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工序生产作业指导.docx
《绝缘工序生产作业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缘工序生产作业指导.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绝缘工序生产作业指导
绝缘工段
1立式绕包工序生产作业指导
1.1目的
指导立式绕包工序的生产,提高立式绕包工序的产品质量。
1.2使用范围
公司各类耐火电缆的生产。
1.3要求
(1)立式绕包工序的挡班师傅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必须熟悉立式绕包工序的工艺要求、规范操作;加强对立式绕包设备的培训;定期对挡班师傅及此工序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本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方法及参数设置。
(2)立式绕包机要实行“三检制”,加强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3)必须采用合格的原辅材料,应符合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作业现场应无灰尘扬起,无积水,无油污,无杂物,作业用工装设备应摆放整齐。
1.4工艺要求
(1)常用的立式绕包材料字母表示的含义:
NH——耐火电缆。
(2)立式绕包用包带材料为云母带,云母带的宽度选择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导体截面积/mm2
包带宽度/mm
0.5
6
0.75
6
1
6or8
1.5
8
2.5
8
4
10
6
10
(3)包带一般是重叠绕包2层,搭盖率不小于带宽的20%;或绕包1层,搭盖率不小于带宽的40%。
金云母带
合成云母带
图1常用耐火线云母包带
1.5开机前准备
(1)检查电气开关是否灵敏、完好;检查润滑系统、传动部位是否完好。
(2)根据生产实际和工艺要求准备好操作工具,如剪刀、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工具应有序整齐地放置于操作台上。
(3)根据生产任务单查找导体,并检查其线芯截面、导体结构、导体表面情况。
所有导体必须经自检合格后,方可上车投入生产;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选择、领用包带,并检查其表面绕包质量是否合格。
(4)调整绕包头和转速,保证包带搭盖率符合工艺要求。
1.6正常生产操作顺序和方法
(1)根据装盘量选择适当收线盘具。
(2)导体由放线盘引至绕包头处,将云母带用胶带包紧于导体上,并适当调整绕包角度和包带张力,确保绕包服帖。
(3)检查计米器是否正常运转,半制品经过计米器时,将计米器归零。
(4)半制品牵上收线盘后停车,将半制品从收线盘孔中拉出半米左右,并将线头牢固扎牢。
(5)当一切正常后开车试生产并检查导体表面质量、包带搭盖,确认无误后正常开车生产。
1.7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立式绕包质量控制要求
检查项目
首件检查
上车检
中间检
下车检
重要程度
检验工程师检查
开机之前检查
生产过程中检查
收线盘半成品检查
主要
次要
导体表面是否表面划伤
●
●
●
●
√
导体表面镀层是否完整
●
●
●
●
√
导体单丝是否跳浜
●
●
●
●
√
导体外径是否符合标准
●
●
●
●
√
导体结构是否符合标准
●
●
●
●
√
导体的焊接性
●
√
导体表面是否有油污
●
●
●
●
√
导体是否氧化
●
●
●
●
√
导体单丝直径
●
●
●
√
导体绞合节径比
●
●
●
√
导体绞合方向
●
●
√
原材料包装是否完整(录入原材批次号),包带是否平整,是否分层
●
●
●
●
√
包带种类/颜色
●
●
●
●
√
包带宽度/厚度/层数
●
●
●
●
√
包带搭盖率
●
●
●
●
√
绕包方向
●
●
●
●
√
包带朝向
●
●
●
●
√
绕包张力
●
●
●
●
√
绕包成品表面是否平整,有无翘边、起皱
●
●
●
●
√
成品外径
●
●
●
●
√
导体/成品重量
●
●
√
成品长度
●
●
√
注:
首件检查指每个新产品的首次生产或设备、工艺方案变更后首次生产产品的检查。
中间检查每小时进行一次并详细记录,对异常情况作标记(可将记录涂红等)。
1.8注意事项
(1)开车起步时速度适当放慢,稳定后再逐步加快。
(2)绕包头防护罩应好盖好。
如需要在绞笼或绕包头等处工作,必须断开分路开关,待绞笼或绕包头完全停止转动后再进行工作。
(3)下收线盘时必须先脱开离合器,然后将尾线扎在盘具上,再降下线盘。
1.9常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线芯被拉细
产生原因:
线芯放线盘张力太大;放线盘排线不好,线芯拉细;收线盘张力太大。
解决方法:
合理调好放线盘张力;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调换线盘。
(2)包带搭盖率太小或太大
产生原因:
包带在绕包头上过松或过紧以及导杆的角度或方向不对;包带宽度小或绕包头转速太低;包带宽度大或绕包头转速太高。
解决方法:
合理调整绕包头上包带的松紧度以及导杆的角度和方向;调整包带宽度和绕包头转速。
(3)绕包外径不均匀、不圆整
产生原因:
绕包后外径不均匀,有大有小;包带绕包过松。
