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732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1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docx

精土方开挖回填施工组织及方案

初步的施工组织及方案

一、项目的特点及难点

本施组是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资审文件、答疑文件,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经多次研究论证和方案比较,提出了我方将如何组织施工的总体框架构想。

我们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并按现行国家以及地方规范、标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达100%标准。

工程实行创优目标管理,确保工程品质一流。

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领先作用,积极推广新技术,实行关键部位、节点方案专家论证制,从技术上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不同承包模式而产生的合作伙伴,了解合作的切入点并始终在进度控制、施工组织中兼顾其要求,主动提供施工空间,合理安排交叉施工以保证整个工程有序进行。

以科学的网络计划手段、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灵活调度、及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在24个月内完成全部合同工作。

我们将严格按国家、地方政府的要求组织好文明施工,确保施工期间重大安全事故为零。

我们会始终坚持“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意识,认真落实业主、设计、监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指令,确保业主和设计的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完满体现。

保修期内,我们将指派专人定期对工程各分部分项质量进行例检、定期对业主进行质量回访,主动征询用户意见,对发现和反映的质量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让业主放心和满意。

1.1项目概况

1.1.1工程项目概况

秦淮河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中的“四横”芜申线的组成部分,规划等级为四级。

本次整治航道段起于天生桥河入石臼湖(25K+006),终点为一干河(46+045),经过溧水区和江宁区。

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航段航道整治里程长21.074km,全线永久征地3050亩,需新建护岸约3.29万米。

本工程为平地开河,共开挖水上石方839万方,水上土方1024万方,水下土方61万方,回填255万方。

1.1.2招标范围及内容

本次招标共设6个标段,即QHH-HD1、QHH-HD2、QHH-HD3、QHH-HD4、QHH-HD5、QHH-HD6标段;

QHH-HD1标段工程主要内容为改线段起点(25K+006)~洪蓝船闸起点段(30K+564),共5.458公里(已扣除桥梁标段的航道范围)的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新建护岸、软基处理等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

QHH-HD2标段工程主要内容为洪蓝船闸终点(32K+524)~黄罐窑桥与彭村桥之间(34K+543),共1.819公里(已扣除桥梁标段的航道范围)的土(石)方开挖、土方回填、新建护岸、软基处理等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

QHH-HD3标段工程主要内容为黄罐窑桥与彭村桥之间(34K+543)~洪蓝与石湫分界(36K+445),共1.702公里(已扣除桥梁标段的航道范围)的土(石)方开挖、土方回填、新建护岸、软基处理等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

QHH-HD4标段工程主要内容为洪蓝与石湫分界(36K+445)~史家庄桥(39K+846),共3.051公里(已扣除桥梁标段的航道范围)的土(石)方开挖、土方回填、新建护岸、软基处理等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

QHH-HD5标段工程主要内容为史家庄桥(39K+846)~溧水与江宁分界(43K+200),共3.004公里(已扣除桥梁标段的航道范围)的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新建护岸、软基处理等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

QHH-HD6标段工程主要内容为溧水与江宁分界(43K+200)~改线段终点(46K+055),共2.755公里(已扣除桥梁标段的航道范围)的土(石)方开挖、土方回填、新建护岸、软基处理等以及相关临时工程的施工和工程保修。

1.1.3计划工期

24个月;阶段工期要求:

为避免航道标段岩基爆破对桥梁桩基施工安全的影响,岩基段所含桥梁前后范围内的岩基爆破工作需与桥梁标段桥位处航道岩基爆破同步完成,具体施工组织需按照业主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1.1.4质量要求

合格;质量创优目标:

确保省(部)优,争创国优。

1.1.5安全目标

确保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创建省级“平安工地”示范工地。

1.2编制范围、编制依据、编制说明

1.2.1编制范围

本初步的施工组织及方案的编制范围为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施工项目QHH-HD5标段。

全篇围绕如何出色的完成本标段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

1.2.2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序号

名称

1

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施工项目(QHH-HD1-6标段)资格预审文件

2

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3

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主要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2008

2

水运工程施工图文件编制规定

JTS110-7-2013

3

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14

4

运河通航标准

JTS180-2-2011

5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300-2000

6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

JTJ312-2003

7

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314-2004

8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

JTJ212-2006

9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S144-1-2010

10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J147-1-2010

11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239-2005

1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13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JTS145-2015

14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50086-2015

15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SL105-2007

16

土钉支护技术规范

GJB5055-2006

17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

JTS204-2008

18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

JTS181-5-2012

19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

JTJ319-99

20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TS151-2011

21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2-2009

22

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S167-3-2009

23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S131-2012

2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

2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2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2.3编制说明

(1)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为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施工项目QHH-HD5标段资格预审阶段投标提供的较为完整的纲领性文件。

