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05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洲猪瘟的威力.docx

非洲猪瘟的威力

非洲猪瘟的威力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易感猪群的病死率高达100%。

鉴于该病的严重危害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ASFV不感染人,对人的健康不构成威胁。

目前,针对ASF防控,尚无有效的商品化疫苗。

一、非洲猪瘟传播蔓延

2018年8月1日,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接到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发现ASF临床可疑病例的报告(图1)。

截至8月1日,发病猪场累计死亡47头,对刚病死的2头猪剖检发现:

脾脏极度肿大,严重梗死,质脆易碎,其中一头猪脾肿大至少10倍,一头猪脾肿大5~7倍;肺出血、质硬,有间质性肺炎变化;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明显、色淡,未见出血点;扁桃体见陈旧性出血,符合ASF症状。

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立即开展病原学检测,证实本次疫情由ASFV引起。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首次ASF发病记录。

辽宁省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

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B646L/p72基因序列417个碱基与俄罗斯毒株100%匹配,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

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辽宁省沈阳市疫情是我国确诊的首例非洲猪瘟。

该猪场生物安全条件较差,紧临车辆繁忙的乡间公路,场区出入口无消毒池。

病死猪在当地兽医部门监督下就近掩埋处理,有相应的生猪保险理赔记录。

剩余存栏生猪336头,临床未见异常。

据了解,死亡猪多为100kg的大猪。

p72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本次暴发流行的毒株为基因II型,与俄罗斯及东欧流行的毒株属同一分支,提示疫情可能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疫情国家。

为进一步确定病毒与俄罗斯和东欧流行株的差异,正在对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该起疫情的病死率虽然很高(100%),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发病高峰期10头左右,平常日均死亡3头左右。

此外,同群猪临床健康,随机采集30头猪的抗凝血、血清样品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起疫情毒株的群内传播能力或有一定局限性。

感染生猪及其产品的移动是导致疫情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SFV在未经高温处理的肉品中存活能力很强,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烟熏肉、风干肉、腌肉、火腿等也是造成病毒跨区域传播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多起跨境传播的ASF疫情与航空器、列车运载上述猪肉制品的处理不当、感染ASF野猪移动有关[10]。

目前,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监测排查工作,特别对病死猪的检测,应重点关注屠宰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场等高风险场点,对已发现的确诊病例要做进一步追溯排查;加大科普宣传,发动养猪户、诊疗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主动上报可疑情况。

若发生疫情,应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018年9月10日发布,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确诊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一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养殖场存栏生猪219头,发病63头,死亡23头。

自2018年8月1日确诊首例非洲猪瘟起,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正由北向南传播蔓延。

截止到2018年9月14日,农业农村部通报了国内发生17起非洲猪瘟疫情。

截至2018年9月14日,国内已经确诊17起非洲猪瘟疫情,涉及全国7个省区,其中安徽确诊8起,黑龙江确诊2起,江苏确诊2起,河南确诊2起,辽宁、浙江、内蒙古各确诊一起。

二、非洲猪瘟的威力

非洲猪瘟,顾名思义,是人们最早在非洲发现的一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

虽然叫猪瘟,但是跟传统猪瘟完全不一样,在微生物学上有单独的种属。

它于1921年首次出现于非洲的肯尼亚。

这种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引起,可通过航班或港口废弃物、猪肉及其制品、野猪携带病毒和软蜱携带病毒等方式传播。

这是一种超级神奇(可怕的)病毒,ASFV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唯一DNA病毒。

完整的ASFV病毒粒子较大,直径约200nm,自内而外由核蛋白体(nucleoid)、核心(coreshel1)、内囊膜(innerenvelope)、衣壳(capsid)、外囊膜(outerenvelope)构成。

外囊膜为双层脂质囊膜,在病毒出芽时来自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有大约2000个壳粒组成。

这种病毒非常恐怖,超强的耐受力,超强的传染能力,超强的致死率,没有商用的疫苗。

这种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能耐受相当宽的pH(pH4~13)。

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存活时间长达半年。

在感染的生的或者未完全煮熟的猪肉制品中存活时间长达3个月,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

