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16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ocx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精品资料第一章第二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

(2)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

(4)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2.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

阶段

主要产业类型

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条件

自然资源与产业布局

农业社会时期

农、林、牧、渔及采矿等生产活动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区域,往往成为农业文明发祥地

工业社会初期

工业和商品贸易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在矿产地附近形成的

工业化

后期

新技术

产业

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不断减弱;人才、市场和交通等影响显著增强;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思考

 从煤炭资源特征的角度说明我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兴起及转型的原因?

答案 山西煤炭在开采初期,储量多,品质高,埋藏浅,开采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山西省煤炭的不断开采,开采条件越来越差,储量越来越少,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1.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造福社会,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等方式,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2.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盲目、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造成了自然资源破坏和短缺。

(2)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加剧人地关系的矛盾,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判断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日益广泛。

(√)

3.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环境问题只有资源短缺。

(×)

探究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黄河流域古文明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土地条件,请说明理由?

答案 黄河流域的土地平坦,流水沉积形成的土壤颗粒小,土质好,加上该区域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因此该地区的土地生产能力较高,是早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华夏古文明。

2.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有很大差异:

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了________农业,而黄河上游地区则主要发展了________业、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农业,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________不均导致的。

答案 旱作 畜牧 灌溉 绿洲 空间分布

3.国家为何选择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能源基地?

答案 山西煤炭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

4.为了促进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综合效益更高?

为什么?

答案 方案②综合效益高。

原因:

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经济和生态效益高。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维护资源安全的措施)

表现

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人类活动影响资源(措施)

数量

资源总量、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如:

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①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②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④要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⑤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质量

自然资源在成分、含量、性质等方面的优劣程度

早期,资源质量决定了人们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本。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质量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人类对资源质量的影响不断增强

①农耕文明早期,土地质量优良的平原地区成为世界最早的农耕区。

江南丘陵红壤分布区人们通过施用熟石灰、补充有机肥等方式改善了土壤质量,并因地制宜发展了立体农业。

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土地资源质量下降

空间分布

分布是

否均衡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造成各地生产方式上的差异。

人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①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②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拓展延伸

1.水资源短缺的应对措施

开源

修建水库,储存雨季降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等

节流

①农业: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②工业:

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

③其他:

意识先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控制人口增长;净化污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提高水质,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适当提高水价等

2.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2)加强农村水源污染的防治。

(3)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4)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5)适当提高水污染排污费的收费指标。

(6)加强水污染的危害性宣传教育。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

以色列沿海为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1~3题。

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

C.高低悬殊D.河网密布

3.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

A.死海含盐量上升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答案 1.D 2.C 3.A

解析 第1题,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D对。

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A错。

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

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

第2题,读材料可知,以色列北水南调的水源地为太巴列湖,海拔很低,沿途经过丘陵等地形,地势南高北低,高低悬殊,需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

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调水路程较近,B错。

与裂谷、河网密度关系不大,A、D错。

第3题,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

太巴列湖为水源地,调水工程不会影响入湖水量,B错。

对北部降水量、南部蒸发量影响不大,排除C、D。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4~6题。

4.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业B.加工业

C.采掘业D.冶金业

5.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③④⑤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比重2008年比2003年增加了10%

C.采掘工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答案 4.C 5.C 6.B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1985年采掘工业的比重最高,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采掘业。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山西围绕能源开发发展了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由煤转化为电,电能用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由煤焦化,形成化学工业;铁矿资源丰富,可以炼钢。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第6题,图中显示加工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08年有所上升,并不是加工工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A错误;由图中数据可以得出B正确;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原料工业,在其推动下,山西省的原料工业逐渐超过采掘工业逐渐而占主体地位,C、D错误。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全周期‘S’型规律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

2.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非经济发展减缓;缓慢工业化的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减少。

第2题,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是消极措施,开发新能源不会降低人均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排除②④,故选C项。

下图示意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

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  )

A.石油、煤炭、核能B.煤炭、石油、核能

C.核能、石油、煤炭D.石油、核能、煤炭

4.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  )

A.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B.能源需求量大

C.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D.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炭,沙特以石油为主,法国核能占很大比重。

第4题,核能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核能的开发利用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

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

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的水来控制粉尘。

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

据此完成5~7题。

5.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

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

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

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

6.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B.水资源

C.技术D.交通

7.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扩大就业 ②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③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 ④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5.B 6.B 7.C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该国为智利,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火山活动较多,地下岩浆侵入接近地表,形成铜矿,使得铜矿埋藏浅,所以B正确。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南部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的水来控制粉尘,因此与南部相比,北部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所以B正确。

第7题,铜矿石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该国出口铜矿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不利于扩大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有利于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所以C正确。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镍铝矿石的主要供应国,2014年1月该国实施矿石出口禁令,只有在该国建有冶炼厂的公司才会取得原矿出口的特别许可证。

禁令实施后,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镍铝矿石。

2017年1月12日,印度尼西亚又放宽了镍铝矿的出口禁令。

据此完成8~9题。

8.2014年印度尼西亚实施矿石出口禁令,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B.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C.避免资源枯竭D.稳定矿产市场价格

