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589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docx

八上历史学案教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主备教师:

班级姓名导学时间

课题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吸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知识目标: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经验分享法、讨论法、总结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

配合课件使用,讨论讲授阅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知识点

导学过程

备注

预习填空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过,

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为了推销和掠夺,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2、时间:

年6月3日起。

3、地点:

广州海滩。

4、意义:

维护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二)鸦片战争

1、直接原因:

英国政府为保护罪恶的鸦片走私活动,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2、双方:

英国—

3、开始:

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海面,封锁珠江口。

4、结果:

战败,被迫签订。

(三)《南京条约》

1、时间:

2、条约主要内容:

(1)割地:

割让给英国;

(2)赔款万元;(3)五口通商:

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

(1)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2)严重损坏了中国的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引导学生预习教材P2—6。

完成填空,初步了解学习目标,记忆基础知识

1、有人认为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

为什么?

2、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拓展延伸:

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讨论: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你有何感想?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目标,并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分析

和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见导学案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一课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影响。

3.《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

学习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学习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沦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过,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为了推销和掠夺,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2、时间:

年6月3日起。

3、地点:

广州海滩。

4、意义:

维护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二)鸦片战争

1、直接原因:

英国政府为保护罪恶的鸦片走私活动,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2、双方:

英国—

3、开始:

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海面,封锁珠江口。

4、结果:

战败,被迫签订。

(三)《南京条约》

1、时间:

2、条约主要内容:

(1)割地:

割让给英国;

(2)赔款万元;(3)五口通商:

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

(1)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2)严重损坏了中国的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有人认为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

为什么?

2、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拓展延伸:

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讨论: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你有何感想?

三、检测与反馈:

四、课堂总结

五、师生反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备教师:

班级姓名导学时间

课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能力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知识目标: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经验分享法、讨论法、总结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

配合课件使用,讨论讲授阅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知识点

导学过程

备注

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

1、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

年6月,英军舰队封锁进行挑衅。

2、结束时间:

年8月。

3、鸦片战争的影响:

是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二、预习填空

(一)火烧圆明园

1、背景:

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

1856年10月至年10月。

3、战争发动者:

英国、法国。

4、重大事件

(1)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2)1858年《》签订。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

(4)1860年《》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二)沙俄趁火打劫

1、时间:

           

2、主要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3、范围面积:

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万平方千米。

4、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背景: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2、青浦战役:

1860年,大败的洋枪队。

3、慈溪战役:

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

 

引导学生预习教材P8—12。

完成填空,初步了解学习目标,记忆基础知识

1、为什么称英法发动的这次侵略中国的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有哪些?

给中国带来什么

影响?

你有何感想?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目标,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见导学案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知识回顾

1、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

年6月,英军舰队封锁进行挑衅。

2、结束时间:

年8月。

3、鸦片战争的影响:

是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二、预习填空

(一)火烧圆明园

1、背景:

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

1856年10月至年10月。

3、战争发动者:

英国、法国。

4、重大事件

(1)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2)1858年《》签订。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

(4)1860年《》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二)沙俄趁火打劫

1、时间:

           

2、主要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3、范围面积:

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万平方千米。

4、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背景: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2、青浦战役:

1860年,大败的洋枪队。

3、慈溪战役:

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称英法发动的这次侵略中国的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有哪些?

给中国带来什么

影响?

你有何感想?

三、检测与反馈: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外国侵略者要维护其在华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侵略者的在华利益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3、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什么道理()

A.落后就要挨打B.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C.鸦片危害严重D.北京曾是清朝的都城

4、恩格斯说,某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

5、“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这是1862年前后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的一首民歌,歌中“红头军”指的是()

A.红巾军B.清军C.洋枪队D.太平军

四、课堂总结

五、师生反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主备教师:

班级姓名导学时间

课题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要坚决捍卫她;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能力目标:

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

知识目标: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左宗棠收复伊犁的原因。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经验分享法、讨论法、总结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

配合课件使用,讨论讲授阅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知识点

导学过程

备注

一、知识回顾

1、1856—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万平方千米。

二、教材预习

(一)边疆危机

1、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世纪60—70年代,

和都想夺得这块辽阔的土地。

2、1865年,中亚浩国派军事头目率兵侵入新疆,占领攻陷了天山南路大部分地区。

与此同时,惯于趁火打劫的,出兵强占伊犁。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他采用“”战术,收复除以外的广大地区。

(三)谈判桌上的较量

1、清政府为收回伊犁,派为全权大臣赴俄国直接进行谈判,签订了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引导学生预习教材P14—16,

完成填空,初步了解学习目标,记忆基础知识

1、当时清朝对“海防”和“塞防”存在着争议,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你认为哪个更重要呢?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目标,并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分析

