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413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docx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喜洋洋》

  【活动目标】

  1、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的结构和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2、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打击乐器演奏,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

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的结构。

  2、难点:

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约2分钟)师:

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说说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幼1:

听起来很热闹(感觉很热闹)

  幼2:

很欢快

  幼3:

像过年了

  师:

这是一首很欢快、热闹的的乐曲,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有时会听到,感觉喜气洋洋的、很开心,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曲子,大家听听这个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二、听辨乐句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约20分钟)

  1、出示乐句节奏图谱,感受乐曲结构(约15分钟)

  师:

音乐听完了,你觉得这个乐曲,能分成几段?

  幼1:

两段师:

听得很认真,还有其他的吗?

  幼2:

三段师:

为什么这样分段?

  幼:

第一段很快,有点热闹,第二段有点慢,第三段又很快师:

听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表达也不一样,是的这个音乐是式的三段体,第一段感觉很热闹,像一群人在敲锣打鼓,第二段很舒缓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复第一段)师:

出示,这里有两条乐句的节奏,一条是段的,一条是段的,你们来听一听那句是段的,那句是段的?

  再听一遍音乐,听辨乐句的节奏师:

音乐结束了,谁来说说哪条乐句是段的,哪条乐句是段的?

  幼:

第一条是段的,第二条是段的。

  师:

说一下这样分的理由幼:

因为第一段很热闹,他的节奏很快,所以第一条是段的,第二段很舒缓,他的节奏就慢一些,所以第二条是段的。

  师:

听得很认真仔细,表达的很清楚。

第一条乐句的节奏重复了几次?

  我们再听一遍音乐(播放段)幼:

四次,师:

大家同意吗幼:

同意师:

第二条乐句的节奏重复了几次?

我们来听听音乐(播放段)幼:

8次师:

大家这次听得很认真,因为是式的三段体,所以第三段重复第一段的节奏。

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

  2、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的多种节奏型(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演奏的声音好听)(约5分钟)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二拍子的多种节奏型

  师:

不一样的节奏型,打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呢?

  师幼共同确定节奏型的身体部位打击方式。

  

(2)配乐演奏身体部位的节奏

  三、听音乐尝试用乐器分声部演奏(8分钟)

  1、自主选择乐器:

  师:

刚才我们已经用身体来演奏过了。

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打击乐器,咱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奏。

  出示乐器和节奏型,鼓励幼儿自主配乐

  2、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师:

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配好的节奏谱,看着这张节奏谱进行乐器演奏,我们现在是一个乐队,你们都是这个乐队的演奏家,师:

乐队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幼:

听音乐(你知道听着音乐打节奏)幼:

看节奏(乐曲中有节奏,这样打出来的乐曲会更好听)幼:

看图谱、看指挥(瞧,知道这么多,很关键的要求)幼:

要和小朋友配合好(朋友的配合,知道了乐器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休息)

  3、根据幼儿的'自主配乐方案,进行配乐演出

  4、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指示图谱,幼儿跟随音乐地打击乐器演奏。

  关注幼儿使用乐器的方法及演奏时教师对刚才的演奏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将没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来,指曲谱带领幼儿练习。

  【活动延伸】

  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

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奇妙的声音》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不同声音,区分出是哪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2、进一步体验不同的声音带来的乐趣。

  材料提供:

  铁罐子、塑料瓶、沙子、黄豆、米粒、纸张

  活动过程:

  一、将各种物品层次分开,分别装在一个盆子里。

  二、提供瓶口较大铁罐子和塑料瓶。

  三、将各种物品混合不分类。

  四、提供瓶口较小的铁罐子和塑料瓶。

  观察指导:

  1、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试听。

  2、鼓励幼儿听了之后,大胆的说出是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

  3、不随意改变孩子的探索方向,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静观和引导。

  美工区:

  目标:

  1、能够利用平时常见的事物制作会发出声音的东西。

  2、感受和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不同的声音效果。

  材料提供:

  1、提供不同质地的纸,如白纸、牛皮纸等,幼儿制作大炮,。

  2、收集木珠、铃铛、管子、纽扣、瓶盖等物品,幼儿制作风铃。

  3、橡皮泥

  《奇妙的声音》大班教案2

  设计思路:

  幼儿园科学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环境,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增强自我观察能力和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

声音现象属于大班科学教育目标之一,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奇妙的声音》,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其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增强对声音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3、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已熟悉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如:

电话声、钟声等。

  2、纸折的小青蛙、电光纸、塑料袋、盘子、豆子、易拉罐及各种乐器等。

  3、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感知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五、活动过程:

  1、猜一猜,感知声音。

  师:

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声音吗?

