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640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docx

铁路路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

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JL-7标路基工程

(DK245+~DK246+段)

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手册

 

铁四院(湖北)监理公司昌赣铁路CGJL-7标监理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八月

一、工程简介……………………………1

二、工程做法及监控重点………………1

三、工程质量监控………………………11

四、施工安全监控………………………38

 

一、工程简介

昌赣客专(DK245+~DK246+段)路基段长,前接跨广吉高速特大桥,后接塘下特大桥),设计类型为:

地基加固路基、膨胀土路堑边坡防护路基。

轨道类型:

无砟轨道。

二、工程做法及监控重点

1、工程做法

1)地基表层处理

(1)路基填筑施工前应排水疏干地表,整平地面,路堤地段清除表层种植土,按规定回填、压实,其标准路堤相应部位要求。

(2)路堤地基横向坡度大于1:

10地段采用挖台阶处理,台阶宽不小于,高不大于,台价底设4%向外倾斜的坡度。

(3)过渡段范围内基底挖除换填采用过渡段填料。

2)地基加固处理

(1)DK245+~DK246+段采用堆载预压处理。

DK245+~+415、DK245+185~+段桥路过渡段预压土柱高;DK245+415~+185段一般地段预压土柱高。

预压土填筑横断面边坡坡率一般为1:

1、纵向终点处边坡坡率为1:

4;预压土下设一层土工布,填筑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预压土顶面每侧宽度不小于3m,并用土压好;预压时间不小于6个月;桥台侧用袋装土码砌。

(2)DK245+~DK246+段地基采用CFG桩加固,桩顶设C35钢筋混凝土桩帽,桩帽尺寸××,其上设厚碎石+中粗砂垫层,中粗砂内铺设一层单向塑料聚丙烯土工格栅(TGDG260型)(选用一次拉伸成型,无焊接点的土工格栅)(或一层双向土工格栅TGSG110型)),层间距。

3)过渡段

DK245+前接桥、DK246+后接桥,分别设置桥路过渡段;DK245+460、DK245+580、DK245+675、DK245+850、DK246+000、处涵洞两侧设涵路过渡段;过渡段填料满足过渡段填料相关要求。

4)路基填料

(1)桥路、涵路过渡段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其余路基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

(2)路堤基床底层填筑A、B、C组填料;基床底层以下填筑A、B、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3)无砟轨道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75mm。

(4)过渡段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掺3%水泥或混凝土。

5)路基支挡工程(重力式路堤挡土墙)

(1)DK245+~+段左侧坡脚设C35混凝土挡墙防护,墙高~,墙胸、背坡率1:

,墙后上下防渗层之间设袋装砂夹砾石,厚,其后铺设一层RCP-X730D(A)渗排水网垫。

反滤层顶部长和地面以下设C25混凝土防渗层。

挡墙基坑采用C25混凝土回填。

(2)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结合墙高或地基条件的变化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度不小于此。

(3)墙身于地面以上反滤层范围,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直径向的PVC管泄水孔,其排水坡向墙外不少于4%。

墙身于地面处需设置一排泄水孔。

(4)挡墙基础埋深一般不小于1m,有水流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墙基位于倾斜地面时墙趾埋深≧,距墙前倾斜坡面的水平间距。

(5)挡墙基础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底纵坡应不陡于5%,若陡于5%时基底应做成台阶形式。

(6)墙前基坑采用C25混凝土回填,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以免软积水软化地基。

(7)施工中墙背应及时回填夯实,填土面与墙体砌筑顶面高差不得超过去。

(8)挡墙倾斜基底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改缓或改陡;浸水地区挡墙基底不宜设斜基底;挡墙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

6)边坡加固防护工程

1、路堤边坡加固防护

(1)路堤边坡加固防护DK245+~+、DK245+~+、DK245+~DK246+、DK246+~+、DK246+~+段左侧,DK245+~+、DK245+~+、DK245+~、DK245+~+、DK245+~+DK246+、DK246+~+段右侧路堤边坡采用C30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护坡,主骨架净间距、主骨架厚、拱骨架厚;骨架内采用客土撒草籽+种植矮灌木防护,坡面每按梅花形栽种灌木2株。

骨架护坡地段两侧沿纵向各80m左右设一处踏步。

(2)除路堤骨架护坡地段外,路堤边坡采用空心砖内客土撒播草籽+种植矮灌木防护;护坡上下设C30混凝土镶边,斜长、厚。

(3)DK245+~+、DK245+~+、DK245+~+DK246+、DK246+~+段左侧,DK245+~+、DK245+~+、DK245+~+、DK246+~+段右侧边坡宽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塑料聚丙烯土工格栅(TGSG35型)(要求一次性拉伸成型,无焊接点),层间距。

