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219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结构主体总高度:

宿办楼11.350米,层数为3层;食堂4.650米,层数为一层,室内外高差均为0.45米。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值0.10g。

正常使用维护情况下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总面积1926㎡,宿办楼1758㎡,附属房168㎡。

模板及支撑体系概况表

序号

板或梁规格

背楞间距

小楞间距

立杆间距

(50×100)木方

(φ48×3.5)

(φ48×3.5)

1

100厚板

610

1000

1000×1000

2

120厚板

610

1000

1000×1000

3

110厚板

610

1000

1000×1000

4

200×350~600梁

400

800

1000×800

5

200×700~850梁

150

800

800×400

6

240×350~650梁

400

800

1000×600

7

240×700~950梁

150

800

800×300

8

240×1400梁

150

600

600×400

9

300×500~700梁

200

800

800×600

10

300×700~950梁

150

800

800×400

11

350×500~700梁

200

800

800×600

12

400×1400梁

100

600

600×400

13

450×1500梁

100

600

600×400

14

Ф450、500、550柱

抱箍500一道

下面三道分别为150、350、700

15

500×500、600柱

抱箍500一道

最下面一道离地面不得大于150

16

500×800柱

对拉螺杆1×2

最下面一道离地面不得大于150

17

600×700柱

对拉螺杆1×1

最下面一道离地面不得大于150

注:

以上数值均为最大允许值。

2.施工准备

2.1模板体系的选择

模板工程是结构外观好坏的重要保证,在整个结构施工中亦是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考虑的出发点是在工程的质量及进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经济成本分析,达到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结构外形较为规则,梁、板、柱模板拟选用18厚多层胶合板,对于部分圆形柱拟采用定制钢模,楼梯踏步部位选用细木工板进行加工定制。

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Ф48×3.5普通钢管支撑,长度比层高略短,背楞为50×100木方。

2.2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总体分为二个区域两个阶段进行施工,首先施工综合楼区域,待综合楼施工完毕,再同时进行餐厅区域施工。

模板的配备为:

每区域柱竖向模板两套,梁侧模板两套,梁底模及楼板模板二套,楼梯模板两套。

支撑体系配置为每区域二套。

3.施工操作要求

3.1楼板模板

本工程板厚主要有100、110、120,其中标准层主要为100厚,屋面板为120厚,局部位置板厚为110mm。

本工程平台模板均采用18厚夹胶木层板,背楞为50×100木方,间距300,φ48×3.5圆钢管作支撑系统,立杆间距为800-1000mm,具体配置详见模板及支撑体系概况表。

为了安全起见,现对楼板平台板模板进行强度验算,为简化计算,取最大厚度120为计算厚度,验算如下:

3.1.1荷载设计值

模板及配件自重500×1.2=600N/m2

钢筋混凝土自重25500×0.12×1.2=3672N/m2

施工荷载2500×1.4=3500N/m2

合计q1=7772N/m2

乘以折减系数0.9,则q=q1×0.9=7772×0.9=6995N/m2

3.1.2模板验算

⑴、材料及截面特征

夹胶木层板:

取fm=13N/mm2;E=9.5×103N/mm2

取单位宽度计算(以1m宽计),截面特征为:

I=bh3/12=1000×183/12=4.86×105mm4

W=bh2/6=1000×182/6=5.4×104mm3

⑵、计算简图

考虑模板的长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取1米宽度,q=6995N/m,

⑶、抗弯强度验算

查附表2-14得弯矩系数KM=-0.177,则

M=KMql2=-0.177×6.995×6102=-2.59×105N.m

<fm=13N/mm2满足要求。

⑷、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时荷载不包括施工荷载,则

q1=600+3672=4272N/m

q=q1×0.9=4272×0.9=3845N/m

满足要求。

3.1.3背楞验算

⑴、材料及截面特征

背楞采用50×100木方,fm=15N/mm2;E=10000N/mm2

截面特征为,I=bh3/12=50×1003/12=4.17×106mm4

W=bh2/6=50×1002/6=8.33×104mm3

⑵、计算简图

将荷载化为线性均布荷载:

q1=6995×0.61/1000=4.27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3845×0.61/1000=2.35N/mm(用于验算挠度)

近似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的示:

⑶、抗弯强度验算

<fm=15N/mm2满足要求。

⑷、挠度验算

满足要求。

3.1.4小楞验算

⑴、材料及截面特征

小楞采用φ48×3.5圆钢管,fm=215N/mm2;E=2.06×106N/mm2

截面特征为,I=12.19×104mm4;W=5.08×103mm3

⑵、计算简图

小楞承受木枋背楞传来的集中荷载,将此荷载简化为线性均布荷载:

q1=6995×1.0/1000=7.0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3845×1.0/1000=3.8N/mm(用于验算挠度)