家猪感染后,急性的ASF致死率最高的达100%。

三、来自非洲的神秘死神

最近几十年给人类造成巨大杀伤力的病毒,比如著名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追根溯源都可以追到非洲的丛林。

非洲猪瘟这种对猪造成巨大杀伤力的病毒,最早也是起源于非洲。

1909年,在肯尼亚的欧洲家猪中,非洲猪瘟被首次发现,此后撒哈拉以南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有ASF疫情报道。

在东部非洲,ASF的主要传播模式是疣猪和蜱的传播循环,分离的ASFV包含22个不同的基因型。

而在西部非洲,猪猪传播模式发挥主要作用。

2005年至2014年,ASF仍在27个非洲国家流行。

1957年,由于用ASFV污染的国际航班废弃物饲喂里斯本机场周边的猪,非洲猪瘟传入葡萄牙,流行病学分析表明病毒来源于西非,属于基因I型。

当时疫情很快被扑灭,但是,1960年,里斯本地区又暴发疫情,随后,ASF蔓延至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马耳他等欧洲国家,到1995年,除了在南撒丁岛还有流行以外,非洲猪瘟在欧洲被根除。

在亚平宁半岛,ASF的传播模式是猪一猪传播和家猪-蜱传播模式,野猪(欧亚野猪)在传播中的作用和家猪相似。

1971年,古巴报道发生非洲猪瘟,可能由西班牙传入。

随后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先后报道ASF疫情。

1978年,巴西报道ASF疫情,可能由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传入。

此后,ASF在上述国家先后被根除,到1984年后再无新疫情报道口。

加勒比海地区流行的ASFV属于基因I型。

2007年4月,ASF传入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波季港,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表明该毒株与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和赞比亚等东非国家流行的基因II型。

毒株高度同源。

该疫情可能是由于使用国际货轮上的泔水饲喂港口周边的猪而引起。

疫情迅速在该地区蔓延,传至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乌克兰和俄罗斯部分地区。

2007年11月,非洲猪瘟于由格鲁吉亚传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该起疫情由感染野猪传播。

截至2013年5月,俄罗斯共报告疫情300起,涉及家猪和野猪40余万头,发病11420头,病死8179头,销毁354176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卢布(约l0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ASF疫情局限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形成了两个疫源地。

ASF在俄罗斯境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归咎于感染猪肉及产品的非法运输和泔水饲喂。

俄罗斯ASF疫情中,77%发生于散养户和小规模养猪场,发生于规模化养猪场。

四、非洲猪瘟在俄罗斯继续蔓延

据罗马尼亚国家兽医卫生和食品安全署2018年9月6日通报,罗境内11个县(省)的190个地方爆发非洲猪瘟826起,约有16万只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被屠杀或被烧毁。

非洲猪瘟疫情于2017年7月在罗马尼亚首次出现,最初只在西北部地区缓慢蔓延,但自今年6月以来,非洲猪瘟病毒通过进入罗东部的多瑙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罗东南部地区“爆炸性”地蔓延。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猪传染病,包括饲养家猪和野猪均会感染此病毒。

以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非洲猪瘟列为A类动物疫病,但非洲猪瘟不会传播给人类。

据悉,匈牙利、俄罗斯、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是受此疫情影响的国家。

五、非洲猪瘟(ASF)传入俄罗斯及周边国家

自2007年ASF传入格鲁吉亚以来,该病在高加索地区(包括俄罗斯)逐步蔓延,造成多地大量家猪和野猪病死,经济损失惨重。

2017年3月,ASF突然在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出现,疫点距我国北方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仅1000余公里,这使得它传入我国的风险空前提高。

   2007年4月开始,黑海东海岸格鲁吉亚的波季港附近出现猪死亡率上升现象。

5月17日,格鲁吉亚农业部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上报称出现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并认为是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

6月5日,格鲁吉亚向OIE报告了ASF的首发疫情。

随后对来自不同地区的两株格鲁吉亚ASFV分离株进行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显示,在格鲁吉亚流行的毒株源自同一个毒株,属于基因II型。

