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15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7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docx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东莞大气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环境规划

题目名称_东莞市大气环境规划

学生学院__环境科学与工程___

专业班级____

学号

学生姓名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1月10日

1总论4

1.1任务由来4

1.2编制目的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规划编制依据5

1.4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

1.5规划范围和规划时限错误!

未定义书签。

1.6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6

1.7规划的重点内容7

2东莞市概况8

2.1地理位置8

2.2自然条件概况8

2.3社会经济概况10

2.4环境概况10

3社会经济评价与发展定位13

3.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3

3.2区位分析和发展定位13

3.3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3.4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要点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4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16

4.1大气环境状况分析16

4.2主要环境问题分析17

5社会经济发展情景设计与环境压力分析17

5.1人口结构及变化13

5.2东莞市经济发展特征分析15

5.3社会经济发展情景规划15

5.4环境需求与环境压力分析预测21

6规划目标与指标22

6.1目标22

6.2指标23

6.3各环境要素目标23

7生态与环境功能区划24

7.1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划24

7.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24

8环境容量测算与区域综合生态承载力分析24

9环境保护规划方案27

9.1大气总量控制方案27

9.2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7

9.3大气污染治理投资估算28

10重点工程规划28

10.1重点工程规划28

10.2项目经费预算29

10.3项目实施与执行计划29

11可达性分析31

 

1总论

1.1规划目的

根据“十一五”期间的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给区域二氧化硫减排和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很大压力,根据该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2015年该市工业产值将达到1450亿元。

由于未来东莞市将控制工业耗能,并推广清洁生产作为“十二五”工作的主要任务。

所以为了响应2010年省环保主管部门给东莞市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1.3万吨的任务,将对东莞市进行大气环境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

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做出规定,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其中该规划的目标是东莞大气污染控制,在规划期内要把该区域的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

1.2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该沿海城市的资源和环境特点,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契机,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围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合理引导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序发展,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彻到该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之中,推动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将该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该市创建成“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

1.3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着眼长远,分步实施。

探索全局性影响的环境问题,解决目前的突出问题,着眼于长远的持续发展。

将工作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分步加以实施。

(3)源头抓起,全程控制。

从源头保护环境,坚持把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

(4)以人为本,突出重点。

重点解决市民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环境问题,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5)因地制宜,立足实际。

从东莞市的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

(6)城乡统筹,综合整治。

城乡环境统筹考虑,有效防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1.4规划编制依据

1.4.1相关法律与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4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5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1996年10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

(1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0月1日)

(12)《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1月2日)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

(14)《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第39号)

(1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4.2相关规划

(1)《广东省环保保护条例》(2005年1月1日)

(2)《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粤西函【2005】111号)

(3)《东莞市“碧水蓝天净地绿城”行动计划》

(4)《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0-2015)

(5)《东莞市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纲要》

(6)《东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1.4.3引用环境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4)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6)《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环发【2006】192号)

1.4.4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1)《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环办[2001]18号

(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及测算要求》

(3)《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大纲(试行)》)(2002年1月20日)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1993年)

(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6)《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

(7)《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粤环【2006】49号

1.5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1.5.1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为该市行政辖区,该市分为A、B、C、D四个区,各分区面积分别为7.0,4.8,4.0和2.9km2。

1.5.2规划期限

该市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除特别说明的数据以外,文本中的环境质量现状资料、社会经济现状以及污染源数据均为2010年的统计数据。

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

1.6规划的重点内容

针对该市存在的环境问题,本次规划的重点是:

(1)该市电力行业污染源和一般工业污染源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评估与控制;

(2)估计SO2总量指标是否合适;

(3)2015年该市SO2是否会超出环境容量;

(4)提出污染控制规划并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

1.7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技术路线框架见图1。

 

图1

2东莞市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

地处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是清溪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

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5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龙镇、石排镇、茶山镇、企石镇、桥头镇、东坑镇、横沥镇、常平镇,虎门镇、长安镇、沙田镇、厚街镇,寮步镇、大岭山镇、大朗镇、黄江镇,樟木头镇、谢岗镇、塘厦镇、清溪镇、凤岗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石碣镇、望牛墩镇、洪梅镇、道滘镇)。

