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综述.docx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综述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以威宁县为例
主考院校:
武汉大学
专业:
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
李和中
考生姓名:
陆智海
准考证号:
2014年2月24日
修改建议:
1、修改抄袭部分
2、按学校要求修改论文格式
内容摘要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自身的发展。
小城镇的合理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基础。
解决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小城镇的建设、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保障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结构安排上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对小城镇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一威宁县为例论述了其现状、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城镇化困境与出路
一.我国中小城镇概述
(一)中小城镇的发展历程
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渊源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有了萌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小城镇开始确立和兴起。
从16世纪中叶起,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小城镇和大中城市进入兴盛时期。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银行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形成了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武汉三镇等一批中外闻名的城镇。
据统计,清末全国已有两千多个县级小城镇。
但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的侵入,小城镇尤其是城市经济处于半殖民地化的状况,因而转入衰败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小城镇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生产力的解放,一度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
不少的小城镇由衰落转向兴盛繁荣。
但由于受一些因素和制度的影响,小城镇出现了失去活力的状况,尤其是60年代后期。
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小城镇被当做资本主义活动猖獗的地方而受到打击,小城镇经济因此失去活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时期小城镇在我国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沿海地带还出现了小城镇发展综合实力超过西部地区县和市的情况。
(二)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在我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通用名词,但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运用很不规范,因而在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覆盖范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往往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小城镇相当于小城市和建制镇及集镇。
显然,这一小城镇概念分属城与乡两个范畴,从发展的观点看,集镇只宜称为“未建制镇”。
(2)小城镇相当于小城市加建制镇。
这一小城镇概念指城镇范畴中规模较小、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3)小城镇等于建制镇。
这一小城镇概念属于城镇范畴,是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在城镇体系中的同义词。
(4)小城镇相当于建制镇和集镇。
这一小城镇概念属城与乡两个范畴,包括小于城市,从属于县的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但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以上四个概述中包含这几个个核心要素:
小城镇包括小城市(20万)建制镇和集镇;小城镇包括小城市和建制镇;小城镇只包括建制镇;小城镇包括县城、县城外建制镇和集镇。
上述观点的分歧点主要有:
一是是否包括小城市;二是是否包括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
综合看,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和政策角度,小城镇概念以不包括小城市为妥;建制镇和集镇之间在规模、辐射和吸引范围、发育水平方面会有一些不同,但并无本质差别。
(三)小城镇发展的战略作用
1.小城镇发展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2013年12月,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城镇化的发展形势,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
可见,城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又是重点。
因此,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有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
2.城镇发展有利于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
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
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处于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中央要求要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其实这也是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适应过程,必须做到同步演进,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结构上三大产业融合。
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完善与建设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构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有助于解决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推进城镇化、实现现代化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就业,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可以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压力。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后,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作了研究后指出,“一个城市在其规模达到30万人以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
相当经济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大批的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
”因此,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压力,促进就业,也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就和思想观念和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三、基于威宁县来看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威宁县发展的现状
威宁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
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
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40.2万;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3.1%。
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
根据对小城镇定义的界定,威宁县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城镇。
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反映。
1.经济方面
威宁县在经济上发展对比西部其他一些地区是发展是很好的,处于突显的位置,但总体来说,还是落后的,正处于开发崛起阶段。
威宁县的经济发展总收入主要是依靠小城镇来发展,工业布局和产业特色都在小城镇上。
因此,威宁县是一个典型的靠小城镇组成的县和靠小城镇支撑发展的县。
以2013年威宁县经济收入为例来看其经济状况,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05亿元,增长16.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6.22亿元,增长34%;全部工业增加值26.87亿元,增长19.7%;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增长25.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6亿元,增长12.2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8.88亿元,增长14.1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3.82亿元,增长31.6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5635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9元,增长10.07%。
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排全省24位。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威宁县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工业、金融增速很明显,但经济总量还是很弱的。
2.基础设施方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威宁县县政府把交通、水利、电力三大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使基础设施逐步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譬如,威宁县之前没有高速,只有铁路和326国道及省道经过,但到目前建设了毕节到威宁,威宁到六盘水、昭通的高速,和周围的城市实现了高速路的联通,实现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零”的突破。
再如,县域内国省道全面改造升级,新建通村油路228.4公里,通村油路率达66.5%;对草海火车站进行重建,民用机场选址报告已获国家民航局批复;完成新增“村村通”1.4万户和“户户通”9.3万户卫星直播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举措都是威宁县取得的成就。
可以说,基层设施总体还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提高。
3.科教文卫方面
在科教文卫方面,威宁县投入力度是很大,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
譬如,在教育方面,以威宁县2013年政府工作总结为例。
2013年威宁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
压缩8%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教育工程项目332个,建设公办幼儿园32所,新增学校建筑面积40.9万平方米,加大对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和重点集镇教师公租房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投资12486万元,共实施项目校数120个3000套,总面积105000平方米;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招聘高中教师326名,特岗教师1200名;九中、职院全面招生,六中、七中、八中启动建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12%,比去年提高14.15个百分点;2013年高考综合升学率达99.28%,高考质量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