鉴于该毒株与分离自马达加斯加的毒株最相近,推测格鲁吉亚分离株可能来自非洲南部的东边或马达加斯加而不是来自中非、西非或意大利撒丁岛。

鉴于格鲁吉亚ASF首发疫点在西海岸的萨梅格列罗地区(与黑海的波季港相连),因此推测ASFV可能借国际货轮携带的污染猪肉或猪肉制品传入格鲁吉亚。

由于格鲁吉亚的猪大都散养且以泔水为食,因此当地猪很有可能接触到港口丢弃物。

这种传播模式其实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许多拉丁美洲和欧洲国家的暴发相似,如葡萄牙、巴西和古巴等。

格鲁吉亚首发病例出现后,ASF沿主要运输路线向东和北部地区快速蔓延。

至2007年7月9日,ASFV已经传播到格鲁吉亚的56个区(共65区),至少8万只猪死亡或被销毁。

  波季港离俄罗斯边境并不遥远,当地的野猪可沿小高加索山脉的河谷自由进入俄罗斯境内,包括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北奥塞梯和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地区,这使得整个高加索地区(包括俄罗斯)都处于极大的传入风险之中。

2007年5月ASF传播到南奥塞梯共和国的所有8个地区,致使该国只有4万的猪只总量损失了1500只。

为此,南奥塞梯共和国相关部门制定了预防措施,将疫点周边方圆10km内的所有猪只扑杀并焚烧或深埋。

2007年7月,ASF传入与俄罗斯南部接壤的阿布哈兹共和国,首发病例在7月10日报道。

当时,在古尔里普希区的Lata村子里出现大规模猪只死亡,随后该病迅速传播。

至2007年夏季结束时,阿布哈兹70%的猪已经感染ASFV。

经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病在阿布哈兹地区传播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区以山林散养为主,家猪和野猪可以密切接触。

2007年8月6日,亚美尼亚共和国报道在该国北部与格鲁吉亚交界的地区发生疫情。

至2007年11月25日,该国北方2个地区已经发生41起疑似疫情,致使3600只猪死亡,4300只猪被扑杀。

  2007年12月4日,俄罗斯联邦国际兽疫局向OIE报告发生ASF疫情。

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这里再次发现的ASF疫情。

报告称毗邻格鲁吉亚的车臣共和国Argoun和Shatoy-Argoun河谷附近发现5只病死野猪,检测为ASFV阳性。

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07年11月初时,该地区就有15头野猪死亡。

虽然无确凿证据证实俄罗斯ASF首发病例来自哪里,但目前普遍认为与格鲁吉亚的ASF疫情关系紧密。

   ASF进入俄罗斯后,由于病毒在野猪群体间密集和持久地传播,使得疫情在车臣共和国周边地区的野猪群中很快显现出来。

至2008年中、下旬,由车臣染毒野猪迁徙导致的野猪死亡在俄罗斯南方地区,包括印古什共和国(2008年6月)、北奥塞梯(2008年6月)和卡巴尔达-巴尔卡尔(2008年12月)等地先后出现。

该病在北高加索山脉区域的野猪群体内较长时间的流行传播说明病毒在当地的“自然循环”已经形成,且在北高加索地区形成至少2个自然疫源地并逐渐在俄罗斯南部地区迅速蔓延。

由于这些地区的家猪大多是自由散养,家猪和野猪接触机会较多,ASF野猪疫情最终传播到家猪群体中。

2008年6月该病首次在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南部地区的家猪群体内发现。

至2009年2月,该病已经在北奥塞梯内的所有地区传播开来,共发生46起原发暴发和6起二次暴发,这说明该病从零星暴发迅速转变成流行暴发。

  随着ASF疫情在北高加索地区的不断蔓延,被誉为“高加索大门”的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地区也很快成为ASF流行疫区。

2008年10月,与北奥塞梯接壤的苏维埃茨克、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基洛夫斯克和Predgorny等地共发生6次ASF疫情。