若我司通过资格审查,将在工程投标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细化并适当调整,使之更符合实际施工需要。

(2)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规范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及附图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中,结合本单位的施工技术能力,经济实力,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的方法并且尽量平抑施工高峰期。

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

(4)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性,将施工总平面管理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良好地结合。

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搞好工程施工,交通管理,水、电安排。

安全文明生产、质量及进度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组织好现场施工。

(5)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1.3自然条件

1.3.1气象

(1)气温

秦淮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气温15.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仅2.4℃,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2℃,极端最低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为43.0℃。

(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1027.5mm,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汛期6~9月约占全年55%,汛期雨量又集中在6~7月,雨量约占汛期的63%。

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000mm左右,6~9月蒸发量占总蒸发量的一半左右,年际变化也较大,从多年资料分析,流域年蒸发量略小于降雨量。

(3)风

秦淮河流域为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风速为3.0m/s;常风向为ESE向,频率为13%,强风向为ESE向,多年瞬时最大风速24m/s,大风日数(风力≥7级)平均6天,年最多19天。

(4)雾

多年平均雾日为29.9天,年最多雾日为56天,年最少雾日为17天。

1.3.2水文

1、水文

项目区属长江流域秦淮河水系;地表水体发育,场址区分布有较多水渠,近场区主要地表水体为秦淮河、石臼湖。

秦淮河有两个源头,南源溧水河,出自东庐山;东源句容河,出自宝华山和茅山。

两源来水在江宁区方山西南汇成秦淮干流。

溧水洪蓝以南,属石臼湖、固城湖水系。

湖水主要来自皖南的青戈江和水阳江。

地表水受季节降水及上下游来水调节,流动性较大,水位变化较频繁。

地表水同时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2年12月完成的《秦淮河航道通航水位分析报告》(报批稿),确定本工程沿线设计水位。

秦淮河航道设计水位表

节点

设计防洪水位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水位

设计标准

水位

设计标准

水位

设计标准

洪蓝船闸以南

12.93

五十年一遇

11.06

三年一遇

5.35

保证率95%

洪蓝船闸以北

12.20

10.13

5.79

2、径流

秦淮河流域属丘陵山区,径流主要由境内降雨形成,无客水汇入,径流时程与降水量一致,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其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70%,流域平均径流量6.95亿m3。

中上游多山、多岗坡的地形调蓄能力较小,使得径流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洪水上涨较快,洪峰次数多。

下游汇入长江,洪水位受长江洪水顶托影响,长江潮位受中、上游来水及海潮影响较大,基本不受本流域径流影响。

因河口处建有控制枢纽,在非汛期水位受人工调度控制。

秦淮河干流历史最大流量982m3/s,秦淮新河枢纽入江口处历史最大洪峰流量884m3/s。

1.4岩土层分布特性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航道沿线地貌单元多变,石臼湖湖积平原、垄岗及岗间洼地交替出现,岩土层类别及岩性亦相应变化。

其中全新统软土及粉土、粉砂主要分布在石臼湖湖积平原区;上更新统老粘性土主要分布在垄岗丘陵以及堆积阶地区,下伏基岩,基岩面埋深有起伏,有时直接出露地表。

(1)第四系全新统地层

粉质黏土,可塑状态为主,中等压缩性为主,场址区局部地段分布,位于河堤段填土厚度较大,局部达8.1~9.7m。

1-1粉质黏土层(Q4):

灰黄色,局部夹碎石,可塑状态,局部软塑状态,成份不均,性质不均。

场址区普遍分布。

1-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Q4):

灰色,流塑,高孔隙比,具高压缩性,局部含腐殖质,具腥臭味。

1-2a层粉质黏土(Q4):

灰色,软塑~可塑,具中偏高压缩性。

夹于1-2层之间,局部地段分布。

1-2c层粉土(Q4):

灰色,灰黄色,很湿,稍密状态,具中等压缩性,局部为粉砂。

夹于1-2层之间,局部地段分布。

2-1层(粉质)黏土(Q4):

灰色、黄灰色,含铁锰结核,可塑~硬塑状,中等~中等偏低压缩性。

场址区较普遍分布。

2-1a粉质黏土(Q4):

灰黄色,混夹粉砂,可塑~软塑状,中等压~中偏高压缩性。

场址区局部地段分布。

2-2粉质黏土夹粉砂层(Q4):

灰黄色,混夹粉砂,可塑~软塑状,中等压~中偏高压缩性。

场址区局部地段分布。

(2)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

3-1层(粉质)黏土(Q3):

灰黄~黄灰色,含铁锰结核,可塑~硬塑状,中等~中等偏低压缩性。

场址区较普遍分布。

3-1a层粉质黏土(Q3):

