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295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docx

理化组编写的校本教材

定边县第三中学化学校本教材

 

化学与生活小常识

 

主编XXX

编者XXX

XXX中理化生组出版

 

第一章成语中的化学知识------------------------------------------1

第二章实验的安全和意外事故处理----------------------------------6

第三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9

第四章身边的化学-----------------------------------------------20

第五章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24

第六章怎样才能学好化学-----------------------------------------25

 

第一章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一、成语中的化学知识

成语,构造精巧,言简意赅,是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

很多成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了解成语中的化学知识,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面,使人耳目一新。

成语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有哪些呢?

现分类简述如下:

一、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

1.刀耕火耨

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

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

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

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

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

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

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

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

7.百炼成钢

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二、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

8.水滴石穿

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

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9.沙里淘金

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

很早,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反复淘洗,沙里淘得的黄金甚少。

10.青出于蓝

“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青蓝色的靛蓝化合物。

11.灵丹妙药

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灵丹妙药”,以满足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

古时的丹药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主要生成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妙”是如何也谈不上的。

12.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是古代进行书写及绘画的一种原料。

三、成语中生活饮食知识

13.争风吃醋

醋是6~10%的乙酸水溶液,故乙酸又称醋酸,醋是烹饪的常用调味品,能丰富食物的色、香、味,而且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醒胃防病。

因此,“争风”固然不好,但适量“吃醋”对身体有益。

14.甘之如饴

饴就是麦芽糖,是一种使用较早的糖类化合物,它可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得到。

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于糖类化合物氧化产生的热能,糖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其独特的甜味,“甘之如饴”就不奇怪了。

15.水乳交融

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并不溶于水,但通过乳酪素为乳化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

洗洁精、洗发精去污的原理与此相似:

让不溶于水的油脂乳化分散到水中——水乳交融而除去。

16.涂脂抹粉

实践证明,适当使用脂粉能使人的皮肤光滑、洁白、富有美感。

涂脂抹粉所用的胭脂,古时是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

今天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用品,也仍由颜料、粘合料、香精、色素等构成。

17.饮鸩止渴

“鸩(zhèn)”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品。

砒霜虽毒,但少量服用,可以医治关节炎、梅毒、牙疼等病症,可真是以毒攻毒,另外,砒霜在古代还是一种有效的农药,可以灭绝鼠害,砒霜还可防蛀、防腐。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砒霜对某些癌症有疗效。

18.如胶似漆

三千多年前,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

相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也是用石灰、糯米糊等混合调配的粘合剂把无数的石块粘接起来而建成的(这种无机─有机混合胶,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

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是最早的化学涂料。

如胶粘,似漆连,关系自然很亲密。

课后研修:

(查阅资料,看中国在近现代对化学的贡献,分析我国科技落伍的因素,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二章实验的安全和意外事故处理

(1)防止火灾:

化学药品中有很多是易燃物,在使用时若不注意可能酿成火灾。

所以,对易燃物:

1.必须妥善保管,放在专柜中,远离火源。

易燃品、强氧化剂、钾、钠、钙等强还原剂要妥善保管;

2.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应防止蒸气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

3.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和仪器选用,如蒸馏时要用冷凝器等;

4.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决不能随意丢弃,如残留的金属钠应用乙醇处理,白磷应放在冷水中浸泡等。

另外,实验室必须配备各种灭火器材(酸碱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粉末灭火器、沙子、石棉布、水桶等)并装有消防龙头。

实验室电器要经常检修,防止电火花、短路、超负载等引发火灾。

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注意:

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②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④灯壶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等。

灭火:

如果不慎在实验室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防止火势扩展:

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

②扑灭火源:

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

小范围的有机物、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盖灭。

③常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范围见下:

