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与建筑物距离及相互间间距
符合检规技术标准
符合检规技术标准
5、肩架及固定
金具
安装位置正确、牢固,无弯度和倾斜,螺栓紧
固,锈蚀面积≤10%
不弯曲,倾斜不超过50,锈蚀面积≤20%,横担位置的误差为+50mm
4
中
心
锚
结
1、锚结绳
无断股、无锈蚀
无断股,连续锈蚀≤200mm
2、高度
比相邻定位点高0--10mm
同左
3、线夹及张力
线夹应垂直于轨面连线,螺栓紧固,锚结绳两边张力长度相等
同左
5
吊
弦
及
吊
索
1、吊弦及吊索锈蚀、磨损
无锈蚀、磨损;整体吊弦应弹性良好,不松弛、散股、断股,两端线夹处无电弧烧伤痕迹。
吊弦及吊索锈蚀、磨损截面减少≤20%,其他同左。
2、吊弦偏移
在无偏移温度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垂直线路方向的偏斜量不应大雨吊弦长度的1/10,顺线路方向偏斜量:
承力索和接触线不同材质是,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材质时,在任何温度下均应垂直。
同左
3、吊弦高差
相邻吊弦高差≤10mm
同左
4、吊索高差
跨中第一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10mm。
弹性吊弦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相等。
同左
5、吊索及弹吊辅
助绳
无断股、接头和锈蚀。
偏移温度下,两端长度相等,相差不超过100mm并不得松弛
无断股,连续锈蚀≤200mm,其他同左。
6、采用Φ3.5不锈钢线或Φ4.0铝包钢线整体吊弦
绝缘卡扣良好,其上部环节部分能在绝缘环中自由、上下移动,且不得自行脱出,上部与下部连接处的钢丝长度不超出其颈部上沿,钢丝端部弯曲度为90度~120度,外露20毫米~80毫米,各部螺栓有弹垫,且安装正确、紧固。
同左
7、线夹及偏移
安装正确、紧固,不得沿接线滑动。
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就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线夹偏移同第二项,其他同左
6
定
位
及
支
撑
装
置
1、定位器坡度
按照设计要求
同左
2、支持器
方向安装正确,定位管外露20~100mm。
方向安装正确,定位管外露20~150mm
3、定位线夹及定位环
螺栓紧固,无断裂、锈蚀。
定位环垂直于线路方向,距定位管根部的距离不小于40毫米。
定位线夹处无偏磨、硬点现象。
同左
4、定位器(管)及其偏移
定位器(管)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温度变化时,水平方向的偏移应与接触线在该处的。
5、埋入杆件(含隧道定位立柱)
安装牢固,无断裂、变形和锈蚀,其周围水泥填充物无辐射性裂纹和脱落。
锈蚀面积≤20%,其它同左
6、水平拉杆(压管)、腕臂及其底座
与支柱密贴、平整。
底座角钢(槽钢)呈水平状态。
水平拉杆(压管)、腕臂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温度变化时,其偏移量要和该处线索伸缩量相对应,极限温度时,其偏移量不应超过腕臂水平投影长度的1/3。
同左
7、腕臂及腕臂偏移
无永久性变形和锈蚀各部零件组装正确,铰接处要转动灵活,管帽密封良好,顶部外露长度为100至200毫米。
锈蚀面积≤20%,其它同左
7
锚
段
关
节
1、垂直水平距离
符合设计要求
规定±10%
2、分段绝缘子
串与锚支定位卡子的距离
五跨≥1100mm、四跨≥800mm
同左
3、两接触线工作转换点
其连线与轨面平行,允许误差不超过0-40毫米。
同左
4、各部螺丝
紧固无松动、无锈蚀、涂油。
锈蚀≤10%,其它同左
8
绝
缘
子
本体
表面清洁、无裂纹、烧伤、破损、钢帽或杵头连接件无松动,无放电痕迹,瓷釉无剥落。
无破损,瓷釉剥落面积≤300mm2
9
支
柱
及
地
线
1、限界
符合设计规定
设计+50mm~-0mm
2、露筋及损伤
混凝土支柱无破损和露筋,H型钢支柱本体不得弯曲、扭转、变形,各焊接部分不得有裂纹、开焊;表面防腐层剥落面积不得超过5%。
同左
3、倾斜率
所有支柱均不得向线路侧和受力方向倾斜,允许误差为:
(1)支柱横线路面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
(2)单腕臂、双腕臂和中心锚结支柱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斜率为±2‰;横线路方向允许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5‰。
(3)硬锚锚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为0~5‰,顺线路方向,向下锚拉线侧倾斜率为0~5‰。
(4)补偿下锚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为0~5‰,顺线路向下锚拉线侧倾斜率为0~10‰。
(5)曲线内侧的支柱、装设开关的支柱、双边悬挂的支柱、硬横跨支柱,均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5‰。
