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03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 人教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疏浚/竣工哂笑/栖息笨拙/相形见绌

B.垂涎/延续摒除/屏幕犷悍/旷日持久

C.箴言/缄默渎职/赎罪茱萸/锱铢必较

D.崔嵬/瑰宝祈求/颀长泥淖/风姿绰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绝不能▲。

⑵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用心静静品尝才能▲到它的妙处。

⑶老同学久别重逢,个个非常开心,大家▲,场面可真热闹。

A.食言领会不拘一格B.食言领略无拘无束

C.失言领会无拘无束D.失言领略不拘一格

3.请为“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 (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B.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C.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D.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⑤③②④①             B.⑤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D.③⑤②④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评苏东坡《后赤壁赋》说:

“此篇忽鹤忽道士,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

”其中《南华》即《南华经》,指《庄子》,作者是庄周,为战国时道家学派重要代表,庄子文章想象奇特,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B.《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宋儒将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要以文明道,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

D.《论语》中孔子云: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所说的《诗》即《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到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诗经》,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

二、文言文阅读:

(自我修改加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9分)

答毕仲举书

苏 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

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

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

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

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

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

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唯恐其不持去也。

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

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

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

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

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

抑尚与仆辈俯仰也?

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

静似懒,达似放。

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

三复斯言,感叹无穷。

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且审比来起居佳胜  

(2)是天相子也

(3)刍豢满前

(4)则有间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欣然而笑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晚食以当肉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若农夫之去草行李之往来

D.其味与八珍等失其所与,不知

9.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4分)

⑵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⑴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创作主张是“▲,歌诗合为事而作”。

(2分)

⑵说明“长恨春归无觅处”中“恨”的具体内涵。

(3分)

⑶前人多赞赏这首小诗“构思新巧”,试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与名著阅读(24分)(默写自己挑选,名著自己挑选加修改)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8),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3.名著阅读(16分)

(1)下面是《红楼梦》“凹晶馆联诗”中的片段,请依次写出其中的三位人物的名字。

(3分)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

“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做。

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弄的堆砌牵强。

”二人不防,倒吓了一跳。

(2)“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请围绕《茶馆》中“莫谈国事”纸条的变化,分别概括三幕剧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分)

(3)《茶馆》第一幕有这样一幕,一个乡妇拉着个十来岁的小妞来茶馆行乞。

众人态度不一,请指出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

(3分)

①轰出去!

②是!

出去吧,这里坐不住!

③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

(4)《哈姆雷特》中,“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

”这是哪个人物的台词?

是在何种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3分)

(5)《红楼梦》“怡红夜宴”中有人抽到这样的签:

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另一面写着“只恐夜深花睡去”的诗句。

这个人是谁?

签上所题之事是什么?

(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18分)

论读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

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

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

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

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

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

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

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

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

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

得一新生命:

入一新世界。

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

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

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

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

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

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

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

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

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

14.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6分)

15.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16.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

请简要概括。

(6分)

六、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直到十二三岁时,我每年都在农场上度过一段时间。

我在那里度过的生活和留下的回忆都充满魅力。

我能想起野花的清香、雨后闪闪发亮的树叶、风撼动树林时哗啦啦的雨声和啄木鸟敲打木头的声响。

我能想起辽阔的草原——和它的寂寞与安宁。

——摘自马克·吐温《我的自传》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6-2017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17.7

1.B(3分)(A,“浚”“竣”音同;C,“茱”“铢”音同;D,“祈”“颀”音同)

2.B(3分)(食言:

比喻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失言:

无意中说了不该说的话。

领会:

领悟,理解。

领略:

领会,感受。

无拘无束:

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

不拘一格:

不受一种规格或格式的限制。

3.A(3分)“对对联”要求上下联对应部分应词性相同,相近,意义紧密相关,或相同相近或相对,方可称得上对仗“工整”,选项A恰符合这些要求,“心志”、“春秋”、“山水”对仗更为工巧,故选A。

4.C(3分)【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降低……浓度”。

B项句式杂糅,“是设在……”和“是在……举行的”。

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由于”。

5.D【解析】根据“而”不能与第一句衔接连贯,可排除A、B两项,与③联系紧密的是⑤,选D项。

6.C【白居易不在八大家之列】

7.比:

最近/相:

佑助/豢:

家畜,此泛指各类家畜的肉/间:

差别

8.【答案】C【解析】A项: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B项:

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

C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介词,同/动词,结交,亲附。

9.【答案】①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

②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

③对苏轼的生活情况表示关心。

④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

⑤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

【解析】每点1分,答满4点可得满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答案】早睡晚起,又让我不知所说的祸事在哪里呢?

