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39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 失踪的森林王国.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失踪的森林王国

12 走进森林

教学

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意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王国失踪。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认识认读字和多音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通过读课文,感悟、体会任意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王国失踪,进一步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

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森林王国消失后,那里会变成什么样?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失踪的森林王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那里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

[①“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表现了什么?

]小猴子在树间悠来荡去,梅花鹿在泉边饮水,兔子在草丛间出没,鸟儿的叫声婉转动听。

[②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有的种庄稼,有的狩(shòu)猎,有的织布,有的捕鱼,生活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

[③这是个什么句式?

写出了什么?

]

段导读:

介绍森林王国繁荣和谐的景象。

􀀌森林王国有一条特别法令:

“任何人不得乱砍树木。

”[④这句话点出了什么?

]有一次,国王的儿子在追赶兔子时踩坏了三棵小树苗,国王知道了,命令卫士打了王子三十皮鞭。

[⑤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

森林王国美丽富饶的原因,并通过王子挨罚来突出法令的威严。

􀀍后来,老国王去世了,临终时再三嘱咐儿子:

“森林是我们的保护神。

我死后,你当了国王,千万牢记,不能更改特别法令,否则各种妖魔鬼怪都会来危害我们。

”[⑥“再三嘱咐、千万”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

老国王临终前嘱咐儿子要保护森林,同时为下文写森林王国失踪埋下了伏笔。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老国王在位时,下令不准乱砍树木,森林王国美丽富饶。

􀀎新国王上台以后,治理国家还算勤勉,但是,他对那条特别法令却一直怀恨在心。

段导读:

新国王对特别法令怀恨在心。

􀀏有一天,来了一个远方客人,送给国王一张花花绿绿的图画,上面画着高楼大厦、工厂烟囱。

[⑦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国王越看越有兴趣,头脑一热,就下了一道命令:

“把树木全砍掉,建造新型王国!

”[⑧“头脑一热”说明了什么?

]大臣们极力劝阻,建议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建造新的王国,他却置若罔(wǎnɡ)闻。

[⑨“大臣们极力劝阻”,新国王却“置若罔闻”,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

国王听信远方客人的建议,决定砍掉树木,建造新王国。

􀀐参天大树一排排倒下去了,高耸的大楼一幢幢立起来。

[⑩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老虎、狗熊、兔子、梅花鹿四散逃命,鸟儿飞往遥远的地方。

[

这句话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砍下的大树变成了梁柱、门窗和家具。

段导读:

通过对比写森林王国消失的经过。

􀀑一开始,百姓们住进高楼大厦觉得挺新奇,走进工厂做工也感到很有趣,纷纷称赞新国王为自己创造了新颖神奇的生活。

[

“新奇、纷纷称赞、新颖神奇”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

一开始,百姓十分满意新国王为大家建造的新王国。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不愉快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人们开始想念原来瓦蓝瓦蓝的天空。

[

“接二连三”说明了什么?

]火车、汽车排出的废气和道路上飞舞的灰尘,使人委靡(mǐ)不振,人们渴望着呼吸原来的清新空气,更加怀念绿树浓荫和鸟语花香。

段导读:

时间不长,不愉快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妖魔鬼怪们听说森林王国的树木都砍光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个跃跃欲试,要去那里逞(chěnɡ)逞威风。

[

“手舞足蹈、跃跃欲试”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

段导读:

妖魔鬼怪们听说森林王国的树木都砍光了,要去那里逞威风。

雨妖来了,接连几天大雨,河水冲垮了堤岸,淹没了庄稼。

[

“冲垮、淹没”写出了什么?

]没有森林保护的土壤,随着洪水流失了。

土地变得贫瘠(jí)了,再也没有丰收的年景。

段导读:

没有森林的保护,雨妖给大地带来了灾害。

百姓们看着被雨妖洗劫(jié)后的悲惨景象,都失声痛哭。

[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热魔却狞笑着来了。

[

“狞笑”一词表现了什么?

]他对百姓们说:

“你们讨厌水吗?

好,我就让你们尝尝干旱的滋味!

”热魔在王国里四处横行。

他经过的地方,河床露出来了,井水枯干了,土地干裂了。

[

这是个什么句式?

]没有森林的调节,空气干燥极了。

蝗(huánɡ)虫一群群飞来啃吃庄稼,许多人生了病。

段导读:

热魔“四处横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沙鬼对风怪说:

“该咱们显显威风了!