(4)DK245+处锥体坡面采用撒草防护。

(5)路堤坡脚除设路堤挡墙外,坡脚设抬高式脚墙。

抬高式脚墙高,底宽,埋深不小于;埋式脚墙墙高,底宽,埋深。

2、路堑边坡加固防护

(1)DK245+~+、DK246+951~+~210右侧一级边坡采用C30混凝土拱型截水骨架护坡,骨架净间距、主骨架厚度、支骨架厚度量;骨架内采用客土植草,骨架护坡DK245+160处右侧设踏步。

(2)除以上防护地段外,其它路堑边坡采用空心砖内客土植草防护。

(3)路堑侧沟平台沿纵向每隔2m设×的方形绿化槽一个,内种植矮灌木,每槽种植矮灌森2株。

7)路基排水工程

(1)路堑地段设C30钢筋混凝土矩形侧沟,一般沟厚、底宽、深。

侧沟内侧沟壁设1排PVC管(¢)泄水孔,泄水孔间距,泄水孔位置高于侧沟沟底面不少于。

(2)路基面采用4%排水坡,经电缆槽顶面以及电缆槽侧壁的排水管排至路堤边坡镶边上拦水坎流出;路堤边坡采用空心砖护坡地段,坡面沿纵向每隔10m设一条横向排水槽,将水引排入坡脚排水沟中。

8)路基稳定及变形监测

软土、松软土路堤填筑时,应进行沉降观测,路堤填筑速率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不得大于5mm。

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路堤在架梁前应进行试压,试压及架梁过程中应加强路基的位移和沉降观测。

路基稳定及变形观测主要包括路基稳定、沉降观测及路堑边坡变形监测等。

2、监控重点

地基加固处理(CFG桩)大面积施工前做工艺性试桩,取得试桩工艺总结后方可大面积施工;过渡段、路基基床填筑前选择试验段做工艺性摊铺试验,取得工艺性总结并经建设单位审批后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路基预压时间不得小于6个。

三、工程质量监控

1、地基处理

1)原地面处理

地基处理开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做好排水系统,场地平整后应重新测量场地标高;地基处理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范围内建筑垃圾、片石进行清理,必要时清除。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1)施工准备

a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b选用的水泥(一般采用P042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定合适的配合比(桩体材料按C20混凝土配比。

混合料28天龄期标准试块标准试块抗压强度达到C15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10Mpa.长螺旋成孔混合料坍落度一般为160~200mm)。

c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不少于3根),并经取芯和承载力等检验,确定提升速度、混合料坍落度、混合料泵送量和电流值等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和成桩检验成果报监理单位确认,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施工。

(2)长螺旋钻管桩(CFG桩)施工过程

a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调整钻杆垂直地面并对准桩位中心。

b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头至地面开始钻进,先慢后快,钻至设计深度并停钻(若由于地质原因不能钻至设计深度,需钻机主电流达到最大值且持续一定时间方可停钻)。

c向管内泵送混合料,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拨管。

d边泵送砼边匀速拨管至桩顶。

(3)CFG桩监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a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应用搅拌机拌和,坍落度、拌和时间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且拌和时间不应少于60s。

b长螺旋钻管内泵混合料灌注时,混合料的泵送量、拨管速率按试桩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泵料应连续,不应停泵待料。

施工时应在混合料充满泵送管路后方可提钻。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泵送压力、弯头和钻杆状态,防止导管堵塞。

cCFG桩施工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入砼内1m左右,以防断桩。

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应少于设计灌料量。

dCFG桩施工应按排合理打桩顺序,避免后序桩施工对已施工桩的损坏。

桩间土清理应采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进行,截除桩头应采用切割机械,不应损坏桩体,影响桩的完整性。

eCFG桩施工宜采用跳打法进行,避免造成相邻桩断桩,特别是沉管法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相邻桩断桩。

(4)施工监理控制重点

a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本标段采用正方形布置桩位,间距为~。

b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c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保护桩长预留35cm以上时,桩体质量一般可得到保证,截取桩头后在桩顶附近桩体强度可满足设计要求。

dCFG桩施工中每工班制作试件,进行28d强度试验。

成桩28d后应及时进行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其承载力、变形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e采用有桩帽的CFG桩,宜先进行桩帽厚度范围的场坪换填处理,换填填料和压实质量应满足设计对桩间土回填质量的要求。

fCFG桩施工允许偏差应按下表的要求控制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桩位(纵横向)