【解析】早寝晚起1分,祸福1分,安在1分,句式通顺1分。

⑵【答案】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所期待的境界,却先得到了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

【解析】学者1分,所期1分,所似1分,不为无害1分。

11.

(1)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2分,各1分)

(2)对春天匆匆不驻的遗憾、失望乃至怨恨。

(3分)

(3)①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描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②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③山寺桃花晚放,本是山高地深之故,诗人把这种自然现象想象为是春光像跟人捉迷藏一样躲到那里,奇特而有情趣;④全诗表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写了感情和思绪的变化和跳跃:

由满怀愁绪的叹逝之情,到惊异、欣喜,以致心花怒放。

(6分,每点2分。

言之成理即可)

12.默写

13.

(1)妙玉林黛玉史湘云(3分,依次各1分)

(2)答:

第一幕出现“莫谈国事”的纸条,令人压抑,表现了“大清帝国”病入膏肓,寿终正寝;

第二幕“莫谈国事”的纸条越写越大,反映了军阀混战使百姓更感恐惧;

第三幕“莫谈国事”纸条写得更大且更多,反映了抗战结束后空前黑暗的国民党统治现实。

(3)答:

秦仲义、王利发、常四爷。

(4)奥菲利亚(1分)波洛涅斯献计用女儿奥菲利亚作诱饵,让两人见面,然后国王、波洛涅斯都藏起来偷听对话,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冷嘲热讽、恶意诅咒。

(2分)

(5)答:

史湘云;在宝玉生日宴上,湘云喝酒多了,图凉快,用鲛帕包了芍药花瓣枕着,在山石偏僻处的石凳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14.【详细分析】本段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两句,提出“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的观点。

第二层主要从反面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

最后三句则揭示了读书的意义。

答案 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

15.【详细分析】此句主要讲读到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时的感觉及效果。

理解此句应注意“情人”“万分痛快”“猛烈影响”“新生命”“新世界”等关键词语。

然后再把该句的大意阐述出来。

答案 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

16.【详细分析】从第①段可知,作者对时人的功利性读书是反对的,所以他认为读书应避免功利化。

从第②段中“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可知,好书要重读。

从第③段可知,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

由第④段中“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可知,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答案 ①读书应避免功利化;②好书要重读;③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④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

17.作文(70分)

⑴审题:

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片段、细小场景、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关键在于细心观察倾听,用心感受体验。

学生能体验出小事情中包含的真性情、真趣味、大道理、大启示,审题即准确。

建议切入分47分。

⑵评分须坚持立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学生选定的文体的要求。

评分须从实际出发,公平公正,确保一定的区分度。

对紧扣文题、论证严密、体验丰富、有真知灼见或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赋分时适当上浮;对虽基本切题,但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的文章,应该在及格线以上4分浮动;对偏离题意,思维混乱,文风不正的文章,应在及格线以下赋分。

一类卷:

70~63切题,立意独到深刻,结构精巧严谨。

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二类卷:

62~56切题,立意准确,结构完整有特点。

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三类卷:

55~49基本切题,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

故事平淡,叙事能力一般;

四类卷:

48~42基本切题,立意略有牵强,结构基本完整,思想平庸、语言贫乏;

五类卷:

41~28不切题,立意牵强,机械扩写,或简单续写,或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

六类卷:

27~0不切题,立意不正确,另起炉灶,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差。

⑶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未完篇者,视完成情况而定,一般200以下,0—10分;300字左右11—25分;400字左右,26—35分;500字左右,36—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最高不超过46分。

④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