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069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docx

虾苗的培育及筛选

二、虾苗的培育及筛选

    

15如何确定育苗中所需要的亲虾数量?

    

要确定育苗中所需的亲虾数量,首先需了解1尾亲虾通常能产多少粒卵。

不同种类的对虾产卵量不同,而且亲虾产卵数目多寡,与亲虾个体大小、卵巢饱满程度以及在繁殖期内重复产卵次数有关。

就中国对虾而言,体长18厘米的亲虾,其产卵数目平均为50万粒;20厘米的亲虾,一次产卵数往往超过80万粒。

人工养殖的亲虾,因个体较小,产卵数目一般也少于自然亲虾,通常一次产卵20万~30万粒。

在整个繁殖期内,由于亲虾卵巢多次发育成熟,产卵总数可达数百万粒。

体长18厘米的亲虾,如按三次产卵估算,其产卵总数为200万粒左右。

亲虾数量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X]=EA×B×C×D

    

式中[X]——产卵亲虾需要数;

    

A——亲虾在运输和暂养过程中的成活率(%);

    

B——能正常产卵亲虾的百分数(%);

    

C——每尾亲虾平均产卵数;

    

D——自受精卵孵化到育成虾苗的成活率(%);

    

E——当年计划生产的虾苗总数。

    

16亲虾的运输方法有哪些?

    

亲虾的运输视距离远近而略有不同,一般有两种方法:

    

(1)水车充气运输法在100厘米×70厘米×100厘米的玻璃钢桶中,注入80厘米的洁净海水,水温调至适宜(不同种类不同)。

将亲虾放入预先制好的木框或塑料框(8~10层),每框装亲虾4~10尾(依亲虾和框的大小而定),桶内要不停地充气。

运输时注意工具消毒,避免剧烈颠簸震动,注意检查充气。

    

(2)塑料袋充氧运输法近年来,南方沿海进行斑节对虾育苗,亲虾运输多采用厚塑料袋特制的专用亲虾运输袋。

将亲虾袋盛水1/3,水温降至适宜,每袋放入雌虾4~10尾(雄虾可放入10~20尾,根据运输距离调整),亲虾额角套上塑料小管,防止其刺破塑料袋,充氧密封,并在亲虾袋外放有一小袋碎冰以防水温升高,置入特制的泡沫箱中进行运输。

这样运输的效果很好,成活率几乎达100%。

    

17如何做好斑节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斑节对虾属暖水性对虾,在我国除海南岛南部地区可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通常难以自然越冬。

亲虾人工越冬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适度暂养及营养强化。

亲虾从养成池到入室越冬中间有一暂养阶段,挑选符合要求、个体大而健壮的优质养成成虾进行暂养,留作亲虾之用。

暂养时间的长短,视各地条件和气候而定。

将挑选好的养成虾,从养成池转入专门的暂养塘内暂养。

暂养塘事先应挖去表层淤泥,用生石灰清塘、曝晒;饵料要优质足量,使成虾入室越冬前体质健壮;每天换水一次,水质新鲜;保持一定水位,避免环境剧烈变化和因虾体受光太强,而使虾体甲壳附生杂藻。

    

(2)严格选留亲虾。

应选择性腺丰满、个体大、不受外伤、不生病、体质健壮的亲虾进行人工越冬。

从养成池到暂养池,暂养池到室内越冬池,这三个环节都要再三挑选,严格把关。

    

(3)在选择、运输操作中要格外小心,防止受外伤。

捕捞工具、池塘应光洁、干净。

    

(4)处理越冬期的用水,按对虾育苗用水的处理要求去做。

    

(5)亲虾适时入室。

    

18为什么在亲虾人工越冬期间应注意保持其环境的相对稳定?

    

在亲虾人工越冬期间,需要经常换水、清理越冬池,能够保证人工控制环境达到越冬亲虾所要求的环境标准。

但是,每一次的充气、换水、清污都会给处于越冬状态中的亲虾一个较大的外界刺激,造成亲虾的应激性疾病,同时,也会打乱处于平衡中的亲虾内分泌系统。

亲虾体内的各种平衡的扰乱,将会极大地降低亲虾的抵抗力,同时这一平衡的打乱,将会极大地降低亲虾的摄食,造成饥饿或营养缺乏,最终降低机体抵抗能力,使亲虾染上各种疾病。

因此,在人工越冬亲虾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建议通过化学、物理或微生物等方法改善亲虾人工越冬水质,减少人工充氧、换水、清污的次数,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19如何维护和改善亲虾越冬期水质?