解决方法:
确保绕包后的圆整度;增加包带张力。
1.10材料结构重量计算
(1)导体重量计算公式
W=πd2ρk/4
注:
d-导体外径/mm;ρ-材料密度,铜密度为8.89g/cm3;k-导体绞入系数,导体绞入系数k值为:
导体类别
导体绞入系数k
A类导体
1.012
B类导体
1.012x1.0079
C类导体
1.019x1.0079
(2)云母带重量计算公式
W=πnt(d+nt)ρ/(1-15%)
注:
n-绕包层数,t-包带厚度,d-绕包前外径,ρ-材料密度,云母带材料密度为1.3。
2绝缘工序生产作业指导
2.1目的
指导绝缘工序的生产,提高绝缘工序的产品质量。
2.2使用范围
公司各种绝缘电缆生产的机台。
2.3要求
(1)绝缘生产工序的挡班师傅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且熟悉绝缘工序的工艺要求、操作规范;加强对立式绕包设备的培训;定期对挡班师傅及此工序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本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方法及参数设置。
(2)挤塑机要实行“三检制”,加强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3)所用绝缘料必须合格,应符合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新料必须经公司质量管理部抽取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作业现场应无灰尘扬起,无积水,无油污,无杂物。
(5)绝缘配模原则应参照表1、表2。
表1绝缘挤管式配模原则
加工类型
半制品
挤出方式
配模原则
绝缘
绕包线
挤管式
模芯孔径=d+(1~3)
模套孔径=d+2δ+(2.2~3)t
注:
d—挤塑前外径;δ—模芯管壁厚度;t—绝缘厚度。
表2绝缘挤压式配模原则
加工类型
半制品
挤出方式
配模原则
绝缘
裸铜线
挤压式
模芯孔径=d+(1~1.5)
模套孔径=d+2δ+2t
注:
d—挤塑前外径;δ—模芯管壁厚度;t—绝缘厚度
绝缘工段具体配模表:
材料
标称截面积/mm2
标称厚度/mm
导体结构
模芯
模套
PE
0.5
0.6
0.8
0.9
2
7/0.30
1
2
16/0.195
1
2.2
0.75
0.6
0.97
1.1
2.2
7/0.37
1.2
2.4
24/0.195
1.2
2.4
1
0.6
1.13
1.25
2.4
7/0.43
1.4
2.6
32/0.195
1.7
3
1.5
0.7
1.365
1.5
2.8
7/0.52
1.7
3
30/0.245
1.7
3
2.5
0.8
1.76
1.9
3.4
7/0.67
2.2
3.6
49/0.295
2.2
3.8
4
0.8
2.22
2.4
3.8
7/0.84
2.7
4.2
56/0.295
2.7
4.4
6
0.8
2.71
2.9
4.4
7/1.03
3.2
4.8
84/0.295
3.4
5
材料
标称截面积/mm2
标称厚度/mm
导体结构
模芯
模套
PVC
0.5
0.5
0.8
0.9
2
7/0.30
1
2
16/0.195
1
2.2
0.75
0.6
0.97
1.1
2.2
7/0.37
1.2
2.4
24/0.195
1.2
2.4
1
0.6
1.13
1.25
2.4
7/0.43
1.4
2.6
32/0.195
1.7
3
1.5
0.7
1.365
1.5
2.8
7/0.52
1.7
3
30/0.245
1.7
3
2.5
0.8
1.76
1.9
3.4
7/0.67
2.2
3.6
49/0.295
2.2
3.8
4
0.8
2.22
2.4
3.8
7/0.84
2.7
4.2
56/0.295
2.7
4.4
6
0.8
2.71
2.9
4.4
7/1.03
3.2
4.8
84/0.295
3.4
5
材料
标称截面积/mm2
标称厚度/mm
导体结构
模芯
模套
XLPE
0.5
0.5
0.8
0.95
1.8
7/0.30
1
2
16/0.195
1
2
0.75
0.5
0.97
1.1
2
7/0.37
1.4
2.2
24/0.195
1.25
2.2
1
0.6
1.13
1.25
2.4
7/0.43
1.4
2.6
32/0.195
1.4
2.6
1.5
0.6
1.365
1.5
2.6
7/0.52
1.7
2.8
30/0.245
1.7
2.8
2.5
0.7
1.76
1.9
3.2
7/0.67
2.2
3.6
49/0.295
2.2
3.6
4
0.7
2.22
2.4
3.8
7/0.84
2.7
4
56/0.295
2.7
4
6
0.7
2.71
2.9
4.2
7/1.03
3.2
4.6
84/0.295
3.4
4.8
(6)挤塑机温度设置
基于原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要求控制温度不能超过设定温度的±5℃。
表3科辰45(1#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抱闸
机颈
机头
模具
PVC(中联)
155
160
165
170
175
175
180
175
PVC(宝源)
155
165
175
175
180
180
180
175
PVC(双宝)
155
160
165
170
175
175
180
180
XLPE
155
160
165
170
172
175
175
172
PE(KB)
170
180
190
