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一.docx
《福建省龙岩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龙岩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必修1.必修2。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尹宝虎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传统”的。
如果我们把“现代文化”理解为是适合于现代工业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那么我们依然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已经相当“现代化”,甚至先进性。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
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不肖子孙。
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
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
儒家思想及其后来的思想发展,包括吸纳融合儒、佛、道等思想而产生的宋明理学,是中国皇权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空想或道德上的虚伪,而是深深扎根于普通人的经验理性、极具实践功能的实用理论。
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
这是孔子针对当时的天下乱局和人民苦难而提出的政治理想,他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理想曾四处奔波、处处碰壁。
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世,匡计时艰,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
这种道德理想曾激励过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位育”,即思想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鼓励差异和矛盾双方和谐共存;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有发展。
这种和谐思想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也会是医治当今世界种族、民族和宗教冲突的良方。
较之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我们可能对一切“封建”的东西更为敏感和反感。
但是,如果能够客观地比较和分析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两者各有利弊的结论。
而且令人惊叹的是,中国文化的长处恰恰是西方的不足,而中国文化的短处恰是西方的长处,这种东西文化的互补性可以发生在思想、道德、制度、社会、思维等各个层面。
我们显然也不应该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来排斥现代的西方文明。
如果我们以排斥西方文明来弘扬传统文化,把两者完全对立,则无异于开历史倒车,无异于拒绝工业文明、现代科技和现代市场。
因此,只有在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前提下,我们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够达到最为有利的效果。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现代文化,虽然它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但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是具有先进性的。
B.在中国人眼里,“国”是我们华夏儿女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国”与“家”连在一起,“国”是“家”的扩大。
C.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的主张虽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理想处处碰壁,难以实现,它是针对个体的发展而提出的。
D.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两者各有长处和短处,双方既有差异性,也有互补性,而这种互补性可以在思想、道德等多个层面发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很少有人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越是遭遇内忧外患,民族意识则愈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重生。
B.儒家思想及后来的宋明理学之所以能成为深扎根于普通人的经验理性、极具实践功能的实用理论,得益于它不是一种虚伪的意识。
C.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中和位育”思想不仅在中国具有积极意义,它对当今世界种族、民族和宗教冲突的解决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D.我们不能排斥西方文化,不能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队里,否则,我们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就难以达到最为有利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上,中国人通过将儒学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得以解决,西方人则要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
B.中国传统文化希望矛盾双方和谐共存,思想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这些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长处。
C.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曾积极响应儒家的思想,积极入世,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
D.在中国“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两者之间,我们对待前者很敏感和反感,对待后者则会迟钝,会充满好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并,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坐其次次:
旁边
B.悟言一室之内悟:
明白
C.俯察品类之盛盛:
繁多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
本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和,文中指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般由皇帝发起。
B.古人常用“天干”十二个字和“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葵丑”。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澡,嬉游,以祈福消灾。
D.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作流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第二段“是日也”领起后文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B.作者对这次集会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可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C.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死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从而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悲观思想。
D.序,又称叙、序言、序文、导言等。
序在古代可以放在书的后面,现在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分)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
9.这首诗歌运用了大量叠词,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回答。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__________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总角之宴,__________。
(诗经·氓)
(7)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8)苏轼《赤壁赋》中字面上写月亮升起后,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1分)
远山
张世勤
莾莾苍苍,四面青山。
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
望着连绵的雨,老天爷仿佛也为失去一位勤劳忠厚的山民而流下了眼泪。
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
他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从未感觉到日子丝毫的单调,因为一切都有父亲在。
父亲不在了,他开始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
悬崖上各色的花都挂出来了,花香弥漫,鸟儿飞翔。
他的心境也渐渐开朗起来。
又是一个转弯,这时牛车一阵抖动。
往常也都是他耪着牛,父亲坐在车上,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
爹,转弯了。
可父亲不在了。
于是,他的心里又有些悲伤,眼睛愣怔怔地望着前方。
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抽在牛身上。
他说,咱们赶路吧。
牛却仍然未动。
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
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
他也再次想起父亲。
他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很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
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
可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这么喊,是在喊谁呢?
