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810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docx

131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八个方向: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东北

西北

如图:

西

西南

东南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西

(1)起点和转弯的点画一个“”,用于辩别方向。

(2)会用:

从那里出发,先向那个方向走,走多远,到达那里,再向那个方向走,走多远,到达那里,接着向那个方向走,走多远,最后到达那里。

(3)如果出现几个地点在同一个方向上,可以用“经过”。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我能在夜空中找到北斗星)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⑤燕子每年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⑥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7、练习题。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你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黄昏时,面向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早晨,当你背向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5)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注意:

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

300÷5=60)

2、估算★注意:

①先把被除数估计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并能被-除数整除,而且估计的数一定要最接近被除数。

如: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②有时不一定要估计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

如: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两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要从被除数的( 最高位 )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如果被除数的那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把( 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3)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前几位被-除数整除,被除数中间或末尾的0可以直接商上去;

(5)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商0占位。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有一位数,也可能有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有两位数,也可能有三位数。

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有三位数,也可能有四位数。

5、被除数的最高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减—1

6、除法验算:

→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有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7、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0不能做除数,如:

0÷()=0括号里只有(0)不能填;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8、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被除数中间有几个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几个0。

9、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可能有0;

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可能有0;

10、理解:

(1)A除以B,列式:

A÷B

(2)A除B,列式:

B÷A

(3)A是B的几倍,列式:

A÷B

(4)A里面有几个B,列式:

A÷B

(5)把A平均分成B份,求每份是多少,列式:

A÷B

11、2、3、5的特点

2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

5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3的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比如:

462,4+6+2=12,12能被3整除,所以462能被3整除。

12、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3、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算括号外面的;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应从左往右开始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4、常用公式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注:

每样东西的价钱叫单价;有多少叫数量;一共的钱叫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注:

每秒钟、每分钟或者每小时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15、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

4×4=16(分钟)

第三单元统计

1、认识条形统计图分为横向条形统计图和众向条形统计图。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注意: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

4、(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年月日

1、重要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和(时、分、秒)。

3、一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3、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天数是共(62)天。

4、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5、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上半年有(182)天;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也就是说:

平年和闰年下半年的天数相等)

6、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7、求有多少个星期?

用天数÷7→如:

52天52÷7=7(个)……3(天)

8、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如:

1900年时平年,1600年和2000年是闰年。

9、通常每4年里有

(1)个闰年,(3)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10、经过了几年=现在的年份—起始的年份。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4年是多少周年?

(2014-1949=65)

起始的年份=现在的年份—经过了几年。

例如:

你今年9岁了,你是那一年出生的?

(2014-9=2005)

现在的年份=起始的年份+经过了几年。

例如:

你是1998年出生的,16岁的生日是那一年?

(1998+16=2014)

11、从0是到12时的计时法,叫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

从0是到24时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

12、12时计时法要用零晨、上午、下午、晚上在时间前面,而24时计时法不用。

13、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化。

零晨

晚上

下午

上午

普通:

0-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

24时: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深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14、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1周=7天半年=6个月 

15、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如10:

00开始营业,22:

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

22:

00—10:

00=12(小时)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如6:

30开始,经过100分钟,什么时候结束。

100分钟=1时40分列式:

6时30分+1时40分=8:

10

注意:

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16、时间与时刻的不同: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17、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

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

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

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的方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方法:

(1)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2)估算的结果与与结果不相等要用“≈”号;

(3)个位过半或者过半以上估计的整十数要比原数大;

(4)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笔算乘法:

计算时,个位要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积与个位对齐,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6、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

40×50=2000

7、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

如:

12×15=180

8、两个数的积不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如:

0×5=0,而0+5=5

 

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周长÷2-宽   长=面积÷宽 

宽=周长÷2-长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面积÷边长

 4、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

(公顷)、(平方千米)。

③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6、面积单位换算:

 ①进率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②进率10000: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③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7、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化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8、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3)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9、从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2、分母是10一位小数,分母是100两位小数。

2、小数读写法:

①读法→方块字;②写法→阿拉伯数字。

3、小数比大小的方法:

(1)比较小数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2)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第一位大的小数就大。

(3)小数部分的第一位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第二位大的小数就大。

4、小数加减法计算: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

5.1>5;1.3>1等)

 

 

第8单元解决问题

做应用题时:

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

2、从图中找条件;

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

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

5、画出关键词;

6、列综合算式时:

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  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

2、等量代换:

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