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12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654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读12策略.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读12策略.docx

高考复读12策略

雨后彩虹,超越挫折

    华罗庚。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高考复读成功的12大策略

 复读生是高考群生像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高四”一年的备考岁月里,要接受独特的心理和学习考验。

经历过一次失败,甚至是多次失败后想在复读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就不能简单套用一般高考生的复习策略。

影响高考复读成功的因素很多,既有复读生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包括复读学校的教育水平、家庭的配合状况等。

在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复读生的主观因素是第一位的,它是高考复读成功的内因,高考复读成功的根据。

如果学生本人不想复读或者复读积极性太低,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嗑瓜子聊天,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做作业,那再好的复读学校条件,再好的名师授课,家庭配合得再密切,也难起任何作用。

 策略1阳光心态:

我复读,我快乐!

 调节好心态是复读成功的一半;只要心态调节好,明年一定比今年考得好。

 因此,复读生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心态调节,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复读进程不同时期产生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调节方法,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保证心态平和的复读一年。

 复读生在开始报名复读时,就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节,快速走出高考失利的心理阴影,恢复平和向上的心态,这是复读成功计划的第一步。

 一位复读后考入人民大学的复读生说他当时复读时的心态就非常好,既然决定参加复读,就要忘掉高考失落的影响,迅速进入复读的准备中,忘记过去,从现在开始。

 但有相当多的复读生长时间没有从高考失利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长时间的郁郁不乐,长期被负面情绪所笼罩,上了复读班也无心听讲,有的人甚至将这种负面情绪一直延续到复读学期期末也没有解决,结果,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差。

 复读成功者从复读一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

例如高考湖南省文科状元李滨兵曾说:

“我复读,我快乐,在复读班的每一天都能感到自己在进步,感到每天学了很多东西,真的有‘我读书我快乐’的感觉。

  山西省理科状元张晓阳是位复读生,他在复读班开学仪式上自我介绍说,“过去的事情已成为过去,高考并没有什么阴影,只要你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只要你能承认自己,永远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总有一天你会在一个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

 几乎所有的复读状元在总结自身成功的最大秘诀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

心态调节好。

 复读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还会遇到一些挫折,例如复读这一年考试很多,某一次考试考得不好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为此垂头丧气,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像某些状元那样具有辩证的阳光心态——“这次没考好是发现我的问题、改正我的问题的机会,是我为高考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一个契机。

 复读生,尤其是高分复读生不要误以为自己本来分就挺高的了,于是在“高四”这一年不会再出现考试成绩不满意的现象,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任何一个高三、“高四”考生离高考大纲都会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满分状元”的高度。

因此复读生尤其要认识到,自己虽然有过比其他应届生多读一年的优势,但在“高四”这一年考试成绩有所起伏仍然是一种正常现象。

 复读生还要学会一些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和心态的方法,比如说深呼吸、用右手大拇指按摩左臂上的内关穴、全身肌肉放松法、积极向上法、走路挺胸抬头法,使每天生活富有节律,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状态良好,学习效率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平时心态好,学习效率高,成绩提高快。

在高考时,做到心态平和,确保高考正常发挥,无怨无悔;力求超常发挥,喜出望外。

策略2 复读生活节律化,提高生活满意度

 复读生在“高四”一年学习生活中,要从复读开始就养成生活节律化的习惯。

只要生活节律化,自己的生理活动就能节律化,就能很好地进入复读生活的状态中,按照自己的愿望明显地提高复读质量,提高复读成绩。

 有不少复读生由于心态没有调整过来,采取一种混日子的态度对待,或者无所事事,或者无心听课,或者整天手机上网,随性而为,兴致来了没完没了的玩,上网甚至上到深更半夜。

有一个复读生对我讲,他对复读没兴趣,经常手机上网玩游戏,没事的时候就泡在网上,想玩就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整天迷迷糊糊地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甚至经常逃课,给复读学校老师谎报家人生病需要照顾。

在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四个月后,为了一个期末考试,日夜加班,疲劳不堪,效率甚低,结果考得一塌糊涂。

 他告诉我:

“考后如同大梦初醒,对我的震动太大了,在我们老师的亲切关怀下,我终于开始走上正常的复读生活。

老师帮助我制定了每天的生活学习流程,要求我严格地按照程序来进行生活和学习。

开始我有些不适应,但老师说你不适应也要硬着头皮去做,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一到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由于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效率非常高,成绩提高非常快。