200
210
212
212
200
尼龙(TC)
185
200
205
220
230
232
230
220
表4科辰30(2#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抱闸
机颈
机头
模具
PVC
155
165
175
175
175
175
170
XLPE
155
165
175
180
175
175
172
PE
175
185
205
215
220
220
212
表5科辰60(3#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抱闸
机颈
机头
模具
PVC
150
155
165
175
180
180
180
175
XLPE
175
180
180
185
185
180
180
180
PE(KB)
150
155
165
175
180
180
180
175
表6新技80(4#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机身5
抱闸
机颈
机头
模具
PVC(中联)
155
160
165
170
175
175
175
170
-
PVC(宝源)
155
165
175
185
185
185
185
180
-
PVC(双宝)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0
175
-
XLPE
155
160
165
170
175
175
175
175
172
PE
175
185
195
205
212
215
215
220
218
表7科辰50+80(12#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机身5
抱闸
机颈
机头
模具
辅机1
辅机2
辅机3
PVC(中联)
155
160
165
170
175
175
175
175
175
155
165
170
PVC(宝源)
165
175
185
185
185
185
185
180
180
165
175
180
PVC(双宝)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0
175
175
155
165
175
无卤
135
140
145
145
150
150
150
150
145
135
140
145
XLPE
155
160
165
170
175
175
180
175
175
160
170
175
PE
175
185
185
195
205
215
215
218
215
175
185
195
表8科辰80(8#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机身5
抱闸
机颈
机头
模具
PVC(中联)
155
165
175
180
180
180
180
175
175
PVC(宝源)
160
170
180
190
190
190
185
180
180
PVC(双宝)
155
165
172
175
180
182
180
180
175
XLPE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0
180
175
PE
185
195
200
210
215
220
215
215
212
表9新技50+90(13、14#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机身5
抱闸
溢流阀
机头
模具
辅机1
辅机2
辅机3
辅机4
PVC(中联)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0
175
155
165
175
180
PVC(宝源)
155
165
175
185
185
185
185
185
180
165
175
185
185
PVC(双宝)
150
155
165
170
175
180
180
175
175
155
165
175
175
XLPE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75
175
175
155
165
175
175
PE
185
190
195
200
210
220
220
220
220
175
185
195
205
表10精铁50+70(19#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抱闸
机头
模具
尼龙(50机)
185
205
225
235
245
250
250
XLPE(70机)
155
160
165
175
175
175
172
PE(70机)
175
185
200
210
215
215
200
表11桑普60+35(7#机)挤塑机温度设置参照表(℃)
温区
材料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机身4
H1
H2
H3
H4
H5
H6
机身1
机身2
机身3
H1
H2
H3
60螺杆
35螺杆
PVC(中联)
156
180
190
202
202
195
202
202
195
-
158
195
195
200
195
200
PVC(双宝)
155
175
195
200
210
200
210
210
210
-
158
185
195
195
185
195
PVC(宝源)
155
180
200
212
215
195
215
215
210
-
158
185
210
210
185
212
XLPE
155
158
165
175
175
175
175
175
180
175
155
