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069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docx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

浙江省企业管理评选指标体系

类别

评价指标

评分要求

评分

基础规范指标

(120分)

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10分)

有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设置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符合经营管理系统运行逻辑需求(4分);有部门职能,职能清晰(3分);有岗位职责,职责清楚。

(3分)

制度建设

(10分)

有制度总纲(2分),各部门制度完整,常用制度如公司战略与年度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研发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法务管理等领域制度切实可行,有对应执行团队并且执行记录完备,执行到位(8分)。

现场管理

(20分)

现场管理机构设置(4分)

企业现场管理组织完备(2分),现场管理职责分工明确(2分)。

现场整体规划以及责任布局图(8分)

产品生产过程的整体布局遵循精益生产和工业工程学相关原则,生产流程设置优化(4分);现场整体规划责任布局图分解到部门并进行了清晰的划分(4分)。

现场管理规划与执行(8分)

现场可移动的物品等有规范的定位标识且超过80%做到定位置、定品名、定数量的三定管理(4分);现场有明显的颜色管理并符合规范性要求(4分)。

生产管理

(30分)

全面设备管理(10分)

建立设备台账,建立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建立设备日常点检标准并每日点检(5分);建立检测设备台账,建立检测设备送检计划(5分)。

班组建设

(10分)

定期召开早会,针对生产计划异常进行会议协调,针对班组品质异常组织进行讨论解决,定期进行现场管理检查并及时整改,定期总结现场管理并持续进行改善(5分);公司每月进行评比、公布评比分数并进行总结及考核(5分)。

生产管理

(10分)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有专门的生产计划部门,有专人负责,建立生产月度计划、周计划、每日作业指令单(5分);进行生产管理过程的评比与考核(5分)。

质量管理

(30分)

质量策划

(10分)

每年制定公司质量目标并分解到产品、工序或相关部门(10分)。

质量控制

(10分)

建立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入库检验的规范及制度(10分)。

质量保证

(5分)

每年有效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5分)。

质量改进

(5分)

每月进行质量成本分析(2分);通过QC小组实施质量改进(3分)。

管理规划

(20分)

劳动关系

(8分)

劳动关系和谐,有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8分)。

绿色环保

(4分)

践行绿色环保,(废渣、废液、废气)有常态检查记录(4分)。

安全生产

(8分)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安全生产制度(8分)。

 

经营创新指标(120分)

专业化(10分)

细分市场排名(10分、按最高分)

1、国际前10或国内第1名(10分);

2、国内前3名(7分);

3、国内前5名或省内第1名(5分);

4、省内前3名(3分)。

精细化(20分)

产品创新性(8分、按最高分)

1、产品具有原研创性,国内首台套;或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8分);

2、省内首台套或列入“浙江精品制造”(4分)。

产品主要性能和指标(6分、按最高分)

1、国际领先(6分);

2、国际先进(4分);

3、国内领先(2分)。

主导与参与制定产品标准(6分、按最高分)

1、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6分);

2、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4分);

3、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2分)。

特色化(10分)

工艺水平(5分、按最高分)

1、生产工艺水平先进,加工精度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分);

2、生产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分)。

装备水平(5分、按最高分)

生产装备自动化、智能力水平高(3分),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分)。

创新化(10分)

近3年研发经费占收入比重(5分、按最高分)

1、持续8%以上(5分);

2、持续5%以上(3分);

3、持续3%以上(2分)。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5分、按最高分)

1、建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研究机构(5分);

2、建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机构(3分)。

精益化(30分)

建立精益管理推进小组(10分)

建立精益管理小组(3分),小组成员职责清晰(3分),有年度推进日程规划(4分)。

实施减少浪费的成本管理(10分、按最高分)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或工艺改善中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等方面进行改善,激活人员的潜能,导入改善提案:

年人均改善提案≥0.5件(10分),年人均改善提案≥0.3件(6分),年人均改善提案≥0.2件(4分)。

实施IE工程改善(10分、按最高分)

针对IE工程改善做统计汇总,改善年效果收益超过50万(10分),针对IE工程改善做统计汇总,改善年效果收益超过20万(6分),针对IE工程改善做统计汇总,改善年效果收益低于20万(4分),

技术创新(20分)

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路线图(4分);最近三年内获得过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项目(4分);最近三年内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显著经济效益(4分);技术创新的案例得到很好的总结,以利于借鉴和学习(4分);公司对技术问题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了标准化的问题解决流程(4分)。