    

改善亲虾人工越期冬水质的方法有:

    

(1)向越冬水体中接种能吸收分解氨、硫化氢、有机碎屑等的微生物——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

    

(2)向越冬水体中投放一些贝类,以净化水底底质。

    

(3)向越冬水体中施加如氧化钙50毫克/升等化学药物,以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

    

(4)向越冬水体中施加如沸石粉200毫克/升等具有吸附性的矿土,以吸附、降解池水底层的氨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5)建议用化学方法对越冬水质中的pH进行调节,减少换水次数。

    

20为什么虾苗放养30天左右最易发病?

    

虾苗本身携带病毒,放苗后往往养殖一个月左右即暴发症状。

在华南地区,一般发生在第一造养殖的最后一个寒流的清明后。

从气温条件看,25~28℃是病毒暴发的最合适气温。

选择不带病毒的虾苗,只解决了病毒垂直感染问题,如果清塘彻底,水质稳定,并以高效优质的饲料养殖,就可以度过养殖一个月左右发病的难关。

    

21如何对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

    

尽管在国外已经有商业用配合饲料出售,但是实际使用的效果目前仍不理想。

生产性育苗厂家在亲虾培育强化培育方面,仍然以鱿鱼、牡蛎和沙蚕等鲜活饵料为主,或使用一部分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相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可以采取人工配合饲料中增添营养添加剂,或者制作营养强化湿颗粒饲料,补充新鲜饲料的营养要素,如对人工饲料添加诸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免疫增强剂等添加剂。

    

每天投喂饲料量:

生鲜饵料,按对虾存池总重量的10%~20%投喂;配合饲料,按对虾存池总重量的2%~3%投喂。

每天投饵6次,每4小时1次。

    

22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应注意哪些环节?

    

亲虾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水深1.2米左右,长方形,以半埋式为好,除保温性要强外,还要能够调节光线,便于进排水、吸污、充气和进行日常管理。

亲虾蓄养密度为8~10尾/平方米,水温26~28℃,盐度30~35。

    

在成熟之前一般多采用雌、雄虾分别培养,在亲虾性腺促熟过程中必须强化营养,主要投喂新鲜的高蛋白动物性饵料,如活沙蚕、鲜牡蛎肉和乌贼等,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5%~20%。

    

培育期间,因水温高、投饵量大,水中的排泄物、残饵及其他代谢产物等较多,易使水质恶化。

为保持良好的水质,除不断充气外,还需加大换水量,新水经过滤消毒,并进行池底吸污。

    

结合生产计划,提前进行人工催熟,通常是采取摘除单侧眼柄,营养强化培育与生态调控相结合,能够获得较理想的催熟效果。

    

23何谓SPF南美白对虾虾苗?

    

SPF(SpecificPathogenFree)南美白对虾,即指“不带有特定病原”的南美白对虾。

SPF为“不带有特定病原”的英文缩写,常见于生物学研究领域,如SPF种猪、SPF种鸡等。

既然是针对特定疾病,就表示它不能排除其他未经检验证实之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因此,SPF生物是一种笼统的称谓。

准确的说法应该指明是哪些疾病项目,经科学方法检测,确定不带其病原。

如无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及桃拉病毒(TSV)的SPF南美白对虾虾种苗,则表示此种虾只能确定为不带WSSV及TSV两种病毒,但对其他病毒如IHHNV、MBV和BP等病毒则未经检验,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带病原。

故SEF绝非是高度健康的南美白对虾代名词,而仅仅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安全保障而已。

在我国目前育苗条件和操作程序下,很难生产不带WSSV的虾苗。

    

24SPF健康苗种生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和要素?

