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01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是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过程】

1、了解感官

谜语:

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

(眼睛)我们用什么来观察?

提示:

用哪里来看?

——眼睛。

(眨眨眼睛)

用哪里来听?

——耳朵。

(摸摸耳朵)

用哪里来闻?

——鼻子。

(用力深吸一口气)

什么器官让我们吃出味道呢?

——嘴巴(伸出舌头)

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呢?

——皮肤(摸摸自己的皮肤)

整理学生对感觉的已有认识,激发兴趣,引入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活动。

2、眼睛

师:

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们的火眼晶晶,看看谁的眼睛观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种?

1.观察教材中森林的图片,你找到了什么小动物?

2.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3.什么颜色?

什么形状?

什么大小?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

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

注意事项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词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

]

3、耳朵

师:

刚刚小朋友们带着老师走进森林里去用眼睛发现了许多小动物,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你们用耳朵来听听森林中的声音呢!

用耳朵听,你听到了什么?

1.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雨滴、照相机、小鸟、救护车、沸水、风声、狗叫、课间的吵闹声……)

2.竖起耳朵,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3.声音好听吗?

大声吗?

你觉得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

四、鼻子

师:

接下来的游戏就更难了,老师这纸箱里面有一些好吃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么?

不能看哦,只能闻一闻,

1.你闻到的东西是什么味道的?

2.你喜欢什么东西的味道?

3.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我们的鼻子?

4.不认识的东西可以用随便用鼻子去闻吗?

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五、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

1.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狗的嗅觉、鹰的视觉、猫的触觉?

2.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请大家课后思考思考,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

4认识感官

眼、耳、鼻、舌、皮肤

第五课感官总动员

1、教学目标

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

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3、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1)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大杯。

(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

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大家来品茶

1.每个小组同学面前摆放装着三种茶的三个大杯子,每个同学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三个喝水的杯子分别尝尝三种不同的茶的味道。

注意:

每喝一口茶,要记住自己喝的茶的味道。

2.第一轮组内同学轮流带上眼罩,猜猜组员递给自己的杯子里装的是什么茶。

3.第二轮组内同学轮流带上眼罩,捏住鼻子,猜猜组员递给自己的杯子里装的是什么茶。

4.从品茶的小实验中发现:

吃东西的时候,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的。

注意:

这里利用时机引导学生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吃。

二、观察蜡烛

1.每个小组内的桌面上黏上一根蜡烛。

2.小组内同学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蜡烛是什么颜色的?

形状像什么?

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呢?

…………

3.老师点燃每个小组的蜡烛。

4.小组内同学尽可能多地说出点燃的蜡烛的特点。

蜡烛点燃以后是什么颜色的火焰?

闻起来有味道吗?

温度是怎样的?

蜡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注意:

提醒学生不能用手触碰火焰和滴下的蜡油。

5.刚才在观察蜡烛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感官呢?

引导学生:

“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我们用鼻子发现什么”“我们用手发现什么”。

三、挑西瓜

1.你知道有经验的人是怎么样挑选西瓜的吗?

2.翻开书第17面,从书上找找挑选西瓜的好方法。

3.总结: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用多种器官。

4、小结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感官总动员

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事物

 

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

2.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学会使用观察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大拇指

1.引导学生用三种方式观察大拇指。

(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来回移动,直至看清楚。

(2)提醒学生使用放大镜看太阳的严重后果,进行安全教育。

(3)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用镜头紧贴手指,眼睛紧贴观察孔,调节旋钮,知道看清晰为止。

(尽量让学生看完书自己说)

2.提问:

用三种方法观察到的大拇指有什么不同呢?

(见学生活动手册P6)

3.引出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二、听诊器

1.老师演示使用听诊器的方法。

2.学生轮流上台体验。

(1)用耳朵贴着同学的胸口听心跳声。

(2)用听诊器贴着同学的胸口听心跳声。

(3)分享感受:

用耳朵听和用听诊器听有什么不同?

3.引出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

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1.课件出示:

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

提问:

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呢?

(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

)2.课件出示:

盲杖

提问:

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呢?

(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

)3.课件出示:

助听器

提问:

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呢?

(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

)4.(学生活动手册)酒精测试仪,它延伸了人的嗅觉功能。

4、小结

提问: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借助工具观察

观察得更多

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

第7课做个小侦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脑会对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猜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猜测活动,感受大脑的思考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世界产生好奇,乐于动脑思考。

教学重点:

学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提出问题,大胆猜测答案。

教学准备:

课件、碰碰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点击画面一:

鸡大婶开商店。

师:

鸡大婶开了一个百货商店,商店里的生意可好了,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

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鸡大婶经过仔细的计算,算出店里应该还剩下这些商品。

2、点击画面二:

商品清单。

二、进行侦破。

(一)猜测。

1、师:

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

引导学生说出有人拿走了。

2、师:

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

白天店里还拍摄到了一段录像,一起去看看吧!

3、师:

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怎么办呢?

想想警察破案需要找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找线索。

4、师: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

三、学习新课

1.学会提出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

为会么会这样?

蒲公英的种子为会么要飞?

菜叶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孔洞?

两只小狗为什么强弱不同?

2.小结:

我们要会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学会大胆推测:

谁破坏了蜘蛛网?

