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74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docx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城市排水标准低系统如何改进?

2012年10月10日08:

39来源:

人民网

编者按:

7月21日,一场61年未遇的大暴雨让北京城遭遇严重内涝。

其实,北京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

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尽管雨季已去,但大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引发我们反思。

为探讨中国“下水道”存在的问题,人民网采访组特别策划了“十问下水道”系列深度报道,以北京“7·21”暴雨为切入点,多路记者分别走访北京、广州、海口、赣州、合肥、青岛等十余城市,剖析全国城市内涝现象及智慧做法,将“下水道”问题作为当今一种多发的城市病,为其把脉,寻其成因,并以期探寻解决之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逐渐发现,暴雨、洪涝灾害再也不是与之无关的事,暴雨来袭时,水位也会瞬间上涨,公众可以看海,汽车可以潜水,让人惊奇;但更让人惊心的是那些数字,城市被淹次数、伤亡人数、财产损失……

据人民日报报道,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79人遇难。

仅房山区受灾人数就达80万人。

财产损失百亿元。

据报道,截至今年7月26日,北京、河北、四川、内蒙古、天津等12个省份的受灾情况严重,死亡人数已达151人。

是下水道出了问题,还是管理现漏洞?

为什么“年年防涝年年涝”?

我们的家园如何才能安全度过暴雨期?

探析:

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低排水能力不够

据安邦咨询集团高级研究员唐黎明介绍,中国早期的排水管道,是按照苏联标准建的,然而中国很多地区的降水量明显比苏联大,所以管线设计存在问题。

后来随着城市化扩张速度加快,但地下建设没有地上快,很多管线建设没有综合系统考虑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

例如,北京很多立交桥,排水必须靠水泵抽到排水管里,雨量一大就倒灌,桥下就会深度积水。

“城市内涝,表现在管线上的原因是,排水管道口径小、标准低。

”海南省水务厅副厅长沈仲韬对本网记者说。

“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排水能力偏低。

”中国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付仁也持同样观点。

他向本网记者举例,就北京来说,北京市已建成的排水管网总长为10172km,城区管网排水标准一般为:

排水干线1年一遇左右,城市环路1至2年一遇(未达到国家规定3年一遇的上限标准)。

如此1至3年一遇的标准,能够适应每小时36-45毫米的降雨,而“7·21”北京大暴雨,城区降水200毫米、房山460毫米,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管线老化也是问题之一。

目前,北京排水管线仍然包含解放前建成的旧砖沟。

此外,一些泵站的电气设备、元器件普遍老化、破损,安全系数和可靠性、灵敏度等大大降低,部分泵站自动化、防爆和通风系统等监测监控设施已无法适应现今行业管理需要。

加之,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难于满足供排水系统升级。

据报道,目前在城市排水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管道,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即使如此,这还算是地下管道谱系中的青壮年,大概有2500—3000公里。

由于这部分管道承担了城市的主要代谢功能,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导致这些管道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对本网记者说,“如果想搞清楚北京下水管道,很可能拿不出来这样的规划图。

具体来说,我们自己单位水科院地下的排水系统是怎样分布的,也不能说得特别清楚。

许多管道是后来修建的,没有统一申报。

”据报道,不仅北京,全国大约有70%的城市地下管线没有基础性城建档案资料。

此外,承担城市排涝的河道、水面调蓄能力严重不足也是原因。

姜付仁说,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河道、河湖的规划和建设却没有跟上。

北京城区有部分中小河道淤积堵塞,多年没有疏挖整治,还有不少河湖甚至被填埋。

解放初期,北京有湖泊200余个,目前仅存50余个。

作为北京市排水干河道坝河支流之一的北小河,现在已经变成超过20万人的望京社区。

不少专家认为,北京的排水管线已经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与要求。

争议:

是否要大规模改造下水道?

如何让下水道跟上地上的发展步伐,是否要全部改进地下管网建设?

