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612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支护桩工程概况1

1.概况1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

3.工程难点分析1

三、人工挖孔支护桩技术参数2

四、人工挖孔桩施工3

1.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图3

2.支护桩测量定位3

3.挖孔桩施工4

4.钢筋笼制作及安装4

5.成孔及质量要求5

6.施工进度计划和人员组织6

五、施工保证措施6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6

2.成孔安全措施9

3.情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11

4.文明施工措施17

附图17

附图1基坑支护桩平面布置图17

附图2基坑支护桩配筋图

(一)17

附图3基坑支护桩配筋图

(二)17

附图4人工挖孔桩护壁大样图17

附图5人工挖孔桩剖面图17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城建勘测设计院《北京居然大厦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5房建详勘074)

2)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工程号:

DS(S)-06-002)

3)《居然大厦基坑围护及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二、支护桩工程概况

1.概况

拟建的居然大厦为地上17层、地下3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16.76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坑支护采用上部2.5m组合砖墙支护,下部支护桩加锚杆支护。

支护桩有效桩长均为18.76m,桩径0.8m的支护桩计146根,桩径1m的支护桩为61根,其具体分布详见基坑支护桩平面布置图(附图1)。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详见施工组织设计和勘察报告。

3.工程难点分析

本工程地处繁华地带,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

拟建场地以南侧为中青旅大厦(已竣工),地下3层、基础埋深18m,基坑支护形式为土钉墙。

以北为国华大厦(已完成大部分),地下4层,基础埋深20m,基坑支护形式为桩锚支护。

两建筑物基坑距离本工程场地约为7m左右,其支护结构施工时的锚杆及土钉已经深入到拟建场地内,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

如果支护桩施工采用机械成孔方法,钻机就位难度非常大,工期及质量不容易保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采用人工挖孔桩成孔工艺。

但是根据勘察报告,地下水位比桩底要高,要采用人工挖孔桩成孔工艺,需要辅助以有效的降水措施。

本工程采用管井降低地下水位至桩底以下,支护桩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进行。

根据设计方案,在人工挖孔过程中上部2.5m需要在自然放坡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但是表层为杂填土,且周边没有大空间以放坡,所以需要请设计方考虑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性。

三、人工挖孔支护桩技术参数

剖面

桩径

桩顶标高(m)

桩孔

深(m)

嵌固

深度(m)

笼长

(m)

桩中

心距(m)

笼径

砼强度

主筋

1-1

φ800

-3

19.26

5

19.26

1.6

φ700

C25

10Ф22

26

2-2

φ800

-3

19.26

5

19.26

1.6

φ700

C25

12Ф22

14

3-3

φ800

-3

19.26

5

19.26

1.6

φ700

C25

12Ф22

38

4-4

φ800

-3

19.26

5

19.26

1.6

φ700

C25

12Ф25

68

5-5

φ1000

-3

19.26

5

19.26

2

φ900

C25

10Ф25

61

所有支护桩钢筋笼均为:

加强筋Ф16@2000,螺旋箍筋φ8@200。

钢筋笼结构详见基坑支护桩配筋图,附图2、附图3。

 

 

四、人工挖孔桩施工

1.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图

 

2.支护桩测量定位

1)依据坐标基准点及施工图纸,采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确定桩位,保证桩位偏差小于50mm。

桩位确定后,从桩中心引十字交叉线,确定4个控制桩。

2)根据业主给定的水准点及测量控制网进行引测,设立坑内水准引测点采用水准仪测定孔口标高,以此计算孔深、钢筋笼吊筋长度,确定桩顶标高。

3.挖孔桩施工

桩位定设完毕后,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按设计要求绑扎第一节护壁钢筋网φ6.5@250及加强筋4Ф12,支模板浇灌第一节护壁砼,在护壁上二次放设标高及桩位中心线,安装垂直运输架、运土辘轳及吊桶,然后进行第二节桩孔开挖,开挖深度为0.8m~1.2m,遇到流沙及易坍塌地层减小每节的开挖深度。

编护壁筋,支设模板打入混凝土,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三、第四节桩孔开挖,每天开挖深度控制在5节以内,每个施工作业组配备3~5套模板,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达到一定强度后(养护24小时)方可拆模。

人工挖桩只能白天进行,严禁夜间施工。

4.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1)依照施工规范及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笼制做。

