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09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docx

临床基础检验学5试题

临床基础检验学-5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

50,分数:

50.00)

1.正常尿液中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4~6.8

∙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

∙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B后方能使用

∙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E.以上都是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红细胞生成不受何者调节()

∙A.激素

∙B.神

∙C.铁贮量

∙D.促红素

∙E.以上都是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4.红细胞膜组成含量由多到少顺序为()

∙A.膜蛋白,膜脂质,膜糖类

∙B.膜脂质,膜蛋白,膜糖类

∙C.膜糖类,膜脂质,膜蛋白

∙D.膜脂质,膜糖类,膜蛋白

∙E.膜蛋白,膜糖类,膜脂质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5.在正常尿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

∙A.不可见

∙B.少见

∙C.极为少见

∙D.<5个/HPF

∙E.<10个/HPF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6.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血型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亚型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7.何时应该以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而不是单纯按血红蛋白水平作为输血的主要依据()

∙A.新生儿

∙B.急性失血

∙C.自身溶血性贫血

∙D.麻醉状态下

∙E.重度贫血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8.关于胎儿成熟度检查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羊水L/S>2.0表示胎儿肺成熟

∙B.羊水肌酐浓度≥176.8μmol/L提示胎儿肾成熟

∙C.羊水A450<0.02提示胎儿肝成熟

∙D.羊水脂肪细胞出现率<20%表示胎儿皮肤成熟

∙E.羊水淀粉酶活性>120苏氏单位表示为成熟儿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羊水脂肪细胞出现率>20%,则表示胎儿皮肤成熟。

9.下列是对放射高度敏感肿瘤,但除外()

∙A.精原细胞瘤

∙B.骨肉瘤

∙C.甲状腺癌

∙D.恶性淋巴瘤

∙E.基底细胞癌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对肿瘤细胞而言,一般分化愈差,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愈高,反之亦然。

10.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成比例减少见于()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紊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

大细胞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偏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减低,但红细胞计数可正常。

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1.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

∙A.4%~6%

∙B.6%~8%

∙C.8%~10%

∙D.6%~10%

∙E.4%~8%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约4~5L,约占体重的6%~8%。

1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的叙述()

∙A.针对胰外分泌功能所进行的检查

∙B.测定胰液流出量、

和淀粉酶的排出量

∙C.胰腺炎的时候可呈现异常

∙D.胰腺癌时胰液流出量减少

∙E.胰腺囊性纤维变性时胰液流出量增加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促胰酶素一促胰液素试验(P-STEST)是利用给胰腺以刺激、引起胰腺外分泌活动,采取给刺激前后的十二指肠液和血液测定各项指标,从给刺激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

所给刺激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组织分泌富含碳酸氢盐的电解质溶液,使胰液流出量增多,促使各种胰酶的分泌量和浓度增加。

13.下列抗凝剂抗凝原理与Ca2+无关的有()

∙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B.草酸盐

∙C.肝素

∙D.枸橼酸盐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与Ca2+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抗凝作用,阻止血液凝固;草酸盐解离后形成草酸根离子,与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抗凝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盐与Ca2+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抗凝作用,阻止血液凝固;肝素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14.关于尿微量白蛋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用蛋白定性的化学方法不能检出

∙B.多采用免疫化学法进行常规测定

∙C.可随机留取标本

∙D.为晚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

∙E.为肾早期损伤的测定指标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15.因空腹时间过长,可造成下列检测值减低,但除外()

∙A.血清白蛋白

∙B.补体C3

∙C.转铁蛋白

∙D.葡萄糖

∙E.胆红素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16.关于大细胞未分化癌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细胞较大,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长形

∙B.胞浆量中等,嗜碱性

∙C.癌细胞在涂片中呈单个散在

∙D.核大,大小不等,呈不规则圆形,核畸形明显

∙E.染色质减少,粗颗粒状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大细胞型未分化癌细胞染色质增多,呈粗颗粒状,染色很深,有时可见较大的核仁。

17.在红细胞膜变形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

∙A.收缩蛋白

∙B.膜脂质

∙C.膜糖类

∙D.膜酶类

∙E.以上都是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8.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H抗原

∙E.C抗原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19.患者体内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血管内溶血,主要是由于()

∙A.巨噬细胞的作用

∙B.Ca2+和Mg2+的作用

∙C.T细胞的作用

∙D.血小板的作用

∙E.补体的作用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20.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在规定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化系数

∙B.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C.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钾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

∙D.在721型比色计上测得透光度,乘以367.7,即得血红蛋白浓度

∙E.能测定所有的血红蛋白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并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其原理是: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Hb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

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cm),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21.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因子Ⅷ的激活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2.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

∙E.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23.急诊交叉配血试验应首选()

∙A.盐水配血法

∙B.酶介质法

∙C.抗人球蛋白法

∙D.聚凝胺法

∙E.胶体介质法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4.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见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双相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大者可达12μm,小者仅2.5μm,与骨髓粗制滥造有关。

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25.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是()

