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5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docx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标准步骤及内容

掘进作业规程编制步骤及内容

简要说明

一、工程名称、巷道位置地点

二、巷道类别、用途

三、工程量及工期

四、巷道煤岩别及断面

五、开门位置、施工方位及坡度

六、掘进机械、落货方式

七、支护方法、方式

八、运输方式

九、通风方式

一十、其他方面需要说明的(如:

机电硐室、轨道上下山行车人员躲避硐、放炮躲避硐等需要在规程中设计说明的)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况

一、巷道名称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

四、开(竣)工时间(预计工期)

第二节编写依据

1、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准时间等。

2、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提交批准时间和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规定。

3、说明有关矿压观测资料。

4、其他技术规定。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空区开采情况

1、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3、分析老空去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

第二节煤(岩)层的赋存特征

1、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

2、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

3、其他煤层技术特征分析。

4、按比例绘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5、常用的围岩分类参考见2005年煤炭工业出版社《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第18页附件1围岩分类参考表

第三节地质构造

1、描述巷道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岩床,陷落柱,导水性及其控制程度等参数。

2、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岩)层或应力集中区掘进,对施工的影响,应有技术分析。

3、普氏岩石分类(2005年煤炭工业出版社《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第21页附件3普氏岩石分类以及《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基本分析出本区域煤岩层的硬度指标,普氏系数,便于指导、设计掘进施工。

第四节水文地质

1、分析巷道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2、分析施工巷道区域的图纸资料,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3、积水区域附近掘进巷道,应在掘进工程平面图上标出其“三线”(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设计参数以及计算的各种相关参数都应在1:

2000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面标注出来。

采掘工程平面图除非特殊需要,一般比例为1:

2000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本工程采用支护的方法(如树脂锚杆、锚索、钢棚子、水泥棚子、砼砌碹等等,断面的形状,断面积,巷道断面图(即支护断面图)。

二、支护设计:

1、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方式(如吊环前探梁支架,或者带帽点柱等等),设计临时支护的参数,施工方法,有关顶板临时支护安全方面的规定等。

三、永久支护:

(1)、按加固拱原理确定锚杆参数:

①锚杆长度计算:

L=KH+L1+L2

式中L------锚杆长度,m;

H------自燃平衡拱高度,m;

K-------安全系数,一般取K=2;

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5m;

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自燃平衡拱高度:

H=

m;

B---------巷道掘进宽度,m;

f----------岩石坚固性系数(普氏系数),一般砂、页岩中等硬度的取5,煤层取3。

(注:

自然平衡拱高度通俗的说法就是巷道冒落拱高度,软弱岩层厚度是根据地质资料、实测或经验估计(估算)

②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

锚杆排间距a=

m;

式中a---------锚杆间排距,m;

Q---------锚杆设计锚固力,80KN/根;

H------------自燃平衡拱高度,m;

γ------------被悬吊砂页岩等岩石的容重,单位取kN/m3;

K-------------安全系数,一般取K=2。

(注意:

实际选取的排间距要小于计算取得的数据a,一般情况下选取的间距要小于排距一些)

③每米巷道顶板压力计算:

Q压=2aHrt/m;

Q压---------每米巷道顶板压力t/m;

a----------巷宽的

倍m;

H---------自然平衡拱高度(在①中采用H=

计算完)m;

④验算:

每米巷道锚杆实际悬吊能力:

Q实=

t/m;

式中:

Q----------每根锚杆设计悬吊能力当前的树脂锚杆设计悬吊能力为:

8t/根

w------------巷道的的掘进宽度

am;

验算:

>2符合要求

四、锚杆施工质量要求、安全等要求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i.确定巷道施工方法。

ii.巷道开口施工方法:

从支设巷道开口的临时支护(临时棚子,点柱等)开始,到支上永久支护(一带两锚、锚索吊棚、铁棚子等)为止,施工顺序作必要的描述。

iii.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如:

①石门揭开煤层时的施工方法:

放震动炮、打超前钻排放瓦斯等;

②硐室的施工方法:

硐室位于Ⅰ类、Ⅱ类围岩中宜采用全断面施工法,位于Ⅲ类、Ⅳ类围岩中宜采用分层施工法。

③交叉点的施工方法:

交叉点位于Ⅰ类、Ⅱ类围岩中宜采用全断面施工法,位于Ⅲ类、Ⅳ类围岩中宜采用分部施工法,位于Ⅴ类围岩宜采用导硐施工法。

④倾斜巷道施工方法:

250以上坡度施工倾斜巷道时,要上齐大倾角“三方”措施(防滑、防倒、防下窜货伤人措施。

采用自溜下货时,要将人行道和下货道分离隔开的措施。

增设防滑、防跑车装置,掘进、扒装机械固定等。

第二节凿岩方式

1、确定凿煤(岩)方式

2、炮掘施工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

3、描述全岩巷、半煤岩巷、煤巷掘进施工,不同的钻爆、扒装、运输方式等。

4、不同施工方式的机具、钻具、供电、照明、湿式凿岩(煤)、通风、设备布置方式等(如有特殊设备需绘制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节爆破作业

1、爆破条件:

巷道断面、顶板、通风方式、瓦斯含量、掏槽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循环进度,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炮眼的利用率,炸药、雷管消耗量等。

2、采用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①炮眼深度为:

1.8-------3.5m;

②周边炮眼的间距为:

350mm---------600mm;

③周边炮眼的密集系数为:

0.5----------1.0;

④周边炮眼的药卷直径为:

20-----------25mm。

3、爆破说明表:

炮眼的名称、眼距、角度、深度、数量、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结构、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起爆方式、爆破顺序等数据。

4、炮眼布置图:

标明巷道岩石的厚度,断面形状、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方向、角度,炮眼编号等参数。

5、在有瓦斯或有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爆破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注明采取的安全措施,具体说明光面爆破作业采取的措施等。

6、绘制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

绘制装药结构示意图。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确定装载与运输方式。

2、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

3、煤、矸、材料、设备等运输方式。

4、人员进出工作面与物料运输安全隔离方式及要求。

5、耙装机固定、防滑、防出槽、机身照明方式,耙装机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的允许距离等。

6、小绞车及回头轮的安装、固定方式等。

7、装载与运输各工序安排,与其他工序协调等。

8、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方式与工作面保持间距(包括管线之间的间距)等。

2、敷设轨道的型号,中心线距、轨距、轨枕等参数,临时轨道、永久轨道、道岔、调车场质量要求等。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列表说明所需设备、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等。

第五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

1、选择通风方式、通风设备、设施:

①局部通风方式(压入、抽出式);

②采用混合通风方式;

③高瓦斯区域、瓦斯抽放对通风的特殊要求;

④局部通风机、压风机、配套通风设施及防尘、隔爆、监测设施的安装位置等;

⑤风筒选择、敷设方式。

2、说明三专两闭锁,两双两自动的功能以及使用情况。

低瓦斯矿井局部通风机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采用风电、瓦斯电闭锁的方式。

3、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100qkm3/min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换算值;

q----------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k----------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此处取2.0;

②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Q=25Am3/min

25--------按1kg炸药爆炸不低于25m3/min的配风量;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用量,kg;

③按人数计算:

Q=4Nm3/min

4---------每人每分钟不低于4m3的配风量;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④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m3/min

V---------回风流最低风速,m/s;(岩巷取0.15煤或者半煤岩巷取0.25)

S---------巷道净断面,m2

⑤按掘进巷道长度计算:

Q=7.8/T

m3/min

T----------放炮的炮烟散尽需要的时间,分钟;

A----------一次同时爆破火药量,kg;

S----------巷道净断面,m2;

L----------掘进巷道通风长度,m;