计算箍筋用料长度、主筋分布段长度,将所需钢筋调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

由于切断待焊的主筋、箍筋、绕筋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注意分别摆放,防止错用。

2)在钢筋圈制作台上制作箍筋并按要求焊接。

将支撑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准中心线,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摆放在焊接支撑架上。

将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也可将主筋套入箍筋内)并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点焊或绑扎。

箍筋与主筋焊好或绑扎后,将绕筋按规定间距绕于其上,用绑扎丝绑扎或间隔点焊固定。

制作允许偏差详见下表。

钢筋接头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要求。

钢筋笼制作完毕,责任工程师自检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并请监理方检查验收。

钢筋笼施工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长度

±100

5

主筋保护层

±20

3)吊装时,起吊点在钢筋笼的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处,双点对称起吊,以保持钢筋笼的整体垂直度。

吊放入孔时应对准孔位保持垂直缓慢下放,不得左右旋转。

如遇到障碍,需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

4)由于钢筋笼设计时考虑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分成5个剖面,施工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对钢筋笼进行明确标识,严禁用错钢筋笼。

下放钢筋笼时,责任工程师要对钢筋笼进行定位,保证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责任工程师要现场测量钢筋笼标高,下放至设计标高。

5)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地。

人工挖孔灌注时采用串桶灌注。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15~20cm。

5.成孔及质量要求

1)以桩位为中心,按设计的支护桩孔径,由圆心依次向周围扩展外挖,每次开挖深度为0.8~1.2m,开挖至易坍塌地层,减小每节的开挖深度。

安装护壁模板,浇注护壁混凝土。

施工中必须保证第一节孔圈护壁中心点与桩位中心点偏差不大于20mm,并且第一节护壁要高出场地地面200mm,做好延口圈,延口圈外径要大于护壁内径200mm,以防止地面水及杂物进入孔内。

第一节护壁完成后,将桩位中心控制线及标高引到护壁上,作为测量下面各节护壁中心及井深的基准点。

上下两节护壁要有一定的搭接长度。

详见人工挖孔桩护壁大样图,附图4。

2)每开挖1m,安装护壁模板后测量护壁中心,在中心偏差小于20mm后浇注护壁。

护壁砼采用现场人工拌制,现场砼必须拌制均匀,有较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入模后用钢筋将砼反复插捣,使其密实。

护壁砼强度设计为C20,采用P.O32.5水泥。

砼配合比由试验室给定,开挖过程中遇到滞水层可加入速凝剂(掺入量2~4%),以提高施工进度。

3)现场专职安全员应随时检查护壁质量,拆除砼护圈模板应在砼浇注24小时后,未经许可,不得自行拆模。

若模板数量较多时,为提高施工进度,可尽量延长拆模的时间。

4)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将孔底清理干净,准确测量孔深,并清理护壁上和孔底残渣,质检员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到现场检验,验收合格后应立即下钢筋笼和浇灌桩身砼,并及时填写《支护桩施工记录》。

桩孔开挖过程中逐节检查测量桩位中心轴线、孔径、形状及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在挖桩过程中,如果遇到钢绞线或钢筋,采用手持砂轮锯切割,严禁采用气割、气焊或电焊进行。

若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等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6)为安全起见,挖孔桩必须间隔跳挖施工。

而且在桩身砼浇注完毕,再施工其它的支护桩。

6.施工进度计划和人员组织

支护桩共计207根,预计分成3批进行施工,安排69组共140名作业人员。

1)第1天测量放线,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准备。

第2天至第7天进行第一批69根桩的人工挖孔施工,第8天进行第一批桩吊放钢筋笼、灌注砼施工。

2)第9天至第14天进行第二批69根桩的人工挖孔施工,第15天进行第二批桩吊放钢筋笼、灌注砼施工。

3)第16天至第21天进行第三批69根桩的人工挖孔施工,第22天进行第三批桩吊放钢筋笼、灌注砼施工。

第22天,工人及设备退场,人工挖孔桩施工完成。

人工挖孔桩施工总工期为22天。

五、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各工序密切协作,高效运作,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办法,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中各工序进行自检、现场质检员复检、项目部负责抽检,层层把关。

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如下图:

 

2)选派能力出众、有经验的施工技术员负责本工程技术工作。

3)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严防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4)每一工序找出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重点控制,工序施工结束,须经责任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每一工序作业开工前由责任工程师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作详细记录,征得有关各方同意后,严格按照批准的补救措施进行处理,严防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工序。