  放课件,自然界的一些声音,灰太狼。

  (分层播放,第一次放一种声音,第二次可以放几种,可以逐个增加)师:

小朋友你们的耳朵好灵呦,都猜到了,那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引出问题)2、玩一玩,探索声音。

  (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

乐器、第二组:

废旧材料、第三组:

盘子、豆子)①师:

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放了一样东西,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请你们拿出,玩一玩,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②请个别幼儿大胆说己的发现。

物体进行碰撞振动而产生了声音。

  ③让幼儿把手放在喉部,进一步体验振动产生声音。

  ④师:

刚才,大家都玩了玩,让这些物体都发出了声音,那这些声音一样吗?

再次玩这些物体。

进一步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和声音不同。

  3、找一找,制造声音。

  师:

刚才。

大家玩弄了各种物品,让他们了出了不同的声音,现在,我们什么也不拿,在自己身上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呢?

  如:

拍手、拍腿、踏脚,尖叫等。

  (提醒幼儿避免发出尖叫的噪音,影响到其他人。

)4、听一听,欣赏声音。

  师:

刚才,有的小朋友发出了尖叫的噪音,那什么样的声音属于好听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不同,懂得要多听乐音,避免噪音,保护我们的耳朵不受伤害。

5、活动延伸:

  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声音,我们今天所玩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我相信我们班的宝宝们还能发现更多,更好听的声音认真观察,细心聆听,把你们发现的,听到的,带回来,讲听,好吗?

  《奇妙的声音》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

  不同的声音。

  2、愿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探索的结果。

  3、发展听觉分辨能力,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2、物质准备: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感知声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

今天来了很多小乐器,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演奏他们呢?

  请幼儿自由玩乐器,并探索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教师小结:

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过操作,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介绍小实验方法:

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敲打小鼓边让幼儿理解物体

  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了解人发出声音的原因。

  教师:

我们人站着不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说话呢?

  请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咙,喊“啊——”。

然后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声带的震动)。

  师幼共同小结:

不论什么东西,振动了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自主尝试,探索声音

  

(1)请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教师:

小朋友,你刚才使什么物品发出了声音?

用的什么方法?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结果。

  (3)教师小结:

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3、听听玩玩,辨别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

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

好听的声音叫音乐,大家都喜欢听。

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听多了会有害人的健康。

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

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乐器,体会声音的奇妙。

  《奇妙的.声音》大班教案4

  主题说明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

  声音在哪里?

你听,我的身体会发出各种声音,好象会唱歌;拿个勺子敲敲,厨房里的炒菜声……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觉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如此奇妙的声音,发现听觉通道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享受;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于是,在有趣的游戏中,我们引领幼儿汲取了隔音的科学知识,生成了积极自觉的社会性行为,或许辨证的意识,也正在悄然潜入他们的心灵。

  另外,乐器是我园的一项特色活动,每当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小乐器上叮叮咚咚发出美妙的声音时,孩子们情不自禁会驻足倾听。

小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感到愉悦,感到神奇……这些美妙的声音唤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我们设想通过聆听几位艺术家的故事,参观乐器室,认识乐器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关乐器,萌发对乐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家中的电话铃声等,感受声音的丰富和奇妙。

  2、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分辨来自屋内和屋外的声音;或分辨哪些声音是近处的,哪些声音是远处的。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环境创设

  1.幼儿自带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来园

  2.在活动室内和窗口挂上幼儿自制的风铃,并引导幼儿聆听发出的声音。

  家园共育

  1.和孩子一起讨论:

什么时候说话声音可以响些,什么时候说话声音要轻?

  请家长准备一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给幼儿欣赏。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一些我国的民族乐器,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

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吹过时出现的情景。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风在哪里》,课件《风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听辨曲式:

  1.听音乐《去郊游》入场。

  师: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

"

  2.播放:

起风了,树叶往下落。

  师:

"咦,树叶怎么会落下来?

"(幼儿:

风来了)

  3.引导幼儿说说风在哪里。

  师:

"你们见过风吗?

见过什么样的风?

"

  4.幼儿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的风。

  师:

"你们看见风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小结:

"轻轻的风来了,树枝摆呀摆,花儿摇呀摇,蒲公英飘呀飘,风帆鼓呀鼓。

急急的风来了,彩旗甩呀甩,树叶转呀转,红旗抖呀抖,衣服飞呀飞。

"

  二、旋律感应: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感受旋律,体验式的两段不同感受的音乐。

  师:

"风有时是轻轻地来,有时却急急地来,闭上眼睛请仔细听听,风什么时候在轻轻地走,什么时候在急急地跑?