(二)威宁县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产业动力不足,多元发展的动力格局尚未建立
城镇发展的源动力在于经济发展、产业支持,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的发展。
乡镇企业在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集聚人口和产业等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体现下几个方面
(1)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小城镇拥有了独立的产业基础;
(2)促进了社会结构的
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3)促进了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4)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在缩小、发展机制的优势在减弱,发展的竞争力在下降。
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疑问是:
在失去
乡镇企业发展动力之后的小城镇该如何找到新的发展动力。
从威宁县发展的现状中,可以了解到,其经济主要是靠工业和农业,第三产业明显不强,严重滞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显著不协调。
从而使发展失去动力,没有形成多元发展的动力格局。
虽然威宁县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连接周围城市高级公路,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发展后劲,但这些高速公路开通,如果本地区没有重要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作为支撑,开通后的利用效率就不高,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人才、资金来发展本地区。
2.发展战略滞后,空间布局不科学
由于空间区位的差异和资源差异,威宁县发展战略在产业空间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分散与集中的两级分化,如县城工业开发区已经由无序分散状态转向有序集中状态,走向了城市化的工业产业园区空间开发模式;政府没有规划的县城边缘地带仍然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没有出现现代化的空间景观地域,仍然是农村空间景观地域。
面对小城镇巨大的空间发展差异,威宁县虽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和路径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科学的发展模式。
但如何从整体规划角度,制定因地制宜的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方案,仍然是摆在威宁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3.社会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
威宁县社会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
虽然威宁县政府加大了多基层设施的投入力度,修通了高速路,对区域内的道路进行了扩建和升级,但只要对比就会发现其基础设施显然薄弱,如,威宁县到目前为止通村油路率达66.5%,但中部地区的湖北省早在2005年就完成县际及通乡公路3971公里、通村公路8615公里,全省乡镇油路通达率达到91.7%,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1%,让78个乡镇4229个行政村走上了油路水泥路。
(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
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
威宁县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县,是自然发展而成的县,因此,到目前为止,城区依然杂乱无章,没有体现出一个民族县的特色。
(3)教育发展落后,威宁县到目前为止,有高中办学条件的只有7所,1个职院。
一个140万人口的大县,只有7所具有高中办学条件的中学显然是落后的。
(三)制约威宁县发展的原因分析
1.资金约束
威宁县主要收入和投入都是来源于本县域内,也就是靠该县的人民增加收入,外来企业、资金很少,加上政府投入不多,主要靠薄弱的财政支出,这样就会导致真正能用于搞建设的资金太少,同时加上金融支持有限,政府基本上靠一种非规范的办法集资投入。
而城镇的发展需要解决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的重要条件。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但融资体制又不健全,从而制约着城镇的发展。
因此,如果该县建设融资一味靠集资摊派,不通过金融办法予以解决,或者融资投入后不讲回报,不建立起投入回报机制,就没有稳定的投入来源,进而阻碍该县的健康发展。
2.配套制度缺失
威宁配套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
(1)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
一方面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
(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
如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
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
此外,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四.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
要把小城镇的建设纳入大中城市的发展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建设要突出规划的地方特色,依托大中城市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和品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打造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
要加强小城镇发展科学规划工作的基础研究,改革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以城镇规划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技术约束,编制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规划要有超前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充分考虑扩展城镇发展空间,适应城镇经济规模的扩张,增加城镇的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更要充分考虑城镇人口规模扩张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上要坚持重点战略,区位战略和特色战略,优先发展一批重点镇,使其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一批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独具特色的专业镇。
小城镇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控制规模,提升水平。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单一、吸引力不强的现状,就需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立足当地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依据区域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做到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
这样既可以避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单调、吸引力不强现象,有可以避免同类化竞争,充分发挥各地特长,提高城镇间的协作和经济效益,使小城镇逐步发展,经济日益繁荣。
城镇发展要立足于小城镇功能的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
要根据小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扬长避短,选准项目。
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特色农业,本着先易后难,重点推进,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搞好农牧业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殖,发展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乡镇企业布局适度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加快小城镇发展。
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解决小城镇建设缺乏资金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市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打破固有的依靠政府的单一投资,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
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经济能人和资金大户投资办厂,经商置业,多渠道广聚社会闲散资金,共同参与开发小城镇建设,从而形成“投资一收益一再投资一再受益”的良性循环。
通过土地批租,有偿出让等途径扩大筹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小城镇的投资力度,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确保各项建设如期进行;不断加强能源、供水、排水、通讯、交通及环卫设施建设,满足城镇人口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还可以鼓励个人、集体和外商参与到水电通讯、医院学校等项目建设中来,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推进小城镇土地资产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
(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
深化体制改革。
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
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
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
其二,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完善相关制度。
其一,完善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
其二,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
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
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
其三,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籍落户限制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曹磊: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高菁:
小城镇产业优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3
3.郭灵.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
4.潘文明.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5.翠翠.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04)
7.许经勇.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8.马丽:
中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湖南农机.2013(15)
9.许刚;陈丹丹: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探究[J].山西建筑.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