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786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docx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

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

广东省标准

DBJ/T__/_____-201_备案号J_____—201_

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Codeforrenovationofexistingbuildings

公开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

201×-×-×实施———————————————————————————————————————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广东省标准

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CodeforretrofittingofexistingbuildingsDBJ/T____-201_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_____—201_批准部门: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

201×年××月××日

201_广州

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的公告粤建公告〔201_〕_号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同意现批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__-___-201_。

本标准自201_年__月__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_年__月__日

前言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编制任务的通知》(粤建科函〔2021〕2367号)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项目前期、改造勘察、改造设计、改造施工、改造验收以及运营管理、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

510500邮箱:

midworm@163.)。

本标准主编单位: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广州大学

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杨仕超

曹大燕

吕文龙

许燕禄苏恒强

黄健

叶毓

麦粤邦路阳

蔡凤维

倪建国

张广志徐其功

郭远翔

刘坚

张南宁林小兵

陈春晖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目录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项目前期45改造勘查55.1一般规定55.2结构检测鉴定65.3围护结构检测诊断65.4机电设备检测诊断75.5节能检测诊断76改造设计96.1一般规定96.2建筑功能改造设计96.3结构改造设计106.4装饰装修改造设计106.5机电设备改造设计106.6节能改造设计117改造施工137.1一般规定137.2施工报建137.3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137.4施工过程137.5竣工资料148改造验收159运营管理16条文说明17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REQUIREMENTS34PROJECTPLANNING45RETROFITTINGSURVEY55.1GeneralRequirement55.2InspectionandAppraisalofBuildingStructures65.3InspectionandDiagnosisofEnclosureStructure65.4InspectionandDiagnosisofElectricalEquipment75.5InspectionandDiagnosisofEnergySaving76RETROFITTINGDESIGN96.1GeneralRequirement96.2RetrofittingDesignofBuildingFunction96.3RetrofittingDesignofStructures106.4RetrofittingDesignofDecoration106.5RetrofittingDesignofElectricalEquipment106.6RetrofittingDesignofEnergySaving117RETROFITTINGCONSTRUCTION137.1GeneralRequirement137.2ReportConstruction137.3PlanandOrganizationDesignofConstruction137.4Constructionprocess137.5pletionData148RETROFITTINGACCEPTANCE159OPERATIONMANAGEMENT16E_PLANATIONOFPROVISIONS17

1总则1.0.1在既有建筑改造时为确保安全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政策推进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改造项目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勘查、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维护。

1.0.3既有建筑改造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广东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g已投入使用的建筑。

2.0.2前期策划retrofittingplanning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市场分析、开发周期以及既有建筑现状提出改造目标、改造功能、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的活动。

2.0.3改造retrofitting改变既有建筑用途和提升既有建筑功能或性能的技术措施。

2.0.4加固strengthening提高整体结构或单个构件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0.5改造勘查retrofittingsurvey既有建筑改造前获取其功能或性能的技术措施。

3基本规定3.0.1既有建筑改造前应通过勘查对其功能和性能的状况予以评定。

3.0.2既有建筑的改造不得影响既有建筑使用安全、公众安全和侵害他人利益。

3.0.3勘查单位应提供既有建筑功能或性能的勘查报告。

3.0.4对于要求达到绿色建筑星级要求的既有建筑应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

3.0.5对于改变用途的既有建筑改造后建筑的功能及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及广东省相关规范的要求。

3.0.6已纳入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既有建筑其改造应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4项目前期4.0.1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项目现状、改造模式、使用功能、安全、节能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进行前期策划。

4.0.2项目前期策划宜根据改造需求按照建筑相关专业局部开展或全面开展。

4.0.3既有建筑改造如涉及使用功能重大调整或主体结构受力发生改变应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改造方案;其他情况宜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改造方案。