同左
4、接地线
接触良好,无严重锈蚀,无破损。
连接线夹无裂纹,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同左
5、支柱基础
基础帽不得有裂纹、破损,基础帽和支柱根部应保持清洁,不许有积水和堆积物。
同左
6、支柱拉线及拉线基础
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情况下为45°,最大不得超过60°。
拉线应绷紧,在同一支柱上的各拉线应受力均衡;拉线应有防腐措施,不得有断股、散股、接头及锈蚀。
各部连接件、螺栓紧固良好。
拉线基础周围不得有积水。
同左
10
软
横
跨
1、横向承力索及
固定绳
横向承力索及固定绳应布置在同一铅垂面内,无断股、接头和锈蚀,下部固定绳与导线的距离不于250毫米。
调节拉杆的调整余量不小于50毫米。
同左
2、弛度
横承力索弛度符合规定,固定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负弛度,其数值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毫米,5股道以上不超过200毫米。
同左
3、吊索及斜拉线
上部固定绳至横向承力索间的吊索应保持铅垂状态,吊索及斜拉线无松弛,无锈蚀。
锈蚀或损伤≤20%
11
硬横梁
1、安装高度
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不超过+100mm。
2、整体
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向上微拱,铰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0.5%,刚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1/360。
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
同左
3、吊柱
吊柱在安装后应处于竖直状态,距相邻线路的限界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并不得侵入相邻线路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同左
4、外形
钢柱及硬横梁角钢无变形和弯曲,硬横梁无锈蚀。
钢柱及硬横梁角钢无变形和弯曲,硬横梁锈蚀面积不超过20%。
12
补
偿
器
1、补偿绳
无断股、接头、无锈蚀,不与其它结构相摩擦,圈数符合设计标准
连续锈蚀≤100毫米,其它同左
2、补偿坠砣
符合规定标准,坠砣无破损,标注清晰,其缺口相互错开180°
重量≤2.5%、坠砣无严重破损。
3、a、b值
补偿自如,无卡滞,符合安装曲线±100mm
极限情况≥200mm
4、补偿滑轮及限界架
滑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定滑轮应保持铅垂状态;动滑轮偏转角不大于45度;限制架安装牢固,不侵入限界,作用可靠,锈蚀面积≤10%
同左
5、下锚绝缘子及平衡轮
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平衡轮应水平。
绝缘子串允许偏差为±150mm,平衡轮偏斜不超过20°
6、制动卡块
安装牢靠,制动卡块到棘轮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同左
7、弹簧补偿装置
弹簧补偿装置刻度牌与环境温度相对应,补偿绳伸缩长度a值符合安装曲线要求;安装牢固,本体与下锚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补偿绳不得有散股、断股和接头,位于渐开线轮槽正中,不得偏磨。
同左
13
电
联
结
1、电连接线
满足载流和纵向位移的需要,无断股、散股,纵向和横向电连接不应有接头,股道间电连接只允许有一个接头。
透亮但不断股,其它同左
2、高度
工作支接触线电联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3mm。
3、线夹
接触线电联结线夹在直线处应处于铅垂状态,在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电联结线夹的螺纹卡子均应保证卡子从一端插入后,在另一端露头1~3mm。
线夹与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线夹内无杂物并涂电力复合脂。
同左
14
绝
缘
距离
1、接触网空气绝
缘距离
≥300mm
≥240mm
2、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最小空气绝缘间隙
≥150mm
≥75mm
15
标
志
牌
1、断合标
设置位置符合规定,字迹清晰,安设牢固。
位置误差≤lm字迹清晰
2、终端标
位置符合规定,字迹清晰,安设牢固,锈蚀面积≤20%
同左
3、其它标志
位置符合规定,字迹清晰,锈蚀面积≤20%,不得
字迹可辨认,不得侵入限界
4、号码及参数牌
编号及位置符合规定,字迹清晰
字迹可辨认
16
交叉线岔
1、拉出值
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
同左
2、交叉点位置
规定±20mm
规定±50mm