165
175
180
175
175
PE
175
185
190
200
210
210
210
210
210
205
175
185
195
205
205
205
尼龙
-
-
-
-
-
-
-
-
-
-
230
240
250
250
250
250
无卤
125
130
135
145
145
145
150
150
155
-
130
140
150
150
150
150
2.4工艺要求
(1)常用的常温绝缘材料字母表示的含义:
YJ——交联聚乙烯(XLPE)V——聚氯乙烯(PVC)
Y——聚乙烯(PE)YJ(F)——辐照交联聚乙烯
(2)XLPE绝缘料与催化剂的配比比例为25:
1.32。
(3)常见的导体结构见表12-14
表12A
(1)类导体结构尺寸
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外径/mm
0.50
0.80
0.75
0.97
1.0
1.13
1.5
1.365
2.5
1.76
4
2.22
6
2.72
表13B
(2)类导体结构尺寸
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结构
导体外径/mm
0.50
7/0.30
0.90
0.75
7/0.37
1.11
1.0
7/0.43
1.29
1.5
7/0.515
1.56
2.5
7/0.67
2.04
4
7/0.84
2.55
6
7/1.03
3.12
10
7/1.38
3.80
16
7/1.78
4.80
25
7/2.18
6.00
35
7/2.51
7.10
表14C(5)类导体结构尺寸
标称截面积/mm2
导体结构
导体外径/mm
0.14
19/0.10
0.50
0.25
14/0.15
0.66
0.34
19/0.15
0.75
0.5
16/0.195
0.95
0.75
24/0.195
1.19
1
32/0.195
1.34
1.5
30/0.245
1.59
2.5
49/0.245
2.00
4
56/0.295
2.60
6
84/0.295
3.20
10
7/12/0.39
4.40
16
7/18/0.39
5.50
25
7/28/0.39
6.50
35
10/28/0.39
8.00
(4)绝缘厚度
控制电缆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见下表,其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且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导体
材料厚度
导体截面积/mm2
0.5
0.75
1.0
1.5
2.5
4
6
10
PVC(mm)
0.6
0.6
0.6
0.7
0.8
0.8
0.8
1.0
PE(mm)
0.6
0.6
0.6
0.7
0.8
0.8
0.8
1.0
XLPE(mm)
0.6
0.6
0.6
0.6
0.7
0.7
0.7
0.7
计算机仪表电缆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见下表,其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且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截面积/mm2
材料厚度
0.5
0.75
1.0
1.5
PVC(mm)
0.6
0.6
0.6
0.7
PE(mm)
0.6
0.6
0.6
0.7
XLPE(mm)
0.5
0.5
0.5
0.6
电力电缆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见下表,其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截面积/mm2
材料厚度
0.5
0.75
1.0
1.5
2.5
4
6
10
PVC(mm)
0.8
0.8
0.8
0.8
0.8
1.0
1.0
1.2
PE(mm)
0.8
0.8
0.8
0.8
0.8
1.0
1.0
1.2
XLPE(mm)
0.7
0.7
0.7
0.7
0.7
0.7
0.7
0.7
RVVP型300/300V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见下表,其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且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截面积/mm2
材料厚度
0.5
0.75
1.0
1.5
2.5
4
PVC(mm)
0.5
0.5
0.6
0.6
0.7
0.8
RVV型300/500V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见下表,其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且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截面积/mm2
材料厚度
0.5
0.75
1.0
1.5
2.5
4
PVC(mm)
0.4
0.4
0.6
0.6
0.7
0.8
(5)绝缘同心度计算
注:
a—最大厚度;b—最小厚度。
(6)绝缘分色
控制电缆分色
当五芯以下电缆的绝缘线芯采用着色标识时,除用黄/绿组合色识别的绝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