    

SPF健康苗种育苗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设施和条件:

需要具有基本的实验室设施(如显微镜,一定的微生物学检测设备、病毒检测室及病毒检测相关仪器设备、试剂和人员等),开展常规的对虾健康检查。

额外的更加复杂的设施,需要建立更加专一的设施,以避免污染的可能。

隔离检疫单元应当与所有培育和生产区域充分地隔离,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

常规育苗设施有:

亲虾隔离室,各自独立的亲虾蓄养池、培育池,育苗池,饵料培育池,水质分析室、生物检查室、藻种室等。

以上设施要尽可能杜绝与有可能携带WSSV的东西接触,所有育苗使用的机械用具要做到专池专用等。

    

25SPF苗种生产中亲体有哪些要求和措施?

    

根据“SPF对虾培苗操作与管理”提出的建议,要求对虾孵化、育苗场,对使用外来亲虾,应建立繁殖亲体隔离检疫的程序,繁殖亲体的隔离单元应当在实体上与孵化场的其他设施相隔离。

应当对废物的处置和流出物的处理给予特别的关注,不允许在这一区域工作的员工随意进入其他生产部分,而且他们应当一直遵守卫生方面的规定。

    

亲虾、种虾的病原状态的检疫确认,需要一段时间等待,因此,外源亲虾或种虾正式进入亲虾培育池之前,需要对亲虾或种虾存在的潜在病原,控制在隔离状态,直至亲虾或种虾的健康状况被确定。

隔离检疫设施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保持区域,在这里对虾被保留在独立的水池里,一直至病毒检疫结果确立。

    

隔离检疫单元应当具有以下设施和方法:

在进入隔离区域时,亲体要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剂溶液(20毫克/升)或福尔马林(50~100毫克/升)的浸泡30秒。

    

26为什么说育苗用水的处理是对虾人工育苗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对虾早期幼体通常生活在较高盐度海水中,海水的盐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幼体的发育与变态,可分别用加入适量淡水或食盐、卤水的方法解决。

重金属离子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其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又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

对虾的卵及幼体对某些重金属离子尤为敏感,在对虾育苗中常由于水质受污染而影响育苗效果。

另外,海水中的敌害和致病菌,也是影响幼体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如水体中的桡足类(新氏歪鳔水蚤、双刺唇角鳔水蚤等)每天可掠食20多个对虾无节幼体;蟹的大眼幼体、糠虾、夜光虫、球栉水母、幼鱼等都是对虾幼体的天敌。

还有海水中的丝状细菌、霉菌、弧菌、纤毛虫等致病菌都可侵害对虾的卵及幼体,造成幼体患病、大量死亡。

因此,育苗用水的处理是对虾育苗预防疾病措施中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做好。

    

27如何对育苗用水进行处理?

    

(1)消除水中重金属离子育苗水源中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全浓度时,应根据其含量的多少,施用3~10毫克/升的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二钠)或乙二胺四乙酸(EPTA),以鳌合过量的重金属离子。

    

(2)杀灭水中对虾幼体敌害生物

    

①用网过滤海水:

这种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敌害生物,且方法简便、成本低,但不能消除水中的致病细菌和纤毛虫类。

滤水一般在育苗前期用孔径80微米左右的150目筛子,糠虾幼体后改用80目筛子滤水。

    

②砂滤池滤水:

由于砂层的截当作用、沉淀作用及凝聚作用,特别是凝聚作用形成过滤膜,能阻止微生物、微细土砂及有机碎屑通过。

但由于被滤下的有机物质的分解会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影响幼体培育,故需经常进行反冲洗涤砂层,保持砂层清洁。

    

③紫外线消毒法、臭氧消毒法等:

通过一定的装置,利用紫外线或臭氧对育苗用水进行处理,杀死水体中的微生物。

    

④化学消毒法:

这种方法最彻底,但成本高。

方法之一是向育苗用水中加入120~150毫克/升含有效氯8%~10%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2小时后再加入硫代硫酸钠消除余氯,但由于硫代硫酸钠会消耗水中的氧,故除氯后必须充分地向水中充气才可使用。

    

28对虾人工育苗前的消毒工作有哪些?