扑杀造成的损失超过3500万卢布。

除此之外,在距离格鲁吉亚流行区之外1000km的奥伦堡州首次出现了俄罗斯境内的第一例远距离暴发。

  2009年1月8日,ASF在库尔斯克地区(归属于斯塔夫罗波尔地区)的一个商品猪场内出现。

随后又零星暴发6起,分别在库尔斯基(2009年1月),Apanasenkovskoye(2009年3月),Shpakovkoye(2009年5月)和Stepnovskoye(2009年11月)等地区。

虽然俄罗斯政府对这些疫点进行了清理,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阿尔马维尔和斯塔夫罗波尔地区猪肉或腌渍肉制品的PCR检测仍呈ASFV阳性,这说明病毒仍然在该地区存在。

ASFV在北奥塞梯和斯塔夫罗波尔地区的持续存在使得该病于2009年4月传入罗斯托夫州,并于6个月后(2009年9月27日)再次暴发,至11月时该病已经在罗斯托夫州内8个区的29个乡镇出现。

此外,2009年在列宁格勒州还发生一起远距离暴发。

同时,打猎获得的野猪样品经实验室检测也在达吉斯坦共和国的塔鲁姆、基兹利亚尔和巴巴尤尔特等地区发现ASFV。

  2010年ASF疫情继续在俄罗斯南部地区出现,并相继传播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和伏尔加格勒州。

此时ASF疫情已经在北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南方地区连续流行3年(2008年−2010年),在俄罗斯境内疫情数量达到177次,说明ASF疫源地已经形成。

2007年ASF疫情中心位置为车臣共和国,2008年为北奥塞梯,2009年为斯塔夫罗波尔地区,2010年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伴随着疫情数量增加和进入新的地区,ASF每年都会向西北方向传播。

  2011年ASF的流行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ASF开始从初始疫源地逐步向靠近欧洲国家的区域和俄罗斯中部地区扩散。

流行区域涉及80个区的190多个地点,涵盖范围达600平方千米。

新出现的疫区包括萨拉托夫斯卡亚州、下诺夫哥德罗州、沃罗涅日州、库尔斯克州、特韦尔斯卡亚州、列宁格勒州、摩尔曼斯克州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州。

这期间还发生多起“跳跃传播”,分别是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下诺夫哥罗德、特维尔和库尔斯克等地区。

从2011年4月开始,在特维尔州多次出现野猪病例并最终导致该地成为ASF疫源地。

ASF疫情对俄罗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据报道2011年因ASF疫情而扑杀的猪只数量达到14万头以上,也有报道称损失猪只数量达到30万头,经济损失大约为76亿卢布(2.4亿美元)。

  2012年上半年,ASF家猪疫情仍然在3个地区出现,分别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伏尔加格勒州和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的卡尔梅克共和国,而且很多疫情发生在生物安全措施比较好的大型商业化养殖场。

如2012年初在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发生的26起ASF疫情中有21起发生于商业养殖场。

2012年ASF野猪疫情仍然分布在4个地区,分别是特维尔、伏尔加格勒、诺夫哥罗德和克拉斯诺达尔地区。

虽然此时俄罗斯的野猪感染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发现以野猪活动场所为中心的疫源地并未建立起来。

2012年下半年开始,ASF除在俄罗斯南部地区继续流行,在俄罗斯北部的特维尔州继2011年野猪检出ASFV以来,2012年1月到8月在野猪群体内共检出25次阳性,2012年6月到8月间又在家猪群体内发生22次疫情(包括很多大型专业养殖场),这说明该地正在成为俄罗斯境内的第二个感染流行区。

  2013年ASF继续流行,涉及31个地区,包括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沃罗涅什、罗斯托夫、伏尔加格勒、特维尔、坦波夫、萨拉托夫、雅罗斯拉夫尔、图拉、克拉斯诺达尔、别尔哥罗德和莫斯科等地区。

特别是克拉斯诺达尔和别尔哥罗德地区,被认为是俄罗斯猪肉生产的核心地区,而且有报道称ASF疫情正以每年300km的速度向俄罗斯其他地区扩散。

  2014年ASF在俄罗斯继续恶化。

为控制ASF,俄罗斯对4000个农场进行了监督,农业部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ASFV阳性率为0.7%,且有部分疫情出现在大型农场。

