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5875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docx

8年级物理讲义TCT要点

北辰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初二课时数:

3KS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学科教师:

杜广勇

授课类型

T-声音的世界

C-常见题型

T-综合能力测评

星级

★★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声音的特性

2、掌握防治噪音

3、会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这话对不对?

经典例题1:

手掌按住了正在发声的鼓面,声音消失了,这是因为()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住了振动

【答案与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原因。

由于题干中明确说明,声音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既然是声音消失,即鼓面由原来的发声变为不发声。

而并不是说发出的声音经过了怎样的变化。

由于鼓面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声音停止的时候,即没有发生,即生源不再振动。

答案选D.

【解题方法点拨】

(1)归纳法:

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经过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换法:

不易观察的现象对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水花四溅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乒乓球或水花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命题方向】

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中考中常围绕“振动”两个字出填空题,近几年以转换法较为热点,如扬声器纸屑实验、乒乓球音叉实验等,考查体现振动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目的、纸屑和乒乓球的作用等.

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

声源没有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没有振动。

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起来,通过蜡烛火焰可以看出周围空气振动的情况。

实验探究:

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学生趴到桌子上在底下敲打可以听到声音,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电话)

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钓鱼时当人靠近时鱼就会被吓跑、闹钟设定1分钟后响→套塑料袋→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能听到闹铃声音吗?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1)声音靠介质传播.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注意:

(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不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点要区别与光沿直线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吧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3)、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

(4)、空气越稀薄,传声效果效果越差,真空不会进行声音传播。

(5)、一般而言,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的效果最差,速度最慢。

课外小知识: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骨传导。

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还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作品来,就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当他弹出一个音阶时,声音通过木棍、牙齿和颅骨直接传到他的内耳(耳蜗)。

【命题方向】

真空罩内放入闹铃的实验常是出题热点,重点是考查理想实验法的推理思维.其他知识点常以填空题为主,重点记住关键的词语;也有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如真空玻璃、空心砖的声学优点等.

【解题方法点拨】

(1)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

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哺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2)理想实验法: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真空罩中放入正在发声的闹铃,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如果把罩内气体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其实将罩内气体全部抽出是不现实的,只是一种推理.因此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或者说传声一定需要介质.

(3)同一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

经典例题2: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可以自由的通话,在空间站外部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可进行通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话设备对话更加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与解析】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空间站外工作是,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而在空间站内有人造空气环境,可以直接对话。

答案选B.

练习1.(2015•成都)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练习题2.(1996•宜昌)下列有关发声和传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D.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

声速

(1)定义:

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符号v来表示.

(2)公式:

v=s/t表示声速,单位是m/s;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

(3)常数:

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

(4)影响因素:

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

(5)声音在传播时由声速大处向声速小处偏折.

(6)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1)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有关,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V固体>V液体>V气体。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温度有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睡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平常我们讲的空气中的声速,是指的340m/s。

【命题方向】

该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也可能考查与声音有关的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解题方法点拨】

(1)340m/s的条件是15℃的空气中,温度和介质不同时其数值也不同.

(2)光速比声速大,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枪烟计时晚0.294s.

【知识点的认识】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速度为0.

练习题1.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出现的现象是()

A.只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B.只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C.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D.先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练习题2.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应该()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较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比光速慢得多

练习题3.在一雷雨夜,小明在看见闪电后6s听到雷声。

求闪电位置与小明相隔的距离。

提示:

打雷与闪电是同时且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但光速与声速不同,传到人耳时间不同。

解:

s=vt=340m/s×6s=2040m

【命题方向】

(1)根据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数据归纳规律.

(2)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

在一个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解题方法点拨】

(1)声速与介质种类的关系规律不是绝对的,软木就是特例,所以表达规律时要说“一般情况下”.

(2)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3)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

回声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以后,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能够区分开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们才能将回声分辨出来。

若不到0,1S。

和原声混在一起,使的元声音加强,因此,在屋子里说话声音比较响亮。

回声的应用,重要的应用是测距,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水的深度、到障碍物的距离等等,测量原理就是利用。

其中t为从发射声音到接收到声音的时间。

【例1】跟“回声”有关的现象是()

A.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B.蝙蝠利用超声波捕蚊子

C.船只利用声纳测定冰山距离D.下雨时雷声总比闪电晚

【例2】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

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所以说“望山死走马”。

实际上,测量距离有多远,不妨清“应声阿哥”来帮这个忙。

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几下两下声音之间的时间,就可以估算这个时间了。

如果一人对着一座高山换,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A、高山距此人1700米B、高山距此人3400米

C、高山距此人170米D、高山距此人340米

【答案与及解析】利用回声测距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取340米每秒,因为声音在空气中遇到障碍在返回来,传播的路程为发声着与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因此,有。

因此。

答案选择A。

知识点二

思考一下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有何不同?

