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三.docx
《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三
课时作业(十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山东菏泽3月)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
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中共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未完成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解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没有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故B项正确;1942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革命应该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完成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A项与史实不符;《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效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共所犯的右倾错误,故D项排除。
答案:
B
2.(2017·湖北武汉四调)1951年底,中共中央在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电报中指出:
“贪污分子、浪费分子和官僚主义分子当然大多数不是反革命分子,他们的罪名是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但这个问题现在已极严重,必须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
”材料表明中共中央( )
A.践行中国共产党七大的相关决议
B.把“三反”当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内容
C.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腐败问题
D.认为发展经济是当时社会的主要任务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中共中央认为,虽然贪污分子、浪费分子和官僚主义分子大多数不是反革命分子,但必须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这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腐败问题,故选C项。
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与中共七大的决议无关,故A项错误;当时尚未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发展经济,故D项排除。
答案:
C
3.(2017·江苏联盟2月)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如下内容。
该会议( )
工作重点
(一)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
(二)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
A.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B.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C.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D.在探索经济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果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说明当时面临筹备建立新中国的重大问题,故选B项。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7·湖南邵阳二联)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
“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表明中国( )
A.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制作为反腐的工具
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邓小平强调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强调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这表明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故选D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故A项排除;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立法为民的原则,故B项排除;题目中并未提到反腐,故C项排除。
答案:
D
5.(2017·山东枣庄模拟)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解析:
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不是外交问题,故A项错误;图片没有体现“一国两制”构想,故B项排除;由三幅图片及其下方的文字可知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故D项排除。
答案:
C
6.(2017·湖北黄冈三联)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部选任标准
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
D.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
解析:
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村干部任用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为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干部任用重视劳动楷模;改革开放后,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个人魅力、经济实力的人担任村干部。
由此分析,时代需要影响村干部选任标准,故选B项。
答案:
B
7.(2017·广东湛江一模)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
“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
”周恩来发表此番言论的目的是( )
A.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
B.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
C.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寻求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
解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中国。
材料中周恩来的外交言论旨在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故选B项。
“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A项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根据材料中“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可知C项错误;1953年时,中苏关系并未恶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7·山东淄博3月)1962年,中日双方由廖承志、高崎达之助(日本执政党要员)以民间形式签订发展长期易货贸易的备忘录,这种贸易形式因此也被称为“备忘录贸易”,成为当时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
据此可知,中日“备忘录贸易”( )
A.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B.为中国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C.解除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与日本以民间形式签订发展长期易货贸易的备忘录,这种贸易形式成为当时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选D项。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故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方对华经济封锁的解除,故C项排除。
答案:
D
9.(2017·安徽江南十校3月)毛泽东曾指出:
“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曾大规模接受苏联的经济援助。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不断扩大援助规模。
下列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援助
B.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
C.新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D.苏联援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
解析:
材料信息可以说明中国得到苏联的援助,但A项中“主要得益于”表述不当,符合题意。
建国之初,中国对外援助会加剧国内物资紧张,故B项解读正确;新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故C项解读正确;建国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孤立封锁,苏联的援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故D项解读正确。
答案:
A
10.(2017·山东菏泽模拟)有学者说,正是万隆会议的召开,使“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
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万隆会议( )
A.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其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D.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万隆会议促进了南南合作和中非友谊,这说明万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的综合国力,故A项错误;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万隆会议的宗旨,故D项排除。
答案:
B
11.(2017·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二诊)1979年初,邓小平在美访问期间,会见了美国内阁部长、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
对媒体人士也来者不拒,对记者的提问均予以答复。
邓小平这些做法旨在( )
A.传递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B.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赞赏
C.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肯定美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解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从材料信息看,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期间会见了美国政要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甚至还有媒体人士,其主要目的就是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故选C项。
答案:
C
12.(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下图是新时期中国的“三环准联盟外交”示意图,据此可知(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国际认可
B.中国外交注重观念更新与机制创新
C.中国外交政策由“不结盟”回归“结盟”
D.冷战时的外交烙印被世界各国遗弃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赢得国际认可”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图片中“多边外交”“准联盟外交”“传统国家”信息说明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故B项正确;新时期中国是不结盟,故C项错误;被世界各国遗弃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7·太原模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既定国策。
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会因外界形势变化而采取变通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
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
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
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
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
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相等距离。
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它确立了两个目标:
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
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以一览无遗:
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
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
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
《大国逐鹿:
新地缘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三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
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9分)
(3)根据材料三,提炼出关于“冷战”后导致世界冲突根源的观点。
试以史实论证材料三作者的观点。
(9分)
解析:
第
(1)问,抓住材料中“1919年、1949年和1979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三周期的“战略性调整”;从两个周期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方面分析说明。
第
(2)问,首先提炼材料二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进行评论即可。
第(3)问,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作者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冲突,从材料三中最后一句话和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
(1)调整:
第二周期:
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
第三周期:
开展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说明:
第二周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临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重任;美苏“冷战”,两大对峙阵营逐渐形成,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包围。
第三周期: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确立改革开放国家战略;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评述:
①中国在“冷战”中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但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恰恰体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
②“冷战”结束后,认为中国为了“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世界和平。
(3)观点:
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作者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冲突。
论证:
为遏制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4.(2017·泉州高三质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份历史高考题(节选)
1978年历史高考题(1978.7.9)
一、填充题:
(共20分。
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例:
4.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________的革命口号。
二、简要写出下列年代中世界史或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
(共5分,每题0.5分。
答案写在每一个年代的后面)
三、在地图上画出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将起、止、经过的共六个城市按进军路线连成一线,不得多连)。
(5分)
四、简要解释名词:
(每题5分,共25分。
在每个名词下空白处作答)
例:
1.《史记》
五、问答题:
(共45分。
)
例:
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18分)
考查主要内容:
农民起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事件、战争事件等等。
2015年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2015.6.8)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例: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例:
41.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考查主要内容:
古今中外经济问题、传统文化、民主法治、抗战纪念、社会保障、亚投行、科教兴国、民族团结等等。
概括说明上述两份试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26分)(要求:
观点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
解析: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
比如从题目的难度、考查方式、考查角度等多个角度来思考和回答。
结合1978年和2015年两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原因,要注意与题目相吻合。
答案:
(示例)不同:
1978年题注重革命史的考查,题目简单,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2015年题注重文明史和国内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原因:
从高考所处的时代角度分析。
1978年“文革”刚结束,阶级斗争思想仍然较浓,国际上两极格局、意识形态冲突仍然明显,因此高考题目仍注重考查革命史;“文革”对教育破坏严重,学生知识水平低,高考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2015年高考时,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因此高考注重考查文明史及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对人才的要求提高,高考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