5改造勘查5.1一般规定5.1.1改造勘查内容包括结构检测鉴定、围护结构检测诊断、机电设备检测诊断及节能检测诊断等。

5.1.2改造勘查方法包括对既有建筑的检查、检验、测试、监测、模拟试验及计算分析等。

5.1.3改造设计单位应提出改造勘查要求包括:

目的、范围、项目和内容等。

5.1.4勘查单位应根据勘查要求制定改造勘查方案。

5.1.5勘查方案宜包括:

目的、范围、依据、项目和内容、主要勘查人员、计划工期及需委托方配合的事项等。

5.1.6改造勘查前改造勘查单位应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竣工资料;2建筑历次改造修缮及设备改造记录。

5.1.7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通风空调系统、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节能诊断及建筑查勘查勘时除收集第5.1.6条所列资料外还应搜集下列资料:

1公共建筑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近1~2年的运行记录;2建筑室内温湿度状况;3建筑近1~2年的燃气、油、电、水及蒸汽等能源消费账单。

5.1.8下列情况之一勘查内容应包含结构检测鉴定:

1既有建筑改造涉及到荷载增加的;2既有建筑改造涉及到改变结构布置的;3委托方未能提供原设计图纸或竣工资料的;4使用情况或运营维护与原设计图纸要求不同的;5主体结构出现损伤、裂缝、倾斜等病害的。

5.1.9勘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或鉴定资质勘查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检测岗位或鉴定岗位资格。

5.1.10既有建筑的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广东省规范的相关规定。

5.2结构检测鉴定5.2.1既有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宜包括:

1使用情况;2基础形式、布置、尺寸及配筋检测;3材料力学性能检测;4结构形式、布置、构件尺寸及配筋检测;5结构构件变形及损伤检测。

5.2.2既有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内容应包括:

1根据检查、检测和结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评定建筑物结构可靠性等级;2根据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5.2.3需考虑地震作用的下列情况既有建筑应进行抗震鉴定:

1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建筑;2原设计中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3需要改变建筑用途、结构布置及使用环境的建筑。

5.2.4古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既有建筑可靠性鉴定或抗震鉴定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

5.2.5既有建筑改造涉及到增加荷载且未能提供该建筑地质勘察报告时应对既有建筑场地进行地质勘察。

5.3围护结构检测诊断5.3.1围护结构诊断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结果;2安全诊断;3使用功能诊断;4热工性能诊断;5改造建议。

5.3.2围护结构安全诊断应重点针对幕墙结构、外墙砖及外遮阳构件等项目。

5.3.3围护结构的使用功能诊断应重点针对屋面防水措施、外墙渗漏情况及防潮措施等项目。

5.3.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窗墙面积比;2屋面构造、传热系数及隔热性能;3外墙构造、传热系数及隔热性能;4外窗种类、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及气密性;5幕墙种类、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及气密性。

5.4机电设备检测诊断5.4.1机电设备诊断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结果;2机电设备各系统现状分析;3结合改造需求对各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诊断分析;4改造建议等。

5.4.2机电设备检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电气检测;2给水排水检测;3智能化检测;4消防检测;5电梯检测。

5.4.3电梯的检测与诊断应符合相关的行业管理规定。

5.5节能检测诊断5.5.1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结果;2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诊断;3通风空调系统诊断;4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诊断;5监测与控制系统诊断;6改造建议。

5.5.2综合诊断应在完成各单项节能诊断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的年能耗量及其变化规律;2能耗构成及各分项所占比例;3针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因素提出节能改造方案;4进行节能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

5.5.3节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室内平均温度、湿度检测;2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3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检测;4空调水系统性能检测;5通风空调风系统性能检测;6建筑物年空调能耗及年冷源系统能效系数检测;7供配电系统检测;8照明系统检测;9监测与控制系统性能检测。

6改造设计6.1一般规定6.1.1改造设计及技术应遵循安全适用、绿色环保、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及广东省淘汰的产品。

6.1.2改造设计应依据前期策划并遵循所在区域的上位规划原则通过改造实现提升既有建筑使用功能、提升建筑能效、实现既有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良好衔接等目标。

