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542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docx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

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

摘要:

60年代以来,史学中发生了“人类学转向”,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

与此同时,人类学也出现了历史化的趋向。

本文主要围绕史学和人类学的结合,简要回顾两个学科互补发展的脉络和研究特点,并认为历史人类学这一研究视角有助于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

一、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

勒高夫(JacquesLeGoff)在20世纪七十年代论述新史学时,曾经这样描述史学的一种可能前景:

或许是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这三门最接近的社会科学合并成一个新学科。

关于这一学科,保罗·韦纳称其为“社会学史学”,而我则更倾向于用“历史人类学”这一名称(勒高夫1989:

40)。

勒高夫使用“历史人类学”的理由,与年鉴学派的新史学理论倾向有关,年鉴学派除了史料的多元化之外,更关心整体的历史,或者说总体史的研究,勒高夫作为年鉴学派的第三代领军人物,认为“也许历史人类学作为扩大了范围的史学的代名词,能更好地表达这一愿望”(勒高夫1989:

95)。

无论勒高夫是否算作第一个“抢注”了“历史人类学”的学者,这个从名词上看似乎应该属于人类学分支的学科,至今在人类学中还没有成熟的发展。

诸多人类学辞典或者百科全书中,都难觅“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Anthropology)”词条,而更多出现的是“历史与人类学(HistoryandAnthropology)”。

在一些人类学家眼中,人类学研究从来都关注历史,古人类学自不待言,像考古人类学,本来就是文化史的研究。

在中国,考古学甚至就是史学领域的分支学科。

至于很多地方的民族志研究,则多多少少会涉及当地的历史。

即使大的理论流派,也不乏对历史的关注,像19世纪晚期的文化进化论(以泰勒和摩尔根为代表),从印地安人的研究中直接对大时间跨度的历史作进化论的解释;上个世纪20-30年代以博厄斯(FranzBoas)为首的美国历史学派(Americanhistoricalschool)的文化相对主义(又称历史特殊论,historicalparticularism)则由比较去建构历史的逻辑。

至于30-50年代的民族史(ethnohistory)的研究,本来就是人类学的领域。

60年代萨哈林斯(MarshallSahalins)等人的新进化论,也反映出对历史的关注。

巴格比(P.Bagby)曾经在《文化和历史:

文明的比较研究绪论》(中译本《文化:

历史的投影》1987)中,试图建立人类学和史学的整体关联。

人类学家似乎以为自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历史。

不过,认为自己有历史的人类学家忽略了他们的研究虽然涉及历史内容,并没有多少真正属于历史研究的“问题”。

用若干大规律、大理论建构历史法则并不等于真正建立了历史的人类学,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意味着能建立生物学一样,相反,达尔文的进化论恰恰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类学的形成应该首先来自扎实的历史研究,从中得出理论,而不是反过来,用人类学的理论概念去套历史。

然而,扎实的历史研究正是人类学家的不足,因此形成了过往史学家缺乏人类学深度和人类学家缺少历史深度的局面。

相对于人类学家对历史深度的麻木,60年代以来的史学发生了一种“人类学转向”,推动史学走向人类学式的历史学。

年鉴学派是人类学转向的主要代表。

伊格斯(GeorgG.Iggers)在《欧洲史学新方向》(1984)中论述了年鉴学派的转向及其与人类学文化研究的密切关系。

年鉴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曾经明确看到各人文科学的汇合趋势,其中包括人类学(布罗代尔1988)。

布罗代尔关于资本主义的研究,就充满了这种综合的味道(参见布罗代尔1997)。

他的三种历史(结构的历史、局势的历史和事件的历史)的观点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历史时间和综合的方法论特点(参见伯克2001:

191)。

以《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书写“人民的历史”而著名的汤普森(E.P.Thompson)认为:

人类学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找出新问题,用新方法看待旧问题(汤普森1988,2001)。

西佛曼和格里福and总结了1950年代以来历史人类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首先,二战後对社会文化变迁的日益关注,以及对社会过程和社会生活动态的关注;再者,在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等脉络中,重申微观分析、地方性差异的重要性(西佛曼、格里福1999:

21-24)。

对史学的人类学转向,海伊也作了如下描述:

“人类学转向”是新叙事史的形式之一。

……这种人类学取向更主要的影响是,促使历史学更关注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事物。

“人类学转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辩的用语,它指的是历史学家如何从传统上关注特定政治权力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的政治史,转而关心那些不具赫赫事功之人的态度与信仰;亦即是“民众史”(historyfrombelow)的一种形式,且受到法国“心态史”(historyofmentalities)[1][1]的强烈影响(海伊1999[1990]:

35-36)。

史学的人类学转向强调平民历史和平民文化(plebeianculture),背后涉及三对有关历史的争论:

上层历史(historyfromabove)/下层历史(historyfrombelow);事件史(eventhistory)/连续史(serialhistory);当地人的历史观(nativeviewofhistory)/外部人的历史观(outside’sviewofhistory)(Emiko1990:

4)。

人类学强调关注下层平民、连续的日常生活世界和当地人的看法,去批评国家和政治精英建构的历史、琐碎的事件历史和外人强加的历史观。

这些强调启发了历史学家的理论革新,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领域:

1、人的研究与平民史。

在人类学研究中,可以说一直就具有平民倾向。

虽然早期的研究中出现了“野蛮”等不恰当的西方文明中心的字眼;还有一些研究是一些政府的御用和利用(如对殖民地的研究)。

但是整体来看,人类学还是比较具有学术的“清白”,他们的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社会”或者“历史”,对人的关注,好像现在对人权的关注,多少有利于解构国家精英的社会结构和他们刻意创造的历史结构。

另外从尺度上,人类学的小尺度的研究比较接近现实,避免了宏观社会统计和历史理论的许多盲点。

不过更加重要的,还是人类学的批评性。

艾吉莫(GoranAijmer)曾经对传统的精英史学有如下批评:

历史的叙事(narrative)常常是当今政治话语的一部分,并因此涉及当今的关系。

不同的见解——政治的、经济的或宗教的——它们恰好是叙事者生活世界中的,被转变成一种历史的语言和修辞,因而获得了新的力量。

在某种意义上,你不可能辩论过去——已经发生的毕竟发生了,不可能被消抹。

而一个包含了大量政治见解的历史不可能有反对的辩论(Aijmer1997:

4)。

如今,那种精英历史的权力话语正在动摇,特别是在开明政治的国家。

2、讲故事和连续的历史。

年鉴学派史学家将传统的叙事史贬抑为“事件史”,归为“反复琐碎”(blowbyblow)的历史(海伊1999:

35)。

与之相比较,“连续”的第一个要点是结构的连续。

年鉴学派早就强调一种涵盖全部人类活动、重视“结构”分析甚于事件叙述的历史学(伯克2001:

17-18)。

而过往的研究特别是政治史将历史视为一些优先的事件,分裂了同一的结构。

实际上,结构一开始就是在连续运动的事件中。

历史变迁是结构和事件两者互补力量的结果(Ohnukitierney1995)。

人类学家盖茨(C.Geertz)在其印尼巴厘岛的研究中,也曾指出过往的印尼史学者试图写一种他们不拥有其素材的历史、一种关注重大事件、显赫人物和一系列时间编年的历史。

他更主张拥有当地史料以及连续和过程的观点。

他对零散的、琐碎的历史碎片的处理办法是通过民族志研究,阐释其结构的模式,提炼出历史的主线。

(Geertz1980)实践理论的人类学家萨哈林斯(M.Sahalins)曾经试图发展出一种“结构的、历史的人类学”(Sahalins1985:

72),将结构的逻辑和时间的逻辑整合起来。

“连续”的第二个要点是意义的连续。

伯克(PeterBurke)认为:

60年代,史学家受到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和英国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先驱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的社会功能主义语言的影响。

到了80年代,人类学领地吸引史学家的原因部分地在于允许他们摆脱传统的叙事(narrative),去进行尽可能深厚的描述。

讲故事的长处正是在那个时候被人类学家发现的(Burke1990:

269)。

深厚描述(thickdescription)的概念是盖茨提出的,他的解释人类学认为:

文化是一个有意义的脉络(context),或者说文本集。

人类学家的研究就是通过深厚描述的方法,去解读和发现这个意义的脉络。

在戴维斯(N.Z.Davis)《马丹·盖赫返乡记》中,讲述了马丁·盖尔在参加同西班牙的战争回家后,发现他的丈夫位置被他人取代的故事。

其中特别解释了他的妻子在接受这样一个冒充者时,是怎样对日常家庭结构、婚姻结构的意义进行感受的。

对她来说,这是摆脱孤独窘境的唯一体面的方式(戴维斯2000,参见伯克2001:

206)。

中国人类学中早就有了讲故事的传统,林耀华先生的《金翼》(TheGoldenWing,1947)作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开启了中国民族志讲故事的先河。

