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28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docx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详案

【篇一:

2015《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2015《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激发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

2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重点)

3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游戏,激疑激趣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猜两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第一条: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打一种植物,是什么?

(葡萄)

第二条,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

也打一种植物。

(丝瓜)

2.如果种葡萄和丝瓜啊,还要做一项特殊的工作,什么工作?

(要给他们搭架子。

)不搭架子行不行?

(不行,不搭架子,他们就没法儿往上爬了)

二、揭示课题,感知文题

过渡:

刚才我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

(板书课题)

谁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吗?

那按照他这个意思,这题目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

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

三、交流预习,理清脉络

(一)交流对爬山虎脚的初步了解

1.学生交流:

课前,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哪些了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介绍)

2.教师参与:

课前,老师也了解了爬山虎的脚,我还从这本书(出示《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它的另一种根,因为它生长在空气中,所以叫气生根。

你看,老师这是怎么了解的?

观察、读课外书、查找资料都是预习的一些好的方法啊。

我们运用这些方法都对爬山虎的脚有了一些了解。

那么,叶圣陶爷爷他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呢?

请同学们看第6课。

(二)初读感知,读准词语

1.检查字词。

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

2.出示:

嫩茎一顺儿漾起波纹

触着墙痕迹蛟龙

强调多音字及儿化音的读法。

3.快速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呢?

(1)谁知道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爬山虎的脚?

(3.4.5)

(2)课文除了讲爬山虎的脚,还讲了什么?

(叶子)

四、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

1.自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注意:

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重点讲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把这句话画下来。

2.出示: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1)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这一段重点讲的什么吗?

(长大了的叶子)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人注意)

3.再读读这段话,看哪几句话具体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3.4.5句)

4.那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现出来呢?

(学生练读)

(1)指名读。

(学生评议)

(2)欣赏爬山虎叶子画面,听老师读。

(3)指名读。

老师给你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让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起来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长大了叶子。

(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声音和感情都非常丰富,这可以用一个四字的词来形容。

哪个词?

声情并茂。

读书就应该这样去读。

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

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呢?

五、读文画图,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

(一)读文画句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

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二)读文画脚

1.教师板画,提出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

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

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2.学生读书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①选颜色:

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方案一:

学生选择的是红色

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

教师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

(说课文依据)

方案二:

学生选的不是红色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习惯。

②画脚。

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③全班评议。

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进行评议,纠正错误。

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形状: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方案一:

学生画得不对

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方案二:

脚的位置画错了

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

小结:

是啊!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4.组合朗读。

咱们这样来读:

第一组读黄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

第二组读蓝色部分,这一部分是——

第三组读红色部分,这部分写的是——

最后一句大家一齐读。

过渡:

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

这一段,通过同学们认真读书,自己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那第四自然段呢?

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

六、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读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么?

(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

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3.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呢?

老师通过读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一部分,抓住了关于爬山虎爬的一个重点词触。

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再读读后面的句子,想一想,还应画出哪些重点词,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

课件出示:

(触)()()()()()

4.学生评议。

方案一:

说得不对

请学生再读文并调整词序。

变弯

触巴拉贴

方案二:

学生漏掉变和弯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去掉变、弯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

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5.体会朗读。

注意:

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

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

(二)看画面配解说

那爬山虎是不是这样爬的呢?

(1)放动画。

你们注意了吗?

这个画面和电视上的画面比起来,是不是少点什么?

(2)给画面配解说词。

不过,解说要讲究方法的,就是屏幕上演什么,我们就说什么。

解说一定要与画面同步进行。

(试说后指名说)

(三)质疑问难

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

①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

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解决问题

1.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

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方案一:

可以用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

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

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方案二:

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

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

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2.教师板画描述启发:

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

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

(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小结:

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七、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

(一)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

(板书:

萎了牢固)

(二)教师小结: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变化。

八、回归整体,领悟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1.回归课题。

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老师为什么把脚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这脚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

2.如果我们也像叶圣陶爷爷一样去了解爬山虎的脚,观察一次行吗?

观察一天行吗?

3.小结:

是啊!

叶圣陶老爷爷对爬山虎的脚不光进行了细致观察,而且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

这正是我们所要努力学习的。

附:

板书

茎上枝状细丝嫩红

变弯

6爬山虎的脚触巴拉贴

萎了牢固

【篇二:

《爬山虎的脚》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内蒙赤峰

本年段基于标准的学习目标:

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3年版”小学四年级阶段学习总目标为:

1.200个字,会写2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371个词语。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感情,通过朗读把感悟表达出来。

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00字。

4.5.材料。

6.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7.学习略读。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9.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10.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同时结合语文学习,使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所想所得。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爬山虎图片,爬山虎生长视频,蛟龙爪子的图片,关于爬山虎的课外资料,ppt课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与使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依然是按专题进行编写的,《爬山虎的脚》是第二组观察与发现中选自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以生动、细致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的脚和叶子的外形特点以及它是如何用“脚”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使用教材的构想: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读画思议”,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借助词典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

本单元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准“均、匀、茎”的读音,并能口头组词,能正确书写

“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并能各组两个不同的词。

2、细读课文,抓住重点的词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重点目标)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课文

4、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难点目标)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能留心周围实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对话的形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法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学生行为(活动)

1、朗读课文,在文中圈出“均、匀、茎”,并能口头组两个不同的词语;圈出“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这11个字,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并能组两个不同的词语。

提示:

a、注意这些字的笔顺和结构:

虎、逐、叠、茎

c、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触角蛟龙均匀漾起

2、收集爬山虎的图片、资料,还可以观察爬山虎,留意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教师制作爬山虎的脚的多媒体的课件。

3、读读课文,思考:

(1)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先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绍

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

(2)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句子。

反复朗读并思考:

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一是绿,“绿得那么新鲜”;二是又多又密,铺在墙上“不留一点空隙”;三是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边读书,边画一幅简笔示意图。

(4)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呢?

①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②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按顺序说一说。

(5)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爬山虎,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教学图片:

一幢老房子,外面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绿色植物。

师:

同学们,这就是爬山虎,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它是那样生机盎然,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叶圣陶先生走进爬山虎。

板书课题,揭题:

6爬山虎的脚

二、设问导读

了解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一

①认识5个生字:

茎、柄、蛟、均、匀;

②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正确书写11个生字:

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

③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

学习目标二:

①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②与同学讨论:

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学习目标三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一:

①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②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自学要求二:

①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②与同学讨论:

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自学要求三: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

1、叶子的特点是什么?

2、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就像是有人故意摆好的?

猜猜,那是谁呢?

3、把叶子写得富有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了美,作者到底是怎么观察叶子的呢?

三、实施导学检测

四、拓展延伸

1、积累课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优美句子。

2、仿写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第三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个

【篇三: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

5、爬山虎的脚

南通中心小学四年一班

执教:

林玉清时间:

2012.9.20上午第二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

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

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

(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

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

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

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