望着寡言少语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
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爹,转弯了。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
她穿着蓝裤,红红的上衣,两眼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
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艳的红。
她是他在山外认识的。
每次他把木柴装车后,都要带上一点山货,常带的是一种小山果,口感好,很开胃。
这些小红山果都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带着不为卖钱,而是到山外后,摊在木柴一边,供人品尝。
后来她来了问他,卖的?
他说,随便让人吃的。
年轻的女人就纤纤地拿起一个。
红山果很美,她的动作很美,她的吃姿也很美。
他看着她,大方地抓起一把,塞到她手里。
第二天,她又来了。
她说,你怎么不卖呢?
他说,这个不稀罕,山里有的是,摘都摘不过来,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她问,你叫什么?
他说,叫青树。
她问,山里好吗?
他说,很好,山里有鸟、山鸡、野兔,山溪里还有小鱼小虾小螃蟹,山树上樱桃、葡萄、山楂、石榴……她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
我叫红苗。
此后,红苗每次她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
红苗穿着红红的上衣站在青树身边,年轻的面庞露着迷人的微笑。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
红苗坐在空空的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
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花香鸟语包围着她,山涧清溪映照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
她看着驾牛的青树,背影挺拔而又敦实。
红苗说,我想告诉我爹。
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
红苗说,我喊。
面对群山,红苗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
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
这根本还没到弯的时候。
红苗一阵惊吓。
青树抚着牛头,轻声安慰似的说:
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
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晚上,红苗问青树,你一路上一直跟牛说话,它听得懂吗?
青树说,听得懂,就把牛的习惯跟红苗说了,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
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
青树驾着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给自己说,转弯,转弯。
红苗来了,他的生活不一样了。
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
而现在,红苗要改变,让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买各种种子:
树种,瓜果种,蔬菜种。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
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调,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
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说我想给我爹说说。
青树对着群山,高声大喊:
爹。
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青树喊:
爹,我转弯了。
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红苗抱起一捆鲜草,走到老牛跟前,说:
爹,吃吧。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并为下文清洁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小说运用“远山”作标题,既点名了青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青树的同情以及对大山中的人的命运的思考。
C.红苗进山的描写生动而有诗意,“一抹鲜艳的红”与“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形成对应,衬托出青树的心理变化。
D.在青树看来,因为老牛能为自己分担痛苦,能为家庭做出贡献,因此老牛和父亲一样,尊敬老牛就是尊敬父亲。
(2)小说在刻画红苗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突出了她的哪些形象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叙写了青树与红苗相识的过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4)“爹,转弯了”这句话,既是理解青树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2.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图中与两位朋友及两位弟弟同游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了《游褒禅山记》。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作者不详,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D.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
雨水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
工作
C.凌万顷之茫然凌:
越过
D.则或咎其欲出者咎:
责怪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舸(gě)青荇(xìng)漫溯(shuõ)失其所与(yǔ)
B.租赁(lìn)弄堂(lõng)着陆(zhuò)长歌当哭(dàng)
C.袅娜(nuò)覃菌(xùn)帷裳(sháng)妖童媛女(yuán)
D.否泰(pǐ)流觞(shāng)诽谤(fēi)对酒当歌(dāng)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喋血廖落山川相缪陨身不恤
B.脉搏宛然静躁不同义愤填膺
C.猗郁班驳宿兴夜寐蓊蓊郁郁
D.磐石团萁迫不急待自我徂尔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的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老师讲道,艺术与生活是休戚相关的,艺术会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B.面对双汇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雨润创始人祝义材真的能做到安之若素吗?