营销创新(10分)

通过营销市场创新、营销工具创新,实施电子商务、网络化协同、供应链协同等业务模式创新,保持公司业务收入持续增长(10分)。

产品创新(10分)

企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有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4分);建立并遵守规范化的新产品开发流程(4分);公司制定了较为充分的研发预算,并足额投入(2分)。

 

智能制造指标

(120分)

资源

(10分)

数字化战略

(5分)

制定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2分),配备相应资源,并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3分)。

数字化人才

(5分)

拥有信息化或数字化人才,定期对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进行数字化培训,持续开展全员数字化技术应用培训(3分);主要岗位人员熟练使用信息化软件和数字化装备,具备企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和装备的应用水平(2分)。

设计

(10分)

产品设计

(10分)

应基于计算机辅助开展二维产品(3分)、三维产品设计(3分),跟进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方案的策划,制定相关规范并有效执行(4分)。

制造

(70分)

生产作业

(10分)

建立电子化的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体系(2分),主生产计划排程与制造生产实现了电子化(2分)、关键设备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等技术实现了安全作业防护;危险操作可以进行预警或自动停机(2分),实现数字化工艺设计、工艺过程分析验证及数字化工艺管理(2分),通过信息系统对销售全过程管理(2分)。

仓储配送

(10分)

建立仓库出入库管理制度、盘点、安全库存等制度,实现按照生产计划定量配送(2分);应用条码、二维码、RFID等实现出入库管理(2分);通过配送设备(如AGV等)和信息系统集成,实现关键件及时配送(2分);建立仓储模型和配送模型,实现库存和路径的优化(2分);基于分拣和配送模型,满足个性化、柔性化生产实时配送需求(2分)。

开展“机器换人”,提升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10分)

全面开展“机器换人”项目,作业类岗位已20%以上实现“机器换人”,并取得显著效果(10分)。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20分)

在营销、生产、仓库等所有关联环节实现数据信息化的联动与可追溯(5分),在生产所有环节实现信息化前后数据关联并可追溯(5分),在关键工序和场所实现信息化(5分),在财务、人力资源、营销、合同管理、行政等领域实现信息化(5分)。

系统运行可视化

(20分)

实施设备联网、MES、ERP和WMS等信息化系统,实现计划、调度、物料、执行、统计和分析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10分);通过设备联网、移动终端、可视化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运营管理等过程的远程监控、无纸化作业和可视化管理(10分)。

销售

(10分)

根据市场预测,制定销售计划,对销售有关信息进行管理;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有关信息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管理(2分);根据数据模型进行市场预测,生成销售计划;优化客户需求预测模型,制定精准的销售计划,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设计、采购、生产、物流等方案(2分);应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建模分析,全方位分析客户特征,实现满足客户需求的精准营销,并挖掘客户新的需求,促进产品创新(2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满足销售过程中客户对产品使用场景及使用方式的虚拟体验(2分);应实现产品从接单、答复交期、生产、发货到回款全过程自动管理的销售模式(2分)。

数字化

装备

(20分)

关键工序使用和监控采用数控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自动化设备占比20%及以上(5分),机器人应用关键工序占比20%及以上(5分),仓库自动化物流设施占比20%及以上(5分),环境和安全关键环节实现在线视频监控,办公及生产关键岗位实现网络覆盖及部分业务实现云应用(5分)。

人文环境指标

(120分)

企业党建

(20分)

党组织设置规范,党员发展、教育、管理规范(6分);定期开展主题党员活动,组织思想理论、形势任务宣讲等主题教育(6分);有固定的党员学习活动阵地,党建与企业文化相互促进,形成浓厚氛围(8分)。

人文关怀

(20分)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企业文化俱乐部(5分);创建“员工心灵港湾工作坊”,深入推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5分);定期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开展慰问职工、各类先进职工评选等活动(5分);积极开展社会捐助等慈善活动,组织开展职工技术、文化惠工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分)。

人才培养

(20分)

建立企业清晰的人才梯队和培养体系,有专人负责培训工作(10分);有干部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专门教育、培训和活动计划,并定期开展培训(10分)。

文体设施

(20分)