”风怪说:

“咱们联合起来进军,没有森林,谁也阻挡不了咱们!

”狂风带着黄沙,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

“铺天盖地”一词写出了什么?

]转眼间,整个王国天昏地暗。

[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黄沙越聚越多,很快就形成了沙丘。

沙丘一步步向城市逼近,百姓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荒。

[

“只好”一词写出了什么?

]国王听着狂风的吼叫,看着在黄沙中隐隐约约被埋没的高楼大厦,深深地叹了口气,瘫倒在自己的宝座上。

[

“深深地叹了口气、瘫倒”写出了什么?

]

段导读:

风沙给王国造成的灾害。

森林王国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无影无踪”写出了什么?

]

段导读:

森林王国消失了。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

新国王上台后,森林王国发生的变化。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初步接触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课件,词语卡片。

一 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

(板书:

森林王国)

2.老师描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

那里鲜花四季开放,小动物们健康快乐,百姓们安居乐业,到处充满了笑声和歌声。

(补充板书:

失踪的)

3.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提问。

(1)森林王国怎么失踪的?

(2)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

二 初步接触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的目的。

(2)把生字、新词标画在书中。

(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4)标画自然段,与同桌互读课文。

2.学生按步骤进行自学实践活动。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重点纠正字音。

混:

多音字。

在课文“混浊”一词中读“hùn”。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富饶 劝阻 百姓 妖魔 讨厌 干旱 席卷而来 高楼大厦 跃跃欲试 四处横行

(3)理解词语。

富饶:

物产多;财富多。

劝阻:

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讨厌:

厌恶;不喜欢。

跃跃欲试: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席卷而来:

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来。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狞笑:

凶恶可怕地笑。

贫瘠:

(土地)薄;不肥沃。

(4)默读课文,读后举手示意,老师记录默读时间。

边读边思考: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王国既美丽又富饶。

老国王在位时,下令“任何人不得乱砍树木”。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

新国王上台以后,命令把树全砍掉,建造新型王国。

结果妖魔鬼怪危害百姓,森林王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三 学习书写生字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交流生字字形的识记方法。

2.集中交流汇报。

3.重点提示。

踪:

与“综”比较记忆。

联:

左右结构。

要与“连”区别。

  教学本课时,可以从“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联系生活学语文,感受森林毁灭后给人类带来的灾害”“表演课文内容,加深课文理解”三个板块组织教学。

在这节课中,可以让学生用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自己读书,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不断加深体验。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交流合作的意识,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汇报。

这种交流和对话不仅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更能促进思想的启迪,健康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因为这是一个很适合学生表演的童话故事,可针对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设计表演课本剧,这是学生再一次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将学生的情绪再一次引向高潮,将课文中心再一次升华。

此外,把评价机制引入课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引导学生重点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讲评故事。

1.看拼音,写词语。

gēnzōng(跟 踪)  quànzǔ(劝 阻)  xìngmíng(姓 名)

jiànshè(建 设)  bǎixìnɡ(百 姓)  tiáozhěng(调 整)

ɡāolóudàshà(高楼大厦)  yuèyuèyùshì(跃跃欲试)

xíjuǎnérlái(席卷而来)  sìchùhénɡxínɡ(四处横行)

2.照样子,写词语。

例:

中(中国)→(国家)→(家园)→(园林)→(林业)

阻(阻力)→(力气)→(气势逼人)→(人生)→(生活)

欲(欲望)→(望风)→(风尚)→(尚书)→(书本)

横(横行)→(行动)→(动作)→(作业)→(业余)

3.读一读,积累词语。

安居乐业 高楼大厦 怀恨在心 萎靡不振

置若罔闻 接二连三 混浊不堪 绿树浓荫

鸟语花香 跃跃欲试 手舞足蹈 四处横行

席卷而来 天昏地暗 无影无踪

1.读课文感悟、体会任意砍伐树木是导致森林王国消失的直接原因,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查找到的相关的资料。

一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带着两个疑问学习课文。

二 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说说森林王国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2)思考讨论:

为什么会有一派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景象呢?

学生甲:

因为森林王国有一条特别法令:

“任何人不得乱砍树木。

学生乙:

森林王国的法令使生态保持平衡,所以这里充满了笑声和歌声。

(3)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出示老国王的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森林是我们的保护神。

我死后,你当了国王,千万牢记,不能更改特别法令,否则各种妖魔鬼怪都会来危害我们。

学生甲:

老国王告诉儿子,森林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它保佑着他们幸福的生活。

学生乙:

老国王告诫儿子,千万牢记“任何人不得乱砍树木”,否则他们的生活就会遭到妖魔鬼怪的危害。

(3)过渡语:

儿子听从老国王的劝告了吗?