类型药液成分适用灭火对象

酸碱式H2SO4和NaHCO3非油类、电器

泡沫式Al2(SO4)3和NaHCO3油类

CO2灭火器液态CO2

电器、小范围油类、忌水的化学品

四氯化碳液态四氯化碳电器、汽油、丙酮。

不能用于钾、钠、电石、CS2

干粉灭火器NaHCO3等类,适量润滑剂、防潮剂油类、可燃气体、精密仪器、图书文件等

扑救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三氯化磷、五氯化磷、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磷化钙等,它们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氧气等将引起更大火灾。

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等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

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防止爆炸:

各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点燃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特别是氢气,在点燃氢气或加热与氢气反应的物质前,都必须检验其纯度。

防止倒吸引起爆裂:

加热制备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溶液中的实验,要防止因反应容器内压强锐减而造成液体倒吸入热的反应容器内。

玻璃的膨胀系数比较小,冷热不均会造成玻璃容器爆裂,甚至溅伤实验人员。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加热尽可能均匀;②在反应容器后加一个安全瓶;③用倒扣漏斗等方法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④实验结束前先从溶液中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有毒气体如Cl2、HCl、H2S、SO2、NO2等酸性气体,用强碱溶液吸收(通常用浓NaOH溶液);CO点燃除掉;NO先与足量空气混合后再通入碱溶液中;H2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如气态烃虽无毒性,但弥散在空气中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应当点燃除掉;NH3用浓硫酸吸收;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防止暴沸:

加热有机物时,由于它们的沸点一般比较低,一旦温度过高,液体局部过热,会形成暴沸现象,反应溶液甚至冲开橡皮塞溅伤实验者,所以,在反应容器中要放一些碎瓷片。

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

药品用量要尽可能少,如金属钾与水反应,钾的用量控制为绿豆般大小。

用量过大,反应十分激烈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烧瓶内反应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宜超过瓶容积的一半,以防冲出瓶外。

加热应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特别是有机反应,如酯的制备要用小火加热等。

易燃试剂在实验时远离热源;取用试剂后及时塞好瓶塞;稀释浓硫酸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等。

(2)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液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

如果是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其他化学灼伤的急救:

溴:

用1体积氨水+1体积松节油+10体积乙醇混合处理。

磷:

先用5%的CuSO4溶液洗,再用1g/L的KMnO4溶液湿敷。

苯酚:

先用大量水洗,再用乙醇擦洗,最后用肥皂水、清水洗涤。

(3)妥善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和废渣

化学实验的废液大多数是有害或有毒的,不能直接排到下水管道中,可先用废液缸收集储存,以后再集中处理。

但一些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的废液不能随意混合,如强氧化剂与盐酸、硫化物、易燃物,硝酸盐和硫酸,有机物与过氧化物,磷和强碱(产生PH3),亚硝酸盐和强酸(产生HNO2),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不能与浓盐酸混合;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等。

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见下表:

废液处理方法注意事项

酸或碱中和法分别收集,混合无危险时将废酸、废碱混合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法分别收集,查明废液化学性质,将一种废液分次少量加入另一种废液中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共沉淀法用过滤或倾析法将沉淀分离,滤液不含重金属离子后再排放

含Ba2+沉淀法加入Na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即可排放

有机物焚烧法,有机溶剂萃取回收利用生成水、CO2等不污染环用溶剂萃取,分液后回收利用

固体残渣往往有一些重金属盐,对水体和土壤会造成污染,要处理(一般变成难溶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后集中掩埋。

汞不慎撒落地面时,要先用硫黄覆盖,使其化合为硫化汞后扫除并妥善掩埋。

用剩下的钠、钾、白磷等易燃物,氧化剂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钠等,易挥发的有机物等不可随便丢弃,防止着火事件发生。

有毒物质用剩后不可随意乱扔。

【课后研修】:

谈谈你对化学危险的认识?

在今后,你遇到类似危险采取哪些措施?