5)施工中,做好各类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所有原始记录、中间成果资料及最终成果资料进行质量控制,资料逐级审签以保证工程资料的质量。

(2)质量保证措施

1)人工挖孔质量保证措施

①成孔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孔位

±50mm

2

孔径

±50mm

3

孔垂直度

0.5%

4

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偏差

不大于20mm

5

同一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

不大于50mm

②挖孔时吊线锤控制孔身垂直度不超过桩长的0.5%。

③护壁采用C20混凝土,不小于设计厚度,混凝土为现场人工搅拌而成。

④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防止土体落入桩孔内。

⑤挖土至设计桩底,经技术员确认达到设计孔深后方可终孔,同意终孔后,将孔底渣土清理干净。

⑥桩位复核(挖孔前进行),人工挖孔开口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

2)钢筋笼制作质量保证措施

①钢筋使用之前,应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是否齐全,检查钢筋的规格及外观(有无油污、锈迹等)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然后送交实验室做复试试验。

②钢筋笼加劲筋采用搭接焊,电焊工必须持证(特种作业有关证件)上岗,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钢筋焊接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要求施工,进行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③钢筋工必须认真阅读基础桩设计图纸,熟悉钢筋笼的几何尺寸、钢筋搭接长度等要求。

④钢筋笼加工场地宜平整,加工钢筋笼时垫方木找平,钢筋笼制作施工误差满足质量标准。

⑤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检验评定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主控

项目

1

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一般

项目

1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2

箍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3)钢筋笼存放

①钢筋笼的场地要平整,垫高堆放。

②存放区四周有排水措施并及时覆盖,防止生锈。

③检验合格的钢筋笼要挂牌、编号,防止误用。

4)钢筋笼吊放

①平整孔口场地,放好垫木、选好吊点、拴好钢筋绳等。

②钢筋笼垂直、缓慢下放,及时绑扎保护块(钢筋保护层偏差小于20mm),下到设计位置、校正中心后采取措施固定。

5)灌注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①灌注混凝土前,孔口应装好护口筒。

②混凝土原材质检合格,成品符合设计要求。

③混凝土塌落度160-200mm。

④灌注前复测孔底,合格后方准灌注混凝土。

⑤灌注砼要连续进行,灌注充盈数不得小于1,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标准

内容

标准(允许偏差)

桩位偏差

±10mm

孔位偏差

±20mm

孔距偏差

±100mm

孔底沉渣

不大于10cm

钢筋保护层

≥30mm

桩径

±20mm

桩长

±100mm

2.成孔安全措施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工程施工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服从甲方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项目部的有关要求。

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管理目标为: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实现零死亡事故目标。

安全体系如下:

安全生产管理组组长:

孟睿

专职安全员:

刘占稳、蒋红星

其它安全生产管理组成员:

李怀奇

兰玉金

刘广

严继华

戴军

蒋智勇

 

劳务分包队伍安全员:

张朝双

(2)人工挖孔桩安全措施

1)在开工前,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每天安全检查情况要有书面记录。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2)每日施工前由现场安全员逐个检查桩孔的施工机具是否齐全,是否牢固可靠,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尤其对提升设备要认真检查,严禁使用开焊、开裂、破损的设备。

吊索采用钢丝绳,承载力不得小于2KN;安全绳采用直径20mm的棕绳,承载力不小于1.5KN,符合规定并做出记录后再通知班组施工。

挖孔过程中,专职安全员必须在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3)辘轳支腿要用铅丝绑牢并安放平稳,配重距离孔口不能少于50cm,距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cm,绞线要用Φ6mm的钢丝绳或用钢筋代替,严禁用麻绳,每日开工前各班组要对辘轳绞绳和辘轳轴进行检查,磨损严重的要立即更换。

4)挖桩孔口必须铺设木质脚踏板,两端固定牢固,孔上人员站在脚踏板上操作。

5)每个桩孔须备孔盖,每班作业前打开孔盖,通风后方可下孔作业。

6)孔深超过5m或遇到黑色土层、深灰色土层时,每天早上上班前要用鼓风机向孔底送入新鲜空气,送风管要伸到孔底,送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进行有毒气体的测试。

