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85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docx

数字地面模型第二次实习

数字地面模型实习二

1、规则网坡度坡向计算

坡度(Slope)和坡向(Aspect)作为描述地形特征信息的两个重要指标,不但能够间接表示地形的起伏形态和结构,s而且是水文模型滑坡监测与分析、地表物质运动、土壤侵蚀、土地利用规划等地学分析模型的基础数据。

在GIS中,坡度和坡向一般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2tionModel,DEM)产生。

利用ArcGIS来实现规则网坡度的计算。

导入高程数据到ArcMap

选择SpatialAnalysis-SurfaceAnalysis-Slope命令,提取DEM主

题的坡度,得到主题SlopeofDEM。

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颜色较深的橙色区域的坡度比较大,主要分布在四周,中部绿色部分坡度比较小,说明相应的地势比较平摊,综合上面的整合图形来看,该区域可能是一个丘陵,四周地势相对较高,中间相对较低。

如上图显示的是高程数据的坡向

上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的是不同的坡向分段,其中颜色为红色的坡向的范围在(337.5~360)。

颜色为灰色的坡向范围为(-1)。

2、规则网区域表面积体积计算

如下图所示,计算高程数据的表面积和体积。

如上图画红色的椭圆圈圈的部分就是所计算的表面积和体积

3、规则网可视分析

地表的可视在生活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也是相当重要的。

选用的数据为学校的dem数据。

1、视线瞄准线的创建。

视线瞄准线实际上就是高程数据上面两个点的连线,用来表示视线,同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可视和遮挡的情况。

如上图所示,绿色部分表示可以看见,红色部分表示看不见。

2、视场的计算

左图为学校选址里面的高程数据,右图以学校的地址为观察点,分析出来得到的可视区域的。

如下图所示:

高程数据颜色越深,越高,颜色越浅就越低,右图表示淡青色区域表示可见,红色的区域表示的不可见。

4、规则网剖面分析

剖面图表示的是沿表面上的某条线段前进时高程变化的情况,在一些工程设计中往往要提取断层面制作剖面图,例如对某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时可以提取剖面,或者是用实际剖面和内插剖面相比较的方法估算高程误差。

1、在ArcMap中添加数据。

添加的数据为学校选址中的高程数据。

2、使用Interpolateline工具创建线,以确定剖面线的起点线。

3、

5、三维立体显示

下面打开数据,数据为等高线数据层Arc_Clip,道路数据层Arc_Clip_road,水系数据层Arc_Clip_river,休憩地数据层Arc_Clip_urb。

下面为截图。

然后利用等高线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在ArcSence中打开相应的等高线数据,并且在三维分析中利用等高线建立不规则三角网,最后一次加入道路、水系等要素信息,显示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显示出来的三维场景如上图所示

调换显示次数,显示最终的结果

6、选址分析

根据下列要求,分析确立较好的新学校建设用地区域。

具体要求如下:

1)、新学校应位于地势平坦地区;

2)、新学校的建立应该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

域;

3)、新学校应该与现有的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越近越好;

4)、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5)、每个因子占得比重:

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

类型和地势位置占0.125。

实习数据为:

栅格数据

地面高程数据(学校选址_DEM)、土地利用数据(学校选址_landuse);

矢量数据

娱乐场所分布数据(学校选址_recsites.pnt)、现有学校分布数据(学校选址_school.pnt);

(1)对高程数据重新分类

首先生成学校高程数据的坡度数据。

对生成的slope数据进行重分类,对于平坦地方适宜性好分类值较大,分类值为10,陡峭的地区分类值较小分类值为1。

如下图所示:

(2)对土地利用重分类

在土地的重利用过程中,要删除一些对学校适宜性影响较大的土地类型如水、湿地、草地等等。

并且对剩下的土地利用类型按照对学校的影响程度进行重新设定权值。

(3)对学校分布数据距离制图并重分类

如下图所示,生成的为对学校生成的直线距离栅格结果,然后对生成的结果Distancetoschool进行重新分成10类。

经过分类后的学校数据如下图所示:

(4)对娱乐场所分布数据距离制图并重新分类

下图是对娱乐场所分布数据生成的直线距离栅格数据(类似于缓冲区分析),然后对生成的数据进行重分类,结果如下图所示:

(5)适宜性分析

在上述操作中,对于一些比较适宜性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然后开始对每个重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求出适宜的学校的地址。

按照权重计算栅格后的栅格图像数据如下图所示:

将得到的数据等间距分为三类:

经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上图中,红色区域可以作为学校的地址的选择。

总结:

通过本次的实习,基本掌握了对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区域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的操作流程,以及利用高程数据分析两点可视与否和可视区域的计算,并且熟练的掌握了学校选址类似的选址问题,在实习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通过XX和咨询老师得到解决,加深了对ArcGIS和MapGIS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同时利用本次实习,也很好的回顾课本中所学习的知识,通过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