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专业设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62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系专业设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院系专业设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院系专业设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院系专业设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院系专业设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系专业设置.docx

《院系专业设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系专业设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系专业设置.docx

院系专业设置

 

复旦大学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2010年招生专业(类)

备   注

1

中国语言文学系

1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2个专业)

 

2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

英语

口试  只招英语

3

3

翻译

口试  只招英语

4

4

德语

口试  只招英语

5

5

日语

口试  只招英语

6

6

朝鲜语

口试  只招英语

7

7

俄语

口试  只招英语

8

8

法语

口试  只招英语

9

新闻学院

9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4个专业)

 

10

历史学系

10

历史学 

 

11

旅游学系

11

旅游管理

 

12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12

博物馆学

 色盲不取

13

哲学学院

13

哲学类(含哲学、宗教学2个专业)

 

14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14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2个专业)

 

15

15

心理学

色盲色弱不取

16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16

国际政治(含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3个专业)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17

19

18

17

思想政治与教育

提前批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20

法学院

18

法学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21

经济学院

19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保险5个专业)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22

艺术设计系

 

 

色盲色弱不取

23

数学科学学院

20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专业)

 

24

物理学系

21

物理学

 

25

核科学与技术系

22

核技术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色盲不取

26

化学系和高分子科学系

23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专业)

 色盲色弱不取

27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电子信息科学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

色盲色弱不取

28

32

29

30

31

33

高分子科学系

 

 

色盲色弱不取

34

材料科学系

25

材料科学类(含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

色盲色弱不取

35

36

色盲色弱不取

37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26

航空航天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2个专业)

 

38

39

生命科学学院

27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医药方向)2个专业)

色盲色弱不取

40

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8

环境科学

色盲色弱不取

42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2个专业)

 色盲色弱不取

43

44

软件学院

30

软件工程

4年总学费共31000元,爱尔兰班为43000元 色盲不取

45

管理学院

31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7个专业)

 

46

47

48

上海医学院

32

临床医学(8年制博士学位)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色盲色弱不取

49

上海医学院

33

临床医学(含临床医学5年制、基础医学、法医学3个专业)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色盲色弱不取

50

公共卫生学院

34

预防医学(5年制)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色盲色弱不取

51

35

公共事业管理

52

药学院

36

药学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色盲色弱不取

53

护理学院

37

护理学

提前批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色盲色弱不取  不转专业

54

护理学院

 

护理(高职)

色盲色弱不取

北京大学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考古文博学院

哲学系(宗教学系)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

经济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

法学院

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

政府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口研究所

国家发展研究院

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点击进入)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护理学院

公共教学部

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一医院

人民医院

第三医院

口腔医院

第六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

教学医院12所

研究所与研究中心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

先进技术研究院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分子医学研究所

科维理天文研究所

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深圳研究生院(点击进入)

信息工程学院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环境与城市学院

汇丰商学院

国际法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

互联网信息工程研发中心

北京大学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1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数学系(门),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公立大学数学系科。

九十多年来,数学科学学院为我国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2年以来,数学科学学院先后培养出7000名毕业生,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分布在各行各业,许多人成绩斐然,其中有30余位毕业生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数学学院堪称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和高等人才培养历史的标志与缩影。

今天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数学为核心、理论与应用并举的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数学重要中心,是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世界数学了解中国的窗口。

正如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所说,北大数学学科"芬芳桃李遍天下,灿烂风光传五洲"。

   数学科学学院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设有五个系:

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和金融数学系。

在2001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北京大学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成果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2002年举行的国家重点学科评比中,数学学院的四个学科全部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高居全国高校首位。

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北大数学名列全国第一。

   数学科学学院学科齐全,理论与应用并举,师资力量雄厚。

现任师资中包括中科院院士6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长江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名、教授和博导53名。

   数学学院按数学大学科招生,入学两年后学生可自由选择进入五个系之一学习。

本科毕业生中约30%得到美国或欧洲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约50%保送攻读国内硕士或博士学位。

国内就业约占20%,主要从事计算机和金融保险工作。

   数学学院每年设有多种奖学金,并以助学、贷款、补助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数学系 数学系设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方向包括:

代数、拓扑、几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函数论、应用数学。

   概率统计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二十世纪迅速发展的学科,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性以及自然、社会等学科中不同类型数据的科学的综合处理及统计推断方法。

该系设有统计学专业,同时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一部分,必修和选修课程门类丰富。