 

第三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海洋──人类未来的财富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重要途径。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正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生命线。

1洋石油和天然气

海底石油储藏量约1350亿吨,天然气约140万亿米3,约占世界油气总量的45%。

目前,海上油气开采量约占全球油气开采量的30%。

2洋金属矿藏

海水中溶解有80多种化学元素,被誉为“液体矿山”。

海水中可提取镁、钾、铀、锶等各类矿物达5亿亿吨。

海底有大量锰结核,也称多金属结核。

锰结核是20世纪70年代才大量发现的深海矿产。

褐色的锰结核,外观象土豆,切片来看,一层层的又象葱头。

这种结核体往往是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把其他物质聚集在周围。

生长速度很缓慢,大约1000年生长1毫米,有的100万年才生长4毫米。

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钴等20多种元素。

其经济价值很高,广泛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的海底,总储量估计约为3万亿吨。

现在一般利用采矿船来开采锰团块。

装有深海电视的采矿机在海底收集锰团块,通过软管抽气像吸尘器一样,把锰团块经软管连续地吸到水面上的采矿船中,每天采矿量可达3000吨。

3洋生物

在生物资源方面,海洋中存活着20多万种生物。

专家测算,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每年为6000亿吨,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鱼类、贝类、虾类、藻类等,每年为6亿吨,而现在全世界的捕捞量仅为9000万吨左右。

海产品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来源,目前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食用蛋白质的22%。

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的水产品足够300亿人食用,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

不仅如此,包括鱼类在内的海洋生物,已成为新型药物和保健品的原料来源,引起国际医药界的日益关注。

据估计,从海洋生物中可提制的药品将达2万种之多,世界各国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⑷海洋能源

除石油、天然气外,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能源。

据估算,可供开发利用的总量在1500亿千瓦以上,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发电总量的十几倍。

其中,波浪能为700亿千瓦,潮汐能为27亿千瓦,海流能为1亿千瓦,温差能为500亿千瓦,盐度差能为300亿千瓦。

海洋能具有安全、无污染和可永久利用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

另外,海水中含有200万亿吨重水,其中所含的氘是受控核聚变的宝贵原料。

核聚变能是被广泛看好的21世纪全球电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2.海水化学资源概况和海水利用

海洋化学也称化学海洋学,它是海洋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

海洋化学研究海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移、循环的规律及其在开发利用中的化学问题。

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区越来越多,海水淡化已成为获得淡水资源重要的途径,所有这些都是海洋化学要研究的,海洋化学的研究和海洋开发正方兴未艾,必将越来越多的造福人类。

水荒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全球用水总量每15年就翻一番,到2030年地球上将有1/3的人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

地球的表面虽然有71%被水覆盖,但其中96.5%是海水,还有1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69%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77%。

有人比喻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

合理节约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节水并不能增加淡水的总量。

大量地利用海水自然而然地就成为21世纪解决淡水缺乏的主要途径。

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以及海水农业等。

海水直接利用是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到21世纪上半叶,随着海洋生物污损防治技术的提高和耐腐蚀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沿海城市的绝大部分工业冷却水都将采用海水。

海水冲厕会得到大面积推广。

海水淡化是海水利用的重点,到了21世纪中叶,也许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景象,每个岛屿或缺水的沿海城市都建有海水淡化工厂。

这些工厂里大多采用蒸馏法和反渗透技术来制取淡水。

到时候全世界使用的水资源中有1/5以上来自海洋。

反渗透法是利用孔径比纳米还细小的半透膜滤去盐分来制取淡水的。

另外,还有人设想由于反渗透法制取淡水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实现的,假如把海水淡化装置放在海底,就可以利用海水自身的压力来获取淡水,对海上城市或石油钻井平台非常实用。

出海远洋只要带一台海水淡化设备就可以满足船上的淡水供应。

采用蒸馏法制取淡水,主要是利用热能来实现的,在有核电站和热电厂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电厂余热大大减少能耗。

3.大气污染的危害

人必须依靠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呼吸20000次,平均吸入15kg空气,其质量大约相当于每天所需食物及饮水质量的10倍。