近似按四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⑶、抗弯强度验算

<fm=215N/mm2满足要求。

⑷、挠度验算

满足要求。

3.2梁模板

本工程梁主要有200×400~850、240×600~1400、300×500~950、350×700~950、450×1500等截面尺寸。

对于连梁或井字梁等截面尺寸较小,基本在300×600内,此类梁模板采用夹胶木层板,背楞采用50×100木方,背楞与梁垂直布置。

对于截面尺寸较大的梁主要为框架梁,尺寸有为240×1400、350×700~950、400×1400~1500、450×1500;报告厅顶面梁截面较大,最大的为450×1500。

梁板模施工时先测定标高,铺设梁底板,根据楼层上弹出的梁线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固定。

较浅的梁(一般为450以内)支好侧模,而较深的梁先绑扎梁钢筋,再支侧模,然后支平台板与柱和梁交接处的节点模。

最后交工序验收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为了确保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对梁模板受力进行验算,这里仅对最大梁405x1500进行验算如下:

3.2.1框架梁模板

荷载设计值(450×1500):

模板及配件自重500×0.45×1.5=337.5N/m

钢筋混凝土自重25500×1.0×0.45×1.5=17212.5N/m

施工荷载2500×0.4×1.4=1400N/m

合计q1=18950N/m

乘以折减系数0.9,则q=q1×0.9=18950×0.9=17055N/m

3.2.2模板验算

根据模板图可知,模板跨度较小,可不进行模板验算。

3.2.3背楞验算

梁底立杆间距取600,则背楞计算跨度为600,背楞由4根木方组成,计算如下:

⑴、材料及截面特征

背楞采用50×100东北落叶松,fm=15N/mm2;E=10000N/mm2

截面特征为,I=bh3/12=50×1003/12=4.17×106mm4

W=bh2/6=50×1002/6=8.33×104mm3

⑵、计算简图

线性均布荷载:

q1=17055/1000×4=4.26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337.5+17212.5)×0.9/1000×4=3.95N/mm(用于验算挠度)

⑶、抗弯强度验算

<fm=15N/mm2满足要求。

⑷、挠度验算

满足要求。

3.2.4小楞验算

⑴、材料及截面特征

小楞采用φ48×3.5圆钢管,fm=215N/mm2;E=2.06×106N/mm2

截面特征为,I=12.19×104mm4;W=5.08×103mm3

⑵、计算简图

小楞承受木方背楞传来的集中荷载,将此荷载简化为线性均布荷载:

q1=18950×0.6/0.4×1000=28.4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337.5+17212.5)×0.9×0.6/0.4×1000=23.7N/mm(用于验算挠度)

⑶、抗弯强度验算

<fm=215N/mm2满足要求。

⑷、挠度验算

满足要求。

3.3柱模板

本工程柱模板采用18厚多层胶合板,柱加固采用50×100木方与Ф48×3.5普通钢管抱箍;对于部分圆形柱拟采用定制钢模进行支设加固。

当柱钢筋绑扎完毕隐蔽验收通过后,便进行竖向模板施工,首先在墙柱底部进行标高测量和找平,然后进行模板定位卡的设置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经查验后支设柱模,模板就位后,柱模采用钢管柱箍进行加固,并对截面尺寸≥600较大的柱子模板采用定位钻孔,穿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每@500一道,下密上匀,最低一道离地面不得大于150mm,同时内套φ14PVC管,以便螺杆多次重复利用。

柱模板的垂直度定位依靠楼层内满堂脚手架与柱连接支撑进行加固调整。

柱模底留清扫孔,以便在混凝土浇注之前进行清理。

3.4楼梯模板

楼梯底板采取胶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50厚木板。

踏步面采用木板每三踏步一封闭,以使混凝土浇捣后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分明。

由于浇混凝土时将产生顶部模板的升力,因此,在施工时须加固牢固,将踏步顶板与底板拉牢固,使其变形得到控制。

在楼梯模板拆除后,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所有楼梯均做上护角,以防止楼梯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棱角被人为破坏。

3.5预留洞口模板

剪力墙上有较多的预留洞口,这为支模工作带来了难度。

由于本工程办公楼各标准层的预留洞口在尺寸上基本保持一致性,这为定制模板提供了条件。

本工程多次出现的洞口,模板及其可调支撑将按实际尺寸制作。

对于少数异型洞口,其模板由现场锯板拼装而成,小洞口模板内部用模板对撑,大洞口模板内部用木方及模板对撑,并与结构钢筋连接牢固,防止洞口移位。

3.6.满堂架搭设

满堂架所用材料主要为φ48×3.5钢管和扣件。

本工程立杆间距为0.8~1m,框架梁处加密为0.6m。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层高1F-5F分别为4.5m、4.0m、4.0m、4.0m、4.0m,拟设置两排水平杆,一排扫地杆,一排板底或梁水平杆。

水平杆间的最大步距为1.7m,扫地杆一律设置在基础梁顶位置。

本工程基础为条形基础,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将基坑内平整并夯打密实,逐条铺设脚手板,立杆支撑在脚手板上,并在地面设置一排扫地杆,确保整体稳定性。