专家们有着热烈的争议。

据北京市水务局2011年公布的数据,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下水管道建设每公里的成本是几十万元,如果向欧美看齐,把标准提升10倍,建设成本也要提升10倍。

2009年北京市水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北京市城八区共有地下排水管网5227公里,以此计算,北京仅主城区排水系统建设就要花费数百亿元,有专家表示,这样的投入短期内显然难以实现。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张小明教授对本网记者说,北京市的管网,最短也要六十年才能慢慢建成,如果全部改造的话,那是难以想象的,也很难完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左剑恶教授表示,地下的发展很难跟得上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

国外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在若干年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是跨越式的变化,谁都预测不到的变化。

例如,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40万吨,刚建成发现不够,变成了50万吨,后来发现还不行,马上扩建,现在已经55万吨,又在扩建。

总是不够。

因此,有专家提出疑问,由于气象、城建、地理位置等因素,城市被淹是正常现象,如果不考虑经济发展,投入巨大财力、人力、物力,只为了应对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而平时闲置,成本是不是太高?

是不是有必要?

参考:

巴黎东京曾重构排水系统

法国巴黎,一个浪漫之都、美丽之城。

然而在19世纪中叶,虽然巴黎已经是当时欧洲最大最先进的城市,但屡生瘟疫,有人分析,这和巴黎沿用几百年简单的城市排污方式有关,污水直接泼入污水沟,流入塞纳河。

据报道,1856年拿破仑三世责成豪斯曼改善巴黎排污系统,他提出将污水排到塞纳河下游,避免污染城市饮用水,随后总工程师贝尔格兰德设计并领导建设了下水道工程。

如今,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

清淤系统配备了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以及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等。

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此工程,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日本东京都也有一套先进环保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堪称世界最先进。

然而这套地下宫殿,实际是走了弯路之后的无奈之举。

据报道,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发现蓄水、渗透手段都用上以后,东京、大阪等超大城市还解决不了内涝问题,于是不得不补上地下骨干排水管建设这一课。

但这时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因为城市地下空间已经高度开发利用,修排洪道必须避开高楼大厦的地下室以及地铁系统。

结果,东京的排水系统要修到地下60米,通到城外的江户川边,还要再建一个大型的地下水库,先把水存在里面,等河里洪峰过去,才允许用泵将水从地下水库抽到河里去。

事实表明,如果在城市开始之初没有把地下排水系统建好,后面再补课,建设成本、维护成本、运行成本都会成百倍地增加。

中国香港也因为城市高速发展,排水系统老化而被“水侵”。

据报道,特区政府在1996年展开了“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

2011年按照香港政府渠务署发布的标准,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则为10年一遇。

另外,香港通过多种畅通渠道发送应急信息。

每逢天气出现异常,各媒体都把最新的天气资讯放在显眼位置;公共场所会悬挂预警级别;港府也会根据天文台的警报体系,实施特别措施应对,如学校停课;运输署密切监察公共交通及道路状况,不许收取额外车费等。

香港市民也把预警“当回事儿”,“出门先看天”。

应对:

寻找高效的防内涝方法

杭州市前市委书记王国平指出,杭州老城区下面的管网不足以支撑人口和产业集聚。

如果再不重视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话,地下基础设施就更加脆弱了。

所以,杭州防治城市内涝的思路是要把人口和产业转移到新城去,减少老城区在人口和产业上的负担,这就减轻了地下基础设施负担。

海南省水务厅副厅长沈仲韬对本网记者说,解决城市内涝,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就某个职能部门,或者某项工程,很难解决,需要职权部门顶层设计,统筹运作,各部门联动。

唐黎明也表示,“城市的内涝是一个系统问题,不可能从某一个环节入手就可以解决问题。

“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搞政绩工程。

”沈仲韬认为,防治城市内涝,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我国的机制体制上寻找突破口。

唐黎明对此也表示,我国城市的规划是了一个市长,来一个县长就变一次,所以没有办法做好。

伦敦和巴黎那些地下管道建了上百年的历史,因为发展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无论是谁上台,都是按照那个规划来做。