"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慢节奏的旋律。

  师:

"你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里风什么时候轻轻地来了?

"

  3.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慢节奏的旋律。

  师:

"你听到了吗?

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也来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

"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快节奏的旋律。

  师:

"这部分音乐中,风的脚步声和刚才的感觉不一样了?

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讲述)"我们再来听听,看看,感受一下大风的到来。

"

  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表现快节奏的旋律。

  师:

"大风的到来是什么样的?

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表现一下大风的到来。

"

  三、肢体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风到来时的景物。

  师:

"风来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来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想想从现在开始你变成了什么?

等风来了,你就随着风动起来,听着音乐开始好吗?

"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舞动。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情节。

  教师小结:

"原来可以一个人表现风来了,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来表示,想不想再和风一起捉迷藏?

我们听着音乐和风一起玩玩。

注意听辨不同的脚步声。

"

  四、结束活动。

  师:

"今天和风玩了好长时间的游戏也累了,我们回家。

"在《去郊游》的音乐中结束。

  活动反思:

  《风在哪里》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速度,并用"优美、舒缓、柔和"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一段音乐的.感受,从而得出第一段音乐是"风轻轻地来",而用"急、快、猛"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二段音乐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乐是"风急急地来",说明了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赏能力。

在用肢体动作表现风时,幼儿能用手摆动,身体扭动、转圈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并且也能通过动作的轻柔与有力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风。

在把自己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时,幼儿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变出各种不同的东西,如:

小花、小草、大树等等。

在与同伴合作表现风中的东西时,幼儿兴致极高,通过与同伴商量摆出各种造型,与两种不同的风做游戏。

整个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咔嚓》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咔嚓》书里的主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掌握前阅读能力。

  2、学习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能用指读方式手眼协调的进行阅读。

  3、喜欢阅读图画书,乐意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画书。

  2、《咔嚓》图画书人手一本。

  3、主要人物图卡一套、大剪*学具一把、白纸与各种防编图卡四套。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剪*,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

这是什么?

看到大剪*你会想到什么?

剪*剪东西的声音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

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2、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问:

这本书里有谁?

讲了什么事情?

  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学会逐页翻书,并培养正确的阅读姿势。

  3、师幼共同阅读,掌握正确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分段提问:

你最喜欢哪一页?

为什么?

  指导要点:

分段阅读加深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的重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

  4、集体再次阅读,引导幼儿完整掌握图画书内容。

  指导要点:

学习完整感知图画书中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5、幼儿分组,仿编图画书。

  指导要点:

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图画书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制作的"小图书"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大胆仿编,激发幼儿的讲述欲念。

  2、在语言区提供图片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图片根据一定的句式大胆仿编,自主尝试制作图画书,分享与同伴合作创编图书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本次早期分享阅读活动《咔嚓》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综合了*画、文字两种表现的魅力,以动态夸张的咔嚓太太剪绳子为主线,呈现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各种绳子及主人间发生的碰撞,诱发幼儿猜想各种绳子用途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有声有*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师生共同阅读,归纳阅读内容等环节,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完整、自然有意义的阅读学习环境,不仅丰富幼儿口语经验,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特性与其独特的语言节奏风格,而且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与*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

本次活动即培养了幼儿与同伴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的合作学习能力。

又建立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幼儿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阅读同一个内容时自由选择喜欢的画面与同伴交流,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画面,显现幼儿理解图意的天赋和喜爱图书的天性。

  附故事《咔嚓》

  "快看我的大剪*,今天剪点儿什么好?

""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不要,不要!

秋千的绳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

""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

  "不要,不要!

我的辫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

""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

  "不要,不要!

拴牛的绳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

""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

  "不要,不要!

拴*的绳子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

""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

  "不要,不要!

拴船的缆绳不能剪,咔嚓太太别胡闹!

""这根绳子真不错,咔嚓剪断刚刚好!

"

  "刚好,刚好!

剪断了绳放我逃!

"……

  大班听辨游戏20篇教案这篇文章共24326字。

  《小班语言教案《大苹果》两篇》:

小班语言教案《大苹果》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仔细地观察画面,大胆的想象帮小老鼠过河的办法,幼儿园小班语言《大苹果》教案。

  《六一儿童节美术教案四篇》:

六一儿童节美术教案四篇适用于儿童节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通过绘画形式大胆地表现“六一”活动中的愉快气氛,幼儿园儿童节美术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