该玩的时候尽情地玩,感觉特爽。

到了十点半就睡觉,躺下就睡,早餐六点就起床。

由于严格地按照生活节律办事,自己感觉身心非常轻松,感觉日子很好过,整个人的心理面貌得到了很多的改观。

 这个同学尽管觉悟得比较晚,但他毕竟还是觉悟了,最终走上了正常的复读道路,终于高考时考上了“二本”。

 一个复读生两天三天甚至一个星期坚持生活节律法是容易办到的,但是做到三个月、五个月甚至一年却很不容易,那么,怎么办呢?

我建议复读同学从“高四”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每天把自己的学习生活的作息流程写在本子上,几点做什么,几点又做什么,然后严格地执行,做完一项,就用笔在上面画一个勾,表示已经完成。

即使某一项到了时间没有完成也要结束,开始另一项,这样才能保证每天大多数项目都按照计划完成了,心里也就自然产生一种充实感、成就感,感到一天没有虚度,有收获、有进步。

每天的收获累积就是一个成绩,日积月累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一个人生活作息流程节律化,就会使他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节律化,就会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我在这里郑重地跟同学们说一句,只要你每天坚持在小本子上写好每天作息的流程,并坚持下去,一年的复读必有满意的效果。

有一位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同学在回到母校给新的高三同学介绍学习经验,就提到这个方法。

他是从初一那年起坚持将每天的生活流程写在本子上,每完成一项就画一个勾,这一坚持就是六年,本子至今还在。

所以,我在这里极力推荐同学们每天把自己的生活流程写在本子上,千万不要认为脑袋里面明白就行了,坚持一年必有收获,对你顺利度过“高四”的学习生活的价值不可估量。

策略3小步子,大目标:

每门课每月提高3分

 一位高三学生曾经在当年的12月对我说,“经过开学几个月的语文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总是在100分左右徘徊(满分150),我想考北大,这个成绩可能不行吧?

”我对他说高考录取是按照总分选取的,你语文100分,会拉你总分后腿,报考北大,风险特大。

我送他六个字:

小步子,大目标。

我说你回去以后把语文卷子找出来,把不会的东西找出来,即明确自己查漏补缺的内容是什么。

他说那怎么做呢。

我说你不要要求成绩一下子提高太多,不能希望现在语文考100分,下个月就考115分,这个很难达到。

你只要要求每月提高3分左右。

这样坚持下去到明年五月底六月初,你的语文成绩可能就是在120分以上了。

 这个考生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点下,语文成绩不断上升,高考时语文考了129分,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

 “小步子,大目标”提高复读成绩的方法就是要求复读生每个月语文争取提高3分左右,数学提高3分左右,英语提高3分左右,综合提高6分左右。

这样计算下来,每个月的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加在一起就能提高15分左右。

就以九月初复读开始计算,到高考时经历了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三月、四月、五月共八个月,每月提高15分,加起来多少分呢,120分。

我们再保守、再留有余地一些,争取从九月初开学到高考前提高100分总算可以了吧,这样计算起来,一个复读生复读一年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日积月累地提高分数,就能增加100分,这对复读生来讲,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了,是第二年高考实现自己考取理想大学的实力基础。

一个考生比前一年高考提高100分,确保能够从大专考上二本、三本,从二本、三本考上一本,从一本考上名校,从名校冲击北大清华的几率大大增强。

复读一年是很艰苦的,但是方法得当,复读成功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只要心态调节好,坚持小步子、大目标的方法,力争复读一年提高100分,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所以说,有的考生心态很好,方法又使用得当,复读一年高考提200分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北京复读考生王震在高考中比上一年高考提高了215分,被誉为北京高考“提分状元”。

怎么实现“小步子、大目标”呢?