3、500mm处的高差
符合设计规定
同左
4、始触点
侧线工作支高于正线工作支,根据该高铁(城际)铁路的标准始触区内无线夹。
同左
5、限制管及间隙
限制管无开裂、变形,各部螺栓紧固,垫片、开口销齐全;限制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接触线自由伸缩。
同左
17
无交叉线岔
1、拉出值、导高
拉出值、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拉出值允许偏差为±20mm,导高允许偏差为5mm
2、始触点
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水平投影600~1050mm范围为始触区,始触区内无线夹。
同左
3、交叉吊弦
交叉吊弦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550~600mm的范围内,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
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为6~8m。
交叉吊弦的安装顺序应保证从侧线进入正线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
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及导流环应朝向远离另一支导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得超过15°。
同左
4、腕臂
腕臂顺线路偏移应符合设计要求
±20mm
5、接触线高差
设计标准
A柱处两接触线等高,允许偏差为侧线比正线高差允许+30mm、-10mm;B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90~130mm;C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500mm,允许偏差为±100mm。
6、承力索间距
两承力索交叉点处间距不小于60mm。
同左
18
分段绝
缘
器
1、安装高度
平行于轨面连线,抬高10~30mm
抬高20~30mm
2、安装位置
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
偏差不超过100mm
3、接头线夹
接头紧固,过渡平滑,无偏磨
同左
4、主绝缘
表面清洁、无裂纹,无损伤和烧伤,各部绝缘距离符合规定
放电痕迹小于有效绝缘长度的20%,其它同左
19
隔
离
开
关
1、分合闸角度及刀闸
分闸90+10、合闸180。
开关闭合时主刀闸接触密贴,刀闸触头应干净、平滑。
分闸90+30
合闸180±10
2、电动机构
电源良好,按钮板上的开关、接线、辅助开关各接点接线和接线端子无松动。
操作机构和限制器作用良好,锈蚀面积≤10%各部件齐全。
同左
3、止钉间隙
1~3mm
同左
4、引线及瓷柱
同电连接和绝缘子项
同左
20
避
雷
器
1、套管
无裂纹、破损和放电痕迹。
同左
2、预防性试验
符合试验标准
同左
3、接地
接地状态良好,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同左
4、管形避雷器
管体无烧伤、无裂纹、端口堵紧,极棒间隙120毫米,误差不超过6毫米。
同左
5、引线
同电连接项
同左
21
吊柱
1、安装位置
保持铅垂状态
倾斜角度不大于1°
2、连接件
吊柱地脚螺栓必须是双螺帽,拧紧螺帽后螺栓外露长度不得大于30mm;调整吊柱用的垫片不得超过3片。
同左
3、吊柱外形
吊柱梁无锈蚀
吊柱梁锈蚀面积不超过20%
4、隧道槽道
隧道槽道应与混凝土钢筋焊接牢固,槽道整体无变形,无锈蚀,槽道与混凝土应结合密贴,无裂缝。
槽道整体无变形,,锈蚀面积不得超过5%,槽道与混凝土应结合密贴,无裂缝。
22
27.5
KV供电电缆
1、外表
电缆及电缆头的表面应无损伤,无开裂、放电痕迹。
同左
2、电缆头
电缆头应竖直向上,伞群不得挤压变形,与垂直方向最大偏移角度不得大于30°。
同左
3、接地
电缆头接地一端的接地线应接地可靠,不接地一端的接地线及端子应采取绝缘包扎并固定在电缆上,不得与金属构架直接接触。
同左
4、电缆及电缆头安装
电缆及电缆头的固定处必须采用非磁性材料抱箍,必要时须加装保护垫。
电缆头抱箍夹持部位距离冷缩地线管下端50~100mm,不得夹持在橡胶材料表面,并与接地线保持50mm以上的距离。
同左
附表2:
广州供电段高铁(城际)接触网设备质量鉴定统计表
工区区间(站场)年月日
项目
单位
总数量
鉴定
数量
%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接触悬挂
延长公里
附加导线
条公里
高压电缆
条公里
交叉线岔
组
无交叉线岔
组
隔离开关
台
负荷开关
台
分段绝缘器
组
补偿器
组
避雷器
台
软横跨
组
硬横梁
组
吊柱
组
整体设备
换算公里
车间填报人
附表3:
广州供电段高铁(城际)接触网设备鉴定不合格质量分析表
车间工区年月日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安装地点
缺陷状况
整治措施
车间填报人
三水城际供电车间
2015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