仅就排水系统自身问题来说,姜付仁认为,第一,要完善城市主干排水体系,疏通城市排涝水系,应根据城市河道规划红线,推进城市排水河道的综合治理。

复核城市建成区内的河道行洪断面,改造跨越河道的阻水跨桥、管线和景观设施,适当加深部分河段。

确保城市主干排水河道达到20年~50年一遇的防洪排涝标准。

第二,适当提高大型城市排涝标准。

第三,加大城市排涝工程建设投入,防洪排涝资金的投入,除中央投资外,适当增加地方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投入。

第四,加紧编制城市排涝规划并加快实施。

第五,加快中小河流治理。

“城市规划要兼顾“渗”、“蓄”、“用”、排”的功效。

这样可以少花钱多办事。

沈仲韬指出,首先做到“渗”。

由于城市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因此径流增加。

这需要国土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要求道路、广场等路面换成可渗透砖。

干净的雨水,渗入地下一方面补充了地下水源,同时也能解决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的城市下沉、海水倒灌等问题。

其次是“蓄”,有条件可以开挖水塘、水池,让雨水第一时间汇入、存起来,而不是到处漫流。

在城市,可以做下沉式广场,比如下沉50、80厘米,当暴雨来临时,可以调度洪峰,相当于把农村的水库搬到了城里。

平日是水库,暴雨时就是水池。

其次要让绿地下沉,路面凸出来,不仅可以减少道路上的积水,保障交通畅通,同时,雨水可以从绿地下渗。

另外,不要填埋河道、湖泊,破坏自然的调节能力。

第三是“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更要充分利用雨水。

比如冲洗道路、冲厕所、浇灌绿地,雨水也是一笔收入。

据统计,花草喝的水,远比人喝得多。

最后才是“排”。

首先要疏通现有的管道,确保其畅通。

其次是挖,开通或扩宽老旧管道,施工不是满城挖,要分阶段、分片区逐步进行。

另外,还要做城市应急管理、要提高公众意识。

张小明说,排水系统的改造,最重要的并非硬件设施,关键是要有一套应急机制。

同时,要注意提高市民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也极为重要。

编后:

内涝当前,市政排水部门总是首当其冲,成为问责的对象。

或许,问题原本发生在更早的阶段。

然而,在江西省赣州市一套千年的古老排水系统,“福寿沟”,与北京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一起,被作为留存至今仍在使用的“祖先留下的先进遗产”,受到人们的膜拜。

请关注下一篇报道:

老祖宗的智慧超越现代人?

记者探访江西赣州“福寿沟”。

 

人民网“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之三

老祖宗的智慧超越现代人?

探访江西赣州“福寿沟”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留存至今的福寿沟主排水道内部。

人民网记者刘茸摄

编者按:

7月21日,一场61年未遇的大暴雨让北京城遭遇严重内涝。

其实,北京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

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尽管雨季已去,但大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引发我们反思。

为探讨中国“下水道”存在的问题,人民网采访组特别策划了“十问下水道”系列深度报道,以北京“7·21”暴雨为切入点,多路记者分别走访北京、广州、海口、赣州、合肥、青岛等十余城市,剖析全国城市内涝现象及智慧做法,将“下水道”问题作为当今一种多发的城市病,为其把脉,寻其成因,并以期探寻解决之道。

在北京“7·21”大雨之后席卷媒体版面的形形色色的反思中,有一个词被反复提起——“福寿沟”。

它是江西省赣州市一套古老的排水系统,修建时代是北宋。

与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一起,福寿沟被作为留存至今仍在使用的“祖先留下的先进遗产”。

众多赞叹之词中,对各地城建规划官员来说最刺耳的大概是这样一句——“千年前老祖宗的东西都比现在的要强!