有报导指出,人可以几天不喝水,不吃东西,但不能几分钟不呼吸。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量通过接触和刺激体表进入人体。

人体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后进入肺泡,并在肺泡上进行气体交换。

当血液通过肺泡毛细管时,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

含氧的血液被输送到人体各部分,供人体组织和细胞新陈代谢用。

如果生活在烟雾迷漫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就会溶于体液或沉积在肺泡上,轻者会使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会引起疾病,使呼吸道和肺功能损害,引起病变。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作用等三种。

急性中毒发生在某些特殊条件下。

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泄漏;外界气候条件突然变化等,都会引起人群的急性中毒。

例如,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剧毒气体泄漏事件等。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在人体长期连续地吸入低浓度的污染物导致患病率上升。

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等即使浓度很低也能刺激呼吸系统,诱发呼吸道的各种炎症。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是慢性中毒的典型例子。

致畸致癌作用指的是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空气中致畸致癌物质的含量日益增多,造成婴儿畸形和癌症的发病率增高。

城市中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往往高于农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飘尘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外,氟化物、有毒重金属如铅、镉、锌、钛、锰、钒、钡、汞,以及砷等,都可能引起人体慢性中毒,有的可引起癌症。

4.酸雨

大气中的化学物质随降雨到达地面后会对地表的物质平衡产生各种影响。

降雨的酸化程度通常用PH值表示,pH值就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H+]。

正常雨水偏酸性,pH值约为6~7,这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中,形成部分电离的碳酸:

CO2(g)+H2OH2CO3H++HCO3-

酸雨侵蚀文物

而水的微弱酸性可使土壤的养分溶解,供生物吸收,这是有理于人类环境的。

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是大气污染现象之一。

首先用酸雨这个名词的人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

1852年,他发现在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上空的烟尘污染与雨水的酸性有一定关系,报导过该地区的雨水呈酸性,并于1872年编著的科学著作中首先采用了“酸雨”这一术语。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主要是由废气中的SOx和NOx造成的。

汽油和柴油都有含硫化合物,燃烧时排放出SO2,金属硫化物矿在冶炼过程也要释放出大量SO2。

这些SO2通过气相或液相的氧化反应产生硫酸,其化学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气相反应:

2SO2+O2→2SO3SO3+H2O→H2SO4液相反应: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大气中的烟尘、O3等都是反应的催化剂,O3还是氧化剂。

燃烧过程产生的NO和空气中的O2化合为NO2,NO2遇水则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2NO+O2→2NO22NO2+H2O→HNO3+HNO2

酸雨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危害:

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生产(pH值小于48时,鱼类就会消失);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也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酸雨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此外,酸雨可随风飘移而降落到几千里外,导致大范围的公害。

因此,酸雨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5.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五大严峻挑战

挑战一:

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污水排放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

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是,2001年为428亿吨,2004年为482亿吨,3年增长了12.6%;水利部的统计是,2001年为626亿吨,2004年为680亿吨,3年增长了8.6%。

尽管两个部门对绝对量的统计不完全一致,但都显示污水排放呈较快增长趋势。

———主要水系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控制,劣五类水质比例仍然很高。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表明,2004年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达不到饮用水源的标准;36.6%的河段水质属于五类、劣五类,其中劣五类达到27.9%,已经丧失了直接使用功能。

 ———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经济损失较大。

据调查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全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

黄河流域自1993年以来,发生较大的水污染事故40多起。

挑战二:

工业污染仍然十分突出

工业企业的污染仍然是目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不少老企业污染严重,无力治理。

某企业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黄河;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为138万吨,未经处理直接堆放。

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事故

———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小的炼焦、电石、铁合金、活性炭、碳素、金属镁等企业,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同时存在,造成该河段污染十分严重。

———不少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现象相当普遍。

  

挑战三:

城镇污水未有效处理

近些年,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又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