剪刀撑是满堂架的重要加固措施,本工程剪刀撑要求在每个结构柱单元内设置三个以上的剪刀撑,剪刀撑一律采用6m的钢管搭设,

板底和梁底的水平杆必须采用双扣件,下一个扣件紧贴住上一个扣件的底部,防止上一个扣件的滑移。

满堂架搭设中所有的水平杆件的连接采用接头扣件连接,特殊部位采用旋转扣件连接的必须保证15cm的搭接长度。

后浇带部位必须搭设独立满堂脚手架,搭设宽度为后浇带两侧各两米,立杆间距为0.7米,其余要求同大面积施工。

待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满堂架。

本工程满堂架立杆根据不同层高选用不同长度的立杆,标准层选用3.85m钢管搭接,立杆的搭接一律采用错开跨步搭接,搭接扣件必须采用直角扣件,严禁采用旋转扣件。

3.7.模板拆除

①、拆除大模板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杆乱捣,如果拆除困难,可用撬杆从底部轻微撬动;保持起吊时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保证混凝土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②、墙、柱、梁侧模的拆除

墙体、梁侧模的拆除以不破坏棱角为准,确保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

③、梁板模板拆除

因为工期的要求,模板周转速度要求很快,既要保证梁板支撑体系的拆除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以上,又要保证模板周转快,可采取早拆模板支撑体系。

在梁板跨中设立若干独立板带,梁板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中间板带顶撑不拆除,只拆除旁边板带,这样可以减少模板的使用周期。

④、顶板模板拆除影响因素主要从混凝土的强度上考虑,见下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时的混凝土强度标准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4.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⑴、材料进场前严格检查

模板进场前要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接缝情况、加工精度、支撑焊接情况等。

⑵、墙柱烂根的处理

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刮杆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面标高,标高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前在模板根部加设海绵条这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⑶、模板漏浆处理

①、为解决外边柱楼层过渡错台,外柱模板上口贴焊装饰线条板,线条板尺寸为6mm×80mm,在外柱成型时,形成宽80mm的凹槽。

下次外模就位时,在外模下口贴6mm×75mm相交条镶嵌在凹槽中,相交条紧贴混凝土表面,防止漏浆和错台。

②、模板拼缝内侧用3mm厚的双面胶粘贴后用油灰镶嵌,外侧用硅胶封闭,以防止模板拼缝细部渗浆或漏水。

③、墙体阴阳角模板的螺栓和拼缝螺栓必须紧固到位,并增加垫片。

④、为防止螺杆洞漏浆,在对穿PVC管两端增加塑料堵头。

⑷、墙板平整度控制

①、通过计算,结合混凝土侧压力与模板、背枋的强度、刚度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墙板模板背枋间距,和对拉螺杆的间距。

②、利用水平尺、线锤,紧、松螺杆来调节墙板的平整度,注意检查螺杆上的螺丝是否上紧和螺杆丝口脱丝的情况。

③、对于外侧柱子和楼梯间墙模板,配置两套模板,模板的上口要超出楼面标高150mm,150mm多余量是为了使两次混凝土墙进行搭接,避免漏浆,同时可以通过吊线锤,调节墙板的垂直度,使两层墙板顺利过度,防止出现错槽。

④、严格进行测量放线控制,尽量减少累计误差。

⑸、现浇结构模板的安装及允许偏差要求见下表:

①、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应符合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②、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高差

6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

6

大于5

8

相邻两板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⑹、预留孔洞:

在模板上先固定木模块,然后将箱、盒扣在木模块上,拆模后预埋的箱盒整齐美观,不会发生偏移。

⑺、预埋件:

在安装前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用电焊将其固定。

浇混凝土时,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5.安全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⑴、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并应系牢;

⑵、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⑶安装与拆除5m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⑷、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⑸、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⑹、二人抬运模板时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⑺、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⑻、支模过程中如须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应踏空、扶空而坠落;

⑼、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将洞盖好。

⑽、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在墙上工作;不许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

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⑾、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6.成品保护措施

⑴、吊装模板轻放轻起,不准碰坏已完成的结构,并注意防止结构变形;

⑵、门窗框模板严禁用大锤砸或撬棍硬撬,应松螺丝拆卸,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⑶、模板的堆放、清理和修理。

模板拆除后,立即对模板的板面及缝隙进行全面彻底清理,保证下次使用不出现粘模现象。

模板使用后要进行维修清理,如模板清理、变形的校正、模板配件的更换等。

⑷、要对柱角等进行保护,防止后面施工造成缺边掉角现象。

⑸、模板支模成活后应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⑹、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锺敲打模板、支撑,以免影响质量。

⑺、模板侧模不得堆靠钢筋等重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⑻、禁止平台模板面上集中堆放重物。

⑼、砼浇筑时,不准用振动棒等,撬动模板及埋件,砼应反锹入模,以免模板因局部荷载过大造成模板受压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