9.2017年印度尼西亚放宽镍铝矿的出口禁令,主要原因是(  )

①增加外汇收入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国内产量激增 ④市场价格上升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直接出口矿石,产品附加值低,而经过加工的矿产资源附加值高,2014年印度尼西亚实施矿石出口禁令,主要目的是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第9题,由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实施了矿石出口禁令后,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而印度尼西亚的矿石出口量减少,外汇收入减少,矿工失业,为了增加外汇收入和促进就业,2017年印度尼西亚又放宽了镍铝矿的出口禁令。

下图为“1995年以来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曲线统计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我国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95~2013年铁矿石资源进口依赖度逐年增加

B.2001年铁矿石需求量小于原油和铜矿石

C.2006年铜矿石的需求量比2001年低

D.从2008年原油进口量超过需求量的一半并呈上升趋势

11.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的是(  )

A.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广开源流,增加资源的进口渠道

C.研发新材料,开发新能源D.加大本国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

答案 10.D 11.B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1995~2013年铁矿石资源进口依赖度呈波动增加,不是“逐年”增加,故排除选项A;图中显示的是三种资源进口依赖度比重,无法比较三者需求量的多少,故排除选项B、C;图中显示从2008年原油进口依赖度大于50%,即进口量超过需求量的一半并呈上升趋势,故选项D正确。

第11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开发新能源、加大本国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开辟新的来源或者替代资源,从而减少我国资源的进口;广开源流,增加资源的进口渠道,仍然是从国外进口,没有降低我国资源进口依赖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目前,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我国有部分城市的路灯采用风光电互补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下图甲所示),图乙为我国某地区的“风光互补路灯”景观。

据此完成12~14题。

12.我国安装的“风光互补路灯”,一年中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3.下列城市的“风光互补路灯”,正午时太阳能板倾角(即与地平面夹角)最小的是(  )

A.哈尔滨B.呼和浩特C.济南D.南京

14.“风光互补路灯”生产项目引起我国众多企业的关注,原因是该产品(  )

A.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大

B.利于节能减排,得到政策支持

C.生产技术难度大,不适宜在城市中应用

D.产品使用寿命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答案 12.B 13.D 14.B

解析 第12题,由图甲可知,太阳能板装置的左右摆动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年中夏季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日出到中午再到日落,太阳的方向变动幅度最大,太阳能板的左右摆动幅度最大,选B项。

第13题,要保证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太阳能板应该和太阳光线垂直,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能板和地平面的夹角之和为90°,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能板和地平面的夹角越小,选项中的四地,南京的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能板和地平面的夹角最小,选D项。

第14题,风能和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在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发展风能和太阳能,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保护环境,因此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选B项。

(2020·宁夏长庆高中期末)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下图中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自21世纪初,甲国运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运输成本降低B.铜矿资源储量丰富

C.海面风力不断加大D.洋流速度不断加快

16.若考虑运输成本,则在下列国家中,甲国的中矿企业产品首先应销往(  )

A.日本B.美国

C.英国D.意大利

答案 15.A 16.B

解析 第15题,运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成倍增长,得益于海洋运输成本下降和产品产量提高,A正确;与风力、洋流无关,C、D错误;储量丰富不一定销量大,B错误。

故选A。

第16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国为秘鲁,位于南美洲,距离美国较近,运输距离短,相较于其他选项中国家,运费较低,B正确,A、C、D错误。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为了摆脱能源依赖进口的局面,近年来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

该国北部的M地区(下图所示)背山面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令电力工程设计师们萌生了能源开发的新构想。

智利某能源公司计划在M地区东部的高山上修建两座“水电站”,利用先期开发的太阳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电能。

该计划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00兆瓦,足以满足M地区及其他地区数百万居民的用电需求。

(1)分析智利M地区河流水能难以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

(2)阐述在M地区太阳能未能得到大力开发的自然原因。

(3)对该国在M地区调海水建“水电站”的计划,你认为是否可行?

并表述见解。

答案 

(1)该地区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河流稀少;流程短,流量有限;多时令河,季节变化大。

(2)易受夜间和风沙及大雾天气影响,集中难度大,稳定性较差。

(3)可行:

发挥高山与海洋间距小的海陆位置及落差优势,引海水发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及克服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优化能源结构。

不可行:

能源经过二次转化,调海水的工程建设投资较大;海水可能对安第斯山区及沙漠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该地区多地震等地质灾害,难以确保库区安全。

解析 第

(1)题,该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河流少,流量小,流程较短,多季节性河流,河流的水能资源不丰富,难以开发。

(2)题,太阳能的开发需要具备两大条件:

一是以晴天为主,太阳能资源丰富;二是要有足够的场地,集中性开发。

M地区位于智利西部山区,该地沿岸有寒流,多大雾天气;附近风沙较大,都会影响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在时间上不集中,易导致发电不稳定。

因此,该地太阳能未能得到大力开发。

第(3)题,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行就从可行的条件和有利影响来分析;不可行就从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