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具中等压缩性。

夹于3-1层之间,局部地段分布。

3-1c层粉土(Q3):

灰色,饱和,中密状态,局部为粉砂,夹于3-1层之间,局部地段分布。

4-1残积土(Q3):

灰黄色,中密~密实状态,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砾石,砾石成分为石英质,砾石大小不等,一般直径2~10cm,含量约30~60%左右。

航道区较普遍分布。

(3)白垩系上统赤山组泥质砂岩、砂质泥岩(K2c)

6-1层全风化泥质砂岩:

砖红色,岩芯风化呈砂土状,原岩结构基本破坏。

主要分布于石臼湖湖积平原区。

6-2层强风化泥质砂岩、砂质泥岩:

砖红色,层状构造、砂泥质结构,岩芯呈柱状、短柱状,锤击易断,声闷,属软质岩。

主要分布于石臼湖湖积平原区。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1~1.1MPa之间,平均值为0.6MPa。

(4)侏罗系龙王山组的安山岩

7-1层全风化安山岩:

灰紫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风化成砂土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碎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7-2层强风化安山岩:

灰紫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局部柱状,锤击声稍脆,不易碎,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3~7.6MPa之间,标准值为1.8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6~6.1MPa之间,标准值为1.5MPa。

7-3层中风化安山岩:

灰色,岩芯呈柱状、长柱状、短柱状,裂隙发育,锤击声脆,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10.0~63.8MPa之间,标准值为19.8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在9.4~61.6MPa之间,标准值为22.9MPa。

7-3a层破碎中风化安山岩:

灰色,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局部夹短柱状,局部为强偏中风化岩层,裂隙发育,锤击声脆,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5)侏罗系西横山组的安山岩、角砾岩、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

8l-2层强风化安山岩:

灰紫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局部柱状,锤击声稍脆,不易碎,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5.4MPa左右。

8l-3层中风化安山岩:

灰色,岩芯呈柱状、长柱状、短柱状,裂隙发育,锤击声脆,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15.3~31.4MPa之间,平均值为22.6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在6.6~97.5MPa之间,标准值为18.8MPa。

8x-1层全风化角砾岩:

紫红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风化成砂土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碎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8x-2层强风化角砾岩:

灰紫色、灰白色,岩芯主要呈块状、短柱状,砾石成分主要为安山岩、灰岩,角砾锤击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3~3.5MPa之间,标准值为0.5MPa。

8x-3层中风化角砾岩:

灰白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块状,主要为钙质胶结,局部泥质胶结,砾石成分主要为安山岩,锤击声脆,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10.0~101.4MPa之间,标准值为32.5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在7.6~68.8MPa之间,标准值为18.4MPa。

8x-3a层中风化角砾岩:

灰白色,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局部夹短柱状,局部为强偏中风化岩层,主要为钙质胶结,局部泥质胶结,砾石成分主要为安山岩、砂岩,局部为灰岩,锤击声脆,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8s-1层全风化砂岩:

灰紫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风化成砂土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碎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8s-2层强风化砂岩:

灰紫色、灰白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局部柱状,锤击声稍脆,不易碎,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3~3.9MPa之间,标准值为0.8MPa。

8s-3层中风化砂岩:

灰紫色、灰白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15.1~45.5MPa之间,平均值为23.6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在8.2~50.4MPa之间,平均值为21.4MPa。

8-1层全风化泥质砂岩:

灰紫色,岩芯风化呈土状,局部夹小砾石,局部夹强化碎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8-2层强风化泥质砂岩:

褐紫色,局部为砂质泥岩,泥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1~6.5MPa之间,标准值为2.0MPa。

8-3层中风化泥质砂岩:

褐紫色,局部为砂质泥岩,泥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柱状、短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

航道沿线局部地段分布。

该层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多在5.4~45.3MPa之间,标准值为15.9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在0.6~38.9MPa之间,标准值为9.2MPa。

1.5项目特点及难点

经过对本工程项目的现场踏勘,并结合施工图设计,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地形、水文条件和外部施工环境的条件下,总结了本工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施工战线长、工程量大、护岸结构形式较多

本工程包含整治河段两岸较长里程的护岸、土石方、疏浚等项目,护岸结构形式多样,施工综合难度相对较大。

本段航道经过丘陵地带,局部段落地面高差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护岸结构种类较多,应重视并做好不同结构间的衔接施工。

合理安排各专业工程的施工顺序,注意各工程之间的衔接,做好交接处的细节处理。

本段航道整治工程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量较大,应积极寻求各种途径消化利用土方,并做好土方的调配工作。

2、地质条件较复杂,施工方案因地制宜

本航段存在中风化基岩,施工前应做好爆破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并按要求实施到位。