   科学与工程计算系 科学与工程计算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涉及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力学、计算材料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金融保险等众多交叉学科。

它运用现代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类科学与工程问题;分析和提高计算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精确性;研究各类数值软件的开发技术。

   信息科学系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该系是培养在信息时代国家急需的信息识别、人工智能、数据压缩等各种实际领域的复杂信息处理的专门人才。

该系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围绕着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与信号的处理,以及有关的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金融数学系 金融数学是新兴综合学科,受到国际金融界和应用数学界的高度重视。

该系培养对金融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有金融数学和保险精算学两个方向。

除了数学基础课程,该系学生还要学习利息理论及应用、证券投资学、寿险精算等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以及经济学院或光华管理学院的部分课程。

   数学科学学院的详细介绍参见网页:

   物理学院

 

   1902年,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设数学物理部,这是我国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开端。

1913年,北京大学设物理门(后改名为物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专业。

抗战时期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系里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

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物理系,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物理界的领袖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为中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北大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105名两院院士。

23名"两弹一?

quot;元勋中,有12名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过。

2001年5月18日,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物理学院由原物理系全部、原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科学专业、原技术物理系的核物理专业及辅助机构、原天文学系全部、原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全部,以及一些交叉研究机构合并组成,教职员工共320人,学生共1500人。

合并后的物理学院,实验设备精良,师资队伍一流,拥有13名中科院院士、8名长江特聘教授、1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77名教授、78名博士生导师,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和大气科学两个国家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核技术及应用,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总体学科实力居国内高校首位。

   北大物理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屡开中国之先河,一直走在全国高校前面。

北大物理学科涉及的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物理、凝聚态与材料科学、现代光学、纳米技术、生物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核技术极其应用、大气科学等,涵盖了物理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本科教学体系中西结合,在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培养物理基础宽厚扎实、综合素质优秀、适合在多种领域工作的杰出人才。

   物理学院实行多样性、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本科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课程方案。

学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可以在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三个专业中自由选择。

学院设立了12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的本科生业务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后,还有余力者,既可以在物理学院内,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第二个学位,即双学位。

基础课课程大都由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授担任,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优良传统,同时不断改革创新。

有的课程聘请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

物理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二年级末开始,约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将参加李政道学生设立的本科生科研基金和其它基金项目或综合物理实验、导师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等,增强创新能力。

   物理学院下设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三个国家一级学科专业。

2006年物理学院按照学院招收200名本科生,包括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招收的10名定向培养学生。

   物理学专业

   北大物理学专业师资雄厚,设备先进,学术气氛浓厚。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物理学的主要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材均首先出自北大,并在全国广泛使用,深刻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物理的教学和人才培养。

自1987年以来,获国家特等奖、一等奖的教材和教学研究项目已有16项,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北大物理在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方面也屡开中国之先河,一直走在全国高校前面。

北大物理学科是1991年评定的全国第一批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8年的建设,于1999年11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评估,历次被评为优秀基地点。

   北大物理学科具有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优秀传统,汇聚了一大批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和著名学者。

近年来,又引进了一批活跃在科学研究第一线的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为物理系的教师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物理学专业现有中科院院士9名,长江特聘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9名,教授70多名,博士生导师50多名,副教授50多名。

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等五个二级学科,包括物理学的众多研究方向,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物理学专业即是活跃的物质世界基础研究前沿,又是现代高科技的基础。

受到良好物理教育的学生,即适合在微观、介观和宇观物质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同时在信息科学、生物工程、通讯、航天、新材料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学院的毕业生由于基础宽、能力强而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广阔的就业领域,比如国内外物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材料科学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能源技术、高科技产品开发、企业管理、金融研究和管理等等。

   物理学科最近几年的本科毕业生约百分之五十多在国内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约百分之三十多获得美国、欧洲的著名大学的奖学金出国深造,本科毕业时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只有百分之十几。

物理学院对本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本科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他们的就业领域分布百分比为:

科研、教育32%;IT业28%;金融、贸易、商务、咨询13%;半导体14%;生物产业2%;传统工业类6%;文体、卫生2%;律师1%;新闻媒体1%等等。

他们都认为物理学习为他们后来的发展打下了终生受用的牢固基础。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以地球大气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兼容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其研究在于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与动力性质,包括大气的状态、现象与变化,并进而对大气环境进行预测及改造。

此外,大气科学还包括大气与地面、海面、及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环境科学、海洋学、人类活动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大气科学系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大物理系气象专业。