和应用,

见导学案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学习目标: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

学习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左宗棠收复伊犁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知识回顾

1、1856—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万平方千米。

二、教材预习

(一)边疆危机

1、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世纪60—70年代,

和都想夺得这块辽阔的土地。

2、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派军事头目率兵侵入新疆,占领攻陷了天山南路大部分地区。

与此同时,惯于趁火打劫的,出兵强占伊犁。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76年,他采用“”战术,收复除以外的广大地区。

(三)谈判桌上的较量

1、清政府为收回伊犁,派为全权大臣赴俄国直接进行谈判,签订了。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当时清朝对“海防”和“塞防”存在着争议,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你认为哪个更重要呢?

三、检测与反馈: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A.清军平定回部叛乱B.刘永福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

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D.左宗棠收复新疆

2、1878年左宗棠收回了除之外的新疆领土()

A.伊犁B.喀什葛尔C.南疆D.北疆

3、清政府为收复伊犁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伊犁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4、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A.都护府B.大将军C.行省D.知府

5、英国和俄国支持阿古柏政权的目的是()

A.控制阿古柏B.打开新疆市场C.控制新疆D.贩卖军火

6、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的目的是()

A.防止沙俄重新占领伊犁B.扫除阿古柏的残余势力

C.加强强东南防御D.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7、识读下面的人物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曾在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2)他的最主要事迹是进军,消灭了政权,收复了除地区以外的全部领土。

四、课堂总结

五、师生反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主备教师:

班级姓名导学时间

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知识目标:

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讲述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运用表格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认识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难点从《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中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能够独立运用表格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经验分享法、讨论法、总结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

讨论讲授阅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知识点

导学过程

备注

预习导学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2)1894年,朝鲜爆发。

朝鲜国王请求派兵协助镇压。

日本乘机派大军进攻朝鲜,讲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经过:

主要战役及民族英雄

(1)平壤战役,结果:

(2)黄海大战,结果:

(3)威海卫战役,结果:

3、结果:

中国惨败,被迫签订。

二、中日《马关条约》

1、内容:

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开放、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2、影响:

(1)它是继中英《》后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

(3)刺激了西方列强中国的野心。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引导学生预习教材P18—22,

完成填空,初步了解学习目标,记忆基础知识

1、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分析《马关条约》哪些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目标,并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分析

和应用。

见导学案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学习目标:

甲午战争的概况、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学习重点:

讲述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运用表格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认识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难点从《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中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能够独立运用表格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预习导学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2)1894年,朝鲜爆发。

朝鲜国王请求派兵协助镇压。

日本乘机派大军进攻朝鲜,讲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经过:

主要战役及民族英雄

(1)平壤战役,结果:

(2)黄海大战,结果:

(3)威海卫战役,结果:

3、结果:

中国惨败,被迫签订。

二、中日《马关条约》

1、内容:

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开放、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2、影响:

(1)它是继中英《》后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

(3)刺激了西方列强中国的野心。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对比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分析《马关条约》哪些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检测与反馈: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A.清军平定回部叛乱B.刘永福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

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D.左宗棠收复新疆

2、1878年左宗棠收回了除之外的新疆领土()

A.伊犁B.喀什葛尔C.南疆D.北疆

3、清政府为收复伊犁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伊犁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4、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A.都护府B.大将军C.行省D.知府

5、英国和俄国支持阿古柏政权的目的是()

A.控制阿古柏B.打开新疆市场C.控制新疆D.贩卖军火

6、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的目的是()

A.防止沙俄重新占领伊犁B.扫除阿古柏的残余势力

C.加强强东南防御D.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7、识读下面的人物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曾在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2)他的最主要事迹是进军,消灭了政权,收复了除地区以外的全部领土。

四、课堂总结

五、师生反思: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主备教师:

班级姓名导学时间

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能力目标: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知识目标: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及《辛丑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群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经验分享法、讨论法、总结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

讨论讲授阅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知识点

导学过程

备注

预习导学

一、知识回顾

1、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2、甲午中日战争中喜神于黄海大战的是,威海卫海战全军覆没。

二、教材预习

(一)瓜分中国的狂潮

1、背景:

后,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快,它们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权益,强租海港,划分“”,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在中国北方大地掀起了一场风暴。

(二)、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

年。

2、直接原因:

运动的迅猛发展。

3、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要维护它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4、较大战役:

战役。

5、结果:

八国联军占领。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三)《辛丑条约》

1、时间:

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等国签订。

主要内容:

中国赔偿白银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为“使馆界”,有各国派兵保护,不许在界内居住;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2、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