2.2自然条件概况

2.2.1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

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东莞握东江和广洲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2.2.2水文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

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博罗县、惠阳市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新开河口,有发源于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有企石河流入。

至石龙分出南支流后,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的支流汇流,经市境石碣、高埗、中堂、麻涌的大盛注入狮子洋;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莞城、道纁、厚街、沙田于泗盛注入狮子洋。

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2.2.3气候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

最暖为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年平均气温为22.7℃。

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

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

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

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

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

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

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

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

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2.2.4自然资源

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

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

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

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

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

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2.3社会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三十年来,东莞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制造之都、富可敌省、广东第四极、三来一补,在带给东莞诸多荣耀的同时,其以廉价土地“粘合”港台资本和内地廉价劳动力为生存根基而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东莞传统发展模式的特点,其一是先污染后治理,虽然经济发展了,却付出沉重的环境和生态代价,难以相应地提高生活质量。

其二是多分散少集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直到2001年才兴建市级园区。

其三是高消耗低产出,导致土地空间、能源水源、人口重负和环境承载“四个难以为继”。

其四是工业化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即利用来自内地不同批次的劳动力推进工业化,较大地削弱了东莞工业化的实际水平。

其五是城市化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即伴随着分散工业化的步伐,走了一条分散、无序、就地、均质发展的路子,因而削弱了城市化的总体水平。

就这五点分别与珠海、苏州、深圳、香港、日本等国内外较好模式对比,东莞必须通过进行产业转型,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2.4环境概况

2010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持续好转。

市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降水酸度有所减弱,酸雨污染与上年相比有所减轻。

东江东莞段水质达到优良水平,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东莞运河水质持续改善达Ⅳ-Ⅴ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以及东莞市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一)大气环境。

1.城市空气。

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159天,占全年的43.56%;为良的天数为198天,占全年的54.25%。

优良天数占全年的97.81%。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值为0.02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比上年下降0.001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比上年上升0.007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为0.063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比上年下降0.003毫克/立方米。

灰尘自然沉降量年平均浓度值为6.18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标准,比上年下降0.42吨/平方公里·月。

2.城市降水。

全年降水pH年均值为5.11,比上年上升0.08个pH单位(酸度减轻);酸雨频率为52.2%,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好转趋势。

2010年对比200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灰尘自然沉降量的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下降28.2%、5.9%、23.2%、10.6%。

降水pH年均值上升1.04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下降13.5个百分点。

(二)水环境。

2010年,东江东莞段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所有监测断面均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全年监测结果显示,在参与评价的23个项目中年均值均没有出现超标。

整体水质保持稳定。

2010年,饮用水源水质继续保持良好,市区各个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均达标,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与上年相比,水质保持稳定。

2010年,东莞运河监测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Ⅳ-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氨氮下降5.8%,石油类下降50%,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3%,水质持续改善。

“十一五”期间,东江东莞段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达标率100%,东莞运河水质逐年稳步改善,基本达到功能水质目标。

(三)声环境。

2010年,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各类噪声年均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关标准。

市区建成区范围内,主要交通干线的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7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标准,对比上年下降0.1分贝。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8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标准,与上年持平。

“十一五”期间,市区各类噪声年均等效声级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声环境质量常年基本保持稳定。

(四)生态环境。

2010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60660公顷,共有林地面积58198.2公顷,森林覆盖率36.7%,比上年增长0.2%;活立木蓄积量25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1%,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全市森林生态效益总量为51.3亿元。

建立同沙、莲花山2个野生鹭鸟保护区,面积2066.67公顷;建立万亩莞香培植基地。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态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全市共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5个,规划面积8075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

建立森林公园16个,面积18983.3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7%,其中:

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12个。

(五)排污状况。

1.废水排放。

全市废污水年排放总量7.57亿吨,比上年减少10.8%。

其中:

工业废水排放量3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4.57亿吨。

2.废气排放。

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2339.74亿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52%。

其中:

工业烟尘排放量为2.80万吨,排放达标率99.9%。

3.固体废弃物排放。

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313万吨,处理量15万吨,综合利用量297万吨,处理率为4.79%,综合利用率为94.89%。

“十一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控制,总量有效削减。

2010年对比200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分别由13.5万吨、20万吨下降到10.47万吨、9.12万吨,削减率为22.4%、54.4%。

3社会经济评价与发展定位

3.1社会经济概况

东莞全市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3160.0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35.39亿元,在全省排名第四,跨越了4000亿的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加接近40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3%。

过去的5年,东莞经济总量曾位居全省前列,但平均增速已经不到10%,远远低于曾经20%的高速增长,比如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全省垫底。

面对经济困境,面对加工贸易增长的瓶颈,东莞提出转型升级。

在某些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东莞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4:

49.9:

49.7。

与2007年相比,结构明显提升,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提高了5.6个百分点。

根据该方面的比重关系,得到东莞市产业结构的预测结果,

3.2区位分析和发展定位

3.2.2区位优势分析和差距比较

珠三角内部看:

作为珠三角总量最大的广州,2000年以来其增速一直低于珠三角的平均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深圳,近三年经济增速低于珠三角的平均水平,呈现发展速度放缓,作用减弱,特别是2007年深圳在珠三角中增长最低,而佛山、惠州、江门、肇庆则加速上行,呈现先行地区速度减缓、后发地区快速追赶协调发展格局。

2007年珠三角九市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大关。

伴随GDP的快速增长,珠三角的人均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珠三角九市人均GDP达到54721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7196美元,参照世界经合组织的划分标准,已经达到中上等收入水平标准。

珠三角九市人均GDP2001-2007年均增长为13.7%,低于同期GDP2.0个百分点。

而从珠三角内部看,深圳2007年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大关,广州、珠海、佛山位于8000-10000美元之间,中山、东莞位于6000-7000美元之间,而惠州、江门、肇庆位于2000-4000美元之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内部呈现极化差距较大。

广东及珠三角九市人均GDP

年份

珠三角九市

全省

人均GDP(元)

按当年汇率折合美元

人均GDP增长(%)

人均GDP(元)

人均GDP

增长(%)

2000

20278

2449

7.2

12736

7.1

2001

22062

2665

8.6

13852

7.2

2002

24921

3011

12.7

15365

11.1

2003

29188

3526

15.8

17798

13.4

2004

34488

4167

15.5

20876

13.1

2005

40259

4915

14.7

24438

12.4

2006

47071

5905

15.2

28284

13.4

2007

54721

7196

13.9

33151

13.1

3.2.3区域发展定位

目前东莞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制造业加速向高科技方向转型,其规模和效益会更加突出,在国民经济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东莞的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已参与了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东莞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

出于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东莞,确定以由电子信息业为主导的制造业立市,既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接受广州、深圳的辐射,借用其资源加快发展。

近几年东莞的城市发展已开始围绕制造业来调整布局。

为吸引国内外的资金,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机构落户,东莞将加紧治理于城市功能重新整合和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化。

未来东莞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将有质的提高。

因此,东莞市根据自己制造业发达,经济国际化的特点,确定了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建设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

5.1人口结构及变化

东莞市统计局称,截至2011年11月1日零时的统计结果显示,东莞市常住人口达到8220237人。

东莞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88%,东莞是广东省居广州、深圳之后的第三大人口大市。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445700人相比,10年间东莞共增加了1774537人,增长了27.53%,年平均增长率为2.46%。

822万多的常住人口说明东莞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也说明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就总体趋势而言,户籍人口仍然保持以往的发展趋势线性增长,而外来人口则从2007年至2012年出现减少趋势,从2012年开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出现相应的增长。

受外来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东莞市常住人口和总人口也出现了类似的先减少而后增加的发展趋势。

5.2东莞市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1)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探索排污权交易,促进结构型减排。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推进传统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生态化改造。

支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打造生态产业园区。

完善用地指标调控制度,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和占用耕地补偿机制,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加快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健全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

(2)发展低碳经济

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价格、信贷、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和评估考核机制。

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建设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