6.1.3改造工程应有合理的改造设计使用年限。

6.1.4改造设计宜充分继续利用和再利用旧材料。

6.1.5设计应明确既有建筑改造后的用途。

在改造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改造后既有建筑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6.1.6改造设计施工图应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通过后才可用于施工。

6.2建筑功能改造设计6.2.1功能改造设计应包括功能空间的设置、防火、防水、保温、隔热、遮阳、通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品质等的维护、提升及更新设计。

6.2.2改造设计应根据改造勘查的结果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充分保留既有建筑中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结构与空间体系。

6.2.3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既有建筑其改造设计宜保留、延续和强化既有建筑环境特征改造部分的建筑风貌宜与既有建筑协调共生。

6.2.4空间改造设计宜分析原有空间层高、结构形式、空间尺度、遮阳采光通风等条件使改造功能与原有空间特点相匹配以充分利用既有空间避免过度改造。

6.2.5公共建筑应进行无障碍通行的改造。

6.2.6老年人居多的多层且未设电梯的居住建筑宜增设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3结构改造设计6.3.1结构改造或加固方案应根据结构可靠性鉴定或抗震鉴定结果并结合新的建筑功能确定。

6.3.2抗震加固设计应根据改造设计使用年限采取相应的标准、验算方法、构造措施及加固方法。

6.3.3结构加固材料的耐久性应达到改造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6.3.4结构加固材料及制品必须按照现行国家及广东省规范要求进行安全性鉴定根据安全性鉴定检验结果确定的材料性能标准值应具有按规定置信水平确定的95%的强度保证率。

6.4装饰装修改造设计6.4.1装饰装修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体现既有建筑结构特征;2宜采用低矮或灵活隔断对空间进行划分降低耗能;3尽量避免对原有构件的破坏如对原有构件造成破坏应对该构件进行加固处理;4应与机电设备改造相协调。

6.4.2装饰装修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广东省规范的要求;2减少使用重质装修材料;3宜使用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和部品。

6.5机电设备改造设计6.5.1机电设备改造设计应根据改造后机电设备需求和现行标准核算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暖、供气等容量配置当容量不足时应向当地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增加并同步进行必要的设备系统及管线改造并与相关市政管网做好接口衔接工作。

6.5.2机电设备改造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改造施工过程中对未改造区域使用功能的影响并应配套相应的临时措施。

6.5.3机电设备改造和选型应注重节能、减振和降噪。

6.5.4冷热源系统、输配系统、未端系统进行改造时各系统的配置应相互匹配。

6.5.5机电设备改造设计时对于适合保留使用的原有机电系统和设备应进行再利用。

6.5.6应根据改造后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建筑功能按现行国家标准对供暖负荷及空调冷热负荷进行详细计算。

6.5.7电气改造设计包括照明、动力、配电干线、变配电、备用电源、防雷与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建筑智能化全部或部分子系统的整体或局部改造或更新等内容。

改造设计范围与内容应结合建筑物的功能调整和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行。

6.5.8全面改造时其消防给水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应根据改造后建筑的用途、火灾危险性、火灾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满足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局部改造设计时局部改造部位的消防设施的设置应满足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6.6节能改造设计6.6.1建筑门窗的改造工程应使门窗达到节能的目标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外窗的窗墙比应适当不应盲目扩大外窗的面积。

2门窗自然通风、采光的功能应得到改善或维系不应用机械通风、人工照明取代门窗原有的自然通风、采光能力。

3特定朝向的外窗宜设置外部的遮阳措施。

6.6.2玻璃幕墙的改造工程应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光污染。

6.6.3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后应能实现供冷、供热量的计量和主要用电设备的分项计量。

6.6.4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改造后应具备按实际需冷、需热量进行调节的功能。

6.6.5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后应具备室温调控功能。

6.6.6纳入节能改造范围的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广东省相关标准相应条文的规定并应进行专项节能设计审查。