爆破施工属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是关键。

本段存在弱膨胀土,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弱膨胀土的特性,应做好相应工程防护措施,并严禁采用膨胀土进行回填。

3、土方平衡调配及弃堆是关键

本段航道整治土石方挖填量大,而开挖、疏浚方量远大于填筑方量,弃土占地多。

需要加强土方平衡调配管理,加强弃土区管理,实行有序弃土,提高弃土区利用率。

(1)就近弃土,按施工地段离弃土区距离分配弃土区,选择最近的地方弃土。

确保泥土运距控制在4km内,力争控制在3km内。

(2)临时堆土区和吹填区首先考虑征用废塘和低洼地,其次考虑运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搞好和当地政府、村、居民委员会两级组织和居民的关系,实行和谐弃土,提高弃土的经济和社会效率。

4、挡水围堰构筑及维护

临时围堰要求有较高抗滑抗倾能力及挡水功能,还要防波浪冲刷,因此围堰的稳定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加强临时围堰日常管理。

围堰安全管理组成员度汛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施工工地,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必须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各通讯设备不得以任何理由自行停机。

临时围堰管理由专职临时围堰施工队负责实施管理,昼夜巡视,密切注意围堰的安全,检查有无溃口,管涌等险情。

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围堰沉降、变形观测,当堰身高程低于设计值10cm时,进行培土加高,使其保持设计标高,保证围堰安全。

施工期间一旦发现有危及围堰的事故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修补排险。

并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和通知立即停止施工。

在围堰位置布置足够的大型水泵、土料、树棍、芦柴、块石、竹笆、草袋等抢险物资以及铁锹、铁锤等抢险工具。

5、工程外部环境较复杂、外部协调难度较大

本工程外部环境复杂,涉及的利益部门较多,外部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工作头绪多。

本工程护岸实施区域临时土地征用量大,涉及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需加强和当地政府与村民的沟通。

工程实施期间,为解决施工与通航矛盾,需和当地海事、航道等部门进行协商。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与长江海事、航道、公安以及地方政府、水利、河道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好各种纠纷和矛盾,保证各项工序的顺利开展是本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1.6施工条件

1.6.1自然、外部条件

本航段地处南京市溧水区和江宁区,水、陆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可通过公路、水运快捷方便地运输工程建设所需的钢材、黄砂、水泥、石料和木材等物资。

区域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水、电、通讯设备齐全,施工期的供水、用电及通讯均可得到保证。

1.6.2材料供应

本次整治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护岸、护坡工程,主要建材为水泥、块石、黄砂、木材、钢材等,施工时可就近组织采购。

1.6.3施工条件

本段航道平地开河段采用干地施工,首尾段预留围堰最后开挖;利用老河段航道考虑不断水的单侧施工方案。

施工时应保证三干河的现有排灌等功能,禁止断航施工,做好三干河段的施工导流,本工程实施时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配合为辅,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场地,以减少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干扰,以节约土地。

 

二、施工组织机构

本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我单位拟选派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团队组成工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在公司的直接监督与指导下,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力和义务,代表法人全面履约,负责工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实施。

2.1配备原则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配备原则见下表:

序号

原则

说明与要求

1

目的性

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施工项目管理的总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因目标设事,因事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以职责定制度授权利。

2

精干高效

组织结构人员设置以能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为原则,简化机构,做到精干高效原则。

从严控制二三线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

同时增加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知识含量,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3

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

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人员直接管理下属人员数量。

跨度大,管理人员的接触关系增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数量随之也增大。

4

业务系统化管理

施工项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一个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单位工程之间,不同组织、工种、工序之间,存在大量结合部。

在设立组织结构时以业务工作系统化作指导,考虑层间关系,分层与跨度的关系,部门划分、授权范围、人员配备等,使组织机构成为一个严密、封闭的组织系统。

5

弹性和流动性

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件性、阶段性、露天性和流动性是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主要特点,会带来生产对象数量、质量和地点的变化,带来资源配置的品种和数量的变化。

准备调整人员及部门设置,以适应工程任务变动对管理机构流动性的要求。

6

项目与企业组织一体化

项目组织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归根结底,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

2.2施工项目组织机构构成

2.2.1项目组织机构型式

1、企业保障层

⑴此项目将作为我单位的一号工程,单位领导密切关注,各职能部门全力支持,负责调配整个公司的资源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为本工程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企业保障。

⑵我单位将全面调配和组合整个公司的人才、技术、资金、机械设备、专业施工队伍等资源,使项目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证。

⑶根据本工程使用新技术多、工程体量大、施工组织复杂、配合队伍多等特点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对本工程的施工管理、深化设计和新技术研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项目施工管理层

⑴为本工程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责任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