第一,每次月考考完,对每门课查漏补缺。

在每次月考考后,要针对每门课逐一明确哪些是不会的地方,成为自己查漏补缺的内容。

当然也要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样针对性地找出原因,对提高下次考试的分数是很重要的。

考生明确了查漏补缺的内容就有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向。

第二,自学或者找老师帮助明确每月重点突破哪些查漏补缺的地方。

考生在每门课查漏补缺的内容明确后,就要在下个月内自学并在老师的指点下明确每门课解决的重点是什么,攻克的难关是什么,集中力量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解决薄弱环节。

不要要求太高,每门课力争提高3分左右就可以了。

当然,提高的分数越多越好,当你坚持小步子、大目标提高成绩的方法,就会循序渐进地、有条不紊地去提高成绩,也会拥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学习状态就会很不一样,学习潜力就会被挖掘开发出来。

复读生来讲,学习信心的提高至关重要。

只要有进步,你就有力量,情绪就会为之振奋。

千万不要因为屡遭挫折和失败就动摇复读的信心,不要让负面情绪笼罩你的心头。

第三,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做。

复读生要跟着老师部署走,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完成什么作业,因为这些作业都是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你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按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完成了你该掌握的东西。

一般情况下,复读生不必再做老师没有布置的作业。

教辅材料很多,试卷也很多,做的多未必能提高学习成绩,有些试卷不是高考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没有必要去做,有些试卷是垃圾不必做,做了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造成思维混乱。

对于复读生来讲,要避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错误就是自认为已经念过高三了,没有必要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做,于是自己另起炉灶,自行其事。

小步子、大目标,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是实现高考复读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重要的策略,只要坚持以上这三个步骤去做,复读生的成绩逐步提高是有保证的。

策略4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

无论是高三学习还是“高四”学习,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是学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上课不专心听讲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原因。

高三同学和“高四”同学高考失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课不专心听讲。

课堂45分钟没全用在听课上,思想经常溜号,或者干其他事情,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一个高考复读又失利的同学说:

“这一年复读是我妈妈让我来的,我就不想复读,高三已经遭了一年罪,‘高四’还让我遭罪,我心里不痛快,上课不是想别的事情就是做一些小动作,我一会跟这个交头接耳说几句,一会跟另外一个同学说几句悄悄话,说得高兴时还搂着人家肩膀甚至拍打几下,同学们都比较烦我,有好几个同学都要求老师更换位子,不愿坐在我旁边。

再加上这一年我心情也不好,你想我能考得好吗?

不但比去年低了十几分,而且卷子也答得非常乱,我想老师看我的卷子都头疼。

有人研究了几百个高考状元和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发现他们学好考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

一个在清华读书的青海状元说,他高考成功并成为状元的基本原因是上课用心听讲。

他说他在班里并不是最用功的,他的学习时间没有别的同学那么多,做的作业也不是非常多,晚上十点钟准时睡觉,宿舍有些同学总在那里嘀咕他睡得那么早看他高考怎么办。

他并不是不用功,他把时间用在了课堂上,上课盯着老师眼睛看,跟着老师思路走,下课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抓紧时间做好,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他说:

“我觉得只要把老师讲课的东西把握住,再通过作业进一步强化和理解,并且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就行了,没有必要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讲数学题你在那里背英语单词,下课后又不尽力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反而到处搜罗大量教辅材料的试题来做。

我觉得这是没抓住好好学习的要点,主次不分,主次颠倒,尽管时间用了很多,但是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什么我用功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少,学的比较轻松,甚至被同学议论为高考肯定是考不好的,但我高考时一举成为青海省的理科状元,考取了我最理想的大学清华大学呢?

考上状元之后,很多同学问我经验何在,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就是上课用心听讲,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课后认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就这么简单。

我在这里特别要提示一下,有不少“高四”同学到了高考前两三个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题海战术,挑灯夜战,自己做的累死,效率还上不去,学习没有进步。

他们学习上不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疲劳战术,晚上睡得很晚,到了白天九十点钟眼睛睁不开,甚至干脆趴在桌子上打盹了,这能学好吗?

高考考的好并不是完全拼时间,最关键的是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这一条做不到,你夜里再怎么用功,效率也甚微。

那么怎样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呢?