如俄罗斯最大的鲜肉及肉制品企业就因扑灭ASF而不得不扑杀5万只猪。

虽然ASF暴发数量相比2013年有所减少,但ASF对俄罗斯关联企业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特别是在克拉斯诺达尔和罗斯托夫地区,许多投资者不再增加生产设备和资金。

截至2014年7月,ASF已经造成俄罗斯大约15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2015年,俄罗斯ASF疫情依然不断,而且在区域督查中逐渐发现该病经常会在多年以前已经认为根除的地区再次出现。

如2015年6月15日,弗拉基米尔地区的一个小型农场发现ASF,该地自2013年以后未出现ASF。

截至2015年底,官方共报道773起疫情。

  2016年开始,虽然很多地区对ASFV进行了检疫,但ASF在俄罗斯的流行情况仍在恶化。

截至7月4日,俄罗斯共有48个地区发生过ASF,涉及梁赞、利佩茨克、萨拉托夫、下诺夫哥罗德、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等地区。

俄罗斯猪肉生产者联盟的一份声明显示,自2008年ASF流行开始,俄罗斯因ASF已经损失了400亿卢布。

2017年,俄罗斯境内的ASF疫情依然持续出现。

截至2018年3月20日,据俄罗斯联邦兽医植物监督总局网站消息,俄罗斯联邦境内共发生20起ASF感染事件,疫区均分布在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

2018年3月27日,远东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州发现ASF疫情,共有40只家猪感染,且全部死亡。

伊尔库茨克州位于亚洲部分,距离蒙古人民共和国约100km,距离中国边境满洲里约1000km。

如果当地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有可能蔓延至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并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国造成潜在传入风险。

六、非洲猪瘟对罗马尼亚造成的危害

据罗马尼亚国家兽医卫生和食品安全署2018年9月6日通报,罗境内11个县(省)的190个地方爆发非洲猪瘟826起,约有16万只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被屠杀或被烧毁。

非洲猪瘟疫情于2017年7月在罗马尼亚首次出现,最初只在西北部地区缓慢蔓延,但自2018年6月以来,非洲猪瘟病毒通过进入罗东部的多瑙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罗东南部地区“爆炸性”地蔓延。

据悉,匈牙利、俄罗斯、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是受此疫情影响的国家。

七、非洲猪瘟蔓延态势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持续流行,至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发布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起,之前我国一直属于非洲猪瘟的清净国家。

自农业农村部新闻办2018年8月3日发布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至2018年9月14日,国内已经发生了17起非洲猪瘟疫情。

短短不到40几天时间,从北到南,疫情的发展迅速不可谓不快。

作为非疫区当然希望疫情不要蔓延过来,否则对本地区的养猪业,可能真的是灭顶之灾!

然而,在2018年8、9月间,非洲猪瘟疫情“神出鬼没”,在国内接二连三,在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分别出现。

最先在2018年8月1日,沈阳市沈北新区出现第一起疫情;接着2018年8月14日,在1300公里外的中原腹地郑州出现第二起疫情;次日(2018年8月15日),在又距郑州将近600公里、距沈阳同样1300多公里的滨海城市连云港出现第三起疫情。

截至2018年9月10日,安徽一省就出现7起疫情。

2018年9月6日这一天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就发布4起疫情通报。

为此,全国政协刘振伟委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把防治关口前移,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特别是加大对主要人畜共患病的免疫监测工作;二是建立动物疫病净化制度,他认为目前我们有条件对重要人畜共患病防治提出净化、根除的目标要求,希望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快推进;三是完善高风险动物移动监管制度,对高风险动物大范围、长距离活体运输实施管控,鼓励畜禽企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他举例介绍最近几个地方发生的非洲猪瘟就是流通环节出的问题,从俄罗斯传入;四是提高人畜共患病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对人畜共患病实验室建设、诊断检测能力、免疫与扑杀等的投入;并抓紧修改动物防疫法,增加动物疫病净化根除、高风险动物移动监管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