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930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新

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

教案本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研室:

思政部

授课教师:

米彦军

大学商务学院思政部课程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课程编号

070102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讲教师

米彦军

教材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参考书目

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1965年版。

周学时

2

总学时

36学时/班

学分

2

授课班级

授课计划

校历

周次

章节〔或实验、习题课等〕名称与容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其它

学时

1-2

第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根本国情与中国人民对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4

3-4

第二专题近代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与旧主义革命

4

5-7

第三专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

8-10

第四专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

11-13

第五专题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

6

14-15

第六专题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4

16-18

第七专题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

合计

36

 

教案检查情况

时间

检查记录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系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1

备注

第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根本国情与中国人民对抗外国侵略的斗争(4学时)

一、本专题主要容

主要讲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根本矛盾和主要任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终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展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二、主要容

1.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根本矛盾和主要任务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不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2.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1.2.1.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2.2.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2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1.3.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带来的中国社会变化

通过侵略,政治、经济文化手段、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特权,使之变成半殖民地。

政治上无完整主权,经济上对其依附丧失独立性。

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通过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即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实行间接统治的。

1.3.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形式上有自己政府,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受外国殖义控制;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开展壮大,在社会开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3.2.中国人民进展了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

林那么徐;源与《海国图志》洋务运动兴起、维新变法运动、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

1.4.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4.1.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近代中国人民进展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近代中国人民进展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1.4.2.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经验教训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

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三、作业题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与根本特征?

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中体西用的实质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3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时间分配:

4课时

第二专题近代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与旧主义革命

一、本专题主要容

主要讲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根本矛盾和主要任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终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展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二、主要容

2.1.近代中国农民革命战争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义和团运动(1899-1900):

2.1.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教训

主观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客观原因中是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

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1.2.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教训

既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更没有严格的纪律,而且还被统治阶级迷惑,上当受骗,在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义和团的失败是必然的.

2.2.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维新改良运动的失败

2.2.1.洋务运动的失败

反对派阻挠,洋人不希望中国强大,洋务派用人不善,开支过大,不懂管理。

洋务派官员为个人利益

中国的封建体制问题

2.2.2.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开展资本主义,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

脱离广阔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袁世凯的出卖和慈禧的政变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4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2.3.辛亥革命的爆发

2.3.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学说与活动

、章太炎、黄兴、邹容、蔡元培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义的理论纲领。

其根本主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国。

2.3.2.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清帝退位;

皇族阁解

2.4.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旧主义的终结

2.4.1.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一次比拟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被列宁称为“亚洲的觉醒〞。

推翻了清王朝,完毕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使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增长,中国的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

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以清王朝为驯服工具长期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企图破产。

客观上冲击了帝国主义在的殖民体系,对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4.2.旧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便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为了维护革命果实,以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与其他革命力量先后进展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旧主义革命陷入了绝境。

三、作业题

1、试论旧中国对国家出路探索

2、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

3、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5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时间分配:

6课时

第三专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主要说明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经过艰辛求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开展和革命开展的客观要求。

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说明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3.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3.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承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有利于文化的普与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严密地统一起来,为广阔民众所承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与与繁荣。

3.1.2.五四运动是新主义革命的开端

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以往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

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以前是三义为革命理论指导;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

革命开展前途不同。

革命所属畴不同。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它已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局部。

3.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2.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开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1920年初,大钊和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行。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3.2.2.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①.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③、实行国共合作,

④、开展国民革命

⑤、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根本过程

⑥大革命的准备与进展

⑦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6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3.3.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开展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3.3.1.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会议还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3.3.2.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开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那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说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3.4.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3.4.1.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与其挫折

①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经济建设:

打破敌人封锁,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手工业也有长足开展,公营的军需工业和厂矿企业建立起来。

文化教育:

开展补习班,创办马克思主义学校等。

②“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

斗争的矛头直指的正确主,把排挤出中央政治局,左倾主义在党占了上风。

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4.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和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比赛。

红军长征的胜利,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

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共产国际束缚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伟大转折,实现了由国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实现了中国革命由波折起伏走向胜利开展的伟大转折。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7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时间分配:

6课时

第四专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生存权、开展权的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论述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赢得胜利的历史经验,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1.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

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

4.1.1.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爆发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虽有许多人主对日宣战,但由于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国力的严重损害,使中国无力全面抗战.七七事变后,日本欲征服全中国,使中国没有退路,只得全面抗战.失守后,日军和中国均无力进展战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随着联美国对日宣战,1945年抗战胜利.

4.1.2.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的划分点在1938年的会战。

会战前,日军从北向南,从东向西,沿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大举进攻中国。

在平原地区日本的机械化优势和装甲优势表达的一览无遗,中国军队很难抵挡,在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国军一边抵抗,不断的向西部撤退,利用山地与日军周旋就是所谓的战略防守。

根本是中国山地和平原的结合点,会战后,一方面受到地理影响,一方面日军供应线拉长,使得日军较难在山地发动大规模攻势,而中国军队受到国力的影响也很难对日本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使得双方一直在两省相持,反复拉锯作战,就是所谓的战略相持。

至于反共防共,在于介石始终担心中共会利用日军入侵的机会开展壮大,动摇他的反动统治。

所以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共的敌对行为

4.2.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完全胜利。

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倡导、推动、组织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高扬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旗帜.深入敌后。

广泛发动群众,在争取抗战胜利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案纸

№8

教学容与时间分配

备注

4.2.1.持久抗战的方针与敌后战场的开辟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指导方针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由抗战初期的全面进攻作战、速战速决灭亡中国,改变为实施有限目标的局部性进攻作战,加强对中国的封锁和中国后方的轰炸,以维持其长期围攻态势。

同时,运用政治和军事的手段,确保占据区的治安。

联系:

鉴于战局的变化和日军侵华指导方针的变化,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仍以主要兵力抵抗日军局部性进攻作战,并相机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还击。

同时,继续积极展开敌后游击战争,以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和袭扰日军占据区。

这样,正面战场持续作战,敌后战场迅速成长,便成为抗战相持阶段的战局主要特点。

4.2.2.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党的自身建设

在抗日战争困难困苦的岁月里,为团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高举统一战线的旗帜,进展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其中有许多独特的宝贵经验和有益的历史探索。

1937年9月,中央工农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掀开了抗日政权建设史上的光辉一页。

以后,在华北、华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了抗日政权的各级民意机关和权力机关,即各级参议会和政府。

指出〞: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

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专政。

〞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三三制〞原那么,即在参议会和各级政府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中产阶级的富农和开明绅士名流学者占三分之一

4.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与历史经验

4.3.1.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开展。

这一切都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局部。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局部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3.2.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和根本经验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根底的全民族的抗战。

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

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完毕。

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根底。

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