⑥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取以上五项计算中的最大值即可。

4、局部通风机、风筒规格选型及全风压风量的确定:

1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

Q吸入=Q需要/Lφc

φc------风筒有效风量率,%;一般取75%;

L-----------掘进工作面长度,m;

②根据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选型。

2局部通风机全风压风量的确定:

Q全=Q额ηKm3/min;

Q额--------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m3/min;

K----------系数,(采用串联风时选1.3,采用独立通风时采用选1.2)

④风筒采用防静电、阻燃风筒,直径选型(385,485,500,600,800等)。

风筒吊挂平直,使用弯头风筒等,保证风流畅通。

5、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

1按最低风速验算:

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量为:

Q低≥15S净m3/min

15----------为换算系数;

S净---------为掘进巷道净断面积,m2;

2按最高风速验算:

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量为:

Q高≤240S净m3/min

240----------为换算系数;

S净------------为掘进巷道净断面积,m2;

3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

炸药量/kg

<5

5---20

温度/℃

6以下

16--22

23--26

<16

16--22

23--26

需要风量/m3·min

40

50

60

50

60

80

温度为6度以下、炸药量在5kg以下时风量为40m3/min

④按有害气体浓度验算:

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即Q=

m3/min;

P瓦---------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允许瓦斯浓度<1%这里按1%取值。

通过第一节的第3步的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的计算取最大值后,要满足以上4个条件,说明本巷道施工选择的风机型号是合理的。

第二节综合防尘

1、说明防尘供水水源、水量、水压、及管路系统,安设除尘器、水幕、防爆水袋、除尘设施个数及位置;机械使用的喷雾装置,湿式钻眼、水泡泥、爆破喷雾、冲洗行帮、装煤(岩)洒水、净化水幕、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2、绘制防尘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防灭火

防火设施(防火器材硐室位置,配置的灭火器,沙箱等防火材料和器材等)情况说明。

防火水源和管路等情况说明。

第四节安全监控

1、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2、安全监控系统的配备和使用(性能、型号等)

3、甲烷传感器的配备和使用(配备的地点,数量,使用的规定等等)

4、安全监控系统的维修和传感器等的调校。

5、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1:

2000)

第五节供电

1、描述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电力负荷情况。

2、绘制供电系统示意图。

应明确用电设备情况,电缆种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

图中要注明开关的整定值以及风电瓦斯电闭锁情况。

第六节排水

1、预测掘进工作面最大涌水量。

2、确定排疏放水方式,选择排水设备型号、管路规格、临时水仓的地点和容积、排水路线等内容。

3、绘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七节运输

1、选择运输方式、设备型号、运输线路等。

2、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八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1、掘进工作面与调度室、绞车房、车场、变配电硐室等的通信设施、电话位置。

2、掘进工作面、提升、运输、转载信号装置的种类和用途。

3、绘制照明、通信、信号系统示意图。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说明掘进作业方式、劳动组织、劳动力配备、出勤率(附劳动组织图标)

第二节作业循环

根据掘进工艺流程、循环作业方式(日、班循环个数)、循环进尺,编制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采用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编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编号

内容

单位

计划

备注

1

循环进度

m

2

日循环数

3

月循环数

4

月进度

m

5

坑木定额

M3/m

6

火药定额

Kg/m

7

月火药定额

Kg/月

8

电管定额

发/m

9

月电管定额

发/月

10

掘进效率

m/工

11

最大空顶距

m

一个循环+1m

附件(图件)

附件一、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

100)

附件二、巷道关键部位(如:

立体交叉岩柱10米以内的等等)剖面图(参考比例1:

500)

附件三、巷道断面及支架说明:

(应标注:

水沟、风筒、电缆管线、吊挂眼的间距、位置、深度等)比例:

1:

50

附件四、爆破说明书(比例1:

50掏槽方式、炮眼布置、爆破顺序等)