从这些状元和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身上关于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的三个步骤:

第一,上课时研究盯住老师两条眉毛之间的地方,这样可以做到上课注意力集中。

第二,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老师讲到什么地方,你的思路也跟到什么地方,你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会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掌握老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水平,同时也促进你能力的提高,让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知道其然而且知道其所以然,这是掌握知识的完整思维过程。

有的复读生学习基础差,跟不上老师讲课思路,干脆就放弃不听了,还有的复读生基础比较好,上课时认为老师讲的东西自己在高三都听过了,因此不跟着老师思路走,干别的事。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参加复读就是要提高你的基础,让你跟上来。

理解是个过程,由于基础差可能跟不上去,但这个时候只要坚持就会逐渐跟上老师的思路走下去。

一旦放弃,那就再也跟不上去了。

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复读生,不要误以为高三时老师讲过了,在“高四”的时候你跟着老师思路就会达到“温故而知新”,尽管你可能过去知道了,你再温习一遍跟着老师思路走,对老师讲的东西可能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不仅是单纯的重复,而且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新的感悟,使你对这个问题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高四”这一年基础好的同学、高分复读的同学也一定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不仅有利于你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重点培养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这是通过温故,通过上课跟着老师思路走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

高考是侧重考核素质,侧重考核能力,复读生能力提高了,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了,高考时运用知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肯定会考得好。

复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特别是高分复读的同学,也一定要充分利用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在跟着老师思路走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才是你高分取胜,复读一年,力争考上自己理想大学,考上名校,冲击北大清华的能力所在。

第三,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些“高四”同学,特别是高分复读的同学往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完全不重视,有的认为高三时我做过这些题了,不想再做了。

复读学校老师布置作业都是按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布置的,不完成这些作业就会失去一个重要方面的训练,在高考中会吃亏的。

有些复读同学干脆不做或者少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不认真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去做那些教辅材料的卷子,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那些复读状元,在“高四”这一年,他们都是努力认真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好,而不是热衷于那些教辅方面的材料。

策略5   偏科要不得

 考生都很清楚,高考的录取原则是择优录取,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高分往低分排列,因此考试成绩的总分是至关重要的。

平行志愿坚持是分数第一,考虑志愿,录取时先按照分数的高低从高往低检索。

 对于“高四”的考生,要充分意识到高考是靠总分取胜的,不是凭单科分取胜的。

所以同学们要千万注意高考的四门课语、数、外和综合的成绩水平要大体差不多,不能出现语文140分,几乎顶天了,而数学却考一个40分,这样你的总分一下就跌下来了,对你高考极其不利。

你虽然语文考了140分,但你上一本的可能性就相当的小了。

因此,“高四”这一年首先要考虑一下自己哪些是偏科,力求一年把问题解决了。

 甘肃省有个考生叫郭洋,她在高三念书的时候和数学老师有矛盾,上课就不好好听讲,结果高考时数学考了50多分,没考上理想大学。

后来复读一年,下决心把数学的弱项予以改变,结果高考数学考了120多分,成为当年甘肃省的文科状元,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她对我讲,她复读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把数学这个弱项给解决了。

数学提高了五六十分,整个总分就上了一个新台阶,高考的命运重新改写了。

这对复读生来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验,改变了偏科问题,总分提高几十分,你的高考命运就重新改写,本来可以考上大本的就可以考上重点,本来可以考上重点的就可以考上名牌大学,本来可以考上名牌大学的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

  有些省市的同学之间流行一段话:

文科生普遍都是数学较弱,理科生普遍都是英语较弱。

得数学者文科生得文科天下,得英语者理科生得理科天下。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把自己的弱项给解决了,自然就可以“得天下”了。

在“高四”复读这一年,要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最好找自己的数学老师请教、咨询,并且下定决心用相当多的时间攻克数学弱项的问题,做到了这一点,你的数学成绩就会上一个台阶,你高考的成绩就会上一个台阶,你复读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有些女生数学成绩不好是客观存在的,但据研究,这些女考生数学不好并不是她的数学能力不行,而是她的数学心态不行。

很多女孩总以为女孩天生学不好数学,因此一做数学作业就头疼,她能学下去吗?

她能学好吗?

她能考好吗?