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流水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刹车声却使人紧张、烦躁……

这些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的浑厚,有的清脆。

物理学中怎样来表示这些声音的不同?

这些声音的基本特征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优美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叫乐音。

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

将直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的另一端。

1.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2.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音调

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即音量(也称响度)、音调、音色(也称音品)之一.表示人的听觉分辨一个声音的调子高低的程度.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

【命题方向】

对于声音这部分知识强调应用:

例如:

吹笛子音调的变化、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和问答的题型出现.

例题1.(2012•河池)2012年6月6日,艺术家们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奏《黄河颂》时,听众能分辨出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  )

A.音色不同B.响度不同C.节奏不同D.音调不同

响度

响度: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我们使用扩音设备是改变声音的响度,牛的叫声响度大,蚊子叫声响度小;用力击鼓和轻敲鼓面鼓声的响度不同.

1.声音的强弱(大小)。

2.声音的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振幅:

振动的幅度。

4.在声学上,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响度大小,符号为dB。

例题2.(2011•长春)用M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音色

音色:

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别

定义

决定因素

说明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频率(振动的快慢)

俗称声音的“粗”“细”

响度

声音的强弱

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动的强弱)与距声源的距离

俗称声音的“大”“小”

音色

声音的品质

物体本身

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解题方法点拨】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是指每秒振动的次数;注重结合实际,例如:

女高音,男低音,“高”和“低”指的就是音调.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随着水的增多,水壶上方的空气柱变小,引起频率的变化,引起音调的变化;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力击鼓和轻敲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鼓声的响度不同.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响度大,女高音响度小,但是音调高;

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模仿赵本山的声音很像就是模仿的音色像,通过敲击瓷器,根据声音判断瓷器是否破损也是靠音色.

典例1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

【答案】A

典例2典例2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  ,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管乐器是由空气中的振动发生的,吹奏

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空气柱产生高音。

我要试试

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2.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

3.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5200m/s)

 

5.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

两山相距多远?

解析:

1.B2.B3.D4.S=181.89m5.S=680m

噪声及其控制

概念: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

噪声是一种污染。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超声波和次声波

概念:

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20Hz到20000Hz。

频率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

声的利用

(1)可以传递信息①回声定位②“B超”

(2)可以传递能量(例:

超声波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和打碎结石等)

课堂检测

1.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2.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3-1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m/s,打雷时,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生雷电处离你m。

6.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和音色。

“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_______较大。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较高。

7.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纳作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此处海底深度为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8.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解析:

1.A2.D3.A4.B5.340、18006.音调7.3060、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8.振动、音调、空气

专题解析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⑴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⑵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⑶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是。

点拨:

发声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便于观察。

乒乓球靠近时,音叉会把乒乓球多次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这种方法叫现象放大法,并且敲击力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时摆幅越大。

解答:

发声音叉在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例2.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如图所示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断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点拨:

可以用推断的方法研究这一问题。

解答:

当罩中随着抽出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铃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断得出当罩内为真空时,听不到声音,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例3.在往保温瓶灌开水的时候,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随着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点拨:

在往保温瓶灌开水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是由于热水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随着水位升高,振动的空气柱在缩短,音调与振动物体的长短有关,振动物体的长度越短,音调就越高,所以在灌开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升高,振动的空气柱在缩短,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

故选A

例4.实际应用:

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的呜呜的哨声,但夏天听不到了,为什么?

点拨:

因为弦乐上同一根弦音调高低即弦振动快慢与弦的松紧有关,弦越松,音调越低。

解答:

冬天,电线受冷收缩绷紧,风吹时,振动快,音调高,发出呜呜声;

夏天,温度高,电线松,风吹时,振动慢,音调低,不发出呜呜声。

例5.把门窗关闭后,传入室内的噪声明显减弱,这是否与“墙壁是固体,传声性能比空气好”相矛盾?

点拨: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如果遇到墙壁等障碍物,大部分声音会反射回去,正因为这样,来自窗外的声音不能直接传入室内,大部分被墙壁等反射回去,传入室内的噪声明显减弱了。

我要试一试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2.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小灵通,小灵通显示号码却听不到声音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交谈

3.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不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纸上可以看到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晌度

5.成语“掩耳盗铃”是在哪个过程中减弱噪声()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接收处D无法判断

6.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B.微波炉  C.电视摇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解析:

1.D2.B3.C4.B5.C6.D7.D

课后作业

考点1、(基础)声音的产生

例1、(多选)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保持340m/s不变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D.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

解析:

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的理解.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因此选项A正确,D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与温度也有关系,在空气中,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在2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6m/s.故选A、C.

考点2、固体传声

例2、当你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解析:

嚼饼干时,自己感知声音的途径是:

头骨、额骨、听觉神经、大脑.别人听到声音的途径是:

声波、空气振动、人耳(鼓膜、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两种不同的途径传播声音的效果不一样,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