工作区和生活区分明显,活动场所干净整洁,设施齐全(5分);有文体中心,建有职工书屋(书吧、读书角)、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室和配备必要健身、娱乐器材设施的体育运动场所(10分);有宣贯场所,建有企业文化讲堂或道德讲堂,配备电教、灯光和音响等(5分)。

厂区形象

(20分)

企业建筑特色鲜明,厂区布局合理,消防通道畅通;车间管理有序、环境干净整洁(5分);建设有企业文化展厅(长廊),展示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10分);在厂区内部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礼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提示牌(5分)。

食堂管理

(10分)

厂区配备员工食堂,并建立专门食堂管理制度,食堂管理规范(5分);有专人对员工食堂进行管理,就餐环境整洁,实施“公筷行动”(5分)。

宿舍管理

(10分)

厂区配备员工宿舍,并建立员工宿舍内部管理制度,宿舍管理规范(5分);员工宿舍干净、整洁、有序(5分)。

 

卓越管理指标(120分)

战略管理

(20分)

战略制定

(6分)

通过战略分析,选择和确定公司的经营战略或方针(6分)。

战略实施和控制(7分)

建立了从战略分析到战略实施的管理流程和制度(2分);各部门建立了具体量化的目标(2分);公司的绩效考核政策对战略与战术的执行提供了有效支持(3分)。

战略调整

(7分)

定期(每年)检讨公司的战略,必要时做出调整(7分)。

组织管理

(20分)

绩效管理

(5分)

公司有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绩效台账完备(5分)。

激励机制

(5分)

公司建立完善的短中长期激励机制、制度公平、公正、公开(5分)。

干部管理

(5分)

公司干部培训及赋能体系完备、干部队伍稳定(5分)。

人才管理

(5分)

公司有完备地选、育、用、留人才体系,人才梯队体系完善(5分)。

品牌管理

(20分)

品牌战略及定位(7分)

公司制定了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3分);公司建立了品牌管理体系,并编制了品牌管理手册(4分)。

品牌形象建设(7分)

建立了公司标准的VI手册(3分);并运用到公司营销、宣传、生产和服务等活动中(4分)。

品牌传播

(6分)

公司制定了品牌推广的策略和推广计划(3分);公司拥有一个以上的被国家商标局认定的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3分)。

供应链

管理

(20分)

采购管理

(2分)

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1分);通过与供应商销售系统信息集成,实现协调供应链(1分)。

物流管理

(2分)

建立了智能化物流管理流程(1分);通过物联网和数据模型分析实现匹配(1分)。

供应商管理

(2分)

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流程(1分);基于信息系统优化供应商评价(1分)。

国际化合作与布局(5分)

国际化研发布局(2分)、全球化营销网络(2分)、国际化生产基地(1分)。

产业链主导能力(5分)

产业链主导地位(3分),产融结合,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风险,并购与重组(1分),在技术、业务、品牌等领域进行购并与重组(1分)。

抢占产业发展高地(4分)

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制造业创新载体(2分),依托互联网公共创新平台,推进协调创新(2分)。

文化管理

(20分)

文化建设

(7分)

设立首席文化官(2分),建立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2分),建立企业文化手册,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培训(3分)。

文化实践

(7分)

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公司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5分)和管理手册(2分)。

文化宣传

(6分)

制作文化宣传片(2分);借助内外部刊物、陈列室、网络平台、定期举办企业文化活动及企业文化讲座(4分)。

风控管理

(20分)

财务风控管理

(6分)

识别公司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并建立了风险管控制度(1分);有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人员,以及审计流程和制度(2分);每年由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审计(1分);针对重大决策事项建立了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并实施(2分)。

法律风控管理

(6分)

公司设置了法律事务部门或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1分);公司制定了防范法律风险的各项管理制度(1分);公司对外签署的重大合同都经过了具有专业资质的法律顾问的审查(1分);定期开展面向全员的普法培训和面向重点领域的法治教育(1分);公司对潜在的法律风险点建立了识别、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2分)。

企业安全管理

(8分)

环境安全(4分)

通过了第三方认证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MS和OHSMS)(1分);建立生产物料和能源消耗、“三废”排放等计量、统计、监控机制(2分);定期识别和评价各岗位的有害健康因素,并进行分析和制定对策(1分)。

生产安全(4分)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1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至少每年一次(1分);针对危险物品,制作了物质安全资料卡(MSDS)并目视化(1分);现场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危险性评估活动,并有活动记录(1分)。

合计60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