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029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与名师对话届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课时作业(八)

一、选择题

1.(2014·山东潍坊联考)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molAB

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解析:

任何时刻,生成nmolA2,必然消耗2nmolAB,A项错误;可逆反应中任何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共存,B项错误;达到平衡时,AB的消耗速率与A2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项错误;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D项正确。

答案:

D

2.(2014·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NH3(g)

N2(g)+3H2(g) ΔH=+92.4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关系:

a=b

B.①②③反应的平衡常数:

③>①>②

C.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①>③

D.①中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

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b,若反应①中NH3的平衡转化率小于50%,则ab,A选项错误;温度相同,所以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相同,B选项错误;反应③可以看成是在两个相同容器中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反应①,达平衡后,把这两个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到其中一个容器中,如果平衡不移动,氢气的体积分数应该与反应①相等,但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体积分数减小,所以达平衡时氢气的体积分数:

①>③,C选项正确;因为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容器恒容,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用密度变化来衡量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选项错误。

答案:

C

3.(2014·江西南昌调研)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LCO2、0.1mol/L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测得CH4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ΔH<0

B.压强:

p4>p3>p2>p1

C.110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1.64

D.压强为p4时,在y点:

v正>v逆

解析:

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压强p4>p3>p2>p1,B项正确;1100℃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00%,故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H4)=0.02mol/L,c(CO2)=0.02mol/L,c(CO)=0.16mol/L,c(H2)=0.16mol/L,即平衡常数K=

=1.64,C项正确;压强为p4时,y点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v正>v逆,D项正确。

答案:

A

4.(2014·河北唐山统考)等物质的量的A(g)与B(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B(g)

2C(g)+D(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v正(A)=2v逆(C)

B.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常数K值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

解析: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2v正(A)=v逆(C)时反应达到平衡,A选项错误;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B选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C选项错误;平衡常数K值越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D选项正确。

答案:

D

5.(2014·贵州贵阳监测考试)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8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D.30~40min该反应增大了压强或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前8min内,物质A的浓度由2.00mol·L-1减少到1.36mol·L-1,故vA=0.08mol·L-1·min-1,A项正确;由A、B、C的变化曲线可得出x=1,30min时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小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则改变条件为增大体积(或减小压强),40min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C、D项错误。

答案:

A

6.(2013·福建理综卷)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

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解析:

B项中,b、c两点的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肯定反应速率不同。

但两点变蓝的时间相同,可能高于40℃后,温度越高,I2与淀粉越不易结合。

C项中v(NaHSO3)=

=5.0×10-5mol·L-1·s-1。

答案:

B

7.(2014·北京海淀期末)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min末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积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

解析:

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

×100%=50%,A项错误;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600,B项错误;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前2min内,v(Y)=3v(X)=

×3=0.03mol·L-1·min-1,D项正确。

答案:

D

8.(2013·山西诊断)一定温度下,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molH2O(g),发生反应:

2H2O(g)

2H2(g)+O2(g);ΔH=+484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

20

40

60

80

n(O2)/mol

0.0010

0.0016

0.0020

0.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0.968kJ

B.前2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5×10-5mol·L-1·min-1

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

D.使用颗粒更小的纳米级Cu2O,可以增大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

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知,达平衡时生成的n(O2)=0.0020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是484kJ·mol-1×0.0020mol=0.968kJ,A项正确;前20min内,v(O2)=

=2.5×10-5mol·L-1·min-1,则v(H2O)=2v(O2)=5×10-5mol·L-1·min-1,B项错误;增大H2O的浓度,H2O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催化剂只能增大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D项错误。

答案:

A

9.(2014·郑州质量预测)在温度t1和t2(已知t2>t1)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

K(t1)

K(t2)

F2+H2

2HF

1.8×1036

1.9×1032

Cl2+H2

2HCl

9.7×1012

4.2×1011

Br2+H2

2HBr

5.6×107

9.3×106

I2+H2

2HI

43

34

依据K的变化,随着卤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B.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解析:

A项,K值的大小反映出反应进行的程度,对反应的剧烈程度不能判断,错误;B项,同温度下,K值逐渐减小说明反应进行程度减小,则反应物转化率逐渐降低,可见生成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正确;C项,随温度升高,K值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D项,结合B项分析知其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

A

10.(2014·太原高三第二学段测评)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3B(g)

2C(g),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的ΔH<0

B.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图丙中,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D.由图丁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解析:

A项,由图知在平衡状态下升高温度,v逆>v正,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正确;B项,虚线先到达拐点,说明反应速率快,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正确;C项,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之和变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正确;D项,已知

,该反应进行过程中气体总质量一直不变,正反应时总物质的量变小,所以正反应是

变大的反应,由图知升高温度,

变小,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错误。

答案:

D

11.(2014·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联考)将2molA与2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3B(g)

2C(g)+zD(g),若2min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min),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v(C)=0.2mol/(L·min)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约为28.6%

解析:

写出计算的“三段式”如下:

    2A + 3B

2C+zD

起始/mol2200

转化/mol11.511

平衡/mol10.511

A项,v(C)=1mol÷(2L×2min)=0.25mol/(L·min),错误;B项,v(C)=v(D),则C和D前面的计量数相等,则z=2,错误;C项,B的转化率为1.5÷2×100%=75%,错误;D项,C的体积分数为1÷(1+0.5+1+1)×100%=28.6%,正确。

答案:

D

12.(2014·东北三省四市模拟)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B.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D.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解析:

A项,平衡时生成1.6molC,消耗0.8molB,所以B的平衡转化率为0.8/2×100%=40%,正确;B项,增加B,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转动,A的转化率增大,但B的转化率减小,错误;C项,固体一般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错误;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是定值,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4·江西南昌调研)合成氨工业的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制取,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炉中反应为CO(g)+H2O(g)===CO2(g)+H2(g),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00℃

1000℃

平衡常数

10

9

1

0.5

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①工业合成氨原料氮气的制备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起始的

,平衡状态记为S0,则平衡时容器内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若保持温度不变,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amolN2、bmolH2、cmolNH3,要使反应始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物质的量与原平衡S0完全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应是__________。

解析:

(1)反应Ⅰ为高温条件下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g)

CO+3H2,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①工业合成氨原料氮气来源于空气,方法是通过加压、降温,使空气液化,然后通过汽化分离得到氮气。

②利用“三段式”法可求出S0状态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设转化的N2为xmol,则

   N2  +  3H2  

 2NH3

起始(mol)130

转化(mol)x3x2x

平衡(mol)1-x3-3x2x

根据平衡前后压强关系列式:

,得x=0.4,因此S0状态下NH3的体积分数为

×100%=25%。

S0状态时,n(NH3)=0.8mol,要使反应始终逆向进行,则起始时n(NH3)>0.8mol,n(NH3)最多为2mol。

答案:

(1)CH4+H2O(g)

CO+3H2

K=

 

(2)放热

(3)①先液化空气,再汽化分离(或分离液态空气) ②25% 0.8

14.(2013·江西联考)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2.6

1.7

1.0

0.9

0.6

(1)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H2(g)

CO(g)+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CO2(mol/L)

H2(mol/L)

CO(mol/L)

H2O(mol/L)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计算:

3~4min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解析: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由表中数据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于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压强始终不变;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不变、v正=v逆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设3~4min达到平衡时CO、H2O的平衡浓度为c3mol/L,则CO2、H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200-c3)mol/L和(0.300-c3)mol/L,根据K=

=1,得c3=0.120,CO2的转化率为

×100%=60%。

答案:

(1)

 

(2)放热 (3)BC

(4)0.120mol/L 60%

15.(2014·北京东城期末)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T℃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O气体和炭粉,使之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气体A和B,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

活性炭/mol

NO/mol

A/mol

B/mol

起始状态

2.030

0.100

0

0

2min

2.000

0.040

0.030

0.030

(1)2min内,用N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_____mol·L-1·min-1。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T℃时,它的平衡常数K=

,则2min时反应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已知升高温度时,K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N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解析:

(1)v(NO)=

=0.03mol·L-1·min-1。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NO

CO2+N2。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可将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直接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从而求出2min时的浓度商:

QC=

因QC=K,所以2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及使用催化剂。

炭粉是固体物质,改变其量对平衡无影响;增大NO的浓度,NO的转化率反而降低,所以增大反应物浓度的方法不可行。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NO的转化率不变,不可行。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可行。

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不可行。

答案:

(1)0.03 

(2)C+2NO

CO2+N2 是 吸热 (3)升高温度

16.(2014·河北唐山一模)

(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A(g)+bB(g)

cC(g) Δ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400

500

800

1000

K

2.6

1.6

1.0

0.40

依据图表判断该反应ΔH__________0(填“>”或“<”);若其他条件保持一定,降低温度,该反应物A的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化学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

(2)在恒定温度T℃,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

cC(g),容器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_。

(保留2位小数)

②0~15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③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反应重新达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给图表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①由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c=2∶1∶2。

化学平衡常数K=

=0.31。

②v(B)=

=0.0033mol/(L·min),A的转化率为

×100%=20%。

③反应进行到20min时,B的物质的量突然增大,A和C的物质的量瞬时不变,所以是增大了B的量。

增大B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不断消耗A,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④10~15min,各物质的变化量比0~10min大,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

(1)< 增大 减小 

(2)①2∶1∶2 0.31

②0.0033mol/(L·min) 20% ③增大了B的量 减小 ④使用了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