附件五、特殊支护断面图及支架说明图(比例:

1:

50)

附件六、工作面供电:

1、主要设备表2、供电系统示意图

附件七、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

附件八、探放水钻孔设计图1:

500)(

附件九、采掘工程平面图(1:

2000)

附件十、井上下对照图(1:

2000)

附件十一、通风系统图(涉及到贯通的巷道,要绘制贯通后的通风系统图)示意图

附件十二、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及通讯系统示意图

附件十三、避灾路线示意图及压风自救系统示意图

附件十四、人员定位系统示意图

附件十五、排水、消尘及防灭火系统示意图

附件十六、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附件十七、其他图件(特殊时施工设计图件)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一、开门(拉门子)措施(加固开门地点支护、保护开门点的设备、设施等措施、开门点附近警戒位置设置)

二、交接班制度、要求、安全方面的要求等

三、敲帮问顶制度的内容等。

四、石门揭煤时顶板支护措施和揭煤前后的瓦斯管理措施。

五、防止冒顶措施(顶板破碎以及遇断层、构造破碎带时的支护措施和顶板管理措施。

六、描述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顶板安全管理的参数等。

七、防治水以及探放水措施。

八、串联风措施。

九、有贯通的工程,要有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瓦斯、煤尘、放炮警戒、水患的管理措施等)

一十、打眼作业时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节一通三防

1、局部通风机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2、综合防尘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3、防灭火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4、“三专两闭锁”、两双两自动的功能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5、通风设施以及巷道(主要是采后巷管理和老空的漏风管理)防止漏风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6、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7、其他“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节顶板管理

1、在松软煤(岩)层、流沙性地层、地质、断层、构造等破碎带、复合顶板掘进巷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2、交岔点、三岔门、四岔门、巷道贯通采取加强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3、使用前探梁临时支护、放倒支架、严禁空顶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其他顶板控制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爆破

1、使用爆破器材的安全技术措施。

2、按照规定爆破的安全技术措施。

3、特殊情况下爆破的安全技术措施。

4、两条平行掘进工作面、间距在20m以内时,贯通、遇断层、老巷、破碎顶板等特殊情况下爆破的安全技术措施。

5、掘进巷道卧底、刷帮、挑顶浅眼爆破的安全技术措施。

6、处理拒爆、残暴的安全技术措施。

7、其他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节防治水

一、掘进巷道受水威胁、撤出人员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说明当掘进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接近水量大的含水层。

(二)、接近导水裂隙、断层。

(三)、接近被淹井巷、老空。

(四)、接近矿井隔离煤柱。

(五)、掘进过程中发现有透水预兆。

三、探放老空积水时,加强防突水及对有害气体的检查和防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四、其他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节机电

一、装岩机、喷浆机等移动设备的安装、固定、使用、维修、移动、撤除等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耙装机、喷浆机作业运行范围内,严禁进行其他工作和行人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防止电气设备失爆、短路、过负荷、漏电,带电搬迁、维修等的安全技术措施。

四、动力、照明、信号、通讯缆线的敷设、吊挂、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

五、其他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节运输

一、运输、转载设备(刮板运输机)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下山施工防止跑车伤人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上山掘进施工25°以上的斜巷时,溜煤(矸)道与人行道分开的安全技术措施。

四、利用倾斜巷道、煤仓、溜煤眼等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

五、掘进巷道、提升、运输、转载系统的声光信号装置与启动装置闭锁的安全技术措施。

六、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节其他

一、提高工程质量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透水、冒顶、提升等事故的应急措施。

二、制定发生灾害时快速有效的传报技术和办法、撤出人员的区域和避灾路线、实施自救的条件、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统计井下人数及其他应急措施等。

三、绘制避灾路线示意图。

第九章井下六大系统

一、压风自救系统

二、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三、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四、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五、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也叫井下救生仓、紧急避难硐室。

此系统国家要求2013年6月30日前所有矿井全部上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