身为赣州市最了解福寿沟的几个人之一,赣州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认为这个说法显然不公平。

“对福寿沟,只能借鉴它的原理,照抄是不行的,倒退到900年前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一谈及这个古代地下工程的各种技术细节,谈及它的主持修造者、深谙工程学的北宋都水丞刘彝,陆川还是收不住话匣子。

同样的兴奋也出现在赣州城乡规划设计院信息所所长陈元增的脸上。

为了今年4月起开展的一项地下管线测绘计划,他几乎将现存的福寿沟管道都“摸”了一遍,说起其间意外发现的精巧设计,他有掩饰不住的愉悦。

跟城建水利沾点边的赣州人,每一个谈起福寿沟时,都自觉不自觉地带着这种骄傲的神情,这恐怕是别处很难见到的景象。

尽管每个人都在澄清:

“其实福寿沟现在已经几乎不发挥什么作用了,真正起作用的是当政者一直沿袭着的对地下排水工程的重视。

”作为管理者,设计者,他们也承认,福寿沟的建造思路、设计理念对现代赣州依然有着深远影响,赣州能成为许多人口中的“不涝之城”,福寿沟居功至伟。

福寿沟核心思想始终有用:

“科学生态”

赣州老城区约3.22平方公里,在设计图纸上看,老福寿沟犹如一面蛛网,蜿蜿蜒蜒爬遍全城。

它有两套主管道,分别通往合围赣州的两条河——章江和贡江,各呈篆体的“福”字与“寿”字形,福寿沟因此得名,传说其中还有风水上的讲究。

至今仍在使用的福寿沟管线,只有0.4平方公里的过水面积,对3.2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而言已是杯水车薪,而对加上新城区和开发区已扩张到78平方公里的赣州市区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各色砖石是历朝历代修缮留下的证据。

人民网记者刘茸摄

“大部分的管道因为年久失修坍塌了。

”陆川告诉记者,“有些还没坏的管道,因为维修成本的考虑,也用水泥管替换掉了。

在记者探访的那段福寿沟下水道里,墙壁的颜色五彩斑斓:

灰的、红的、黄的、白的,还有辨不清什么颜色的砖,这是历朝历代修缮留下的痕迹,最早使用的马条石坏了以后取出,再用新砖填进去。

如果这种维修方式不改变,福寿沟本来可以一直以原先的形态存在下去。

“但这样做的实用价值不大,成本又太高。

维修要花很多钱,而且这样修好的管道可能撑个五年十年又不能用了,水泥管道可以用三五十年。

而且说实话,用水泥管效果可能更好。

”陆川说。

陆川认为,福寿沟的精华并不在它的下水道里,就好像很多内涝城市,其问题的症结同样不存在于管道本身。

“福寿沟是一个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

明沟、暗渠、池塘,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部分是池塘。

古赣州有40多个池塘,星罗棋布于城区各地,如今只有三五个尚存。

取代它们的功能的,是一个占地七百多亩地的人工湖,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政府对面的生态公园。

单个湖的防涝功能自然不如多个池塘,但陆川认为,这也聊胜于无。

“池塘起的是蓄洪作用,雨下下来暂时存在这个地方,等雨停了以后,再排出去。

”陆川说,“为什么现在城市普遍都内涝?

土地大面积硬化,池塘又少,雨水下来以后没地方去,全堆积在管网,管网压力自然就大,一时来不及排走就内涝了。

他同时纠正说,赣州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全不会内涝。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下很大的雨,赣州偶尔也会淹,但时间很短,几十分钟或者几分钟水就会退去。

今年5月,赣州曾经下过一次特大的雨,降水量达到130毫米以上,但三十分钟内水也就排完了,未造成实质性威胁。

“完全不内涝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也不能用这个当做目标。

但最短时间解决问题,尽量不影响老百姓正常生活,这是可能的。

”陆川说,“福寿沟的技术不管在当时看来多先进,放在现在也都比较古老了。

但它的指导思想对我们始终有用,说穿了就四个字:

科学生态。

讲究科学规律,符合生态要求。

在没有工业废水、没有污水处理的古代,人们沿着家家户户的墙根挖出长而细的沟渠,收集屋檐上流下的雨水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废水。