∙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B.草酸盐

∙C.肝素

∙D.枸橼酸盐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6.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

∙A.急性大出血

∙B.脱水血液浓缩

∙C.严重心肺疾病

∙D.严重组织损伤

∙E.以上均是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7.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

∙A.AST

∙B.ALT

∙C.K+

∙D.葡萄糖

∙E.胆红素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血细胞内外各种成分有梯度差,溶血后会造成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葡萄糖等含量减低,而造成乳酸脱氢酶、血钾、AST、ALT、胆红素等含量增高。

28.上消化道出血量多少才能使大便变黑()

∙A.50~8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500ml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9.循环血红细胞更替周期是()

∙A.80天

∙B.100天

∙C.120天

∙D.130天

∙E.140天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0.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两类,实际上都是()

∙A.遗传而来

∙B.免疫产生的

∙C.免疫原作用而产生

∙D.异型抗原刺激而来

∙E.种属特性不同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31.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

∙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C.血清缺少凝血酶

∙D.血浆缺少凝血酶

∙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血清与血浆的差别在于:

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

32.占正常人尿中有机成分中最大部分的是()

∙A.尿酸

∙B.尿素

∙C.红细胞

∙D.酮体

∙E.血红蛋白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33.一般O型血清中抗A和抗B主要是()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4.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自然分泌液的采集法()

∙A.针取抽取法

∙B.痰液

∙C.尿液

∙D.乳头溢液

∙E.前列腺液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5.精子原地打转、活动迟钝应属于哪一级()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WHO建议:

将精子活动分为4级,a级:

快速前向运动(Ⅲ级,直线运动);b级:

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Ⅱ级,运动缓慢);c级:

非前向运动(Ⅰ级,原地运动);d级:

不动(0级,不活动)。

36.下列是增生的上皮细胞特点,但除外()

∙A.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

∙B.核浆比例正常

∙C.胞核增大,可见核仁

∙D.胞质内RNA增多,蛋白质合成旺盛

∙E.核分裂活跃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增生的上皮细胞胞质量相对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

37.红细胞膜结构学说已被公认的是()

∙A.代谢学说

∙B.瀑布学说

∙C.反应动力学说

∙D.流动镶嵌学说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38.促红素能调节红细胞生成,下列何项是促红素化学物质基础()

∙A.是一种糖蛋白

∙B.是一种磷脂类

∙C.是一种脂蛋白

∙D.是一种糖脂

∙E.是一种蛋白类激素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脱落细胞形态两者的关系()

∙A.雌激素高度低落时,阴道上皮萎缩不严重,以外底层细胞为主

∙B.雌激素轻度低落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染色淡,杂有少数中层细胞

∙C.雌激素轻度影响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伴大量角化细胞

∙D.雌激素中度低落时,以中层细胞为主

∙E.雌激素极度影响时,角化细胞持续达60%~70%或角化细胞占90%以上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雌激素轻度影响时,角化细胞约占10%,此种涂片见于行经后,或接受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时的病人。

40.下列羊水血型结果判断可出现抗H血清孔凝集,但除外()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非分泌型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凡体液中也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可以中和或抑制抗体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

H物质是A、B抗原的前身物质,大多红细胞上都有。

41.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E.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42.关于异形间皮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染色质正常染色

∙B.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浆比例轻度异常

∙C.异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增多

∙D.异形间皮细胞的染色质增加,但分布均匀

∙E.异形间皮细胞存在核轻度畸形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43.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用消毒棉球擦去第一滴血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毛细血管采血法如血流不易流出,可于伤口远端稍加压力或重新穿刺,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混入大量组织液,使血液稀释,影响检验结果,且血液易凝固。

44.关于羊水生化及免疫学检查的结果,下列哪项不正确()

∙A.糖醛酸半定量测定对多型黏多糖贮积症有诊断意义

∙B.AFP测定是目前诊断畸胎瘤的常规方法

∙C.γ-GT是产前早期诊断胰腺纤维囊性变的指标

∙D.LD升高可见于死胎

∙E.AChE活性增加与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度相关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5.正常人血红蛋白含量女性为()

∙A.110~150g/L

∙B.120~160g/L

∙C.110~160g/L

∙D.110~160g/L

∙E.170~200g/L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4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下列哪一项()

∙A.>0.1×109/L

∙B.>0.2×109/L

∙C.>0.3×109/L

∙D.>0.45×109/L

∙E.>0.5×109/L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7.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

∙A.胞核大小不等

∙B.胞核增大

∙C.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

∙D.染色质亦可呈粗颗粒状

∙E.核浆比例明显增大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核异质是指上皮细胞的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

重度核异质又称癌前核异质,其染色质增多,呈网状,分布不均,偶见染色质结节,核边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

48.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

∙C.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D.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E.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隋况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网织红细胞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形成呈深染的颗粒状或网状结构。

49.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先天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嗜多色性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尚存少量的嗜碱性物质RNA,见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如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50.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好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为主,若五叶核超过3%,称为“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原料缺乏所致。

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

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为预后不良之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