4.雪地上有动物的脚印,发生了什么事?

5.完成活动手册第7页。

6.学会猜测与验证:

玩碰碰球。

三、拓展师:

科学家一直在推测和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四、总结

师:

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小侦探,学会了推断,找证据,得到答案,希望同学们以后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你的小发现。

板书设计:

做个小侦探

发现问题

推测原因

用脑思考

第8课暗箱里的秘密

1、教学内容

如果说上一课是对眼前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那么本课就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内部进行猜想,并引出暗箱的概念。

第一个活动,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这是从感知现象入手,知道打不开的山洞就是一个暗箱。

第二个活动,判断暗盒里的障碍物在什么位置,这是来具体认识一个暗箱,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收集里面的信息。

这个活动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当意见不一致时认真听取同伴的意见,猜想要有理由不能瞎猜,实验要多做几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第三个活动,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解暗箱的事例,人们就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了解暗箱里的秘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既加深了学生对什么是暗箱的认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2、教学目标

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3、重点与难点

重点:

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旧时暗盒里的状况。

4、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暗盒。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师:

我们学过观察,学过猜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让我们把观察和猜测结合起来。

 

二、学习新课 

1看图猜测:

看图,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猜想兔子的逃跑路线。

 2.完成活动手册第8页。

3.小结:

有许多东西像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人们只能靠各种信息猜想里面的情况,这就是暗箱。

 让学生试着举例说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暗箱。

4.解暗箱活动。

 

(1)滚小球,判断盒子里障碍物的位置。

 

(2)和同伴说说你的发现。

 教师指导看图27页,并进行相关的讲解。

(3)如果意见不一致,多试试,多交流。

(4)完成活动手册第8页。

 

(5)玩游戏“我是小医生”

小组成员之间用听诊器来分别听听同伴的心跳,感受当医生的乐趣。

5.小结:

依靠信息进行猜测和判断。

 

三、总结与拓展 

1.你学会了什么?

 2.他们都在解“暗箱”。

板书设计

暗箱里的秘密

信息

猜测

第9课树叶变黄了

1.教学内容

本课以前两课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

第一个活动,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活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列出了银杏树叶变黄的四种可能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初步的猜想。

第三个活动,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

因为猜想不一定正确,所以要有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

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有三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要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

在此探究活动中,仍然需要学生有依据地表达想法,以促进学生思考。

2.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能说出家乡的一些落叶树。

通过猜想与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的。

猜想树叶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重点与难点

重点:

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

难点:

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4.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绿叶、没有全黄的树叶。

教师材料:

课件、树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秋天到了,你们家乡的哪些树叶在变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树叶变黄了》。

二、新课

(一)猜想与寻找证据

1.出示银杏叶

2.这是什么树的叶子?

变黄了吗?

3.那么你们能不能猜一猜,银杏树的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

从一片全绿的树叶开始,什么位置开始变黄的?

一直到最后全面变黄?

(其他同学的想法呢?

是不是还有这种可能性……

4.老师这里有4种可能性,你会选择哪种想法呢?

(学生表决)

5.这是你们的猜想(板书),同学们你们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

你的这些方法就是为你们的猜想寻找证据(板书)

6.引导观察树叶:

你们想从银杏树上去寻找证据,对不对?

银杏树上好多树叶,我们全都观察吗?

我们观察怎么样的树叶呢?

就观察一片吗?

还可以观察什么样的树叶?

范围再大一点的。

可不可以摘下来观察?

我们都是爱护小动物植物的孩子,不要摘不要摇晃(PPT)那叶子在上面,你怎么才能把观察到的树叶记录下来呢?

画图。

画图是一种非常好的记录方法,而且科学家们为了更好记录,还准备这样的叶子。

7.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这样的叶子,你们想不想要?

认真上的小朋友,每人都有份。

8.我们画了好几片叶子,那么多,会乱,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们才能更清楚知道怎么黄的。

或者说,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先画全绿的,然后再画有点变黄的,然后……这个方法我们就叫(排序)

还可以观察落叶,你收集什么样的落叶来观察?

全绿的?

全黄的?

9.那么落叶,风一吹就乱了,那我们可以怎么观察呢?

粘贴,排序

10.科学家还会把落叶制作成精美的标本,这样就可以长期保留了。

(二)实践操作

1.今天老师为了便于同学们去寻找证据,所以老师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秋天的银杏树叶的照片(出示若干叶子照片)你能从中找到证据吗?

引导学生参加活动,要求参照实验要求找(出示实验要求PPT)

学生实验

师生交流

2.刚才我们小组寻找合适的树叶进行排序,是不是把老师发的树叶全都排进去?

3.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选的是否合适,排的顺序是否合理?

(是不是认同)

现在你们能发现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吗?

出示“中间向边缘”是不是这种?

刚才的猜想哪种更合理?

(三)总结拓展

1.今天我们发现了银杏叶秋天慢慢变黄的秘密,你还记得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猜想—寻找证据

2.其它树叶是怎样变黄的呢?

和银杏树叶一样吗?

3.活动:

观察、收集校园里其他树叶子,看看它们是怎么变黄的。

4.完成活动手册第9页。

(三)总结

师:

科学不能只靠猜想,要经过验证,得出正确知识。

板书设计

树叶变黄了

观察发现猜想

收集证据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