘教材中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了解古树、古塔和古园林的相关知识同时养成爱护古树、古塔、古建筑的意识和情感,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的联系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教材分析清晰透彻。
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能力要点标准上达到了很优秀层次的要求。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阅读3:
《我的手》
思维的发展思路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感受与体验
为思维积累素材
第一环节
手的结构
1、课件引入:
欣赏手影
2、摸摸小手:
研究结构
3、动动小手:
体验姿态
4、课件归纳手多种姿态
第二环节
手的表现
5、看电子教材
6、教师示范画法
7、学生自主体验
联想与迁移
进行思维的创造
第三环节
手的联想
8、课件欣赏艺术作品
9、课件制造神秘魔法
第四环节
手的创造
10、学生艺术实践
11、展示、评价奇思妙想
情感的升华
提高审美能力
第五环节
手的情感
12、评价展示作品
13、欣赏教师画作
(1)妈妈的手带来温暖
(2)音乐家的手带来美妙的乐曲
(3)建筑工人的手建造高楼大厦
(4)老师的手教我们知识
14、课件播放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案例点评:
这个案例对学生的理解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线,按照本课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学生的学龄认知特点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手的结构、手的表现、手的联想、手的创造、手的情感,由浅入深体现三个学习思维发展的阶段:
感受与体验,为思维积累素材→联想与迁移,进行思维的创造→情感的升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流程的安排合理有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教师传统的现场示范等环节的安排,把借形造型的思维过程形象化,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从课堂实践效果来看,100%的学生按要求完成了艺术实践的任务,并且每幅作品都体现出了学生的艺术个性的创造力,很好的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我们就教学设计性质,教学设计的内容、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善用、活用教材,等相关话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这一讲暂就讲到这里。
【专题讲座】下讲
《教学能力要点标准指导下的美术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李汇洋
上一讲我们就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学流程的能力以及如何做好学情分析的相关话题与大家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谈到教学设计,这也反映了教师的基本能力。
其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时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①.经常直接使用教参中教学目标或稍作改动。
②.借别人教案,重新排版,教学目标不动。
③.很少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
④.三维目标区分不清,相互缠绕。
⑤.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油水分离。
⑥.没有分课时制定教学目标。
⑦.“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制定的过多,过大。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下位范畴,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是对各学科教学活动所达到的具体目标,即教师预期教学活动要实现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期变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是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目标。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而提出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具体价值和目标任务。
即通过美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美术教学过程和教学(学习)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每节课的关键一步。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量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
虽然有其自主灵活的性质,但它却占据教学系统的绝对核心地位,对系统内容要素起着统帅、支配和协调的作用,使各要素有机的聚合,形成鲜明的学科特征。
课时目标:
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预期学生在课时内所达到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
1.制定课时目标的依据:
以“学科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能力与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以“教材”为内容依据,以单元主题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要能够捕捉到这种不断提升的层次性变化。
以“学生”的情况为依据。
学生知道什么,什么状态是目标的起点;学生缺什么,需要什么,是终点行为。
教师做的是判断起点行为,写出附合实际的终点行为,即课时目标。
2教学目标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是怎样描述的:
由于“三维目标”并非各自独立的三个内容,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所以,在《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是合在一起陈述的,其好处是表述连贯,能更好地体现目标的整体性,但是三个维度各自的特征就不太明显,若按三个维度分述,即可变成:
知识与技能: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与技能?
学习到什么程度?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体验什么样的学习过程?
学习何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形成或逐渐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学目标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