50mm

2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3

桩体垂直度

±1%

4

桩顶高程

±50mm

3)堆载预压控制要点:

(1)预压施工前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预压过程中进行竖向变形、侧向变形位移、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等项目进行监测,根据试验区获得和监测资料确定加载速率控制指标。

(2)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第一层填筑土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防止破坏土工织物。

(3)堆载预压荷载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稳定性,严格控制加载速率,确保在各级荷载下路基的稳定性。

一般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填筑完成后采用中型碾压机具压实(预压土柱高度指土柱顶面相对基床表面底面的高差)。

堆载过程中制定变形观测保护措施,专人负责卸料,按规定进行变形观测并做好记录。

(4)预压土的容重、宽度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预压荷载不小于设计荷载。

本标段过渡段堆载预压土柱高度为3m,一般地段堆载预压土柱高度为,预压土填筑横断面边坡坡率一般为1:

1,纵向终点处边坡坡率为1:

4,预压土下铺设一层土工布,填筑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预压土奇峰面每侧宽度不小于3m,并用土压好。

(5)预压时间不少于6个月;桥台侧采用袋装土码砌,并符合设计要求。

(6)预压土卸载:

通过沉降观测,并进行工后沉降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分层卸载,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已施工完成的路基。

2、路基填料质量控制

1)普通填料

a路堤填筑前应对设计的取土场的填料进行取样复查试验,填料的生产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筛分、破碎、拌和等设备。

当填料质量及数量不完全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选择填料料场,并按相关程序报相关单位确认。

b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75mm,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60mm。

正线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底层A、B组填料,基床底层A、B、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

c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不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

普通填料的碎石类、砾石类土每一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40(基床以下),砂类土和良细粒土填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小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0cm。

d加筋土路堤施工除应符合的规定:

土工合成材料运至工地后,应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阳光暴晒,并保持料(库)棚通风干燥;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前应整平、压实下承层,其平整度、横坡及压实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相应部位的压实要求,表面不应有坚硬凸物;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并应拉紧、展平,与下层面密贴,不应褶皱、扭曲和损坏;土工合成材料受力方向上的连接必须牢固,连接强度不应低于材料的设计容许抗柆强度;土工合成材料多层铺设时,上下层接缝应错开;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作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应及时填筑填料,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

e普通填料出场时的含水率应在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出场含水率范围内。

2)级配碎石填料

a生产级配碎石用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粒径大于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应大于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应大于6%。

粒径不于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应大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

b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及下列规定:

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

级配碎石颗粒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

方孔筛边长(mm)

45

过筛质量百分率(%)

0~11(5)

7~32

13~46

41~75

67~91

82~100

100

3)过渡段级配碎石应符合设计及下列规定:

a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应超过10%。

b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制前,应检查配料计量系统的工作状态,测定各种集料的含水率,根据测试结果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出场时的含水率宜在工艺试验确定的填料出场控制含水率范围内。

c级配碎石出场前应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

d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

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质量控制

1)路堤填筑前准备

a施工前,应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

取土场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任意挖取。

b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压实机械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c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2)路堤填筑

a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b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出现纵向接缝。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c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的性能、填料的种类和压实密度的要求,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采用碎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d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当上下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符合D15<4D85的要求。

e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着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

f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填料的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

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搅拌的方法。

填料含水率过大时,宜采用场内开挖沟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翻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g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低后高”、直线段“先两边后中间”、曲线超高段“先内后外”为宜。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路堤填筑施工控制

a不同类别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应混填,每一摊铺层填实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

b填筑时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

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横断面宽度每侧宜超填50cm。

c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试验段所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的范围内。

d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着的局部凹凸。

e路基分段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度。

f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含水率、松铺厚度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标准后,再进行碾压。

碾压顺序应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使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g路堤各段不能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路堤端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度。

h路堤雨季施工,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摊铺压实完毕,压实层面做成向路基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若来不及碾压应及时覆盖。