当暂停挖孔重新恢复作业时,更要延长送风时间,遇到含甲烷气体的地层时,要连续送风。

当发现孔内气味有异时,应及时沿安全绳出来并及时上报,待采取防范措施后(要立即用鼓风机强制送风更换孔内气体,直至能继续施工为止),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7)孔下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戴好安全帽。

孔内有人作业时,孔口人员不准离开,必须离开时应暂停孔内作业,待孔内人员上来后方准离开。

8)开挖工作要连续进行,中途不能无故停歇。

孔上孔下人员要适当互换作业,孔内工作人员2小时要轮换一次,严禁一人长时间在孔下工作。

9)孔上人员向孔内运送模板、盖板、钢筋和其它工具时,必须系牢,防止落物伤人。

10)孔内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暂时不能运走的,要倒在距孔口3.0m之外,且高度不超过1m,并及时清离孔口附近。

11)料筒装土不能过满,孔口边不能堆放杂物,严禁向孔内投料、投物。

12)孔内有人作业时,孔口上要有人监护,随时与孔内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并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及时向领导汇报。

13)孔内照明应使用低压照明设备,电压不得大于24伏,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14)井内无人作业时,应将井口盖好。

15)距离孔口3m处悬挂作业安全标志,3m以内严禁车辆通过。

16)所有电动机具、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由专职电工或持证的操作手进行操作和维修,非电工或操作手不得随意动用机电设备。

机械设备集中安放于安全位置,注意防雪防盗。

17)人工挖孔桩开孔施工应采取间隔开挖的原则。

18)夜间不准进行挖孔作业。

19)每孔每日开挖进度:

在保证有足够的钢制模板且当天不拆模的情况下,每日开挖深度不得超过5节,穿越易坍塌地层时不得超过3节。

20)穿越粉、细砂层时采用预制混凝土护筒,必要时用铁板护筒进行支护。

适当延长支护钢侧模的拆模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达到30小时以上方可拆模。

在确保上节侧模不拆的情况下,节与节之间的施工必须留有足够的间歇时间,即下节施工必须在上节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方可进行。

3.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2)

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井口工作,且部分钻孔距离已经开挖完成的基坑很近,易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第一节护壁要高出地面200mm,作业点地面简单硬化。

②孔口设置活动安全盖板,下班后或停止作业时必须盖好盖板。

③作业点周边1米范围内严禁堆土和杂物。

④护壁顶上不许放置任何工具。

⑤桩孔内传递物品,用吊渣桶,严禁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件。

⑥孔口监护人员应尽职尽责,密切注意井内作业情况,不得擅离岗位。

⑦井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⑧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⑨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

⑩临井边设置临时防护措施。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③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④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⑤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⑥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塌方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防止塌方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护壁不得提前拆模。

②土质差时,适当减小单节开挖深度,减少塌方几率。

③施工至易塌方地层,下井人员系安全绳,保险绳固定在井口。

以备塌方时救援使用。

④在挖孔过程中,重型机械和车辆不得在井孔周边3m范围内行驶。

⑤桩孔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井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⑥杜绝“三违”现象。

2)发生塌方事故的应急措施:

①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②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③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④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⑤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⑥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3)井底窒息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1)防止窒息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孔深超过5米时,人员下井前先送风,送风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②孔深超过10米时,每天下井前进行毒气检测。

③井上和井下人员轮换作业,不得超时加班。

④禁止带病下井作业。

作业中感觉不适,及时出地面休息。

2)发生井底窒息事故的应急措施:

人工挖孔桩施工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

离地面越远、通风越差。

桩孔中的气体成分、比例的改变,基本上表现为:

氧气含量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其他有毒气体产生等。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

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逐渐急促,变得快而浅。

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处,呈现明显的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病人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这样的环境里救人,首先要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作其他有关处理。

在救援人员需要深入到人工挖孔桩井底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若在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仪器,则可取一蜡烛点着,用绳索慢慢地吊入下面,从火着、火灭来判断情况,循情进入。

根据测定情况,决定是先进入或是先改善地下建筑的空气状况。

这时可使用鼓风机等促进通风,切忌盲目入内,既救不了人,又害了自己。

   经过通风处理后,救护人员方可入内救人。

但为了保障安全,预防意外发生仍需用安全绳、导引绳等,若用防毒面具,则更为理想。

救出的人员,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衣领、内衣和腰带等。

对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或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必要时注射中枢兴奋剂。

对心跳微弱已不规则或刚停止者,同时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