80年代以来,在华南的人类学和史学研究中,讲故事的学者大有人在。

作为一种深描的方式,讲故事越来越成为新叙事的时髦。

3、他者文化与地方性知识。

早在马林诺斯基的研究中,就已经注意到当地人的想法(nativethink),在60年代认知人类学中曾经引出很多辩论的主位(emic)和客位(etic)研究法,至今仍然是一代代学者讨论的东西。

盖茨的《地方性知识》(TheLocalKnowledges,1983)则强调了对当地人想法的研究。

对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并不意味着站在当地人的观看立场,盖茨作为解释人类学家,仍然坚持自己的解读。

伯克认为:

“历史是对过去‘他者(otherness)’的理解,他者文化的知识有助于相反的思考,并且是一个‘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和‘再熟悉化(refamiliarization)’的补充过程。

首先,他者文化的知识有助于史学家将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看作有疑问的和需要说明的,并因此摆脱被人称为‘本地盲(homeblind)’。

第二,有助于解决文化距离的问题并在比较的脉络中‘捕获他者’。

(Burke1990:

270)”中国人所谓的“旁观者清”,或许可以说明上述意思。

但是旁观者也有自己的局限。

史学本来就是旁观“他者”的研究,因为史学家不可能进入过去的当时。

艾米克(EmikoOhnuki-tierney)指出:

史学传统上所研究的“他者”如今即便不是在空间上,也在时间上远离了研究者的文化(Emiko1990:

1-2)。

因此,历史不过是另一个远离我们的空间,一个时间上的“异国他乡”(西佛曼、格里福1999:

68),而且我们还不能像从欧洲到非洲进行研究那样返回到历史的空间。

二、史学的人类学化:

摆脱历史的“悼词”情结

传统史学具有为过去“盖棺定论”的倾向,因为过去已然逝去。

然而,历史并非是为过去写“悼词”,写生平,因为历史“悼词”的写作通常就是主持“追悼”的国家话语和权力的表达。

史学家应该让历史“活”过来:

让平民世界的日常生活、连续的过程脉络和当事人的想法活过来;让“悼词”的权力话语变成心平气和的历史“交谈”。

艾米克这样定义历史(Emiko1990:

6):

历史指的是基于来自过去的信息试图再现过去的一种解释和建构。

艾吉莫的历史表述更加直白(Aijmer1997:

5):

历史是被学术性地生产出来的,历史并非“过去”的名称。

在新史学家看来,历史也是一种创造:

亨利四世被拉法亚克谋杀,这是一个事实吗?

……这是自然所给予的吗?

不!

这是史学家的创造!

无数次的创造!

史学家在假设和推断的帮助下,通过细致的而又令人兴奋的工作,实现了这种创造(勒高夫1989:

11)。

在史学家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话语和权力起着显著的作用。

他们支配着人们的写历史和读历史。

传统史学忽略了没有话语权力的一方:

平民、日常世界和当事人,只是让政治精英和国家御用的知识精英去理解和创造历史。

1976年,勒华拉杜利(LeRoyLadurie)写出一部脍炙人口的人类学式的历史著作《蒙塔尤》,研究14世纪比里牛斯山区一个小村庄清洁派教徒(Cathar)异端的生活方式,记录了受访者自己说的话。

这类研究引出了作为话语的历史学(historyasdiscourse)(参见海伊1999:

35,37)。

话语的史学一方面关注到当事人的叙述;另方面将史料从文字扩展到话语层面甚至进行话语的研究,例如史景迁(JonathanSpence)研究了16世纪利玛窦(MatteoRicci)在中国传教过程中,如何与中国政府和百姓对话,建构与中国人沟通的语言,通过这些话语在不同社会脉络中的意义,理解当时的中国(海伊1999:

39,Spence1985)。

史学的“人类学转向”或者说“话语转向”,至少可以从人类学的四个研究传统体现出来:

1、口述史、生活史和生命史的研究。

口述史的研究与人类学关系密切。

汤普逊(PaulThompson)的《过去的声音:

口述史》(1978),是口述史理论研究的经典,其中回顾了大量各种口述史的文献。

珀克斯(RobertPerks)和汤姆森(AlistairThomson)摘编的有关口述史研究的文集《口述史读本》(1998),收集了三十多篇文章,其中也包括人类学家的文章,大致反映了近年口述史研究的状况。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现代人类学理论形成之前,已经有一些民族志的研究涉及口头文学,如穆尔库(MatijiMurko)关于南斯拉夫口头史诗传统的民族志,它影响了后来的诸如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参见弗里2000:

21-45;庞卓恒,1992)。

二十年代,拉丁(PaulRadin)就已经进行口述的研究。

拉丁花了许多年的时间,访问一位美国土著印地安人老巫师,由他口述从小到老的生命史,以其名字作为书名,写出了《雷霆:

一个美洲印地安人的自传》(1926),对人们了解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很有帮助。

此前,他还写过另外一本《一个温纳贝戈印第安人的自传》(1920)。

30-50年代,生活史的研究主要受到心理分析理論的影響(巴諾1979:

307),先後有一些著作問世,如《太陽酋長:

一個霍皮印地安人的自傳》(Simmons1942)等,但是生命史的研究并没有成为主流,因为大理论(grandtheory)始终吸引着人类学家的兴趣。

直到六十年代以后,口述和生活史或生命史的研究重又流行,兰纳斯(LewisLangness)的《人类学科学中的生活史》(1965)是许多人类学研究生必读的教科书。

1981年,他又和弗兰克(GelyaFrank)合写了《生命:

一个对传记的人类学观点》。

在有关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前述林耀华的《金翼》(1947)作为自传体的小说,已经是个人生活史和生命史的范本;托宾(JosephTobin)与吴燕和等合写的《三个文化中的幼儿教育——日本、中国、美国》(1989),主要资料就是儿童生活录像、教师和家长的口述。

黄树民通过80年代对厦门林村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访问,写了一本口述史加生命史的民族志:

《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1994)。

人类学的口述史和生命史研究,不仅影响到史学,还影响到社会学等其他学科。

2、田野研究(fieldwork)和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

克拉克(SamuelClark)曾经指出历史人类学有三个主要贡献,第一个就是合并了历史研究的田野工作(另外两个贡献是对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地方群落的研究)。

(克拉克1998:

386)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对于传统史学只重视精英文本的倾向,田野研究和田野文本是对历史重新解读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平民史、连续史和当事人想法的主要研究手段。

蔡志祥曾经论述“走向田野的历史学”。

(蔡志祥1994)历史的田野研究主要包括田野访谈和田野文本的搜集,在中国史学中,司马迁的《史记》,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有“田野”的成分。

民族志方法则包含了田野研究和民族志的写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蕴含在其中的“问题”意识。

盖茨在《尼嘎拉:

19世纪巴厘的剧场国家》中,列举了三种对史料建立解释性模式的方法:

一是比较借鉴他者模式的方法;二是历史社会学(诸如建立理想型模式)的方法;三是基于民族志的阐释方法。

他的研究方法之核心是田野研究的民族志方法,由此建构19世纪巴厘国家组织的图像,并从中梳理出有序的主线。

(Geertz1980)不过,对民族志方法的强调固然重要,但是“模式”的追求不一定可取。

走进田野的民族志虽然容易贴近平民史、连续史和当事人想法,但是两者并不能混同。

怀特海德(N.L.Whitehead)在圭亚那研究后写作的“文本的历史人类学”一文,就田野文本的阅读,从方法上对文学和史学家以及人类学家进行了批评和反省:

文学和史学理论家没有意识到民族学记录和人类学传统既不是简单的文化投影,也不是各異的产品,而是通过揭示当地人实践形成的一种复杂建构。

值得注意地是,人类学家和文学及史学家们在对殖民地文本的阅读中,已经倾向于把自己局限于特殊阶级的事件、“第一印象”和拘于文本产生的非常有限的范围,而不是思考档案文本所包容的整体(Whitehead1995)。

3、微观研究。

前述海伊对史学的人类学转向论及了三对有关历史的争论:

上层历史/下层历史;事件史/连续史;当地人的历史观/外部人的历史观。

(Emiko1990:

4)人类学强调关注下层平民、连续的日常生活世界和当地人的看法,去批评国家和政治精英建构的历史、琐碎的事件历史和外人强加的历史观。

这些特点大致代表了新史学的人类学倾向。

不过,早期年鉴学派强调整体的结构和平民史研究,却忽略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重视个人的微观史(microhistory)研究,以沙粒见世界,以滴水见海洋(伯克2001:

46,203-206)。

例如勒华拉杜里关于法国西南部一个乡村社区的《蒙塔尤》(勒华拉杜里,1997)、戴维斯(N.Z.Davis)的《马丹·盖赫返乡记》(1983)等。

这样的重视个人的微观研究,在伯克看来,最初正是由人类学家开道的,与他们接受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有关(伯克2001:

46,47)。

它将个人置于历史研究的主体;强调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重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历史研究(参见罗杰斯1999:

398-405)。

4、文化研究的视野。

这促成了新文化史的研究。

主要特点是吸收了人类学的“文化”分析,尤其是象征人类学的方法。

麦克尼尔(WilliamMcNeill)早在《欧洲史新论》(1973)中,就反对琐碎的、钻牛角尖式的历史研究。

他认为“历史学家的职责是去察觉过去人类行为中的有意识的与无意识的文化模式,并且注意这些模式是如何演变的”。

他特别指出历史学专用术语的缺乏,认为“最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历史与社会变迁的术语,主要是来自人类学界的术语。

最基本的观念是文化模式的观念”。

(麦克尼尔,1977,20-22)罗杰斯(NicholasRogers)对当代社会史的人类学转向归纳了一些特点,认为其中主要的影响来自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和理论方法、人类学的异文化研究、以及人类学对现象的整体把握和分析深度。

以盖茨(C.Geertz)和特纳()为代表的象征人类学研究的影响很大,“文化人类学已迫使历史学者认识到:

整个社会生活,由像宗教节庆这种有复杂象征仪式的习俗,到盖房子或者种田这类似乎踏踏实实的活动,都是因文化而定型的”(参见罗杰斯1998:

401-410)。

与麦克尼尔对文化模式的偏爱不同,伊格斯认为盖茨对文化及其意义的研究方法影响了社会史。

一批欧美人类学家合著的《阶级与文化》(1982),从文化的方面研究平民百姓和工人阶级的历史,强调从被观察者的角度理解世界。

就其将活生生的关系加以具体化而言,任何种类的(模式化的)概括都深受怀疑(参见伊格斯,1989,215-217)。

这方面,伯克也曾有过系统的论述(Burke1990:

268-283),他甚至说:

人类学转向或可更精确地描述为一种朝向文化人类学或“象征”人类学的转向(伯克1997:

100)。

丹頓(RobertDarnton)在其著名的《屠貓与法國文化史的其他趣事》(1984)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该书不仅想要了解人们的想法,而且要揭示人们如何思想,他们是如何建构这个世界并向其中注入意义和情感的。

他使用文化史来称呼这个研究流派,因为文化史的研究采用了与人类学研究异文化相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文明。

这是一种在民族志田野中的历史(Darnton1984:

3)。

罕特(LynnHunt)主编的《新文化史》(TheNewCulturalHistory,1989),是新文化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该书的献词是:

“献给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我们所有人的灵感泉源”,可见戴维斯这位《马丹·盖赫返乡记》的作者对新文化史的“启蒙”贡献。

其中特别讨论了来自人类学的影响,包括盖茨、萨哈林斯、布迪厄(P.Bourdieu)的理论影响。

1999年,罕特与波尼尔(VictoriaE.Bonnell)合编了《文化的转向:

社会和文化研究中的新方向》,其中探讨了文化转向引出的五个关键结果:

首先,“社会”已经不再是所有解释之源,社会范畴不是稳定的客体。

第二,文化在社会结构之上被研究。

文化被作为象征、语言和表征系统来讨论。

第三,文化的转向威胁到要抹掉所有涉及社会脉络或者理由的东西。

第四,社会说明范式的瓦解;第五,各学科专业的重新结盟,尤其是文化研究的兴起(HuntandBonnell1999)。

就近期中国历史研究的人类学化而言,特别是在社会史的领域,对话比较活跃(参见赵世瑜1998,2001;常建华2001)。

一些史学作品早有人类学的味道,例如孔飞力(PhilipKuhn)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以及魏斐德(FredericWakeman)的《大门口的陌生人:

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在华北的研究中,也有一些“人类学化”的作品,如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1986),使用了人类学家盖茨在印尼爪哇研究中系统使用的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过密化)概念;杜赞奇(PrasenjitDuara)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89)也使用了内卷化一词,并创造了“文化的权力网络”概念,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到美国以后,受到的最大的影响是来自人类学方面的”(杜赞奇,罗红光2001:

116)。

1995年,黄宗智发表“中国革命中的乡村阶级斗争:

从土改到文革的象征性和客观性现实”一文(Huang1995),强调文化表征的事实建构,明显具有新文化史的研究特点。

在“中国革命的十个主题”一文中,Esherick认为“我们需要一个关于中国党和国家的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anthropologyoftheChineseparty-state),它可以绘制出其习惯和习性、话语和华丽文辞、以及选举方法和统治模式的演化图”(Esherick1995:

64)。

滨下武志(HamashitaTakeshi)关于中国朝贡贸易体系以及近代亚洲经济圈的研究,注重田野研究的文本和结构性的分析,对17世纪前后西方中心的论点进行了批评。

颇有理论建树。

(滨下武志,1997)

八十年代以来,比较有规模、成体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已经十分难得地发生在中国,这就是“华南研究”的群体。

之所以说“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