7改造施工7.1一般规定7.1.1既有建筑改造施工应由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承担。

7.1.2需要深化设计的改造工程改造施工单位应具有深化设计能力深化设计文件应经改造设计单位认可。

7.1.3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委托监理。

7.2施工报建7.2.1改造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办理并申领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开工审批手续。

7.2.2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审批手续的资料中应包括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技术资料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审查合格。

7.2.3改造工程开工前应按规定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

7.3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7.3.1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7.3.2改造工程含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7.3.3燃气、电气工程拆除前应编制拆除方案。

7.3.4需进行管线移位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7.3.5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灾害及突发事件编制应急预案。

7.4施工过程7.4.1施工前应做好地下设施保护对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等应采取预防措施。

7.4.2施工期间应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既有建筑进行安全监测。

7.4.3改造施工中若发现原结构与设计图纸不符合时应及时报告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4.4改造施工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广东省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的规定。

7.4.5改造施工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广东省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用户和周围人员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7.4.6施工机具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广东省相关标准关于安全生产、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7.5竣工资料7.5.1竣工资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文件完整齐全。

2施工组织设计、各专项施工方案完整齐备审批手续齐全。

3材料、半成品和构件应具备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其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纪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纪录应完整齐全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相应验收规范要求。

5隐蔽工程验收、工序验收纪录完整且符合设计和相应验收规范要求。

7.5.2节能改造后应提供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测报告。

7.5.3改造工程含有桩基工程的应提供桩基检测报告。

7.5.4改造工程含有后锚固项目的应提供后锚固检测报告。

7.5.5改造工程含有混凝土或灌浆料项目的应提供的同等养护条件下材料强度检测报告。

7.5.6改造工程含有结构加层工程的应提供加层结构的实体检测报告。

8改造验收8.0.1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勘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参加验收程序和组织按照规定执行。

8.0.2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应按照验收项目、验收内容进行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

8.0.3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屋面、外窗等的验收;2机电系统与设备的验收;3节能改造的验收。

8.0.4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应执行现行国家和广东省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其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9运营管理9.0.1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加固改造结构、构件及部品部件的工作状态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9.0.2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建立建筑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能耗通报制度、节约用电制度、节约用水通知、各区域照明规定、绿色服务规程等。

9.0.3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现行标准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部、分项工程采取巡查、定期检查、维护清洗等维护保养措施以保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建筑电气系统、室外给排水系统、建筑屋面、门窗幕墙、电梯、机房等。

9.0.4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做好建筑改造资料和运营日常记录资料的存档和保管。

9.0.5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使用年限到期后应重新进行技术鉴定或诊断。

广东省标准

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管理规范CodeforretrofittingofexistingbuildingsDBJ____-201_

条文说明3基本规定3.0.4既有建筑若要达到绿色建筑某一等级要求首先要视情况依据《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或《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进行自评估然后根据自评估结果明确改造方向再从可靠性、经济性、可行性以及业主的需求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最佳的改造方案。

5改造勘查5.2.1既有建筑使用情况包括所处自然环境、使用用途、已使用年限等。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应符合《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JGJ/T422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的相关规定。

既有建筑结构的检测作应符合《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的相关规定。

此外混凝土结构宜选择《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484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检测钢结构宜选择《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检测砌体结构宜选择《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检测。

5.3.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诊断过程中居住建筑按照广东省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要求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公共建筑按照广东省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要求进行建筑能耗模拟。

5.4.2建筑电气工程检测包括:

电气线路及电气装置的绝缘电阻、建筑物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电气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电气线路或装置的温升(红外热像法)、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供电回路用电负荷、照明系统照度、低压配电系统电源质量。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检测包括:

给水流量、供水扬程、指定部位的供水压力、消火栓试射、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灌水试验、水泵轴承温升等。

智能化建筑检测包括: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光纤特性、双绞线电气性能)、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网络性能、无线信号强度)、视频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