C.梳理官方材料发行,林大吉生死之谜的背后,隐藏着长沙警方骇人听闻的办案程序。
D.男子还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会缺斤少两,沈女士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就相信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邓亚萍能否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取决于学校师生的大力支持。
B.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已不再是难以克服的困境。
C.宏玉法师在凤山寺讲经,吸引了血多佛教组织、居士、信众前来参加。
D.对于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破坏世界和平的举动,德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3分)
走在河边,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异常美丽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真不愧是一座富有传统并带有现代气息的大学城。
科英布拉气氛优雅、古迹众多,因此常被誉为“葡萄牙的雅典”。
①入夜,图书馆里坐满了潜心攻读的学生
②露天咖啡馆和电影院总是生意兴隆
③所以建筑都傍山而建,红瓦白墙,随处可见绿树青草、古迹教堂
④浪漫的年轻人坐在女生宿舍门口的台阶上弹奏真吉他,倾诉着心声
⑤街道上的学子擦肩而过,体育场上的竞赛热火朝天
⑥一切都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A.①③④⑥⑤②B.①④②⑤⑥③C.③⑤⑥①④②D.③⑥⑤①②④
19.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下列对联写出相应的历史名胜。
(4分)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60分)
4月16日,四川达州市大竹县高三学生郑英杰,放学走到自家小区楼前时,看到路边围了很多人,没有太注意就直接上楼回家了。
他在自家阳台上往下看,见一位老人倒在那里,陆续路过的围观者,都看几眼就走了。
郑英杰又跑下楼来,看到老人躺在地上,嘴里不时还发出“哼哼”声,他先找来一叠旧报纸垫在老人头下,随后跑到门卫处借了一把伞,为老人遮阳,直到周围群众拨打120.救护车赶来。
他的事迹图片被传到网上,众多网友为他点赞,称呼他为“撑伞哥”。
看了以上材料,你会产生哪些联想或感慨呢?
请写一批文章,叙述事情的经过或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选好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龙岩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教学质量检测
(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B
6.C
7.
(1)借以纵展眼力,开暢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快乐呀。
(得分点:
“所以”“信”各1分,句意1分)
(2)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变化而改变,感慨随之而产生。
(得分点:
“迁”“系”各1分,句意1分)
8.开头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2分)于景中寄寓离愁。
(2分)
10.
(1)无言独上西楼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言笑晏晏
(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
(1)C
(2)①聪慧。
很有生意头脑,她肯让青树栽培种植各色山果和蔬菜,用来做生意,从而富裕起来。
②勤劳。
她“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③落落大方,有主见。
她主动与青树交往,吃小山果、告诉青树自己的名字;她看中了青树的敦实淳朴,就自己决定了嫁给青树。
(每点2分)
(3)①丰富了小说内容,使小说情节发生了波澜。
②推进了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引入下文。
后面的内容都是些红苗如何使青树这个家兴盛起来的事。
③突出了红苗这个人物形象,红苗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每点2分)
(4)对理解青树的关键:
①指路上需要转弯的事实,点明了青树的生活习惯,突出了青树对父亲的依赖,与父亲去世自己的无依无靠形成照应。
②借此写出青树与老牛之间的交流,体现青树与老牛之间相依相伴的情感,从而引出青树的心理变化。
(3分)
对理解主旨的关键;①点明了青树的生活改变,从而体现大山中的人们生活状态需要改变,思路观念需要转弯,启人思考。
②通过对红苗转换观念,致富改变生活的事例,指明了人们生活转弯的方向。
(3分)
12.B
13.A
14.B
15.B
16.A
17.D
18.C
19.
(1)成都杜甫草堂
(2)滁州醉翁亭(明确了后面的名胜古迹即可给满分)
20.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从郑英杰的角度,可立意为“富有爱心、奉献精神、帮助别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时代互助友爱精神,值得赞赏学习”。
二是从“看几眼走了”的围观者的角度,可立意为“当别人遇到困难,冷眼旁观,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内心冷漠,缺少爱心和责任担当的表现,理应受到批评。
”三是从社会的角度,可立意为“要弘扬爱心奉献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向善友爱,互帮互助,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