它们在渠中沿地势流动,在低矮处汇聚,流入暗沟,经由它排入池塘。

塘中养着鱼,塘底沉积的淤泥被人们挖起来种菜。

一切构成一个精巧、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保护着人们的安全,还使他们生活得更好。

但今看来,这套系统有几个致命缺陷:

明沟在现代城市已经几乎不使用,并且由于雨污分离的需要,雨水和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必须互相独立;多开辟水塘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更加是个奢侈构想。

主排水道内壁的小通水孔,外接地上明沟。

人民网记者刘茸摄

“过去靠自然之力,靠水塘和沟渠配合,解决两平方公里这么一块地方的排水没有问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分析说,“现在赣州城市的面积比古代大了30倍,原本福寿沟的长度就是十来公里,现在赣州光骨干排水管道就有200多公里长。

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原来的水塘都被填掉了,不可能靠它们起到调蓄作用。

现在靠什么呢?

就靠修泵站,只要下了雨,就用泵站往外抽。

程晓陶认为,现代城市和老祖宗的原理已经不一样了,只能依赖现代化的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系统和泵站。

赣州之所以仍然在城市排水建设中处于佼佼者地位,并非因为福寿沟比现代系统更出色,而是得益于福寿沟为城市管理者留下的“重视排水系统建设”这一传统。

“要说我们从老祖宗学到了什么,就是城市尽量能不硬化别硬化,还有多建湖或者水塘来蓄水。

”陆川说:

“城市排水是个系统工程,要治内涝不可能靠一两个办法,只能综合治理,更要牢记科学生态这四个字。

“赣州这地方地势不好,每年4月汛期一开始下雨,总是被洪水淹。

”赣州市博物馆文博局书记、研究员万幼楠对记者说。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发展出了当时全世界最好的排水系统。

有时就是必须吃了大亏,有了教训,才可能进步。

编后:

中国的下水道,除了古人的智慧供当今借鉴外,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当政者一直沿袭着的对地下排水工程的重视理念。

而当今城市规划时,下水道应以什么的规范来进行建设?

请关注下篇报道:

城市排水系统强制标准如何制定?

福寿沟内的污水并不多,深仅没膝。

人民网记者刘茸摄

探访福寿沟内部工程细节让人赞叹

赣州老城区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的一个检修井,相当于通往这套古老排水系统的大门。

“7月北京暴雨以后,已有许多媒体来考察福寿沟,进入下水道的都是从这进去的。

”赣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排水所的周桂明告诉记者。

从检修井沿竹梯爬进去,需弯下身子才能走进下水道,顶高约160厘米,是用相对细长的砖整整齐齐砌成的拱形顶。

砖缝间的灰泥上有类似蛛网的东西垂下,但墙壁整体十分干净,没有一丝青苔,也非常干燥。

“这种干燥是福寿沟能留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赣州城乡规划设计院信息所所长陈元增认为。

相较于人为拆除,古建筑常毁于保存条件的不利,其中常见因素就包括湿气侵蚀、温差大等等。

赣州位处两江包围的丘陵地带,气候条件十分良好,温度变化不大,而福寿沟自身的一些设计,则使它幸免于一般下水道常有的湿气侵蚀。

就实际应用而言,福寿沟下水道顶高的近乎不必要,管道污水最深只没膝。

即使走进较低矮的管道,也有至少三分之二的空间处于水上。

进井之前,需提前至少两小时打开井盖通风,实际进去的时候基本已闻不到任何异味。

“福寿沟的建造坡度比一般古下水道陡很多,我们测算过,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四,是正常情况下的十倍。

”陈元增介绍:

“这就使得水流速度快,流起来带风,能吹干墙壁。

再加上它是拱顶,本身承重性就好,而且水流最大的时候也不会被淹到顶,保证了顶部安全。

古代下水道多数毁于坍塌,日积月累之下顶部的脆弱往往是造成坍塌的直接原因。

福寿沟在维持自身寿命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不仅在同时代无出其右者,甚至其后多年的新建工程也难望其项背。