90年代中为推行大学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改方针,改设大气科学专业,在此基础上,于2001年在物理学院建立了大气科学系。

本科设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专业,并设有国内大学唯一的大气科学本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生设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二级学科)两个硕士和博士学位点,这两个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

还设有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暴雨监测和预报重点实验室。

本系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具备了坚实的教学科研基础。

现有8位教授和1位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2位。

中青年副教授14位。

近年来,本学科加强了对环境、生态、灾害等研究,承担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的奖励。

本专业与国外有密切的合作交流,与美国、香港、台湾等地多所大学或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与韩国的大学共同建立了中韩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来自美国、日本和港台的多位知名学者受聘为客座教授。

有外国教师进修深造并有外国留学生在此学习。

每年都有本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或教师出国深造,其中研究生出国深造平均达80%以上。

   大气科学系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多个实验室和一个大气观测场可供学生使用,有计算机群、气象卫星和GPS接收处理系统、激光雷达和大气气溶胶探测系统等先进设备提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除了数理基础、外语和学科训练外,大气科学专业着重计算机、信息、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向广大同学提供了自由而健全的发展方向。

在学习研究大气环境的同时,也能培养出较强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出色的个人素质。

大学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气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也可继续攻读大气科学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或出国深造。

目前,应学科整合调整、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本系大气科学专业的教育远景为:

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的人才,除具备坚实的数理、外语基础和大气科学专业知识外,还能对整个环境及地球系统有深刻了解,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及未知世界开创新局面。

   大气科学系真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探求风雨雷电的奥秘。

   天文学专业

   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和宇宙的科学,它以各种现代尖端技术作为探测手段,收集和处理来自宇宙的全波段电磁辐射和其它信息,不断加深和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核心和前沿学科之一。

天文学和物理学的结合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使天文学进入了研究天体的物理状态和过程、探讨天体和宇宙结构和演化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于2000年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天文专业,2001年进入物理学院。

四十多年来,北京大学天文学科已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三人成为中科院院士,五人先后担任天文台台长、副台长。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天文学界的重要学术骨干,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

它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北京天体物理中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联合办学充分发挥了双方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师资力量,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紧密合作。

   北京大学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教授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4人,并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天文学系的教师在星系和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学、射电天体物理、分子天文学、气体星云物理和恒星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天文学系的教师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天文学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目前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两个培养方向。

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方向的学生除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外,还将掌握天文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

由于天文新技术在相应领域的超前性,该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天文学系毕业生中约有80%的学生被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和天文研究机构直接录取为研究生。

   现代天文学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热烈欢迎有志于天文事业的同学加入我们的队伍。

   物理学院的详细介绍参见网页: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是21世纪迅猛发展的学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前沿学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了北大、燕大、清华三所大学生物学人材的精英,形成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93年又在原生物系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学院,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生物科学工作者,其中有27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授41人(院士3名,长江特聘教授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37人;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8个,硕士授予权的学科12个,同时是全国首批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非细胞体系核重建、发育生物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工程及蛋白质组学、核酸和基因工程及基因组学、基因表达控制、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理、生态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学院是国家建立的"国家理科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目前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从2003年起按生物科学类招生,3年级开始按学生的志愿和成绩分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

本科生学制为四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由教授主持主讲。

学生将学习广泛的公共基础课,以及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生物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并进行全面的毕业论文训练。

学院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鼓励品学兼优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工作,为将来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历年来,报考我院的都是各省市考生的佼佼者,获得中学生国际生物奥赛金银牌的选手也多数进入我院。

目前我院有在校本科生636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99名。

近5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当年有53%的同学出国攻读研究生;约30%的同学留在国内读研究生;当年的一次就业率平均96%,主要在各种生物医药公司、教学科研单位及国家管理部门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的详细介绍参见网页: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前身化学系成立于1910年,是我国公立高等院校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为我国化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在2001年举行的国家重点学科评比中,化学学院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数目居全国高校化学学科首位。

目前,化学学院设有5个系:

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7个研究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论与计算化学,应用化学);学院还设有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3年11月,科技部批准由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共同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申报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于2003年11月底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

学院具有优良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全院大中型仪器等固定资产已达1.2亿元,为全国高校化学学科之冠。

1993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8年在全国化学基地初评中被评为第一名,1999年全国中期检查评估又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9月通过了教育部和基金委的验收评估。

目前,化学学院有教职员工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