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酸和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921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讲 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6讲 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6讲 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6讲 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6讲 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讲 酸和碱.docx

《第6讲 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 酸和碱.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讲 酸和碱.docx

第6讲酸和碱

第6讲 酸和碱

考点1:

常见的酸

1.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如石蕊、酚酞,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溶液的

 酸碱性

酸碱   

指示剂   

酸性

碱性

中性

紫色石蕊溶液

①_变红_

_变蓝_

_紫色_

无色酚酞

溶液(高频考点)

②_不变色或无色_

_变红_

_无色_

(2)填“一定”或“不一定”。

①酸溶液_一定_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_不一定_是酸溶液。

②碱溶液_一定_显碱性,碱性溶液_不一定_是碱溶液。

③盐溶液_不一定_呈中性,呈中性的溶液_不一定_是盐溶液。

(3)显酸性的溶液都含有_氢_离子,显碱性的溶液都含有_氢氧根_离子。

(4)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溶液。

2.常见的酸

(1)硫酸和盐酸的比较。

硫酸

盐酸

溶质的化学式

_H2SO4_

_HCl_

颜色

无色

无色,工业盐酸因含Fe3+杂质略显_黄色

状态

_黏稠的液体

_液体

气味

_刺激性气味

密度(与水比较)

大于水

大于水

挥发性

瓶口有_白雾出现,原因是_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盐酸小液滴

水溶性

_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量

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_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_除锈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除锈、制药,胃液中含有_盐酸可帮助消化

(2)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方法。

①吸水性:

故可作_干燥_剂,可以干燥(从H2、O2、CO2、CO、NH3中选择)_H2、O2、CO2、CO_,但不可干燥_NH3_,干燥气体时导管应注意“_长进短出_”。

浓硫酸吸水是_物理_变化。

②强腐蚀性:

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组成比脱去而生成_黑色的炭_。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_大量水冲洗_,然后涂上3%~5%的_碳酸氢钠溶液_,若是稀硫酸,是否也要处理?

_是_。

③强氧化性:

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因而实验室制H2时不用浓硫酸。

④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要把_浓硫酸_沿器壁慢慢注入_水_中,并用_玻璃棒_不断搅拌。

且不可把_水倒入浓硫酸中_;因为水的密度_小_,_浮_在浓硫酸上面,溶解_放出_的热量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四处飞溅。

考点2:

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变红_,使无色酚酞试液_不变色_。

(2)与活泼金属反应一般生成_H2_。

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原理:

_Zn+H2SO4===ZnSO4+H2↑_。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一般生成_盐和H2O_。

如CuO+H2SO4===_CuSO4+H2O_;Fe2O3+_6_HCl===_2FeCl3+3H2O_。

(4)与碱发生_中和_反应一般生成_盐和H2O_,反应过程中伴随热量的释放。

如_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H2O_

 

(5)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_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_。

如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_CaCO3+2HCl===CaCl2+H2O+CO2↑_。

2.酸的用途

(1)盐酸:

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_除锈_,制造药品,人体胃液中含有_盐酸_可帮助消化。

(2)硫酸:

化工原料,用于生产_化肥_、_农药_、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_除锈_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_干燥剂_。

考点3: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对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化学式

_NaOH_

_Ca(OH)2

俗名

_苛性钠、_火碱、_烧碱

_熟石灰、_消石灰

色、态

_白色块状固体

_白色粉末状_固体

溶解性

_易溶于水并_放出大量的热

_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减小

吸水性

在空气中容易_吸收水分,而_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_干燥剂,但不可以干燥_CO2、HCl等

几乎不吸收水分

腐蚀性

有强烈的_腐蚀性,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_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_硼酸溶液

有腐蚀性

制取

Ca(OH)2+Na2CO3===CaCO3↓+2NaOH

_CaO+H2O===Ca(OH)2,该反应_放出大量的热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_肥皂、_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生活中可用于除去油污,如炉具清洁剂

作_建筑材料,中和_酸性土壤,涂刷树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2.碱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蓝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红_。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_盐与水_。

如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_CO2+2NaOH===Na2CO3+H2O_;NaOH吸收工业尾气SO2:

SO2+2NaOH===Na2SO3+H2O_;检验CO2的原理:

_CO2+Ca(OH)2===CaCO3↓+H2O_。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盐与水_。

如_Ca(OH)2+2HCl===CaCl2+2H2O__Ca(OH)2+H2SO4===CaSO4+2H2O_。

(4)与盐反应生成_新盐和新碱_。

如2NaOH+CuSO4===_Cu(OH)2↓+Na2SO4_;

Ca(OH)2+Na2CO3===_CaCO3↓+2NaOH_。

考点4:

酸碱中和反应

1.定义:

_酸_和_碱_作用生成_盐_与_水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实质:

酸溶液中的_氢_离子和碱溶液中的_氢氧根_离子结合成_水_。

3.应用:

(1)改良土壤:

如酸性土壤中可加入_氢氧化钙_(填名称);

(2)处理工厂废水:

含有稀硫酸的废水可用_氢氧化钙_来中和,反应的方程式是_Ca(OH)2+H2SO4===CaSO4+2H2O_;

(3)用于医药:

中和胃酸可服用_碱_性药物;被蚊虫叮咬处有蚁酸(HCOOH),可涂一些_碱性_物质(如_氨水_)减轻痛痒。

考点5:

溶液的酸碱度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pH_表示。

pH范围通常在_0~14_之间;pH_小于_7的溶液显酸性,pH_越小_,酸性越强;pH_等于_7的溶液显中性;pH_大于_7的溶液显碱性,pH_越大_,碱性越强。

2.测定方法:

用_玻璃棒_蘸取被测液,滴到_pH试纸_上,pH试纸显色后与_标准比色卡_比较可得出溶液的pH(注意:

用pH试纸测出的pH一般记整数,为粗略读数)。

3.通过测定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人体健康状况、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等。

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_二氧化碳_略显_酸_性,酸雨pH_小于5.6_;胃液的pH_小于_7;洗发液多呈_碱_性,护发素多呈_酸_性,因_弱酸性_的环境利于头发的生长,所以使用时先用_洗发液_,后用_护发素_。

 

【例1】(2013,扬州)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浓硫酸D.生石灰

【例2】(2014,苏州)下列关于溶质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C.浓硫酸因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而被装入干燥器中使用

D.浓硫酸腐蚀衣物和皮肤是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

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水则为1g/cm3,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浓硫酸溶于水时温度升高;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是化学变化,故D错,A、B、C均正确。

【例3】(2013,武汉)如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例4】(双选)(2013,佛山)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

 

【例5】(2014,德州)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

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1)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________。

(2)该同学针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了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

Cu+H2SO4(稀)===CuSO4+H2↑,有的同学认为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告诉同学们:

对于酸和盐的反应,可以用厨房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或俗称)。

【例6】(2014,江西)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图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

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该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限以下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2014,包头)某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右图所示。

(1)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_。

(2)a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

2.(2013,包头)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明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小明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

于是小明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_不能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紫色石蕊试液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

【拓展与应用】

(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

你的实验步骤是__。

(2)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写一条)。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

专题17:

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经典精讲

题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氢氧化钠由于有腐蚀性,所以又叫火碱、纯碱、烧碱

E.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分数都减小

知识点1:

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气味

挥发性

浓盐酸

 

 

 

浓硫酸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有强烈的_____性,所以俗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色______体,_______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

热;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做干燥剂。

____色____体,____溶于水,有

强烈的__________,所以俗名:

________、________。

它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

题二: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下图中箭头方向表示pH逐渐增大,则表示石灰水的是_______,表示食盐水的是_______。

(填字母)

知识点2: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酸碱性

检验方法:

酸碱度

1.表示方法:

2.测定方法:

题三:

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实验探究】㈠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⑴选择试剂:

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_________溶液。

⑵实验验证:

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___________,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㈡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某同学选用________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㈢处理废液,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

加入试剂

分离方法

方案评价

适量Ca(NO3)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

过量的_____。

蒸发结晶

可行

知识点3:

酸的通性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与金属的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4、与碱的反应:

5、与某些盐的反应:

题四:

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

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_____。

(2)根据图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

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与酸的中和反应:

4、与某些盐的反应:

题五:

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

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

(2)为什么要加酚酞?

【实验2】用pH试纸

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

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_______的预处理。

【小结】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_____(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学习提醒

1.“结构——性质”

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因此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同类的不同物质结构上也存在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上也会存在差异。

2.“性质——用途”

物质的用途是由该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物质因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具有不同的用途。

 

专题17:

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经典精讲课后练习

题一: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烧碱B.小苏打C.生石灰D.纯碱

题二: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B.浓盐酸易挥发C.氢气可燃烧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题三:

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B.胆汁7.1~7.3C.血浆7.35~7.45D.胃液0.9~1.5

题四: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A.生石灰B.醋酸C.水杨酸D.食盐

题五:

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

(1)若证明甲酸具有酸性,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2)甲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

(3)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

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

题六:

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填编号)。

①除金属表面的锈②制造氯化锌③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

题七: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

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

操作①,操作④。

⑵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变质(选填“已”或“未”)

⑶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⑷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题八: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某学习小组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进行操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粉末是否变质?

[猜想一]小丽同学认为这瓶氢氧化钙粉末已经变质。

[实验验证]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丽同学的观点,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论一]这瓶氢氧化钙粉末已经变质。

[猜想二]小明同学认为“结论一”不全面,这瓶氢氧化钙粉末可能部分变质。

[实验验证]小明同学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将他的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这瓶氢氧化钙粉末部分变质。

[思维拓展]由以上实验可知,清洗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时可用,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九:

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

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最后PH≥7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

提供的实验仪器与药品:

10%的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3)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为此,还需要选择(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题一十:

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这一实验说明:

酸与碱作用生成了盐和水,这一反应叫做反应。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任写两点)

①;

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