这些优势也体现在如何发挥它的主要功用——排水上。

“福寿沟下水道管径不一,最窄小也有六十到八十厘米。

”陈元增告诉记者。

这是容许人出入的最小孔径,在北宋,下水道的清扫是靠人手工将渠中的污物清出,如今其实也没有太大分别。

在普查的时候,陈元增发现了一条以前没有留意的小设计:

福寿沟管道的地面正中有条暗渠。

他猜想这是为了更好的沉积污物,改善排水,同时也方便那些900余年前的清扫工在管道中站立和工作。

在环绕赣州的古城墙上,至今还保留着几个福寿沟排水专用的水窗,上面悬挂着的大阀门也保留了原先的单向阀设计:

城内的水可以自动由水窗排出,而当外面河流水位上涨到可能形成倒灌时,水窗会将出入口紧紧封住。

陈元增告诉记者,按照当时的设计,这些管道外接河道,以水窗开阖,另一头则接到城内池塘,中间还巧妙地利用连通器原理,使水位总不会高过警戒线。

“还是那句话,这些工程细节放到今天来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赣州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说,“但近千年前的古人能想到,就是非常了不起,何况他们结合各种设计,用得十分巧妙。

 

“十问下水道”系列报道之四

防治城市内涝全国强制性排水标准如何制定?

2012年10月12日08:

43来源:

人民网

编者按:

7月21日,一场61年未遇的大暴雨让北京城遭遇严重内涝。

其实,北京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

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尽管雨季已去,但大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引发我们反思。

为探讨中国“下水道”存在的问题,人民网采访组特别策划了“十问下水道”系列深度报道,以北京“7?

21”暴雨为切入点,多路记者分别走访北京、广州、海口、赣州、合肥、青岛等十余城市,剖析全国城市内涝现象及智慧做法,将“下水道”问题作为当今一种多发的城市病,为其把脉,寻其成因,并以期探寻解决之道。

今年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南洛阳、湖北荆州考察防汛抗灾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提高排水标准。

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强制性排水标准。

新建城区要按照城市排水的国家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近年来许多内陆城市因暴雨接连出现内涝,总理提出的“强制性排水标准”一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那么,强制性排水标准如何制定?

又将如何落实?

我国防治城市内涝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又如何?

我国尚缺强制性排水标准专家称正在研究落实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月28日发布公告,“现批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诸多城市出现内涝,出台这样一部强制性规范,有何意义?

是否涉及到强制性排水标准落实?

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参与此规范编写的专家。

专家表示,《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是一部全文强制的技术规范,在给排水标准体系里,是一个总的标准。

该规范从原则上规定了从水源到龙头全部过程的安全、环保、节约、利益等问题,具体到排水管道的设计等,会有专门的排水规范。

专家指出,专门的关于排水规范,建国初期全国就有,几十年来根据不同情况,也做了相应的修订。

标准的修改是一个过程,针对暴雨以及强制性排水标准的修改,正在按照程序加快进行。

建设部已经就此动员了各方专家召开了会议,从开始下雨到雨后的情况,都在研究落实中。

“不可能把地下已建成的下水道全部挖出来,要有针对性性。

另外,如果下水管道的管径增大了,而收水环节有问题,积水还是排不出去。

”专家如上表示。

对于过大投入改造下水管道,专家也存忧虑。

“这是一个经济性问题,把几万亿、几百万亿,投入到应付多少年一遇的暴雨中,不顾经济发展,这还需要科学论证。

城市内涝是全世界普遍现象,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会内涝,这是一个正常情况。

城市发生内涝,排水管道只是一方面,还和城市硬化、河道堵塞被填、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变化、应急等因素有关,所以修改标准,还有很多问题要考虑。

我国防治城市内涝法律滞后地方探索未能突破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在城市内涝防治方面,也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