强降水时应及时填土施工面采用塑料布覆盖,并按要求做好临时排水槽,将边坡水引至填方以外。

填方填筑地段,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

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

i换填处理地段,应注意防止换填部位积水,有积水地段应疏干、晾晒后方可填筑施工;雨后必须待填筑层面晾干或采取其它措施,确认含水量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j路基本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路基的安全、稳定,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各部分防、排水工程的质量及其之间的衔接,避免局部积水、漏水现象,降低路基的强度及稳定。

k基床以下路堤普通填料压实质量标准

项目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粒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压实系数K

m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下表的要求控制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顶面路基压实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各抽样检验3个断面

尺量

2

顶面横坡

±%

坡度尺量

4、基床底层填筑质量控制

1)基床底层填筑前应根据所选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种类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试验段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

基床底层填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AB填料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

b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2)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控制

a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进行土工试验鉴定。

b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和验标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c已填筑好的底层应控制车辆通行。

d基床底层普通填料、物理改良土压实标准应根据填料类别按附表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项目

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粒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

-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

≥40

≥40

压实系数K

5、路堑开挖过程质量控制

1)平缓地面上短而浅的路堑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平缓横坡上的一般路堑宜采用横向台阶开挖;较深路堑应分层开挖;地质路堑宜逐层顺坡开挖。

2)傍山坡上的一般路堑宜采用横向台阶开挖,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

3)堑顶为斜坡时,应加强施工核查,堑顶外斜坡存在松散易坍滑的土体或其他不良地质体,应清除并报设计单位变更设计;对堑顶外易松动的落石、块石或危岩必须全部清除干净,对难以清除者应采取加固措施,及时报设计及监理单位。

4)路堑开挖应避开雨季施工。

如下一个旱季不能完成工程,应在雨季来临前对已开挖的堑坡做好边坡加固与防护工程,以免土体边坡遇水软化,引发坍塌。

若在雨季开挖施工,应做好施工组织安排,避免无序开挖,必要时采用防水布覆盖,防止表水冲刷坡面和下渗,并疏通临时排水沟等。

5)深路堑工程必须自上而下施工,应做好土石开挖工程与边坡支挡防护工程的有机结合进度协调,严格执行“分级开挖、分级支护”的原则,开挖一级,加固防护一级,严禁一挖到底再进行支挡及边坡防护。

6、路基防排水质量控制

1)依据《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规定路基排水设施布置合理,与桥涵排水设施衔接配合,具有足够的通水能,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现场核对。

2)路堑无堆土时,天沟内边缘至堑顶距离不宜于小5m,困难地段可为2m,当沟内进行加固时,不应小于5m。

路堤坡脚外不小于2m设排水沟,困难地段可为1m。

3)排水沟设置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混凝土排水设施按间距10~20m设置伸缩缝。

排入自然沟的天沟、排水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消能、沉甸设施。

相邻断面排水坡度大于30%地段需要设置跌水台阶或者防滑平台和急流槽。

4)当路基单侧事两侧汇水面积较大时,施工应根据设计计算要求的水沟截面尺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水沟截面尺才、设置位置、设置坡率及伸缩缝设置。

5)对路基有危害的地面水,通过设置侧沟、天沟等排水系统,将水拦截引排至路基范围以外,防止水流冲刷路基。

对路基有危害的地下水,根据性质和特征设置明沟、渗水暗沟、渗管等排水设施。

排水工程施工时应注意排水顺畅,注意各排水工程间的顺接,杜绝排水系统存在局部的堵塞、突变、急陡急拐等现象。

6)路基排水设施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段,仅在困难情况下,方可减少至1%,单面排水坡段不宜大于2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

排水设施台侧沟、天沟、截水沟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

7)天沟不应向路堑侧沟排水,受地形限制需排入侧沟时,必需设置急流槽,并根据天沟流量计算调整下游侧沟截面尺寸。

8)路基与桥台衔接处排水沟应与天然排水沟槽衔接,避免冲刷桥台堆坡。

排水沟与涵洞连接处的沟底沟高程不应低于涵洞流水面高程。

排入自然沟、沟渠的天沟、排水沟,其末端应设置消能、沉甸设施,避免集中水流对地表冲刷。

9)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各部分防、排水工程的质量及其之间的衔接,避免局部积水、漏水现象,降低路基强度及稳定。

7、路基稳定及变形观测

1)路基沉降变形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及设计资料等确定观测方案实施细则。

2)沉降观测宜在线路两测地基、路肩和线路中心设置观测桩、在地基和基床底层的顶面设置剖面沉降管,或在线路中心设置沉降板。

沉降观测装置埋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应符合规定。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增加观测频次。

4)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一时间一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5)观测内容和观测断面的布置

监测类型

监测断面

附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