    

(1)育苗工具的消毒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工具较多,如运输亲虾的帆布桶、捞网;饲养亲虾的暂养网箱;换水用的滤水网、虹吸管、捞网;搬运亲虾和幼虾的帆布桶、大塑料桶、滤水网、计数器等,都需经过消毒处理才能使用。

具体方法是用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泡3~5分钟,或用硫酸铜溶液浸泡5~10分钟。

    

(2)育苗池的消毒育苗用的塑胶水槽、水泥池内都可能含有对对虾幼体不利的物质,尤其是新建的水泥池,碱性很强,对幼体发育影响较大。

故应在使用前用淡水或海水浸泡、刷洗一个月。

如果时间紧迫,可加入少量的工业盐酸或醋酸中和碱性物质,可缩短浸泡时间。

新旧水池、水槽都应在育苗前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使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50~10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刷洗池底池壁,并应彻底冲洗干净。

    

29新建育苗池使用前应如何处理?

    

新建好的水泥池,使用前应当用淡水或海水充分浸泡。

浸泡5次以上,每次5~7天,每次浸泡换水前还应冲刷池壁;也可用醋酸或稀盐酸冲刷池底池壁,然后再浸泡,使水泥中的碱性物质析出,至pH稳定在8.6以下时,再用清水刷洗干净待干后,在池壁和池底涂刷上水产专用的涂料待用。

    

30对虾育苗场需要进行哪些生物饵料培养,如何配备生物饵料培育池的规模?

    

在育苗中使用的饵料组合常有以下类型:

①单胞藻→轮虫→卤虫幼体;②单胞藻(或微粒饵料)→卤虫幼体;③豆浆→蛋黄→卤虫幼体。

    

从对虾自然海区生活史和幼体发育营养需求考虑,要想培育健康的优质苗种,育苗场最好能建设生物饵料培养池,包括单胞藻类培育池、轮虫培养池,卤虫孵化桶(池),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大型水溞培养池(如蒙古裸腹溞等),其大小及数量应视育苗数量而定。

一般为育苗水体的2~3倍(轮虫池可为土池)。

育苗池、植物性饵料培养池和卤虫卵孵化池三者的体积比为5∶1∶5或10∶1∶1。

    

单胞藻的生产性培养多用瓷砖池,每池2~10平方米,池深0.8米,池底和距池底20厘米处各设一排水孔。

为防雨、保温及调节光线,饵料池应建在室内,屋顶需选用透光率较强的材料。

为防止池间相互污染,一室可分成几个单元。

动、植物性饵料池要分开建造,以免污染。

轮虫培育池可用玻璃钢水槽或水泥池进行控温、充气培育,扩大到生产规模时,一般多用室外土地。

    

卤虫孵化池可用水泥池或玻璃钢槽。

水泥池一般5~10平方米,锅形底,在底部及离池底10~20厘米处各设一排水孔,便于排污及收集卤虫无节幼体。

卤虫孵化槽设有气举管、透明窗,底部锥形,既能防卤虫卵堆集,又利于分离幼体和卵壳。

孵化过程中应充气,用电热棒加温,并有计划地控制孵化数量和时间。

    

水溞培养池通常为室内或室外水泥池,池子不宜过大,与轮虫池相当,以30~60立方米为佳,水深1米左右。

    

31对虾育苗中提高育苗成活率有哪些措施?

    

优质健康的苗种是对虾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它对增产增收起着关键作用。

通常健康种苗在育苗过程中的成活率也高,要提高苗种的质量和育苗成活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亲虾的营养强化培育,保证投喂足够新鲜的高蛋白动物性饵料,如活沙蚕、鲜牡蛎肉和乌贼等,同时,辅助伴喂营养强化剂,保证亲虾的健康状态及营养需求,从而保证卵和幼体的质量。

    

(2)育苗过程中,保证幼体每个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除了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饵料(虾片、BP等),需要保证适量的生物鲜活饵料的供应。

溞状期应向育苗池中投放优质的单胞藻类(如扁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和骨条藻等)10万~15万个/毫升;溞状幼体后期和糠虾期应投喂适量的轮虫,投喂量以投喂后1~2小时内吃完为好;仔虾阶段投喂适量刚孵化的丰年虫幼虫,以投喂后1~2小时内吃完为好。

    

(3)育苗期间,要注意育苗水体水质调控。

通过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避免过多投饵给水质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可通过投放有益微生物、活菌等微生物制剂及水质调控产品,改善和调节育苗池水质,保证育苗环境稳定。

    

32选择虾苗前,如何识别和选择优质苗种生产厂家?