“高四”的女生数学比较差,建议你首先改变女孩学不好数学的心态,把这个枷锁打破了,你的数学潜能就能正常发挥出来,你的学习成绩就能提高。

现在的高考,很多女孩考得很好。

全国高考状元当中,女孩的比例越来越多。

例如2015年全国高考一共出现了66名高考状元,其中女状元46名,男状元20名。

在2016年全国高考一共出现的60名高考状元中,36名是女状元,只有24名是男状元,男女比例达到4:

6。

而且据研究,状元当中出现数学满分的也是女状元比男状元多。

例如2015年全国高考,高考状元中数学满分(150分)的全国只有两名,而且都是女孩子。

一名师辽宁省大连市23中的黄晓庆,数学150分,文科考生,以637分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成为当年辽宁省的文科状元;另一名是上海考生黄腻,数学150分,理科考生,考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当年的上海市理科状元。

女孩子数学不好只要找出原因来,方法得当成绩就会逐步上升。

例如浙江省余姚中学考生孙思思,她在高三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模拟考试中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这个考生找出了自己数学成绩差的原因之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后数学考试成绩节节上升,最后高考数学140分,高考总分708分,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成为当年高考浙江省的理科状元。

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们,看到上面列举的一些高考成功例子,特别是这些数学强手的情况,你们就会驱散数学的自卑心理,树立信心,讲究方法,逐步提高你们的数学成绩。

解决数学偏科问题,就会为你复读道路上扫除一只“拦路虎”,为你高考总分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为了使高考的六门课成绩力求平衡,在“高四”这一年,特别是高分复读生,不要把主要精力和重点放在难题上。

一个考生只要把简单题会做了,中等题会做了,他的高考成绩应该是600分左右,为了考上重点大学、冲击名校奠定了基础。

难题再做出一些,实现考入名校、重点大学愿望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有的高分考生不是这样,他复读这一年精力主要花在解难题上,结果简单的题反而不熟练,高考中简单题就丢分,这些高分同学把精力用在难题上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这里介绍一个高分复读生的学习方法。

北京市十五中学的考生王玥,别人问她为什么考得好,她说:

“我从高三下学期开始做题,难题做10分钟还没有思路就放弃,我的想法是力求每门课的卷子,简单题和中等题的分数拿到手,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得一分是一分,不求都会做,但只求简单题和中等题的分尽量全拿到手。

”她就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考试,高考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时北京市高考只考5门,她语文成绩132分,数学136分,英语128分,政治118分,历史12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

当时教育部规定每门课的简单题占30%,中等题占50%,难题只占20%。

一个考生只要把简单题和中等题的分数全拿到手,那就是600多分。

“高四”同学的成绩要求六门课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每门课的成绩有些差距是正常的,问题是不能差的太远,特别是不能出现偏科问题。

因此“高四”同学当务之急是解决偏科问题,特别要重视解决数学偏科问题。

策略六 强强补弱,重点补弱

 “高四”这一年每个同学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都清楚了,,因为高考是的成绩都知道了。

每个复读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你的语、数、外三门课不可能都是120分,总有比较强的科目,也有相对比较弱的科目,这是非常正常的。

作为高考的策略来看,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大有学问。

 研究表明强强补弱,重点在补弱。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复读生要对自己的强项进行适当的强化和提高,确保高考时成为强项,靠强项拿高分。

弱项一定要补上去,确保高考时不会被弱项拉分太多,使高考总分被拉低。

 有的复读生和家长,认为自己或者孩子的强项已经挺好了,去年的分数也考得挺高,就不太重视了,用的时间也就很少了,结果这次高考时强项变弱项了。

 有一个复读生曾经给我讲过,他的数学是强项,虽然是复读,但是高考时数学也考了132分,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他。

在复读班里,很多同学都说他数学很牛,还复读什么。

他自己也这样认为,觉得数学不必再下什么功夫了。

由于他盲目的相信,在这一年的复读过程中很少做数学作业,导致第二次高考时数学只考了115分,降了将近20分,总分一下就被拖下来了,结果高考时数学由强项变成了弱项,太遗憾了。

他说:

“哪怕复读这一年用我学习语文时间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来对待数学,考132分也不成问题。

长期不怎么做数学题,数学的思路不通畅,高考做起题来也感觉手生。

好在我过去有点数学底子,才能考115分,这是我‘高四’复读最大的教训。

 还有一类复读生,越是强项他越下功夫,因为强项是他的兴趣所在,一做题就先做他的强项,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想做。

用在强项上的时间比用在弱项上的还多,结果不合算,因为强项提高的幅度不可能太高了。

 一个高考生对我讲,“我是高分复读考生,我去年高考考试数学143分,我想我今年要力争考上147分左右,还想冲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