事情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3.学习第4~13自然段。

(1)默读第4~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①新型王国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学生甲:

国王看着画着高楼大厦、工厂烟囱的画,就下了一道命令:

“把树木全砍掉,建造新型王国!

学生乙:

参天大树一排排倒下去了,高耸的大楼一幢幢立起来。

砍下的大树变成了梁柱、门窗和家具。

②新型王国建造好后,发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学生甲:

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

学生乙:

火车、汽车排出的废气和道路上飞舞的灰尘,使人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

学生丙:

最可怕的是妖魔鬼怪们听说森林王国的树木都砍光了,纷纷来这里逞威风。

③在课文中标画出百姓们的反应,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学生甲:

一开始,百姓们住进高楼大厦觉得挺新奇,走进工厂做工也感到很有趣。

学生乙:

人们开始想念原来瓦蓝瓦蓝的天空,渴望着呼吸原来的清新空气。

学生丙:

百姓们看着被雨妖洗劫后的悲惨景象,都失声痛哭。

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荒。

学生丁:

原来安居乐业的百姓们如今四处逃荒,这都是乱砍树木造成的后果。

④结果怎样?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然后把学习情况在小组中交流汇报,补充纠正。

(3)全班集中汇报。

请学生再读第9~1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没有了森林的调节和保护所带来的后果。

(森林王国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4)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由于砍伐树木造成的严重后果。

(5)启发学生思考:

你想对国王说些什么?

学生甲:

你太糊涂了,头脑一热把树木全砍掉,你的国家也就此消失了。

学生乙:

老国王的嘱咐你都忘记了吗?

你乱砍树木,妖魔鬼怪乘虚而入,森林王国消失了。

学生丙:

你砍伐树木,破坏了生态平衡。

看看,这就是对你的惩罚。

三 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学生甲:

我知道如果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大自然也会惩罚人类的。

学生乙:

森林是天然的屏障,是绿色的保护神。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森林资源。

学生丙:

我们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要爱惜这个地球。

2.启发学生想象:

森林王国消失后,那里怎么样了?

(1)请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组内交流。

(2)请学生汇报。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象。

3.展示地图,师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我国森林和荒漠的资料。

4.老师总结。

让我们共同保护森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希望荒漠早日变成绿洲。

希望我们再看世界时,满眼绿色。

                失踪的森林王国

                 ↓

            树木砍光、妖魔鬼怪逞威

                 ↓

            破坏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探究森林王国失踪的真正原因。

在共同的学习中把破坏树木的危害作为线索,让学生积极探索发现。

在学习中,学生能很快抓住重点语句,但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谈自己的体会差强人意。

于是,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幅令人震惊的环境被污染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从内心感受到乱砍树木、破坏环境,最终是在破坏人类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为环保出一份力。

之后尝试运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用“小侦探”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尽管有些环节只是把“学生”换成“小侦探”,但学生会很喜欢这种角色,能很快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当中。

课后,有必要布置调查活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调查活动教育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对事物和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1.照样子,写词语。

跃跃欲试

依依不舍 步步为营 孜孜不倦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造地设 天诛地灭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环保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我小时候很习惯篮○天白云,很习惯流水潺(chán)潺,水中的鱼、虾、水草,都是儿时的乐趣。

可是现在这种景象完全没有了,孩子们很习惯天就是灰的,水中不但没有生命,而且人们总会闻到小河朴○鼻而来的臭味儿,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行为太对不起大自然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在日长○生活中,过着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意地污染环镜○。

我们应该提倡过一种绿色的生活,就是处处事事提倡环保的生活。

比如说我们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不要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而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或者干脆用篮子和布袋装东西。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环保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1)用“○”标画出短文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

蓝 扑 常 境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随意—(随便)  提倡—(倡导)

(3)在短文的横线上写一个有关环保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的例子后,再给短文写一个结束语。

森林的作用

1.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

植物叶子的面积巨大,可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

2.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3.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洁净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极大地提高了空气的质量,还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4.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城镇尤为突出。

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5.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

冬季,森林中的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6.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因为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7.森林有除尘和过滤污水的作用。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的健康。

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黏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8.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所以,森林资源保护着生物的多样性;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

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因此,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