    

为了避免买到不健康虾苗,最正确的方法是:

首先是选择有信誉的虾苗场,购买虾苗前2~3天亲自到虾场察看,应多看几个池的苗,或多走几个虾苗场,对育苗单位进行以下了解:

    

(1)虾苗是否严格按照育苗操作规范培育。

    

(2)是否有亲虾培育车间或从其他场购买幼体,亲虾、幼体及培育苗种是否健康,是否有条件进行对虾病毒测试,或请有条件单位进行对虾病毒测试,是否有检疫合格证。

    

(3)了解其育苗水温、育苗周期、育苗成功率和出苗率。

育苗水温不允许超过32℃,否则可以认定为“高温苗”。

虾苗在适宜水温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高温育苗生长速度快但苗种质量差,所以“高温苗”养殖效果往往不佳。

育苗时间过长或过短的苗,摄食和生长发育都不正常,正常的育苗周期一般是18~22天。

    

(4)了解育苗饲料:

是否使用生物饵料,有没有生物饵料培养池,一般轮虫、丰年虫幼体用得较多的比用得较少的培育出的虾苗质量要好,是否使用优质及有信誉的育苗配合饵料品牌(虾片、BP等)。

    

(5)苗的健康检查。

规格:

同一批虾苗的个体差异越小,质量越好。

体征:

虾体附肢齐全、无缺损。

胃肠道直而饱满,体表干净、无脏物,尾扇舒展充分。

数量:

育苗池虾苗的数量多,通常表明苗种培育成苗率高,变态发育正常;反之,数量少,说明育苗过程中发生过病害等因素造成苗的大量死亡。

    

(6)育苗场历年购出的苗种,计苗是否准确,有否坏苗当好苗,数少说数足等不良行为。

    

33如何从外观判断健康优质对虾苗种?

    

用肉眼观察体形肥壮,附肢完整不发红,身体没有白点,不畸形,肌肉饱满透明,胃肠充满食物,动作活泼,游泳时身体平直,逆水游泳能力强,前方的两条长须时常并在一起,群体大小整齐,这些都是好苗。

若观察到的虾苗身体瘦弱,游泳顺流而漂不能顶水游动,肢体残缺或者发红,虾壳有白点,肌肉混浊,群体大小不一等,这些均属不健康而带病的虾苗,千万不要购买。

    

(1)斑节对虾苗种的选择

    

①个体大小差异:

虾苗大小较一致,个体差异不要太明显。

但应注意有的虾苗场将虾苗过筛,分别放入池中,这样处理过的虾苗看起来大小一致,但易受伤,因虾苗发育不一致(即孵化天数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养殖之后,仍出现大小差异。

    

②鬍(弧)脚病:

这是台湾养虾者的俗称。

选择虾苗最忌虾体感染“鬍(弧)脚病”,其病征是在体表,尤其在腹部游泳肢和尾部的刚毛周围,附着有纤毛状细菌。

当此类附生细菌大量繁生时,甚至鳃部也产生大量寄生而导致虾体呼吸系统故障,进而窒息而死亡。

鬍(弧)脚病的判别非常容易,肉眼仔细观察其游泳足的刚毛即可辨别。

要选择虾苗体表及附肢清洁,无污物及寄生物。

体形正常,无畸形,附肢完整。

    

③第一触角:

健康的黑壳虾苗,其两条小触须是并拢的,偶尔分开一下稍做功能试探,即又合并。

若见该两条触须经常分开成V形,甚至无法并拢者其健康比较差。

    

④腹节:

黑壳虾苗的第一腹节较长者,为较好的虾苗,往后其养成生长快,而且虾体能长得较大;反之,若第一腹节短者,为较差的虾苗。

    

⑤尾扇:

黑壳虾苗的尾扇,至少要能在游泳前进时,经常张开呈扇形,张开的程度愈大,表示虾苗的生长度越好。

    

⑥游泳行为:

一般黑壳苗已有附壁行为,若用水瓢取起虾苗,它会很快向瓢边游去,紧靠瓢边静止不动。

若有多数虾苗仍喜欢于瓢中游泳者,则属生长不够理想或健康较差的虾苗。

也可以将虾苗舀在白瓷盆中,吹动水面,如果虾苗逆水游动,则体质健康,反之则差。

    

⑦肌肉饱满度:

从红筋苗到黑壳苗时(PL12~20)正是虾苗开始长肌肉的阶段,可以用肉眼观察其尾部肌肉的饱满度,判断虾苗是否充分发育。

    

(2)南美白对虾优质虾苗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活力:

虾苗个体大小均匀,体色透明,活力强。

健康苗对外界刺激敏感,敲击容器时,应迅速跳开,无沉底现象,离水后有较强的弹跳力,放养后集群明显。

    

②规格适中:

虾苗体长0.8~1.2厘米。

虾苗的触须要并在一起尖挺向前,尾扇要完全打开,腹节要较长。

    

③体表:

虾苗体表要干净,无寄生生物和损伤。

健康虾苗肢体完整,苗体粗壮,体表光洁,无寄生虫,头胸甲无白斑,鳃部不发黑。

肌肉透明,可清楚看到肝胰脏呈深褐色,肠道清晰,无断须、红尾和红体现象。

    

④摄食量正常:

虾苗食欲旺盛,抢食现象明显,投喂饵料几分钟后胃部即可见到食物团,此现象表明虾苗的体质比较健康。

虾苗的肠胃饱满,胃呈橙红色,腹节肌肉宽度与肠道宽度之比应大于4∶1。

    

⑤游泳:

在静止状态下大部分虾苗呈伏底状态,受到水流刺激后有顶水现象。

直身游动,速度快,有明显的方向性,不转圈游动,搅动水时应逆水游动,水静止时应靠边附壁,而不是停在容器中央。

    

⑥抗离水试验:

从苗池内随意取出数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包埋,10分钟后放入盛有原池水的容器内,应全部存活。

    

⑦试水:

虾苗放养前2天要进行试水,观察虾苗成活情况,若2天后成活率在90%以上,说明池水合适,可以放苗,否则待查明原因试水正常后才可放苗。

    

34不同对虾品种适宜的放养规格是多少?

    

 购买苗种的体长,各种对虾都有不同:

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长毛对虾等0.7厘米左右;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在1.2~1.5厘米以上。

    

35判断健康虾苗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判断健康虾苗常采用的方法有:

    

(1)外观判断南美白对虾选择南美白对虾苗种时,要选健壮活泼、体形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胃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身躯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苗种。

    

(2)试水试验虾苗放养前2天要进行试水,带上准备养苗的池水约1千克;到育苗场后,拿出准备买给你虾苗池的水1千克和虾苗40尾,将虾苗各分一半放入双方的1千克池水试养12小时以上,或将其带回虾塘,继续观察虾苗成活情况,若2天后成活率在90%以上,说明池水合适,可以放苗,否则待查明原因,试水正常后才可放苗。

    

(3)抗离水试验从苗池内随意取出数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包埋,10分钟后放入盛有原池水的容器内,应全部存活。

    

(4)福尔马林(甲醛)测试苗种在放入池塘养殖前,将苗种放在15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甲醛)溶液中30分种,淘汰那些活力差的苗种,将有效降低养殖中的发病率。

    

(5)抗盐度应激测试将小部分测试苗种迅速放入到淡水中,15分钟后将其移回原来海水中,15分钟后,苗种能回复正常,具有高成活率的苗种是健康苗种。

    

(6)冷温法选苗育苗池虾苗放在3~4℃海水中20秒后,立即置于育苗池水中,30分钟后成活率超过90%的虾苗可以使用,否则不可用。

    

(7)PCR病毒检测外观判断确认的健康苗种,如果经各种病毒检测后不带病毒的虾苗,肯定是好的苗种。

有条件的农户可在购买虾苗时,将虾苗带到有关单位进行检测。

    

36如何保证虾苗运输的成活率?

    

虾苗运输应根据路程远近、运输时间和运输者所具备的条件而定。

运输虾苗最重要的保证是成活率,影响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